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文章推荐]说说我与麦肯锡打交道的几点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木人    时间: 2003-12-15 15:36
标题: [文章推荐]说说我与麦肯锡打交道的几点体会
转者注:从人大论坛上转来的,很不错。

成一虫 http://www.gerenasp.netecweb.com/cyc

说明:我只是职员,不太了解高层的一些想法。以下只供参考。如果有猜测成份我会尽量指出来的。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请指出来。我对麦肯锡并无偏见,力争尊重事实,所以得罪之处也请见谅。

我与麦肯锡有过几回接触,并从几个熟悉朋友处得到一些了解。试做总结。

1、价钱谈的时候往往比较高,最终结帐时,一般会减少。

比方说S单位,说是七八百万元,最后只付了四五百万元。不是说赖帐,而是项目工作与目标没有预想中多,中途压缩了。——主要是被咨询方的要求。而P单位,号称是为麦肯锡项目花了上亿元,历时经年。据我一朋友说(他是项目参与者),其实好多钱是配套做的,不是付给咨询公司的,而是相关的软硬件支出。L单位也是在广东,与P单位一样,它也是说付咨询费四五百万,事实上只花了二百万。

所以大家别轻易相信一些企业所说的,我们付了几千万的咨询费。内中可能会有水份。

2、一把手引入外脑咨询的用心所在。

A、企业盈利可观,但看到未来会竞争激烈,打气与增强自信。(咨询费花的钱虽然不少,但通常企业的年度盈利是大于它的。一把手想看到更远,让自己与自己的下属更有信心。)他们经过咨询之后会想,“嗯,外脑、洋人也就这些想法,我们也知道呀,估计竞争对手也没别的办法,咱们大可不必太害怕。”

B、为了引入外资的需要。可以增强外方的信心,打消一些疑虑。我知道的几个请了麦肯锡做咨询的单位都在考虑引入外资。目前这三家中,已经有两家引了外资。

C、避免内乱与内部阻力,借助外力来促成自己想好的战略计划,推进自己想要搞的变革或调整。

我在与麦肯锡打交道中,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了一把手对麦肯锡专家所施加的影响。专家最后还是得在一定程度上跟着一把手走。比方说,专家说东,一把手心中想的是西,他会与专家说,但不一定会强制要求往东。但此时,如果专家知道领导非常想往东(一把手是付帐与评估绩效的关键人物,不能得罪),就会调整,为往东想些借口,做些修饰,并加上一些往东的好处。我们都知道管理无定式,管理方案也没有什么先进与后进之分,只有适用与不适用之分,想找理由与借口是非常容易的。麦肯锡在前期拉单子的过程中,就开始了迎合的过程。——当然如果关系非常重大,专家们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意见的。但此时,领导可能会要求换专家。

一把手一般都比较精,他想在单位搞变革,担心碰到阻力,担心下属不理解不支持。就找外脑,让外脑来提议,让下属的枪炮冲着专家而去,说服的任务便落在专家身上。今后,如果成功了,有了业绩,是领导的。不可能是麦肯锡的,因为它不是公司的一成份。如果失败了,也可以推到麦肯锡身上,领导也没有责任,容易交待。

有如文革前毛主席让右派百花齐放,然后开始反右派。领导可以在专家与下属的会议中,看清哪方对变革产生了最大的阻力,有多大,然后决定要不要搞。有点阴谋论的意思,但我没带贬意。


D、为了对外宣传鼓吹的需要。好象很威风似的,我们花了多少钱请什么机构来咨询,可以炫耀。

E、非常重要的一点:为了推进改革,故意花钱,花钱之后领导可以跟下属说,你们看我都花了几百万了,不执行,不做好,说不过去吧。——钱成了重压与说词。只有钱多了,大家才会重视。

3、咨询项目通常碰到的最大麻烦。

据我有限的了解,最大的麻烦就是相互沟通与理解。专家可能不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的中上层干部也很难理解专家药方的有用性。后者对于专家甚至一开始就有抵触的情绪。咨询项目有时完全得依赖一把手领导推动才能进行下去。效率通常不高。在药方被领导通过之后,在“吃”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走样。——很少有领导有恒心长期抓一件事。下属也不是非常热心。

药可能是好药,但没有正确地煎熬,或者没有吃,偷偷倒了。或者份量不够,服法不当。麦肯锡只是参谋,是没有权力来监督执行的。而一个企业往往没有几个有足够素质来执行的。——或者是有能力,但心思不在,内外环境的困难太大。

会议会开很多,决议却没有什么人执行。常见的情况就是虎头蛇尾。

4、麦肯锡专家的最大问题

A、没有完全考虑到国内具体情况,或者没有考虑好,低估了难度。

麦肯锡有一些国内专家,也有一些洋人。通常企业喜欢叫洋人专家,觉得自己花了钱了,就得找最好的。殊不知洋人更烂。我参与的一个例子就是如此。洋人对中国不太了解,一时之间可能知道一些了,但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玄机。他们只说理想状态,而非对症下药。他们往往喜欢介绍国外的情况,但这些国外的经验可能中国在短期内无法施行。

B、没有完全考虑到企业的情况,或者没有考虑好,高估了企业变革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学习能力。

为先进而先进,为新潮而新潮,有时没有考虑到被咨询企业连基础管理都未能完善。就如柳传志所说的,西方企业可能与中国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不在一个层次。首先:中国企业可能还得补一些最基础的管理课,这会影响执行咨询方案的效果;其次,中国企业的规模多半比较小,再加上外部环境的特定因素,根据权变管理理论,可能不适用一些西方最先进的管理方法。举个例子,比方说L单位,麦肯锡开给它的药方也不好说不对(据说在某个广州的大跨国公司运用非常成功非常成熟),但最终还是没能执行下去,流产了。与实达电脑的例子一样,都是半途就了结。

C、可能泄露企业的秘密。——这个我就不展开了,比较敏感。专家可能告诉你其它企业的秘密,也可能在今后泄露你的秘密。而麦肯锡专家中有以行业来划分的。他很有机会接触你的竞争对手。

D、专家可能没有错,没有不尽心的地方,但毕竟是作用有限。他们也是人呀。但企业可能把他们当成神了,即一开始单方面期望太大,可能失望也大。情绪上就有不对的地方。

5、所谓的麦肯锡方法,其实核心就是大家多发言,多讨论,多一些调查,多搞一些数字与资料,会议比较多,各种文件做得非常细致,流程设计得漂亮,很有章法(程序性)。

我很害怕参加麦肯锡的会,因为它太冗长了,搞得你没有激情。它喜欢把定义界定清楚,喜欢各方参与冲撞与头脑风暴。这可能没错。但也可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中国人毕竟没有美国人那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台面上的话可能与内心的话相差甚远。会议可能无法真正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无法真正达成共识。有时会议会开成是专家说专家的,企业干部说自己的,双方都在听,但都没有认真地接受与思考,局面很可能会失控,会导致对立冲突与抵触情绪。麦肯锡的专家很有开会的技巧,也很会说服,但不一定能适应不同的企业文化。

有些企业说,我们花钱请麦肯锡做咨询,咨询的交付件,咨询的最终方案,我们可能用不上,但没关系,我们学会了他们的方法。这话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成一虫认为,这种方法很难学的,毕竟企业实际情况不同,比如说你企业不是搞咨询业的,你可能是搞密集劳动力产业的;况且企业文化的改造也非方法论层面能够解决的。

6、成一虫的结论不是说咨询就一定不好,或者说麦肯锡就不成,而是说你别期望太大,在实质效果方面。现代企业管理不是单靠“点子”的时代了。请咨询公司,图的是什么,控制在哪个范围与层面,一定要事先考虑清楚。

我们单位与麦肯锡签意向时,是八百万。

后来,想减到七百万。

再后来,我们老板只批了四百万左右。

呵呵,原本想做的一些咨询都没有做了。

听说,乐百氏也是如此,说是要有五百万的单子,最后只有二百万(?)


我的个人主页http://chinchen.myetang.com
--------------------------
一足成一虫,遂致千变万化
作者: zgc_604    时间: 2003-12-16 13:16
很直白、朴素的语言,把这种表象说得不能再明白;后面一些东西自然就明白了。相比之下,那些纯粹的分析倒是有些倒胃口了。
作者: kkkk2003    时间: 2003-12-16 20:55
分析的很对中国国情
作者: fisherljy    时间: 2003-12-17 11:27
精辟,顶!
作者: 牛哥    时间: 2003-12-19 17:30
这种贴子看着舒服,不累.支持.
作者: bmyds2000    时间: 2003-12-19 18:57
既然一把手引进咨询的目的如此,那么项目最后是否实施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咨询顾问怎么样参与实施的讨论也没有多大意义?
作者: 小迷糊    时间: 2003-12-20 23:17
我一个曾经参与麦肯锡同中国人寿合作的同学的意见,与一虫的观点如出一辙
作者: 寒风踏雪    时间: 2003-12-29 13:31
非常不错,我觉得现在就是这样子!!!
作者: hnld    时间: 2004-1-1 02:44
楼主讲的比较符合实际:咨询其实是“一把手工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