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老板长多高,企业长多高 [打印本页]

作者: szmj2009    时间: 2009-9-25 10:58
标题: [转帖]老板长多高,企业长多高
 

曾经有一位教授,20年来,口袋里永远不会超过200元钱,挣的钱都归太太保管,多年来,这已经变成了他的一种习性,他也从未有过另外的想法。

  但是近几年教授在外面开了眼界,觉得男人没有私房钱是一种痛苦,于是某天在太太公差出国的时候,教授刚好有一笔数目不菲的稿费到帐。他想趁机和别人一样出去潇洒潇洒。可连续几个晚上,他都睡不好觉。后来他痛苦地对朋友说,不把这笔钱交出来,更难受。

  夫妻间的这种关系,其实是一种文化,改变起来很痛苦。企业文化建设就像教授夫妻之间的这种关系,如果将企业的理念内化为员工的一种习惯,使他们“改变起来觉得很痛苦”,那就成功了。

  很多企业往往凭借某项产品、某项技术或是抓住某个机会,一夜之间就可以把企业做大,成为明星企业,但是在这之后,很多企业却失去了方位感。问题在哪里?在于没有发展企业的文化。 

  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超一流企业卖企业文化。的确如此,比如华为公司,它之所以突飞猛进,完全是公司管理层十几年来倡导的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但是,尽管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成功,可目前他还只是达到了卖技术的阶段,而国内很多企业还处于卖“力气”的阶段,产品缺乏技术含量,人所称颂的海尔也尚处于卖力气和卖技术的中间段,赚的还是加工费。

  早在1997年,华为公司老总就提出几百亿的销售目标,要比新希望集团更强大,要成为世界级企业。但是员工们却认为,老总是在痴人说梦,这个目标不切实际。这就好比老总在空中飞,越飞越高,觉得下面的人越来越没有悟性。

  还有国内某电信集团的老总曾买了1万多套《执行力》书籍分发给员工,希望他们能通过这本书提高执行力,更好地执行领导的意图。但实际上并没有收到他所期望的效果。

  好多老板都认为自己的理念是对的,只是下面员工的执行力不足。但实际上,往往是领导的执行力不足。其根本在于企业内部尤其是高层管理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或者说存在着沟通障碍。而企业文化就像整个企业“共同的语言系统”,可以大大减少沟通的障碍。

  另外,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还是要靠企业文化来让其认同。

  广东有个习俗,家里死了人,会请专门的哭手来哭丧。他们的哭声很感人,往往哭得昏天黑地,但是却没有一滴眼泪。

  类似的困惑,也发生在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对于空降的职业经理人,并不是付给对方高薪就可以让他全力以赴了,还必须使对方融入企业当中来,让他为企业共同的信念而奋斗。而这种使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做到心贴心,达成默契的力量还是文化。

  而归根结底,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老板文化。

  企业老板对一个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创业老板往往会给企业的文化建设打上很深的个人烙印。

  企业文化从形成到传承,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可是,老板创业之初的习性,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却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譬如华为,从创业之初就没有特殊餐厅,老板跟员工在同一个食堂用餐,久而久之,平等的观念就在企业里传承了下来。

  如果把管理者分级的话,我认为三流的管理者是管事的,亲自管理企业的具体事务;二流的管理者带人做事,不光自己干,还带着别人干,教会别人干,既是教练,又是队员;一流的管理者请人做事,自己不干,让比自己强的人做事;超一流的管理者让人思考,管理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文化,激发员工做事。

  要想建立百年老店,企业管理者必须完成角色转变,从具体的管人管事转为管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初期,管理者必须站在队伍前列往前冲,那时候的“事必躬亲”是迫不得已也是必需的。但是目前,很多企业都已经初步站稳脚跟,并努力开展多元化经营。如何顺利完成从二三流的管理向第一流甚至超一流转变,是摆在众多企业家面前的一大难题。企业家必须要从冗杂的事务中脱身出来,逐步学会并转向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

  我曾碰到一个乡镇企业家(他同时也是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在村里创办了小学和中学。有一年他请我帮他在村里创办一所大学。我很奇怪,问他原因,这位村长说:“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让村里人可以从生到死都不用出这个村。”再后来,这个村支书还没有退休,这家乡镇企业就衰败了。

  企业的发展壮大与企业家的心态密不可分,企业家的心胸抱负好比房子的天花板,它的高度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高度,最终也就决定了企业这幢房子的高度。窗体顶端

 

——文章来自彭剑锋
作者: QQlei    时间: 2009-9-25 13:08

三流的管理者是管事的,亲自管理企业的具体事务;二流的管理者带人做事,不光自己干,还带着别人干,教会别人干,既是教练,又是队员;一流的管理者请人做事,自己不干,让比自己强的人做事;超一流的管理者让人思考,管理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文化,激发员工做事。

同感,魅力影响文化


作者: windschen    时间: 2009-9-25 15:28

用文化来留住人,是企业长久的支柱.


作者: liujijun    时间: 2009-9-25 17:13
是啊,实际上短视的企业主有几个是有这个远见的啊
作者: duyouhi    时间: 2009-9-26 00:28
所以中国有很多企业做几年就over了啊
作者: aerosam    时间: 2009-9-27 13:33

领导人智慧是企业成长的天花板。

 

什么管理问题、家族问题、用人问题、决策问题、制度建设统统都是领导的智慧问题。

今天渠道精耕、明天品牌故事,今天零库存、明天做服务。说白了,领导人自己没主心骨,经理人二把刀,说理论的多、干实事的少。

 

领导人对自己企业的方向都没想法,大忽悠还是干实事都看不出来。企业出了问题谁的错?

 

领导的要求很高,能达到的人很少;企业会成长,领导不一定能成长;自然明星便流星。

 

 

《投名状》的悲剧,永远是二哥(刘德华)的错。

 


作者: 唐沙    时间: 2009-9-27 18:55
很精辟~
作者: xwer0321    时间: 2009-9-28 22:29

shide什么样的头雁,什么样的雁群


作者: janey929    时间: 2009-9-30 16:52
管理的艺术,领导的艺术!不错!
作者: 犹子    时间: 2009-10-10 01:55
中国人到哪里都需要家,只要不让他家破人亡,他就会死心塌地。
作者: lianghongce    时间: 2009-10-27 20:40

好像就我们是明白人,反而老板都是糊涂的。呵呵


作者: danielle007    时间: 2009-10-30 17:40

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超一流企业卖企业文化。

连海尔这样的大企业都还处在卖力气和卖技术的中间段,那中国的多少企业还在三流之外啊!


作者: 寒风孤叶    时间: 2009-11-2 17:18
好文.谢谢分享.
作者: 吻了老鼠的猫    时间: 2009-11-13 12:06

很有用

老板和员工的信息不对称,也就导致了企业发展的不均衡

关键在于沟通


作者: 午夜莲花    时间: 2009-11-20 19:45
老板即文化
作者: rivers    时间: 2009-11-26 21:54
很有道理,文化之于企业,尤如魅力之于人,是可以后天训练的吗,只怕不是。所以讲企业文化,不一定搞得来企业文化,没讲企业文化的,不见得没有企业文化。最糟糕得莫过于讲一套企业文化,行一套潜规则,开成两层皮的文化,一如男扮女相,扮好的不多,扮没感觉的比比皆是
作者: 《黑夜》    时间: 2009-11-27 22:53

我也有同感


作者: 《黑夜》    时间: 2009-11-27 22:58
我们的企业现在就是这样
作者: nacd    时间: 2010-1-16 22: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