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老板的话一定要听,凡是老板的电话一定要接。”成为诸多研究生的常提话题,和其他研究生一样,我们课题组的XDJM也已习惯称导师为“老板”。
导师与研究生,原本是一种纯洁的师生关系,不夹杂任何的功利或利益。可如今社会,导师却变成了“老板”,研究生成了高级“打工”仔,新型师生关系(功利) 所折射出的问题令人深思。称呼上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已演变为老板和员工的雇佣(师生+主雇)、利益关系,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与经费,以完成论文并获取学位;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成为自己“项目组”的“廉价劳动力”。
当今高校盛行着诸如这样的研究型企业团队:老板-管理人员-雇员。名其言老板的就是研究生导师,是专门负责拉课题、跑项目的人,做整体把关工作;副教授或讲师是管理人员,称为“小导师”或者“二导”和“三导”,而雇员则是诸多的博士生、硕士生甚至包括做毕设的本科生,这些“廉价劳动力”才是课题或项目的真正实践者。
博导们在外面拉课题、跑项目,拿到项目或课题后往往不会亲手去做实验,而是把任务分派下去,让旗下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去做;由于整天“太忙”,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不多,直接的学术指导更少,且对学生指手画脚、颐指气使,完全一副“老板”样,最多也在项目或课题结题时修改一下研究生撰写的总结,作最后的把关。在项目或课题完成过程中,为了完成毕业对文章的要求,博士生和硕士生撰写了诸多学术论文,通讯联系人必定是导师(对导师申请课题有用--认可);有的文章第一作者却成了导师(因为事先导师要求)。更可悲的是,研究生完成所参与项目后,在申报评奖时,某些导师为了考虑诸多有利的社会关系,挂一堆的niao人,可怜的研究生排名只能不断靠后甚至是直接消失在获奖人员名单中。
导师手边项目越多,拿的钱越多,学生们可能拿到的补贴也就越多。然后在项目研究中,导师们往往不从能力与学术上看问题,而是根据课题的含金量高低和研究生自身的表现(工作量和贡献)发放助研费,而导师坐享其成“盘剥”学生的知识价值,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老板”与雇佣之间的关系。诸多研究生都感觉自己就是廉价劳动力,一天到晚累死累活,导师还对我其表现不满意(这也是高校研究生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
学生资源被导师们任意地“开发利用”,导师的“言传身教”,必将调教出一批类似的新“老板”,他们或许会谨记“恩师”的教诲,学会沽名钓誉、唯利是举。如此,神圣的校园就会沦为追名逐利的项目加工厂,使得毕业生专业知识缺乏、道德失范。如何使导师摆脱功利色彩回归原位,真正提高学术的社会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真的不希望如今的导师们以研究的名义,把学生当成导师们减负的工具。
想到一些,于是写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