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买菜与风险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双鱼1986
时间:
2009-12-14 15:29
标题:
[转帖]买菜与风险管理
笔者在回到校园之前,曾是多家投行的操盘手与交易部主管。近来购买新车的经历,尤其是跟汽车推销员的谈话,令我想起在银行处理风险管理业务时的工作,发现二者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过往一年里,但凡媒体说到风险管理与衍生工具这个话题,多是负面,往往比喻成洪水猛兽或佶屈聱牙的骗人游戏;而投行俨然是一副大反派的嘴脸,西装革履,道貌岸然,但老谋深算,无恶不作,比得上金庸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了。复杂的理论不一定是好理论, 几百页的方程式并没有为那些对冲基金和投行在金融海啸里带来多大的利益。无论是风险管理或交易投资,以我过往的经验看来,常识比数学模型重要。我觉得风险管理跟购买汽车,或者是到市场买菜的原理差不了太远。以下我列举了一些例子,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兴趣和进一步的讨论:
形象包装: 在车展里,火辣女郎的修长大腿和美丽眼睛显然跟汽车的性能没有关系,推销员的学历也与汽车的优劣占不上边。我们完全没必要对投行“西装革履、欧美的高学位等塑造的精英形象” 和风险管理方案扯上关系。
行销目的:汽车推销员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掏出口袋里的钱。同样市场里的菜贩也想赚你的钱。赚钱并不是坏事,其实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给你中肯的意见。但是值得仔细思考的是,你的投行营销人员提供的风险管理产品是不是真正从你的利益出发的,比如他会不会为了完成今年的任务指标而推荐不完全适当的方案。
理论与实践:熟读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与内燃机运作原理的人并不一定懂得开车,更不一定开的安全,尤其不代表他开得过北京西直门立交桥。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跟求解随机微分方程的速度并不存在“线性的关联度”。
利益一致:家里保姆买菜的时候不一定全挑价廉物美的东西,也很难时时都以你的利益为重。“水至清则无鱼”,要想避免你的保姆为了蝇头小利而去买便宜的假鸡蛋毒奶粉, 你可得让她的生活也过得去。让保姆跟你同一张桌子吃同样的东西,可以让你吃得放心很多,因为她没有理由为了省钱故意毒害自己。高薪养廉是许多地区,比如香港和新加坡,繁荣发达的重要原因。同甘共苦,利益一致才能换来手下对你忠心负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提高待遇就能解决问题。制度明确,奖罚分明,才是长远之计。怎样保证员工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为企业的长远利益做出最好的决定,特别是在动辄就上百亿的风险管理方案中,将是中国企业高端管理的重要课题。
第三方独立顾问:车的外表往往是很多人选车的首要原因。光从外表看,很难知道它在撞车时的安全度。老实说,这也不是普通人有能力去判断或试验的。但你绝对不想在一个打瞌睡的货车司机撞过来时,才知道你车的安全气袋有问题。汽车安全方面,你需要找独立的权威机构,例如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正如财务由审计师来评核,风险管理方案和衍生工具的应用也应有独立的人员机构来评审和提供意见。这些顾问人员的专业水平最少应不低于投行的人员,以确保信息的对称性。还有他们应该像律师和会计师,按照工作量来收费,而不是按照卖出方案的利润来报酬。所以设定方案的人员和挑选交易对手的员工应该是分开的,以防止利益冲突。长远来讲,处理风管的重要顾问的报酬应与企业在盈利稳定性的表现应该挂钩。
风管不是为了盈利:如果你今年没撞车,没有拿到任何赔偿,是不是买的保险就亏了?或者真让卡车给撞了,拿到了相当于当初保费几十倍的赔偿,是不是应该开香槟,庆祝在汽车保险交易中大赚呢?通常中国企业在谈到风管方案的时候,第一条问题往往是:“这可以省多少利息?”或“能赚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就跟在买汽车保险时,问可以有多大的回报率一样的不合适。非常少的中国企业会付钱买期权来减少风险,市场上大部分做出来的方案都是净卖期权,加大风险来赚取收入。说的极端点,这好比卡车司机不单不买汽车保险,还拿上全家的财产跟别人打赌自己撞不死没什么两样。我们真的要修改企业目前营运部跟财务部分开记账考核的做法,才有可能消除诸如此类的不合理情况。风险管理的目的应是减少企业整体盈利的波动性,使主流业务管理人员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都能专心本业,谋求长远的发展。生硬一点的说法是,风管的考核准则应是整家企业盈利的标准差的大小。标准差是个统计学的术语,可以理解成盈利上下波动的幅度大概有多大。标准差越小表示盈利模式越正常,企业财务状况越稳定。
风管不是投机买卖:为了要省保费,我们试图预测今年撞不撞车,然后再决定买不买保险,这做法对吗?按照原油,利率,或汇率等的走势预测来制定风管方案,听上去很专业。但如果预测错误就大亏特亏,这样管理风险岂不贻笑大方?其实反过来一想就明白了。如果那些预测专家真如传说的那么厉害,估计得那么准确,他们供职的投资银行大概也不会亏损那么多了。既然连那些哈佛剑桥的经济金融数学博士的精心推算,都不比瞎猜高明多少,那么再有人宣称可以对未来作出评估也应该同样不可信了。所以风管的主要题目是衡量风险对企业的损害和研究相应的规避手段,而不是探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把命运交给了预测报告。
全盘考量:不是越硬的车就越安全。正面碰撞时,车头与引擎必须有适量的坍缩,才能抵消撞击的力量。同样道理,把所有成本都锁死,了无迴转余地,遇见市场急速变化,只有坐以待毙。比方说一个出口商有十年期的浮动利息美元贷款,他应不应该都掉期成十年固定利息呢?单从成本会计来说,越长变化越小的利息支出,的确越安全的。但当美国大幅减息,很可能是经济面临大萧条, 出口市场崩溃的时候。如果利息成本随着销售额下降,那么企业在最艰难时所要承受的冲击将大为减少,所以全都掉期成固定利息并不是最优方案。从企业的整体利益来考量风险管理方案,以保证企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还可以保持正常运作,才是在未来顷刻万变,经济动荡不安的市场常胜之道。
说笑以外,我们必须要慎重思考,吸取这次金融海啸中用巨款换来的教训。随着我国经济体系日益壮大,经济总量直追美日,和国际金融市场全面接轨只是早晚的事情。经济中大部分宏观变量由国家来控制的这个相对安定的资本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和银行体系成熟,也有改变的一天。我国很多大型企业早已冲出国界,在国际市场上于竞争者一较高低。在未来国际商业舞台上,面对难以预测的市场变化,动荡的经济环境,良好的风险管理是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现实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风险管理上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即便是为企业跟外资投行作中介,提供信用担保的中资银行,作为职业选手的身份,在日益复杂的衍生工具上也需要饿补专业知识。
近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内政府监管机构基金银行,利用这次金融海啸造成的冲击,面向海外的人才储备大张旗鼓的招聘贤才,非常鼓舞人心。企业在这方面还是走得慢了一步,体现在企业的体制和薪酬激励制度,比不上基金和银行灵活。企业怎样才能可以广纳精英,人尽其才,让风险管理发挥到帮助企业壮大,称雄国际的作用,将是未来改革发展要处理的重点之一。
最后我以一个案例來说明以上的原则:2007年中,一家在港以出口为主的大形企业借了一笔五年期的大额美元浮息贷款。浮息贷款的利息支出主要跟美国的利率挂钩,如果通膨飚升,美储备将大幅加息,后果严重。还记得07年时油价屡创新高,食品价格不断攀升吗?加息绝对不是现在的事后孔明所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他们的会计师提议把浮息转成定息,因为这最符合会计固定成本的原则。但是当经济危机发生,出口业务衰退,浮动利息的下降可以减少成本,是企业在经济寒冬中的保暖衣。所以我认为那会计师头痛医头的方法并不合适。我们最后决定购买利率上限期权。这基本上是一种保险,如果利率超过所定下的上限,售卖保险的机构赔偿所有超越的部份。 保险费大概是保额的3%。以目前的利率水平来看,这个保险是没有起到作用,但我们并不可以责备当时的决策者。这方案既能保证企业在高通涨时的成本,也减少了在经济衰退时整体盈利的下降。最重要的是无论任何情况下,最大的损失只是那保险费。除非我们可以未卜先知,笔者认为这是简单有效,绝无大错的风险管理方案。
作者:
虫虫要飞飞
时间:
2009-12-15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