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圣吉以对管理问题的系统思考而闻名于管理学界,被誉为最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管理学和领导学思想大师之一。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炼》之后,面对工业文明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破坏,面对当今愈演愈烈的生态不平衡和社会不平衡问题,作者为探索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就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型的社会和再生型经济,进行了前瞻的思考,并把其成果写入《必要的革命》。
在《必要的革命》一书中,作者站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新的思考方式和理解方式,告诉我们在工业革命结束之后,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世界的未来,为了组织的未来,我们必须对今天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进行一场必要的革命,去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发展再生型经济,发展再生型组织。为创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关怀和相互尊敬的共存共荣的和谐世界而采取行动。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世界各地大量为应对环境恶化和社会贫富分化而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的个人和组织,他们超越传统的反应模式,为开创未来进行了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新的有益成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和启发。
要进行必要的革命必须超越传统的思考模式。基于作者一贯的系统思考,彼得·圣吉把人类面临的困境寄托在思想方法的转变上,通过观察系统、跨界协作和创新来创造新的思考方式、新的管理模式、新的领导方式和价值创造方式。真正的问题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应对之道。爱因斯坦说:如果用我们制造问题时所用的同样的思考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用新的思想方法来思考和解决我们面临的挑战。
读完本书,一个挥之不去思绪是:我们中国的管理学者和企业等组织的管理者,什么时候才能超越彼得·圣吉说的“折分碎片化和对象客体化”的思维习惯,什么时候才能突破技术伎俩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具体枝节的问题解决方式,站在个人、组织、社会、生态相统一的整体视角,用统筹整体思维来进行整体思索,而不是总停留在细枝末节的技术层面上不来。
开创未来,创建新型组织,管理好现在的组织,必须从整体着眼解决问题。组织是一个活的生命系统。对其进行的任何思考、组织和管理,我们都要从组织所处的环境,组织的理念、思想,组织的制度和方法技术,组织里的人等等全面去考虑看待。我们很多所谓的管理学专家和学者们,除了浅薄的阐述,粗造的模仿和抄袭,经验式的武断,物质小利追求外,能不能提升一下思维水准和精神境界,慢慢学着象德鲁克、彼得·圣吉、稻盛和夫等一样,有一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文明史观,多一点历史哲学高度的思考,培养穿越眼前世俗物质迷雾的深刻社会洞察力。在研究和看待管理问题时,能够关照到所论及问题的整体性。否则,要想创造足以傲世的管理思想,谈什么中国式管理,都显得幼稚可笑。我们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一样,如果只是每天梦想着怎样做大,怎样进入世界500强,而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一家伟大的商业机构所应具有的基因、品质和超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追求,在管理上不明白灵魂的质量决定管理的质量,只是沉溺于官商勾结、短期思维、浮躁的心态和机会主义的态度,要成为世界级企业家和造就世界级受尊敬的企业,那都只是一个美丽的梦而已。
中国社会和商业的未来在哪里?尽管中国目前商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对于中国社会和商业的未来并不悲观、不气馁,不沮丧。首先,我们在哥本哈根看到了中国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企业家的身影,听到了他们的声音,见到了他们的行动宣言。也有众多的非政府组织在行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也在倡导“先问是非,再论成败”的新商业价值观。同时,我们更相信中国年轻一代草根创业者,他们之中隐藏着无数的英才。彼得·圣吉说“根本性创新很少来自主流,这几乎是永真命题。”“开创新天地的社会运动不会来自处于权力中心的人。创建再生型社会所需要的领导人也一样,大部分不会来自主流。”参天大树生长于旷野,旷世英杰诞生在边缘。古来天下士,都在布衣中,我们相信中国真正的大才,不在权力场中,不在象牙塔中,也不在那些靠关系和占有资源而获得财富的人之中,真正的精英,在人民之中。只要社会在变革中向前发展,只要时机和条件成熟,一大批能领风骚的新型领导人将从非主流中诞生。他们已经行动,但道阻且长,无论如何,他们都将向至今无人质疑的心智模式、发展模式、生活方式发出挑战,展示人类和组织通向全然不同的未来之路。
头衔:孤独与挑战[em10]
我感觉,就像你的头衔,如果处理问题的角度摆太高,似乎会有脱离时代的可能。。。记得我刚回昆明的时候。。也一直不习惯昆明的慵懒,花了两年时间,有时候看问题还是超前昆明实际。。我们报社年末聚餐,技术部的老大跟我说,要客观。。呵呵。。同样的话送给朋友你:)周末愉快。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