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批判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之三:坎卦乃男女交合之象? [打印本页]

作者: idlecloud    时间: 2009-11-30 23:17
标题: [原创]批判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之三:坎卦乃男女交合之象?

第三章:何为太极

 

第37页:曾论点:太字就是大字下面加一点,那一点表示小。太极就是大的大的不得了,小的小的不得了。

 

闲云批判: 这个比喻很形象,可惜又错了,故弄玄虚。在远古,现有大字,后有太字。开始大和太本来就是互换的。到现在有些版本的周易还是些“大极生两仪“,古人觉得大还不够形容大的程度就创造了太字。太顾名思义就是更大的,是极致的意思。所谓太极也就是至极,是大到无极,是宇宙混沌初开。如果按照曾先生这个理解,那犬字也是大字加一点,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是大狗生了个小狗吗?太本身并没有非常小的意思。后面举太太的例子很有趣,不过和这并无关系。

 

第41页:曾论点:由易经泰卦“无平不陂”退出天下的平是由不平造成的,进而推出易经告诉人们人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后天只是尽量让它公平而已。

 

闲云批判: 泰卦九三爻的原文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陂,这个字读po泼,表斜坡,不平),意思是没有平地不是不平的,没有往的不是复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万事万物在不停变化当中。平的可以变成不平的,过往的还会再重复。这一卦的爻辞在易经中有很深的含义。是“否极泰来“这个成语的典故由来。泰卦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坤为地,天在下,地在上,表示天地相交感,恒通之象。九三爻是阳爻,再往上就是坤卦的阴爻了,所以九三爻的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九三爻正是天地交界之处,表示事物总在变化之中。平的可以转化成不平的,表示好的可以转化成坏的,当然坏的也可以转化成好的。这爻有很深的哲学含义。是易经中有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可是却被曾先生拿来做什么易经宣传众生不平等的佐证,真是荒唐之极。

 

易经中并无任何经文宣传人生不平等。如果说一定要牵强附会,也应该在系辞传上的开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说天比地尊贵。五四运动后很多人骂周易,就那这句说事儿。因为天代表男,表父亲,地代表女,表母亲。很多人就说这是易经宣传男尊女卑,搞性别歧视。其实易经本身讲天尊地卑是讲卦序,讲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天代表的是自然规律,是大道,地代表的是世间万物,需要顺承自然大道。并没有歧视女性之意。否则也不用在坤卦中讲”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了。

 

 

 


痛批曾仕强3.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2331[/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0 0:54:10编辑过]

作者: idlecloud    时间: 2009-12-1 11:15

第44页:曾论点: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讲圆滑论,如果问你的人不该知道,你知道也说不知道,按照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回答。

 

闲云批判: 又是断章取义。孔子的原话后面还有一句:是知也。就是说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孔子曾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孔子那么滑头,早说以德抱怨了。曾先生的人生哲学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为这一套滑头学说在论语,庄子,易经里找靠山。晕哉!

 

第四章何为八卦

 

第55页:曾论点:图4-8,说画画都会把天画三条弧线表示,所以天用三横表示。

 

闲云批判:这个又是在胡说。没看到哪个人用三横表示天的。一横表示阳物,三横就表示至阳,就是乾卦,表示天,表示父亲等。这个又何需再多解释。后面更荒谬接着看吧。

 

第59页:曾论点:坎卦的图4-16卦象,(上下为断的阴爻,中间为一阳爻),表示男女交合的象,两个阴爻表示女性生殖器,阳爻表示男性生殖器,整个象表示性行为。

 

闲云批判: 曾先生是不是想女人想疯了?坎卦表示水,坎坷的坎本身就是水,这个象就是后来水字的原形。上下的阴爻,断的横本身就像水的波纹,这个都是几千年就有定论的。怎么和男女交合又搞上了?那性行为和坎卦又有什么关系?简直莫名其妙。如果按照曾先生这个逻辑,要出大事了。那离卦上下两爻是阳爻,中间是阴爻,是不是表示两个男人在和一个女人发生性行为呢?难道伟大的易经在宣传这个吗?简直荒谬至极,也极其不雅。请曾先生自己也为自己的不雅行为而默默检讨下吧。

 

易经中当然有讲男欢女爱的卦,那个卦是咸卦,咸卦的六爻的爻辞就是男欢女爱的过程,但写的很优美,也没有什么性行为都出来了。这个咸卦曾先生后面也讲错了。说什么无心才能有感,又是胡说。咸字才是感字的原字。在易经的时代,还没创造出感字来。后来有人中国人信奉感情从心而来,才创造出感字。曾先生,下次要再讲课,至少先把说文解字,把基本的汉字研究下再出来讲吧,免得再贻笑大方了。

 

第65页:曾论点:文王当年事七进位,所以被纣王关一百天是四十九天。

 

闲云批判: 还是曾先生有文化,又创造出了中国曾经有七进制的时代。闲云孤陋寡闻倒还未发现任何史料证据显示周文王时代是7进制。曾先生怎么不再进而发展下,说现在的每周7天也是中国人发明的,周文王时代就有了,一点不稀奇。

 

本章其他的还有很多细节,闲云都懒着再和曾先生深究了。比如什么天当中有什么会引起人的注意?是火,离卦,两边阳爻中间阴爻表示火。天当中有雷难道不会引起人的注意?有山不会引起人的注意?这些类似的解释都很牵强。如果曾先生讲明白是戏说,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记忆住八卦的卦象也就算了,可是又没有讲。好像他讲的就是那么回事似的。很容易误导观众。


作者: tony.chen    时间: 2009-12-8 11:45
虽然我不懂易经,但听百家讲坛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听了LZ的分析,豁然开朗
作者: 坟茔弹琵琶    时间: 2009-12-8 12:49

我也在看《周易》,虽没有阁下懂得多,也没有看过曾的作品,但我还是觉得你说的有些道理!

 


作者: idlecloud    时间: 2009-12-8 23:40

大家去关注我另外一个帖子,周易书籍大全。

http://bbs.21manager.com/post.asp?action=edit&BoardID=10&replyID=1472044&ID=237782&star=1

自己随便读一两本周易经典的解读,会对周易有更多的认识,会更理解我讲的部分。

 

曾先生普及周易有功,不过如果讲错的地方那么多,就是大大的过了。

很多人总认为只要讲的风趣好玩,自己有收获就不要求全责备了,这是自己被温水煮了自己还不知道。

洗脑就都是这样完成的,到时候满腹经纶,没有一句是自己的思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0 0:17:43编辑过]

作者: zwznj    时间: 2009-12-14 10:22

楼主才是断章取义,曾仕强的理论精神之极,他之所以说一些俏皮话,不过是娱乐大众,使得他阳春白雪的理论能够满足下里巴人的需要而已。

此为儒家之权变,像楼主那样咬文嚼字不过是书呆子的做法。

 


作者: zwznj    时间: 2009-12-14 10:25

可惜现代很多人,根本区分不了曾仕强教授说的话,哪些是娱乐大众的俏皮话,哪些是真正的理论精髓。

这恐怕也是曾仕强做惯了培训师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吧


作者: chinje    时间: 2009-12-16 01:3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时他说这段故事的时候,
前提他交代了是听说而已没有考证,
曾先生的风格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有调侃的味道,
这个栏目也是传播文化的平台,让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不是学术研讨,
也许LZ你有你的另外风格,说不定大家一样可以接受
LZ 不要被别人认为借此是借此扬名的嫌疑
作者: yilina    时间: 2009-12-16 13:18

终于参加了一期传递书的活动,拿了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书主秀子Q上说送给我,不好意思之余答之,老父先看了,偶爷俩总喜欢互相抢书看也总是互相交流,当然争论的时候更多,就如此帖,先看了帖再看书,不知是不是因有了心理的预告,看《易经的奥秘》没有以往看其他类似书藉的郑重了,倒觉得曾老确实如一邻家的老伯伯慈祥地唠叨,似是而非的谈论仿佛就象家人一般貌似严肃地评论着家事国事天下事,实则就是闲磕,不过这方法确实有效,爻啊、卦啊之类抽象严肃的东东没那么搞怪了,也没那么不好懂了,起码好记了嘛……如果这算是收获的话,就别太苛求一位上了年纪忧心国学少人关注的老人家的一片心意了,《易经》不好学亦不好论,孔子尚不增不减一言,何况你我乎,但于此大家一论又何妨呢?希望有更多的大家高谈阔论,偶等拾点牙慧亦甚知足。


作者: idlecloud    时间: 2009-12-16 23:32

回6,7楼的朋友:

 

大众既然都看不出曾先生讲的任何问题,就更不用说去区分哪些是玩笑话哪些又是真正周易的要义了。

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说过,如果曾先生真的说自己是戏说,也就算了。可是不要忘记了,他讲的所有部分都是以易经大师,大学者的身份在分享在教导大众。

 

即使家园里这么多层次高的朋友们在,我考察下来真正读过易经的也没有几个,更不要说鉴别能力了。

如果大家真的都认为他讲的理论,解释和一些分享都是好的,对的。有些事情在以讹传讹,不是贻笑大方吗?

 

还是有些朋友迷信所谓的权威,大师,殊不知他们也是凡人,不能保证所有的理解都是对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还是那句话,如果我的帖子能激发大家一点多读读易经的兴趣,就善莫大焉。愿意怎样评价我的帖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多看看易经原文,没时间只看乾坤两卦也好。还有可以参考下傅先生的易经与人生的视频。那个听过你才能体会到更多易经的真义。


作者: zwznj    时间: 2009-12-17 13:04

楼主不要自以为是了,傅佩荣的解读易经,南怀瑾的易经杂说这类的通俗读物读过的谷友们大有人在,至于古圣先贤留下的易经注释,在下也看过三两本。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曾仕强虽非圣人,可是他几十年的造诣,说出的话自有他的道理,阁下断章取义,未免太过狂妄。


作者: idlecloud    时间: 2009-12-17 22:12

迷信比无知更可怕,因为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机会


作者: chinje    时间: 2010-2-11 19:59
都这么久了,也不见曾仕强回应LZ的质疑,说明曾仕强不愿卷入炒作之中(我不认为这是学术探讨)
作者: designed    时间: 2010-3-4 17:43
同意楼主的意见,曾志强教人圆滑处世,真正学问不能向他学,学问是要严谨的,不是用来开玩笑的,否则就害死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4 17:43:32编辑过]

作者: sly61    时间: 2010-3-5 14:15

idlecloud兄,你指出纰漏你算一仪,但加上戾气就变为一象,再加东西就变卦、变爻啦.........

总之文字有待商榷,否则离《易经》越来越远喽~

 


作者: jupiterz    时间: 2010-5-24 10:15

泰卦九三爻的原文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陂,这个字读po泼,表斜坡,不平),意思是没有平地不是不平的,没有往的不是复的。

 

光看这几句解释就知道写这段话的人文学修养实在有限,“信、达、雅”一个都做不到,实在是没兴趣看下去了,也就是哗众取宠而已,唉,现在的人啊~~狗屁都能通天下~笑话。。。。。


作者: szztg    时间: 2010-11-21 10:57
QUOTE:
以下是引用idlecloud在2009-12-16 23:32:10的发言:

回6,7楼的朋友:

 

大众既然都看不出曾先生讲的任何问题,就更不用说去区分哪些是玩笑话哪些又是真正周易的要义了。

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说过,如果曾先生真的说自己是戏说,也就算了。可是不要忘记了,他讲的所有部分都是以易经大师,大学者的身份在分享在教导大众。

 

即使家园里这么多层次高的朋友们在,我考察下来真正读过易经的也没有几个,更不要说鉴别能力了。

如果大家真的都认为他讲的理论,解释和一些分享都是好的,对的。有些事情在以讹传讹,不是贻笑大方吗?

 

还是有些朋友迷信所谓的权威,大师,殊不知他们也是凡人,不能保证所有的理解都是对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还是那句话,如果我的帖子能激发大家一点多读读易经的兴趣,就善莫大焉。愿意怎样评价我的帖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多看看易经原文,没时间只看乾坤两卦也好。还有可以参考下傅先生的易经与人生的视频。那个听过你才能体会到更多易经的真义。

楼主讲的太专业了,本人佩服之至,傅佩荣老师专业,但是,易经对本人来说还是曾仕强老师引进来的,本人觉得傅佩荣老师讲的更适合我,谢谢楼主,我支持您。。


作者: zengjunguo    时间: 2010-12-22 05:49
 LZ这么厉害,也去讲讲易经吧!
作者: idlecloud    时间: 2010-12-24 17:03

大家去台湾诚品书店看看有几本曾先生的大作,就明白他的学术能力到底如何了。我从未说过曾先生讲易经一无是处。他讲的浅显生动,确实能吸引不少眼球,但是否科学,另当别论。你如果想随便听听,细说易经无妨,不用与我争辩。

还是那句话:不盲目迷信。谁愿意信是你的自由,但愿你先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作者: qxlqxlqxl    时间: 2011-1-2 16:04
为什么要批呢,有责改之无责加免。不是说开卷有意吗!看完这本书,难道一点都学不到东西吗!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