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对于思维导图软件绘制的感觉 [打印本页]

作者: macboot    时间: 2009-11-3 11:43
标题: [原创]对于思维导图软件绘制的感觉

我是在大学图书馆淘书的时候,看过《思维导图》大概是90年代的版本,一直以来就想把它真正用到我的生活中去。

但是残酷的是无论我怎么努力,也做不出像例图上所出示的那种思维导图。反而渐渐陷入混乱和无聊之中。

所以一直以来,虽然对思维导图还好奇,但是却感觉没有地方开始实践。

再后来,来到家园,看了很多的牛人,在网络上贴用软件或者手工绘制的思维导图。

我发现那些困扰我的因素似乎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影响,但是对于我来说,看这些图中的一些图,尤其是大型的用电脑软件做出来的图,有一种很痛苦的感觉。

我既看不到联系,也看不到想象力,也没有发现到达在强调什么。回忆书中的图例,感觉反差很大。有一种鲁迅先生说的“硬译”的感觉。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疑惑,为什么图例中能用一个单词或者图来表示一级,而我们却要用一个词甚至一句话,而且没有图像,没有发散的点?

难道这就是书中说描绘的思维导图么?那么这和原本的线性笔记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这些图的作者在复习或者回顾这些图的时候,能在全局上把握这种图么?

我感觉到这和我看到的正确的例子并不类似,相反可能只是徒有其表而已。但是我的困惑并没有解开,我还是不会做思维导图。

最近我在书店淘书,发现了一本《开动大脑》,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谈思维导图的章节在谈快速阅读和记忆术的后面,根据一般的教材规则,前面的东西一般就是后面学问的基础。也许只有先掌握了快速阅读和记忆术的技巧,才能更好的画出思维导图来。

以上是我对思维导图的一些思考,回馈家园的同仁们,或贻笑大方以博一笑。

 

 


作者: 小编梅子    时间: 2009-11-4 09:25
 楼主非常的认真,佩服
作者: skxz123    时间: 2009-11-4 13:24

起初我与你有相同困惑,但后来我也发现,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熟能生巧就会得心应手。


作者: sly61    时间: 2009-11-4 17:21

其实那是我们在下意识地限制一个节点会发散的数量~

详尽描述所带来的安全感、满足感的背后......其实是自己在偷懒~


作者: 附表曲风有    时间: 2009-11-6 01:35

这个东西对培训师有用 能整理同类项--起码这是基本功能


作者: sureyear    时间: 2009-11-6 09:08

根据自身对思维导图的理解:

图应该画得令人有感觉:例如颜色、有趣的图形、令人产生联想等。

最佳的方法应该是手绘,因为手绘和敲击键盘带给你身体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我想,调动各种感官去帮助记忆,才是思维导图的精髓。

 

切勿刻板、生硬,否则,思维导图和一本书的目录有什么区别?

 

 

 


作者: yaya10300    时间: 2009-11-6 15:13
用过很多次,后来才发现有“思维导图”这一说法。其实就是对自己的阅读学习所得的一种总结和归纳,便于脑子的记忆与查找。
作者: justqb    时间: 2009-11-6 21:09
用原装的imindmap会画的和书上像一些。

不过好看不是最重要的。
作者: ghost    时间: 2009-11-7 10:43
 如果习惯手绘,就使用手绘,习惯键盘,就用键盘,重点是思想,而不是形式
作者: 菜农2    时间: 2009-11-7 11:59

可能思维导图没有讲清楚前因后果,图形又是非常复杂的符号,思维导图没有讲清楚图形和文字的基本概念,而直接套用那个树形结构,那么造成的误解和困惑是非常多的。

 

思维导图用于一本书的知识整理,是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的,因为书的形式是一个个字线性排列的字海,我们传统学习是一个个字地阅读,一个个字地记忆,这个是没有效率的,也是很困难的,实际上书本知识本身有有机的联系,描绘的知识本身是有形的,那么托尼博赞就用一张大纸,把整本书的提纲用树形图表示出来,一些知识本身的概念也用图表示上去,而人脑对于树形图的记忆是非常容易的,对于有图示的知识也容易记忆,这样,思维导图就在辅助知识学习上,得到非常有效的应用。

 

本来,托尼博赞对于视觉思维的理论阐述是正确的,思维导图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应用上既科学又有效,但是,后来思维导图的扩展应用,尤其到了中国,就为一个树形图,把视觉思维全部理解错了,把思维的经济性也理解错了。

 

为什么呢?书本知识是认为写的,人写书总是用树形提纲做目录的,这样看书的人,用树形对应书本的提纲,那么既吻合了书本本身的内容,又容易让自己的脑子进行记忆。

 

但是在社会实践中,要从客观的事物中总结出知识,那么客观知识并不是一定树形状,网状的、螺旋状、立体多维状……,所以,硬是用树形来表达,既不科学,又没有效率,误导实际事物的联系方式。

 

当社会实践时,效率就非常重要,思维导图在学习知识时,为了记忆方便,讲那些知识的描述通过理解转换成图形,这是个人学习的好方法,但是在社会实践中,一旦约定成俗的词汇,就直接用文字显得快速,如果都画成图,则绘制者非常低效率,一般人也没有绘图天才,这样,实际使用时,思维导图变成一张树形目录表,这也是线性文字的堆积,人仍然需要一行行看(当然你完全无树形的一堆文字要高效),思维导图没有优势。

 

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解图形和文字的诸关系,导致思维混乱,用得不当,思维导图变思维乱涂。


作者: 菜农2    时间: 2009-11-7 12:09

托尼博赞给国人留下的一个思维混乱,我们看以下两张导图:

shuiguo.GIF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wenzi.GIF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两张导图都是托尼博赞式的导图,前一张导图是手绘的,其中节点上元素都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后一张导图是导图软件中制作出来,节点上的元素都是文字。

 

由于托尼博赞不懂经济学,他强调的思维导图是前一种思维导图,即,最大限度的运用直观视觉,通过手绘,对于研究对象有个印象深刻的视觉记忆,这一套说法其实是很正确的,单单从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来说,用托尼的原教方式是最好的。

 

问题是托尼的原教主义一应用到企业,马上出问题,企业的人员哪有时间去绘画小人图?手绘的东西如何给别人发邮件?这样到了企业里,思维导图变成了文字的、非手绘的树杈图,这样的一堆文字与列表有何区别?

 

这个问题就是托尼知识局限后,没有真正思维导图的哲学本质,也没有理解经济上的经济原则,造成了大家的思维混乱,也造成思维导图难以推行和实践。

 


作者: 风之缘    时间: 2009-11-7 12:57
我也是刚学,也有这困惑
作者: aaa_123    时间: 2009-11-8 11:56
我也很困惑,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书中只是介绍怎么去做,可运用后,因为工作中没有时间去细致的发散,也就变成一个文字网格样的东西
作者: ninedot    时间: 2009-11-10 13:11
看了菜农2的论述,很有启发,谢谢
作者: bluecjc    时间: 2009-11-12 12:56
楼主说的不错,感觉手绘效果应该不一样
作者: brueeceli    时间: 2009-11-12 19:40

思维导图只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思维 笔记工具而已, 不需要过分夸张他的作用。

  

每个导图你不用做得像一个艺术品画画而浪费巨量时间,用导图是为了省时间的而不是相反, 我们不是什么达芬奇 思维导图专家,用这工具主要是表达自己想法即可 ,对我来说,图片只是个补充, 很多专业书籍里的概念没法纯粹图片而没有文字来表达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2 19:51:18编辑过]

作者: libbey    时间: 2009-11-25 12:35
非常赞同3楼的意见“熟能生巧”,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摸准脉络整理出技巧,属于自己的风格,受益中,谢谢楼主的贴,及楼上的所有跟贴者,共同进步!
作者: streamdream    时间: 2012-3-13 22:06
菜农2说的好啊。
作者: heartsoft    时间: 2012-3-15 20:27
本帖最后由 heartsoft 于 2012-3-15 20:36 编辑

坦白说,本人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从来没有碰到前面有些人所说的那种困惑。因为导图本身就是作为思维内容的纲要(outline)而存在的,只不过是以发散性思维(Radiant Thinking)来驱动的。

Buzan老头子的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发散性思维,他把这种图称为mindmap其实有不严谨的地方(但他就这么叫了,而且影响了好几亿人),估计他之所以把这种图叫这么一个名字,无非是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他想用“树形图”的格式来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和“内容”进行可视化


但是,他想当然地认为了“树形结构”是我们人类思考问题的唯一方式,潜台词就是:人脑就是按树形结构思考问题的。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直方式而已(还有网状、图状等等)。所以呢,把mindmap翻译成“思维导图”是比较确切的(强调思维的推导过程),而翻译成“脑图”就差了太远,也不能直接反映出Buzan所推崇的这一“思维可视化”方法。

很多搞思维导图培训的人,可能出于“盲目崇拜”或“经济利益”的诉求,往往会把“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性方法的功能夸大或神话。而有些完美主义的人却恰恰相反,习惯于把很多与mindmap无关的问题也怪罪到思维导图这一方法上去。其实,说到根上,这还是用导图的人自己的问题: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好方法只能提高效率,如此而已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