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值今日,心中才有cultrue这一类概念,实在是我的不幸。惭愧之余,家人的贴让我心里实在痒痒,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西方文化更重视个人,譬如《沉思录》,通篇皆为作者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譬如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重点的部分都在内心活动的描写。中华文化重视人人之间的互动,譬如《朱子家训》、《菜根谭》,都是教导大家怎么去做、怎么与人互动,而没有教大家怎么去想的。
表面看来,似乎是中华文化不重视人,西方文化有人性。实则不然,照着西方文化去处理生活上的事情,满脑子都是自己、自己、自己,用两个字“自私”不为过;中华文化看起来圆滑奸诈,却能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别人快乐,自己自然快乐。
西方文化简单明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共七个习惯,只要你拿着手册一样照着去做。中华文化复杂难懂,只一句话,一个字,甚至如《三国演义》,只一个眼神,足够读者揣摩良久。
西方文化适合入门,初始阶段会信心满满,颇为骄傲,但作为一个小喽啰,事情一多一杂,没有中华文化那一套,根本寸步难行。
有人说西方文化好,曾经我也这么认为,但细心体会,不难发现,西方文化精粹的、让人易于接受的部分,与中华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譬如《个人的管理》中彼得德鲁克说到一个细节,就是新的工作要有新的方法,《孙子兵法》中对形势的分析,都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出发点,我们从骨子里已经有了随机应变的基因,实在比西方文化更为高明。
总结一下,西方文化是手册式的,人人得而修炼即可;中华文化是宝典式的,得到了还要自己加工,无穷无尽。
后生浅见,渴求各位高人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