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人为什么活着系列之十一:地平线—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10-1-21 16:38
标题: [原创]人为什么活着系列之十一:地平线—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矛盾而又统一的事情常常让我觉得很有趣而回味不已。

 

比如说生与死。

 

与患癌症做斗争的果子提到有位美国作家曾经说过:困在敌营中的战士,如果想突围出去,他必须兼具强烈的求生欲望及不怕死的感觉。也就是说,他不能仅仅是贪恋生命,否则就成了懦夫,无法脱逃。他也不能单单等死,否则就成了自杀,依然无法脱逃。

 

要不怕死,才能生。向死而生!你说这里面的矛盾而统一是不是很耐人寻味?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说我刚学会滑雪的时候,就发现教练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你越怕摔跤越容易摔跤。

 

还有佛学里说让人不要执著,可我看到很多学佛之人都在执著地持之以恒地学习佛学以求得悟,那到底是要执著还是不执著?要放下,才能得到,这里面的智慧很深,我还在执著地琢磨ing,呵呵。不过,每当我见到学佛的朋友很努力地勇猛精进地修行之时,就会跟他/她说:不要太执着哦。哈哈。

 

以上的这些是我看到栖息谷Stonely写的《我们为什么活着》所引发的乱想。稍后再谈我们为什么活着,也就是生命的意义的追问。先务实地谈谈Stonely对于当前高房价和挣更多的钱所面临的具体困境。

 

结合刚才说的“不怕死,才能生”、“放下才能得到”的道理,会不会有“不总想着挣钱,反而能挣到更多的钱呢?”,或者说:会不会由于生活的重负,眼里只看到钱的时候,钱却越来越难挣了?

 

这是有可能的。记得有一句话:“越是穷人的心态,越是改变不了作为穷人的命。”要成为富人,要了解富人的心态才行。

 

举一个最近发生的实例,Google可算是富可敌国的公司,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来说更超过了很多国家。然而最近Google因为公司价值观和当地法律政策的冲突而考虑退出中国市场,说明建立在价值观上的行为不会总是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但是Jim Collins在《基业长青》中花了6年研究了18家卓越非凡、长盛不衰的公司后指出:核心价值是组织长盛不衰的根本信条,不能为了财务利益或短期权益而自毁立场。以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的公司在长期的经营中确实会取得很好的效益。(P94)

 

做人和做企业的道理相通,如果只是挣钱至上,很可能长期反而挣不到钱。

 

我再尝试用《精力管理》中的理论来解释一下这个相通的道理。书中把人的能量分为身体能量、情感能量、思想能量和精神能量,同时指出精神能量是最有力的能量源泉。比如一个烟瘾很重的女子,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无法戒烟,但是怀孕后就自然不抽烟了。

 

精神指的是:“和一套最不易改变的价值观、超越自身利益的目的的联系。”当这位准妈妈把自己的行为与为了孩子这个目的联系起来时,她就可以产生很大的精神力量去改变自己那看起来根深蒂固的习惯。

 

精神能量来自于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并拥有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即使这样做需要个人牺牲、历经艰辛。

 

《精力管理》中又举了一个很强悍的例子。“有1000名员工的美国坎托公司在911事件中2/3的员工身亡,公司的IT系统和大量数据也被破坏。人们不清楚坎托公司自身能否生存下去。可以理解幸存员工非常震惊、悲痛,很多人受到了心灵创伤。为挽救公司所作的努力当然能为员工们自身的经济需求服务,但是他们的目的比这个要大得多。几天后,坎托的董事长宣布,在接下来的5年里将把公司利润的25%送给遇难员工的家人。这个决定激励幸存的员工为了自身利益以外的目的而奋斗。就像其中一个人说的,幸存者们成了一帮兄弟,因为共同的悲剧和前面的挑战而团结在一起。”

 

“这样做的结果是惊人的奉献精神,员工们开始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甚至有曾经离职的员工在911后觉得自己必须回来。沿着这条路,员工们发现了以前没有用过的情感资源——耐心、同情、毫无怨言地忍受艰苦的临时工作环境的能力,这些情感资源帮助他们抚平创伤。在任何情况下,都很难想出比这个更生动的例子来表现可供挖掘的精神能量的巨大宝藏——即使是在最恶劣的逆境下,凭借共同的信念和超越自身利益的使命的承诺也能逆流而上。”(P122-124

 

这个故事,除了为这种信念和精神所感动外,如果从挣钱的角度来看结果,因为员工们的精神力量,他们肯定比没有这样的精神力量获得了更大的经济利益(挣了更多的钱),因为他们公司从一片废墟中重新站起来了。

 

所以,Stonely,你为什么没有能挣更多的钱?当你“为钱,我可以放下自己的清高,为钱,我可以失去自己的尊严”时,而清高和尊严在你心底是有价值的,那么为挣钱所做的所有活动对你的精神而言都是痛苦的,因此你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去百折不挠地面对和克服所有的折磨和挑战。

 

什么是能对你自己能产生精神力量的核心价值观,这需要你自己去追问和探索,有很多书可以提供线索和帮助。《精力管理》里的“最深层价值观检查表”列出了32个关键词,以及提供了探寻价值观的几个问题,我将它们附在这篇文章后面;还有《一纸式人生规划》里花了不少篇幅综述了很多经典著作里对价值观的描述,其中有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科维《七个习惯》、《圣经十诫》等,并提供了工作表帮助你反思和总结,值得推荐。这本书在豆瓣很多人的评分不高,而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大小在于你是否把里面的问题都认真的思考、写出答案、不断反思与修改,直至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明确了你的核心价值观,还需在你的生活中身体力行,并为此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问题不在于你的生活是否为你提供一种意义感,而在于你是否在积极利用生活作为表达自己最坚信的价值观的一种途径。像维克多-弗兰克说的那样:“最终,人不应该问他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认识到是生活在问他。总之,每个人都被生活提问,每个人也只能通过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来答复生活;对待生活我们只能以负责回应。”——(摘自《精力管理》P147)

 

因此如果你的人生没有意义,那是你没有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是社会和别人的错。

 

“付诸行动的价值观就是品德”,让我们都做有品的人!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

 

最后,感谢Stonely为大家发起这个话题,“他”不是他,只是说了一个全体现象。

 

2010121 地平线 于广州愉景14

 

 

附:《精力管理》关于价值观的部分书摘:

 

跨越不同的文化、宗教以及历史时期,人们敬仰并渴望同样的普遍价值观——其中包括诚信、慷慨、勇敢、谦虚、忠诚、富于同情和有毅力,而拒绝它们的对立面——虚伪、贪婪、怯懦、自负、冷酷、不忠和懒惰。在开始更进一步探询对你最有吸引力的价值观之前,我们建议你安排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在生命中学到的三个最重要的教训(Lessens)是什么?为什么它们这么重要?

2、想想你最尊敬的某个人。描述这个人身上你最敬慕的三种品质。

3、你处在最佳状态的时候是什么样?

4、你想看到你的墓碑上刻上一句什么话用以抓住你生活中真正的样子?

 

最深层价值观检查表:

可靠、平衡、承诺、同情、关心他人、勇气、创造力、体谅别人、优秀、公平、真诚、家庭、自由、友谊、慷慨、真实、幸福、协调、健康、诚实、幽默、诚信、善待他人、知识、忠诚、直率、毅力、尊敬他人、责任、安全、平静、为他人服务

 

我的另一篇关于《精力管理》的书评《生活是一系列冲刺,还是一场马拉松?》

引发此文的在栖息谷Stonely写的《我们为什么活着》

 

 


"我们为什么活着"系列讨论贴,观点很有启发,欢迎参与
第一帖
stonely兄帖
我们为什么活着----你问过自己吗?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2886-1.html

第二贴
stonely兄帖
[原创]拍阿懒的砖-我们为什么活着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2963-1.html

第三贴
rgang
[争鸣]就stonely和阿懒的论题,丢几块砖头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010-1.html


第四帖
janice9008
我的“为什么活着”:安有信仰深似海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170-1.html


第五帖
sophieyym
活着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2890-1.html
 

第六帖
brainman
[原创]栖息谷还是好人一窝!--对热点PK的评论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227-1.html

第七帖
阿懒
[原创]我们为什么活着的思考:以快乐为一般等价物,不要以金钱为一般等价物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259-1.html

第八帖
山野毛虫
稼轩先生,人为什么而活?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271-1.html

第九帖
继续开炮,炮轰brainman-好坏区分之责任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249-1.html

第九帖
stonely
继续开炮,炮轰brainman-好坏区分之责任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249-1.html
 
第十贴
天狼梦月
人为什么活着--快乐由心足已够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297-1.html

第十一贴
地平线
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329-1.html


作者: angelew    时间: 2010-1-21 16:53
QUOTE:
以下是引用地平线在2010-1-21 16:38:56的发言:

 还有佛学里说让人不要执著,可我看到很多学佛之人都在执著地持之以恒地学习佛学以求得悟,那到底是要执著还是不执著?要放下,才能得到,这里面的智慧很深,我还在执著地琢磨ing,呵呵。不过,每当我见到学佛的朋友很努力地勇猛精进地修行之时,就会跟他/她说:不要太执着哦。哈哈。

 

 

 


佛法里的不执著并不是叫人坚持或者放弃,其主要是指一种心态,相当于我们中国人说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吧,因为过分的执著其实毫无益处,浪费时间,徒增烦恼,古人云:欲速直不达。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不少事是求之愈切,离之愈远,不求不盼,反而水到渠成,人生本就如此,世人痴迷,常常执著,佛是正遍知,智慧者,自然能识真相。 随缘而修 随喜而行。快乐痛苦自心知。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10-1-21 16:55

实现愿景,这就是人与企业生存的共同意义。


作者: 山野毛虫    时间: 2010-1-21 17:06
既然已经活着了,
就应该去思考如何活得更精彩,
或许这就是活的意义。
作者: aaam    时间: 2010-1-21 17:24
 看了更加纠结了。。。离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更远了。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10-1-21 17:27
QUOTE:
以下是引用angelew在2010-1-21 16:53:36的发言:

佛法里的不执著并不是叫人坚持或者放弃,其主要是指一种心态,相当于我们中国人说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吧,因为过分的执著其实毫无益处,浪费时间,徒增烦恼,古人云:欲速直不达。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不少事是求之愈切,离之愈远,不求不盼,反而水到渠成,人生本就如此,世人痴迷,常常执著,佛是正遍知,智慧者,自然能识真相。 随缘而修 随喜而行。快乐痛苦自心知。

这个问题很大,执著和不执著都是心态,在什么情景下如何把握度可能是最难的吧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10-1-21 17:30
QUOTE:
以下是引用aaam在2010-1-21 17:24:50的发言:
 看了更加纠结了。。。离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更远了。

不错,按照文中的理论,你现在感觉离得更远可能会让你以后离得更近了,哈哈。我不是开玩笑的,因为你已经比以前更意识到远近的概念了。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10-1-21 17:31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10-1-21 16:55:21的发言:

实现愿景,这就是人与企业生存的共同意义。

是的,同时愿景跟价值观紧密关联,我的价值观里认为苹果比梨好吃、更有价值,那么我的愿景就是拥有很多苹果,而不是梨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10-1-21 17:33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野毛虫在2010-1-21 17:06:27的发言:
既然已经活着了,
就应该去思考如何活得更精彩,
或许这就是活的意义。

完全同意。 我们需探索我们来这世上走一遭的天命是什么。


作者: Janice9008    时间: 2010-1-21 17:46
QUOTE:
以下是引用地平线在2010-1-21 17:33:04的发言:



完全同意。
我们需探索我们来这世上走一遭的天命是什么。

这个“天命”是被赋予或是个人开悟后的主动追求?

这是否又涉及拿唯心比唯物了。。。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10-1-21 21:36
QUOTE:
以下是引用Janice9008在2010-1-21 17:46:36的发言:

这个“天命”是被赋予或是个人开悟后的主动追求?

这是否又涉及拿唯心比唯物了。。。

我用“天命”这个词出自孔子说的“五十而知天命” 我理解就是个人的人生目标和使命。 这是综合外部环境和自身特质而定的,因为我相信人的一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但自己未必一开始就察觉),所以也不能说被赋予还是自己主动追求,可能是综合的。


作者: 他山之石    时间: 2010-1-21 21:39

都是大大们.

活着为什么? 前面有讲过不能死的原因.

既然不能选择去死,不如好好活着.

如何好好活着, 最好的诠释---"不后悔"


作者: 海边儿的娃娃    时间: 2010-1-21 23:36
QUOTE:
以下是引用他山之石在2010-1-21 21:39:50的发言:

都是大大们.

活着为什么? 前面有讲过不能死的原因.

既然不能选择去死,不如好好活着.

如何好好活着, 最好的诠释---"不后悔"

 

为什么要好好活着,因为我们都有一天要死。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10-1-22 08:45
QUOTE:
以下是引用海边儿的娃娃在2010-1-21 23:36:22的发言:

 

为什么要好好活着,因为我们都有一天要死。

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理解

唯物者:人死一切万事空,活一天就要享受一天,所以贪官中流行“浓缩人生”的说法。

佛教徒:西方极乐世界比活着要好得多,我要在活着的时候赶快修行,做好事,争取今世便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道教徒:做仙比做人要好得多,我要在活着的时候赶快修练,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

令人敬仰的辽宁海城大悲寺出家人苦行修行,求得也不是好好活着,而是死后事。


作者: stonely    时间: 2010-1-22 09:31

地平线兄,说的好,赞一个。呵呵,这次讨论虽然无组织无纪律,但也收获不小。


作者: 萧彤    时间: 2010-1-22 10:14

话题更深层了,有意义!


作者: 海边儿的娃娃    时间: 2010-1-22 22:02
QUOTE:
以下是引brainman在2010-1-22 8:45:03的发言:

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理解

唯物者:人死一切万事空,活一天就要享受一天,所以贪官中流行“浓缩人生”的说法。

佛教徒:西方极乐世界比活着要好得多,我要在活着的时候赶快修行,做好事,争取今世便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道教徒:做仙比做人要好得多,我要在活着的时候赶快修练,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

令人敬仰的辽宁海城大悲寺出家人苦行修行,求得也不是好好活着,而是死后事。

brainman老师确是真知灼见,不过好像这与娃娃的论点“为什么要好好活着,因为我们都有一天要死。”并不矛盾啊,而且甚至可以说是该论点的很好的论据。握手握手。
有人求生前,如尽情享乐说、如只争朝夕说……
有人求生后,如原罪说、还债说……
但无论求生前还是求生后,均恰因人生不过是历史的时间轴上之一条极短的线段,有始有终。

“好好活着”之语,原是取词于他山原帖之语,在此并不局限于追求更高级的物质享受,而是泛指按自己的选择生存;更重要的是,此乃行为之方式,而非行为之目的。

 

最后补充一点,若想驳本论点,不知可否采用“轮回说”?

O(∩_∩)O~


作者: 海边儿的娃娃    时间: 2010-1-22 22:07
QUOTE:
以下是引用angelew在2010-1-21 16:53:36的发言:

佛法里的不执著并不是叫人坚持或者放弃,其主要是指一种心态,相当于我们中国人说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吧,因为过分的执著其实毫无益处,浪费时间,徒增烦恼,古人云:欲速直不达。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不少事是求之愈切,离之愈远,不求不盼,反而水到渠成,人生本就如此,世人痴迷,常常执著,佛是正遍知,智慧者,自然能识真相。 随缘而修 随喜而行。快乐痛苦自心知。

 

一直迷惑于佛教的“去执著”的理论,

原来是这个意思,受教了,谢谢。


作者: 游牧游侠    时间: 2010-1-24 06:53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有意义。

 

      所谓的价值观都是自己的,别人的评价就是别人的价值观。只要你自己感觉对得起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而不后悔,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 obscenewsj    时间: 2010-1-26 21:38

《结合刚才说的“不怕死,才能生”、“放下才能得到”的道理,会不会有“不总想着挣钱,反而能挣到更多的钱呢?”,或者说:会不会由于生活的重负,眼里只看到钱的时候,钱却越来越难挣了?》

有点道理,这个思考的角度不错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