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大足游--刻下了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4-3-7 23:55
标题: 大足游--刻下了什么?
这是主持大足宝顶石刻的一代密宗大师赵智凤。

这是从旁边一幅画里摘来,遥想当年的石匠工作图景。
佛说佛法本身也必有末法以致佛灭的到来,那我们的先人在岩壁上到底刻下了什么??
虽历经兵乱,虽饱经尽风雨剥蚀,岁月悠悠,斯人已去,佛湾今又来我这一俗子.
然佛龛再深,怕亦有湮没无存之日。
苟如是,在刻什么?刻下了什么?
[em10]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4-3-7 23:58
(注: 那尊石像是否赵智凤本人还有争议。)
作者: pittlee 时间: 2004-3-11 17:46
刻下的是那个
作者: 胡涂 时间: 2004-3-12 22:46
在刻什么在于刻之人.
刻下了什么在于观之人.
作者: 胡涂 时间: 2004-3-12 22:46
不想妄读前人在刻什么. 不解,不须解...
那日与汝同游大足,我观更多的是其中的工艺,借力,顺势...
愚以为,如果借佛观之,则大足,敦煌,龙门无异也...
不知汝观了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2 22:47:11编辑过]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4-3-12 23:34
我在看什么?我看到了什么?
==》
我惊叹的,有那种宗教情感掩盖不住的那种灵动的美,世俗的美。唯其充满了卑微的欲望,生命才有意义么?
我惊讶的,还有一本小书《赵智凤传》。虽是《故事会》风格,但或许由此别有值得读处。由书中赵与寨主一生相斗,苦修石刻道场,“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热铁轮中翻筋斗,猛火炉中打倒旋”,何其悲壮,何其执着。
然佛不是说一切都无逃生住异灭麽?不是说一切无常,不可执着不可妄求麽?为什么佛弟子赵智凤如是去“刻”?
据说赵智凤死于蒙军战火,果报何在?苟用上世因果来解释,战乱中千千万万人,兼前世作恶乎?
宝顶石刻由大师主持,主线分明,最后部分为半完工(一说由于战乱,一说由于财尽)。此工程没有热心人续貂,万幸。
北山石刻则分别由信众捐刻汇集而成,分散中有个特点,就象今日善者认捐某尊佛像在下注明捐助者一样,多在旁边刻上出资刻像者名称,或刻个石像代表。
然,大师如赵本尊,愚信如诅小民,俱往矣。
我在看那些刻在石上的芸芸众生的欲望。
我看到,刻在石上的,也会湮没无存。
作者: 胡涂 时间: 2004-3-12 23:48
虽佛之弟子亦有欲哉,罢!不妄读了.
那刻在石上的,只是果,而其之因,无从解读.
虽刻在石上的,也会湮没无存.但存于刻之人心中的,已随其长存.
欲望是否罢了,至少留下了如此绝美之艺.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4-3-12 23:52
惑或见,求教于家园朋友:
大千世界,你我何异沧海一菽的渺小?
历史长河,百年别于刹那?
种种希翼妄求,然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你我何其无力.......
此其“刻”的动力?大师如是,高官如是,小民如是.....真的麽?!
刻于人心的长存.......何者为心?何者为存?
作者: 胡涂 时间: 2004-3-13 00:29
正因刻之人知其渺小,短暂,无力...故有其刻之动力.
后谈大师如是,高官如是,小民如是...我倒冒出一个想法:先有大师如是,修行达之高官,小民则习之...或是这也是某一教义何以得之快速流传的原因吧...如无南朝四百八十寺,何有民间香火之鼎盛...呵呵
心者,无我
存者,无灭
作者: 磨砖人 时间: 2004-3-13 00:31
未闻有“无灭”,只闻有“无常”,呵呵!
作者: 胡涂 时间: 2004-3-13 00:35
佛说"无常",如真记"无常",岂不"无灭"哉?
作者: free668 时间: 2004-3-15 08:49
糊涂!了义无常何需记,灰飞烟灭刹那间。
作者: coco339 时间: 2004-3-15 16:47
刻意
观心
作者: free668 时间: 2004-3-16 08:54
刻我意,观你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6 15:02:56编辑过]
作者: coco339 时间: 2004-3-16 14:02
非此意,非此心,非也,非也!!
作者: free668 时间: 2004-3-16 14:54
非此意,非此心,非也,非也!!
刻“我”意,观“你”心!
无我不得刻,无心不得观!善哉!善哉!^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6 14:59:06编辑过]
作者: 0010907王 时间: 2004-3-16 18:19
很想有机会的时候到处走走看看,那种宗教建筑(包括石刻等)很能震撼人的心灵。让人觉的超然于世。感到那种内心的平静。小时候曾在五台山庙里小住了几天,很小,那时,但记忆却很深刻。恒山也去过,咱是山西的嘛。悬空寺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作者: xfbao 时间: 2004-10-30 14:10
理论研究总是那么轻松好斗,就如商海,吵吵架真的很过瘾,只是赢利是另外的概念
作者: 扬子 时间: 2019-1-26 21:40
2019再回旧帖,摘记一则:
不尽有为 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优喜
不住无为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 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15年前,我如读到《维摩诘经》,这个感慨会变成什么?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