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佛学交流] [转帖]回头是岸 --梁乃崇教授讲授

[复制链接] 2
回复
12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5-10 17:5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 间:民国八十一年(西元一九九二)十二月二日晚上七点

地 点: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慧钟社

讲述者:梁乃崇教授(良智上师)

“回头是岸”在佛教里常听到,劝人不要做坏事,回头是岸。实际上,这句话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因为一般人在做坏事的同时,还在做另一件事——向外驰求。当然 ,做坏事是在向外驰求,做好事也在向外驰求。但佛法不要向外驰求,而要回头。

  怎么“回头”呢?这和禅宗的“本来面目”大有关系。“本来面目”表示我们有“本性”,在禅宗也称它“无位真人”;若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无名真我”,简单讲即“真正的我”。那个“真正的我”,其实和“本来面目”是一体的,和所谓的 “自性”、“佛性”、“本心”、“实相”和“知觉者”也是一体的,只是换了不同的名称而已。

  介绍了“真正的我”之后,再讲怎么“回头”。我们的心思在运作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不向真我追求,反而向真我之外追求,即“向外驰求”。一用文字、语言,或是任何一种表示,通通在“向外驰求”。如果能够放弃“向外驰求”,反转向“真正的我”追求,就是“回头”了。

  用现在的话来讲,“向外驰求”的意思是什么呢?任何一个东西被你看见、被你听到,甚至被你想到或是感觉到,那个东西就是被认知的,是不是?甚至像你的身体和手脚,也都是被“无位真人”知道的。各位可以省察一下,心中任何一个思想,或者是文字、符号,是否都是被你认知的东西?注意!这些被你认知的东西,就不是你的“无位真人”,对不对?“被你认知”和“你”是不一样的!

  任何被知的东西,以现代逻辑用语来叙述,都属“被知的范畴”。我现在就问各位一个问题:既然这些都是被知的,谁来知道这些“被知的范畴”?必定有一个“主 体”知道这一切,是不是?也就是既然有“被知的范畴”,是不是就必然有知道它们的主体——“知觉者”?这就回到禅宗一直在参的问题:念佛的时候,是谁在念啊? 或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问:是谁在做?这样子问“谁?”,就是在找这个主体、找这个“知觉者”。

  而且这个“主体”不可以被讲,不可以被你我认知,为什么?因为一被讲到或认知到,就是被知的,就落到“被知的范畴”中,而不是认知的“主体”了,所以一定有一个不能被知的“主体”存在。因此,所谓的“佛性”、“本来面目”、“无位真人”,必定不属于“被知的范畴”,不能够再被知。如果没有“本来面目”、“无位真人”,也就是所有“被知的范畴”如果没有一个“谁”——“知觉者”来知道它们 ,这些“被知的范畴”存在与否,其实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说有被知的东西存在,一定要有一个主体——“知觉者”——在那里认知, “他”是主动在那里认知,但是“他”本身有个特性——不能被知。我这个说法是用 逻辑推理来演绎给你们听的,但是你们并没有真正体验到“知觉者”、“本来面目”是什么,因为一想到“知觉者”、“本来面目”,“他”就落到被你们知道的范畴, 也就不是你们真正的“知觉者”或“本来面目”了,真正的“知觉者”或“本来面目 ”是没有办法被知道的!“他”没有办法被知,这是“他”的特性。

  这个“知觉者”的存在,就是佛法里面要讲的“佛性”,也是禅宗里面讲的“本来面目”、“无位真人”,所指的都是这个意思。然而为了说明,就必须用到语言、 文字,也就是要用到“被知范畴”里的符号来形容。因此虽然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被知的,但也只好用这些有形有相的符号来描绘,其目的就是要人能体悟到佛法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当佛以手指月说:“月亮在那里!”,你却以为“月亮就是这只手”,那就弄错了,因为佛要指的是月亮。这里也是一样,我一直在用“本来面目 ”、“无位真人”、“知觉者”来描绘,还有用分析的方法来突显这种状况,都是希望各位能领悟到文字以外的意思。虽然所有的文字叙述都落在“被知的范畴”里,不过都是想要让各位从“被知的范畴”跳出来,领悟到确实有这被知范畴之外的“知觉 者”。

  “回头是岸”的“岸”就是“知觉者”,就是“本来面目”,就是“佛性”。而 如何才能“回头”呢?——不要向外驰求,不去抓被知的东西,不要陷在“被知的范 畴”里,因为一抓,怎么都跳不出去,会陷在“被知的范畴”里。各位要学习回头, 就是不去抓、不执着,所有被知的东西通通要放掉,因为都不是真正的你。各位若能觉悟:凡是能被你知道、被你了解、被你想到的,通通不是,当你有这样的认识时, 把原来抓的一放掉,你的注意力就不在这些被知的东西上,也就可以“回头”去注意 “知觉者”了。

  因此所谓“回头”,就是把这个向外驰求的心反过来找。像我们用手抓东西时, 往往只注意被抓的东西,而忘了这只能抓的手;事实上用“知觉者”或“本来面目” 看宇宙万象也类似这种情况,我们习惯把整个心思都放在宇宙万象这一边,而没有注意“知觉者”或“本来面目”,甚至根本完全忘掉了,这就是“忘失菩提心”。这样一忘失,就不能回头。现在不要抓,把“被知的范畴”放掉,这时候心思就开始转回“本来面目”这一边,一转回去,如果回得彻底,你就可以体会到“本来面目”了  --才知道原来悟道就这么简单,是比喝开水还简单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佛家一直要用“无”、用“空”来引导人进入佛法呢?各位想想看,这个 “知觉者”或“本来面目”的性质是不可被知的,既然不被知,是不是和“空”、和 “无”很接近?而且在这被知的世界里面,想要找到一个符号和这种特性最接近、也容易让人了解的就是“空”、就是“无”,所以在经典里面, 释迦牟尼佛经常 用“虚空”来比喻“知觉者”、来比喻“本来面目”,原因就在这里。

  我这样说明,各位大概比较能体会了,但是你们会想:要如何才能证到“本来面目”呢?其实方法很多,然而一般人很难一下子就做到,因为累世以来,我们都一直习惯向外抓,这种“向外驰求”的习性已经根深柢固,一时没有办法改过来。在无法改变的状况下,曾经体验过“本来面目”的人,就想出一个办法来:

  既然大家开始时都抓得很多,他就教你只抓一个,不要抓那么多。虽然你还是抓 ,但抓的数量减少,对你还是有帮助,所以先要学习只抓一个东西。因此佛就常常教人专心持一句咒语或一句佛号,其他什么都不去想。但是一般人对这样的教法信心不 够,会怀疑说:“一句咒语、一句佛号就有办法解决那么多问题吗?”所以就想多学一点,如果你多学了一点,反而违背了这个教法的原意。因为你无法一下子改变原来向外驰求、向外抓的习性,既然改不了,就专注地只抓一个,这一抓下去,对你达到体悟就有帮助了,这是佛法里面最常用,而实际上也是最确实有效的方法。

  另外一个方法是:好!连这一个都不要抓,只是静坐,什么都不要想,但是这很难做到。你虽然说什么都不想,但那时候想的可多呢!心念会到处乱转,你要它不想 ,它偏偏要想,你怎么办?讲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的,因为你没办法掌握,所以不如就只是一句咒语或是一句佛号,非常专注地一直持、一直持,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要想。在持咒或念佛号时,心里面只有这句咒语或佛号,其他心思通通打掉——这样的练习还只叫“专注”,只是训练自己专一的能力,与“空”、“无”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这样对证入“本来面目”会有帮助。

  即使你可以专心地持,但是心念还是会乱跑,一下想这个,一下想那个,此时你就要警觉——要把心收回来,任何念头通通把它变成佛号或咒语。比如说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任何一个念头跑出来后,不准它变成怪念头,要把它拉回来变成“南无观世音菩萨”,把全部心思收拢来。这个工夫一旦下下去,你对自己的心就渐能掌握,心思会逐渐收拢;若能持之以恒,其他的杂念慢慢地就会自动减少。念头少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集中精神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也会发现记忆力、 思考力都有进步,原因在哪里?——你已把原先分散出去的心力都收回来了。平日我们的精神会比较不足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思用得太多,无形中耗散掉。 当你把这些耗散的心力收拢时,慢慢会发觉自己精神的集中力、思考力、记忆力各方面都在进步,所以书也会读得好一点。很多人常常坐立不安,那是因为心都散掉了。 通常心很定的人,做起事来都是心平气和的,读书的效率也会提高。所以练习“专注 "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很有用的办法。

  同时持咒的时候,最好不要心怀任何想法。很多人还没有持的时候,愿望可多了 :希望能帮助自己这个会好、那个会好;还要帮助家人消灾除难,帮助朋友解决困难 ,这些想法都太多了。通常我们在教人持咒的时候都会告诉人家:若有灾难,持咒就能解决。其实这只是一种善巧方便,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想念,让他有机会多念,虽然他不专心,但总比不念要好一点,是一种鼓励。

  但教人持咒真正的用意是要让人“专心一致”,就是要锻炼心神集中,做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觉以前自己的心神真是耗散得很厉害——人看起来是在这里,其实脑子里转东转西的,早不知飞到那里去了——当你越深入持咒时,就越晓得自己心神转出去的频率非常高。

  这个方法如果练得很好的时候,你的“被知的范畴”就变成只剩下这一句咒语或佛号了,其他的都不在了,你精神集中到最彻底时就是这种状况。这时候,要把你的 “本来面目”拉出来就简单了,不像原先要把它拉出来,那简直像是有八万四千条绳索从四面八方来捆绑,十分困难。现在只剩下这一句咒语或佛号,事情就好办了。这时你要回头,只要把这句咒语或佛号放掉——就等于放掉整个“被知的范畴”——很容易就体会到“本来面目”,机会比以前增加了,不过这仍是要靠自己体会的。

  持咒又比念佛号好一点,因为咒语没有意义,用的心思可以减少;佛号还有它的意义,你的心思稍会复杂一点。但是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念佛号比较好,因为咒语表面上没有意义,就容易变成嘴巴在念,而心却跑掉了;不像佛号有意义,心就比较容易收摄一点。所以开头的时候可以持佛号,念到一段时间再换成咒语,来帮助自己专注。

  在还没有悟到“本来面目”,而你专注的能力越来越强时,就会有一些感应出来 ,如果你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感应,会觉得很稀奇、很不可思议。不过不要太奇怪, 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心神专注的时候,你心里的束缚逐渐减少,原来被束缚住的一些能力,很自然就会呈现出来了。

  然而,有不少人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始堕落——他很得意自己有这种感应、这类神通力,就骄傲起来,甚至玩起法术,而忘了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又陷入另外一种被知的状况。你若不能摆脱,就和其他人困在被知的状况下差不多。一般人可能会认为看你很高明,但就解脱的角度来看,你和他们是一样的。因为这个状况并没有解脱,只不过是你心力专注后产生的一些现象;但光是专注还是不够,重要的是要回头是岸——回到“本来面目”的彼岸,才能究竟彻底地解脱。

  所以,“回头是岸”这句话非常传神,并不是说我们这个身体的头要向后转过去 ,而是这个习惯向外抓的心要回头。因为本来是向外驰求的心,现在不驰求了,收摄回来找“真正的自己”,所以这个“回头”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当然这句话也可以从浅的层次来说明:“你原来做坏事,现在不要做了,回头是岸。”这也解得通;不过从深的层次来说,是可使人成道的。

板凳
发表于 2004-5-17 17:03:09 | 只看该作者

扬子辛苦了,谢谢!

toy
沙发
发表于 2004-5-14 12:26:3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精彩,谢谢![em02]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