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大家一起来品读《百喻经》好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4-5-11 23:43
标题: 大家一起来品读《百喻经》好吗?

百喻经的由来:

有一次佛在王舍城鹊封竹园,开会说法,当时有五百个不信佛教的人,对佛作种种问难,佛便说了这九十八个譬喻,来解释他们的疑问,引起他们对于佛法的信心,后来便由伽斯那撰成此经。原文每一则譬喻,都由两个半段合成:前半段是引来比方的事实,后半段是推证到佛法的结论。

发起(夜读百喻)专题的缘起:

几年前就断断续续的读过,但常感其简单故事的背后,有东西我未读懂,或常读常新,或笑过后突然目瞪口呆。

于是想发起这样一个专题,大家翻出自己感兴趣的篇章来共同品读,不知大家觉得可好?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4-5-11 23:53

一个《百喻经》链接地址:

http://www.oklink.net/a/0008/0804/1.htm


作者: 胡涂    时间: 2004-5-12 00:07

简单之中的不凡.

并非读不懂尔,只因汝欲求它解.然百人读百喻,有万解尔,众人皆来解汝之百喻吧!


作者: leeiiii    时间: 2004-5-12 07:34
O去
作者: 钟声悠扬    时间: 2004-5-12 15:01
好!
作者: clq    时间: 2004-5-14 17:16
喻浅意深啊,越读越觉得佛是智慧如海。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4-5-19 18:15

呵呵,大家一起来吧!!


作者: 墨弈    时间: 2004-5-24 21:02
《百喻经》就如同《菜根谭》一根,字字珠玑,很是值得品味的![em07]
作者: wlc1218    时间: 2005-9-11 20:35
谢谢!!!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5-9-26 13:38
现在我在自己的BLOG上继续写。
作者: homeland    时间: 2005-9-26 17:09

能否发表到这里,去别的论坛看很不方便,非常感谢。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5-10-12 13:07

抱歉,发过来我自己觉得和版块现有气氛不大合拍了,呵呵!

感兴趣的朋友,大家可以到这里看: http://yangzi.blognews.cn/default.asp?cateID=3 


作者: windsor2    时间: 2005-10-13 19:09

谢谢楼主。。。已经看了几则。这是第一次看《百喻经》,感觉不错。很难得的文学作品、佛学作品、哲理故事。。。

关于《百喻经》,摘录一些典故于下,共同分享:

《百喻经》与鲁迅

顾关元

  佛教来自印度,经籍浩如烟海,在数以万千的佛教经典中有许多含义深远的妙言警句散见于古代的诗文,后来又逐渐成为我国的文学用语和成语,充实和丰富了我国的词语,为我国的文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如“大千世界”、“一丝不挂”、“对牛弹琴”、“鱼龙混杂”、“刹那”、“涅槃”、“影响”等,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常用词语。 佛经对我国的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尤以《百喻经》影响更大。《百喻经》里面共讲故事九十八则,号称“百喻”。 此书原名《痴华鬘》,是印度高僧天竺大乘法师伽斯那所撰,其弟子法师求那毗地所译,书名为《百句譬喻经》。 毗地中印度人,齐建元初来至中国江淮,一说至京师毗耶离寺。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3年)译《百喻经》为汉文。 《百喻经》原无单刻本,在浩瀚的经藏里不易见,因此流传不广。现在所能见到的《百喻经》,是鲁迅在1915年捐资镂版所印行的,从此始有单行本问世,成为一部独立的经书。 鲁迅刻印《百喻经》乃委托金陵刻经处的许季上办理其事(许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主事,又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过印度哲学,与刻经处有谊),这在《鲁迅日记》及其刻本中都有记载,末页附有:“会稽周树人施洋六十圆、敬刻此经……即送功德书一百本……”的识语。这个刻本为线装一册,每半页10行,一行20字,共56页。 金陵刻经处系佛学家扬仁山先生所创办,是一所专门刻印佛经古籍的刊行所,以刻工精良称著,至今尚在。 鲁迅何以感兴趣捐资刻印《百喻经》?过去有两种说法,一谓鲁迅之母笃信佛,鲁迅孝其母故而刻《百喻经》以为功德。另一说是鲁迅捐资刻印《百喻经》是为了祝贺母亲六十寿辰,其实并非完全出于此。鲁迅向来爱好魏晋文章,这是众所周知的,他是把佛经作为域外文化来研究的。六朝佛经翻译极盛,在思想内容上和文章体式上,对于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鲁迅是从文学的角度,把《百喻经》刊行的,他把《百喻经》当作一部寓言集看待,并非为宣扬佛教。 这部书虽是佛教徒为宣扬自己教义而作,但其中某些寓言,却未必都是伽斯那独自的创作,这可能与中国的某些文学作品一样,是出于古代人民群众的口头文学,是吸取了民间故事糅合以教义而成的。因此“除去教诫,独留寓言”,是完全可以当作一部独立的文学作品来读的。 1926年,王品青根据鲁迅的金陵刻本校点、并有鲁迅题记的《痴华鬘》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又据鲁迅刻本排印行世。1985年上海书店将此书编入《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再次重印。由于有了鲁迅刻本,此书才逐渐在读者中得到流传。 《百喻经》由一部原来的佛经演化为文学的寓言故事集,成为一部文学的经典,并得以广泛流传,这是鲁迅先生的功绩。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3月20日第七版)


作者: zhuozhixin    时间: 2006-8-19 19:18
[em09][em09]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