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阅读者》摘录 [打印本页]

作者: nisky    时间: 2010-4-29 15:35
标题: 《阅读者》摘录

阅读,有各种存在的理由及意义。其中最动人、作用也最大的,还是阅读和理想或梦想结合的时候。

我们处于前所有未有的纷扰的阅读时代,可以阅读的东西无穷无尽,但是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一次每个阅读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局促于一些界限之中。这些界限可能是考试教育锁定教科书与参考书所形成的;可能是中、大学长达10年时间阅读胃口的影响所形成的;可能是对“网络”与“书籍”一些既定印象及使用习惯所形成的;可能是没有意识过这些界限的存在所形成的;可能是从没有想象过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跨越那些现实与理想或梦想的鸿沟,而形成的。

Reader Takes All. Or, Nothing. 只有懂得超越界限的读者,才能尽享广阔天地立的一切丰饶,否则,尽享广阔天地立的一切丰饶,否则,局限于现有观念与习惯,我们仍然如同原始人那样“身处纷扰之中,却逐渐饥饿致死”。

Part 1 学校带来的一些困惑

过去长时间的中国历史里,因为科举制度的影响,大家重视的其实不是阅读,而是可以帮你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的书籍。在科举取消之后,出人头地的需求仍在,企图透过对某些书籍的特别重视,来通过考试的习惯仍然存在。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从中学教育开始,不会叫我们如何“阅读”,而是教我们如何处理“课本”。

“阅读是教育的灵魂”,我们看重孩子身体的发育,但是却忽略了他们心智的发育。中学生的心智,进入了发育的关键时期,而阅读是心智发育的关键因素。

教科书是近现代有了学校之后,对学生心智成长所提供的浓缩维生素;考试参考书是刺激考场上肾上腺激素分泌的兴奋剂,而补习班不过是提供大量兴奋剂的派对。

大量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在一个学生的生活里占了很大的比重,那么将很少有时间进行其他方面的阅读和探索,同时也破坏了对人生的想象。

“过了十七岁以后(有的人稍后一两年)就是书来选你,而不是你去选书了,你必须在某种限制之下去读书,读书成了一种计划,成了大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或称为获取某一中学识的工具”- 费迪曼《一个年轻作家的读书经验》。而中国的学生却正好相反,中学时代拼命的埋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而进入了大学之后却进入放松状态,可以随意阅读而失去了焦点。而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继续延续着百年来中、西学之分,以及理科和文科之分,即使一个酷爱阅读的人也很少有知识或者内容交叉的阅读。

每一本书都可能是一道门户,改变我们对世界观望的方向,但是有了“门户”,还要有因此而行的行动。人生可能的走向,因而丰富起来。Read the word, read the world.

进入社会之后进行广泛的阅读,固然有更多的自主权而可以更多的享受广泛阅读的乐趣,但是也因为受以前习惯等的影响而显得缺乏系统性,而重新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的。

不管多晚,开始阅读都不算晚,迟到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Part 2 跨越四种阅读饮食

就像我们进食,如果饮食不均衡,仍然会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阅读也是。阅读的饮食如果太过偏食,也是一种匮乏的结果。

四种阅读:

1.   为了寻找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活动、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可以称为“主食阅读”

2.   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但是却帮助我们从一个看来间接,但是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种阅读是在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可以称为“美食阅读”

3.   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而进行的阅读,称为“蔬菜阅读”

4.   仅仅是为了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称为“甜食阅读”

 

主食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带来饱足感,让我们获得体力去继续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主食的本质,意识不到主食阅读的不足:主食阅读有很大的时效性,同时过多的主食阅读会使得我们忽略了其他阅读美味的可能。

美食阅读是从一个间接,不过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者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种阅读是在帮助我们寻找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因为是结晶,所以需要一个稀释消化的过程,所以它回答不止一个方向上的问题,也通常隐藏的比较深,需要去深处进行挖掘。也正因为如此,美食阅读容易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或者即使接触了也不知道如何料理和享受这些美味。美食阅读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经典,因为时间已经帮我们淘汰了很多“伪美食”。

一般来说,字典的使用是在当我们阅读其他书籍文字的时候如果遇上不明白之处,可以用来帮助解惑,很像是发挥消化的作用。

甜食阅读就是为了消遣和娱乐,追求的就是口感。对甜食阅读的过于压制有可能会同样引起过度的反弹,而使得其他阅读时间受到影响。而同时缺乏对甜食阅读的理解,会使得读者愈加缺乏对这些读物的认知、优劣的辨别和其独到的意义和价值。

国民教育经过一些在国家层次所决定的课程纲要,再由某些特定的人来编写内容,如此精密加工而制造出来的中学教科书,其实是一些维生素。考试题型是类固醇与兴奋剂。补习班是疯狂派对。但是今天,因为升学考试题目是根据考教科书的内容而来,因此教科书就成为了最重要,甚或是唯一的饮食。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须阅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某个年龄中一个人所必须读的书”- 林语堂。对于一个读者来说,最昂贵的成本是时间,所以要小心那些让你付出不值得付出那么多时间的书。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书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读的,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完全取决于你欠缺什么、需要什么。这些不值得付出时间的书,通常有以下几种:1)书名和内容看起来很可口,但内容多是抄袭的;2)作者善于道听途说和引用别人的材料;3)一些假装高深的专题;4)胡编乱造,或者看上去没有什么偏差但是和别的比起来也没有任何差别的词典

Part 3 网络上的事情

在推广阅读这个事情上,推广与普及的力量越大,吸引我们不想阅读的力量也就越大,古今中外皆如此。

文字出现的好处是,多了一个可以极为抽象又方便的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坏处是我们原先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全观能力逐渐退化。书籍出现的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大最大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疏忽,甚至贬低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夏丏尊曾经说“书只是供给知识的一种工具,供给只是其实并不一定要靠书”“太古时代没有书,将来也可以不必有书,书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过渡时代的现象”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先是有观察、肢体表达、音乐、语言,之后再发展出文字的表达。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的“阅读”只是以声音、图像、气味、感触,甚至意念存在的。再出现文字之后,以书籍来方便文字的传达,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如今因为网络的出现而使得人类摆脱文字与书籍阅读的限制,也是一种历史必然。我们许多感官作用需要重新唤起和恢复,忘了终将结合文字以外的声音、影像、气味、感触,甚至意念,提供一种全新的认知经验,让人类重归全观的认知经验。

但是在短期之内,网络仍然不可能完全替代现有的书籍,所以现在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和“书籍”的不同特质,来对待过去与新生的知识和资料,来对待“影音像”和“文字”的不同媒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文字之间的持续的不间断的接触,使得我们1)不认真思考在网络时代,应该如何对待图像、影像和声音;2)我们和文字的过多接触,磨损了文字是单位面积里压缩意向最高的媒体这一特质,让我们没有意识到文字应该是在使用上略加收敛,也要略加珍惜。

在网络出现之前,人类探索知识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找到合适的书,而一旦取得那本书我们就有了探索世界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同在“步行”,每个人都会受到包括空间和地理条件在内的许多限制和约束。而网络的出现如同给了我们跑车,这些界限不再存在,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步行。重要的是如何交互使用书籍和网络。不懂得如何利用网络是最大的浪费,而不懂的结合使用网络和书籍是最大的遗憾。

Part 4 越界的基础

小说:精彩的非小说,是以三十来字,归纳数十万字故事的道理。而精彩的小说,是以数十万字的故事,来讲三十个字的道理。读三十个字的道理的好处是清晰、明白、直接,而坏处是读的轻松而容易不当成一回事情。读小说的坏处可能是被精彩的情节晃得目眩神摇,好处是可能从情节当中发现别样的风光。

读小说需要三把钥匙:

1.   使用自己时间的自信与宽裕

2.   想象力

3.   同情心

而小说同样会培养我们这三方面的能力。而从一本小说里读出道理,也是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的。而读一本小说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是需要练习的。

哲学:哲学是追求一层比一层跟深入的理性思考,思考的极致。因此如果要想通过阅读来帮助自己的理性思考,没有比哲学更合适的了。阅读哲学可以有两个方向:

1.   把哲学当做一种阅读的基础来看,也就是观察不同的哲学家对不同的课题如何进行不同的思考。

2.   把哲学当做阅读的终极来看,因为哲学家挑战的不知是思考的更清楚,而是追求思考的极致。

历史:“对历史的透视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什么事件和哪种活动有着永久的重要性”(罗素)

图像与漫画的作用:有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阅读文字而是图像阅读,因为“你把它描写的越细致,就会把听者的思想搞的越糊涂”(达芬奇)

网络上的机会:书籍以外的阅读现在仍然处在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要多注意各种不同阅读载体上的各种不同发展,不要以为自己常用的格式就代表了网络阅读的全部。

Part 5一些工具

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利用时间。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但是在短的时间我们也需要一分一秒的留给自己。

1.   一定要给阅读留一点时间

2.   善用积攒起来的时间:不光用来投资性阅读,也要用来消费型的阅读

3.    战争要进行有意思的阅读,一定要找到可以整段的可以阅读的时间

记忆的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下:

1.   所谓的记忆(memory),隐含着一种对时间流逝的认知

2.   因此所有有能力认知时间流逝的动物,都有memory,也可以remember

3.   但是动物之中只有人类,有能力不但可以remember,还可以recollect

4.   人类之中,拥有大量memory的人并不等同于善于recollect的人。通常,拥有大量memory的人心思比较迟缓,善于recollect的人,心思比较灵活

这里的recollect含指的是把资料和信息搜集妥当,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重新取出来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各种外挂记忆体(memory)种类如此繁多的情况下,我们记忆的要点不在于remember,而在于如何recollect。而做好recollect的前提条件是做好collect。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如何使用我们的大脑,我们应该发挥大脑的组织作用,其组织的越清楚、越够系统,就越能够collect他需要收集的数据、咨询和知识,然后分辨应该是记忆在大脑中还是借助其他工具,也就能在将来需要的时候从相关的位置中recollect出来。

Part 6一些方法

懂得合适的读书方法有几个好处:

1.        知道对待什么样的书,适合用什么样的方法

2.        可以很快的知道怎么判断一本书是哪种饮食:交互使用“不求甚解”“观其大略”和“熟读精思”

3.        知道如何想用一本书的精髓

苏东坡读一本书,每次都是读一个主题,而对其他部分视若无睹,因此一本书几篇下来也就了然于胸了。具体的阅读方法可以参阅《如何阅读一本书》

 

集中可以交叉使用的笔记方法:

1.   觉得深感启发的和心得,可以用“!”

2.   作者只起了一个头,需要去其他地方补充的,可以用o

3.   需要回头再来了解的部分,可以用“?”

4.   不同意作者观点的地方,可以用“X

5.   可以很快记录的或者追踪的,可以记录在PDA上面;长一点的可以记录在笔记本上。但是最后都需要输入电脑,以方便后续的整理和检索。

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要读懂,有没有读懂一本书需要讲得出几件事情:我们体悟到了什么?从这些启发中我们需要在追查一些什么?哪些地方是我们读不懂的?讲得出哪些地方不同意作者的意见,哪些地方作者讲的不足?越是读明白的事情,就应该越是可以简单扼要的说出来。

所谓的“主题阅读”,也就是指由于某个问题或疑惑激发起你强烈的好奇心,而同时阅读许多种书籍,以找出一个答案。因此进行主题阅读,至少要包括两个条件:1)由某个问题所激发的好奇心;2)同时阅读很多种书籍和参考资料。也正是因为同时要阅读很多书籍和资料,因此正对不同的材料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也变得非常重要,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不会被众多的线索所纠缠而造成更大的困惑。

读书不是全部,这不光是指与其读很多本书还不如精读一部分,同时更是为了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和观察。

 

Part 7 跨越七道阶梯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阅读者来说,首要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的中心。在没有找到这个中心之前,所谓的“博”可能只是散漫,而“专”只是狭隘。而如何找到这个中心,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1.   选一个感兴趣的阅读主题,这个主题宜小不宜大;

2.   针对这个主题,找1~3种入门书;

3.   利用“熟读精思”的方法来阅读这些入门书,通过相关网站的查阅,我们可以自然会知道需要进行哪些书籍的拓展阅读;

4.   认识一个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这一主题的人,请教一下;

5.   设定一个时间表,逐步收集阅读涵盖“主食”、“美食”、“蔬菜”和“甜食”的书;

6.   除了书籍之外,也多从网络上面收集关于这个主题的重要资料;

7.   分别用“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和“八面作战”的四个方法,把这些书籍和网页做个整理和归纳,然后整理出心得;

8.   针对这个主题给自己验收:随便找一个书店看看这个分类上面书籍存放是否存在缺失,找到这个领域最顶端的文章和书籍,看看是否可以明白

在没有找到阅读中心之前,所有的无母的阅读都是胡乱的阅读,而有目的的阅读都是狭窄的阅读。而随着对这个主题的越来越了解,你对周围的相关主题的了解程度也越来越高,最后找到一本合适的书和淘汰一本书都是一个驾轻就熟的事情了。

而在掌握阅读方法后,就可以尝试往前跨一步的挑战和往旁跨一步的挑战了。往前跨一步,就是在你越来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往你觉得深奥的部分跨一步;而往旁跨一步,就是往先前你觉得有距离的领域跨一步。往前跨一步,进入新层次;往旁跨一步,进入新领域。

在阅读的地图上有七道阶梯:

1.   你关心、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更美好;

2.   你开始关心、思考如何让自己与所爱的人,共同更美好;

3.   你开始学习欣赏一切抽象的美好;

4.   你开始学习向上社会制度的美好;

5.   你开始学习欣赏与自己相异之美;

6.   你开始学习体会多元知识激荡之美;

7.   你学习体会宇宙的智慧之美;

网络的出现与发达,给每个为知识和架构的切割和零碎化而苦的人,都打开了两个可能:对于没有掌握阅读主题中心的人,只能在广袤的知识密林中随便扫一下,而找到了阅读中心的人则是另一番场景,他们掌握了登高俯瞰知识密林的工具。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个人知识体系,也可以建立自己个人知识体系。


作者: 阿懒    时间: 2010-4-29 16:42
英雄所见略同。这本书确实是好书,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的好书。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