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为什么不像安利那么有效
启元恒泰:麻红泽
几乎没有企业不做培训,但对培训满意的企业也几乎没有!
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首先是其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发展对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又要求企业必须对员工能力进行培养,并保持一定比例的逐年增长。从我国企业投入培训的费用总额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在企业管理平台中,培训管理越来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对于培训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才能见效的问题。
那么培训如何才能见效,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柱呢?
培训真正起到支撑价值的企业中,首先会想起利用传播营销系统(传销)的企业。企业与它的销售代理人员没有隶属关系,也不为这些人提供办公场地,不发基本薪酬,不办理各种福利保险等等,我们通常接触这些人员,就会感到他们被完全洗脑了,其中不乏优秀人士。企业仅仅通过优质的产品+一套代理机制+培训就创造出了这样的经营活力与企业忠诚。
安利,无疑是利用这种销售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最成功、最有代表意义的公司。现我就通过一张简单整合图表,来透视安利的培训是如何支撑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
营业代表激励级别 |
对应培训 |
培训说明 |
安利刚起步 |
ü 成功理念培训 ü 基础常识培训 ü 规则制度培训 ü 产品知识培训 ü 客户建立培训 ü 电话邀约培训 ü 解说技巧培训 ü 跟进技巧培训 ü 销售技巧培训 ü 产品使用培训 ü 沟通咨询培训 ü 复制技巧培训 |
安利是边学习边实践,讲究的是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和业绩示范新人,提倡人人平等的言传身授式的培训方式。 课程大都在90分钟内完成,要求简单易懂,操作性强,没有课件,没有PPT,没有教科书,没有精美的印刷资料,都是边听边做笔记 通过学习和实践,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及时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 |
业绩达到3%-6% |
ü 成功经验培训 ü 积极心态培训 ü 思维方式培训 ü 异议处理培训 ü 目标管理培训 ü 时间管理培训 ü 服务技巧培训 ü 客户维护培训 ü 沟通技巧培训 ü 新人发展培训 ü 业绩维护培训 ü 计划安排培训 ü 团队知识培训 |
3%是迈向安利成功最重要的第一步。因为在决心从事安利以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时候积累的大量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沟通解决,消极因素的积累速度是很可怕的。因此在达到和超过3%以上的业绩后,立即就要接受更深层次的培训。 |
业绩达到9% |
ü 基础领导知识培训 ü 服务意思提升培训 ü 个人财务基础培训 ü 家庭关系知识培训 ü 销售队伍管理培训 ü 网络发展管理培训 ü 团队合作原则培训 ü 素质形象知识培训 ü 强化产品知识培训 ü 强化销售技巧培训 ü 强化时间管理培训 ü 强化目标管理培训 |
课程并不是在某一规定日期内完成的,而由不同级别的领导人采取灵活方式,根据自身网络发展的需要,以单独或集中方式进行培训 课程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都是口授或现场演讲的方式。 这个级别如同在3%的级别一样重要,培训内容不能太深,但也不能太浅,培训的时间也不能太多或太长,因为这个级别的基础太虚,如果不能稳固好9%的基础,很有可能会前功尽弃。 |
业绩达到12% |
ü 讲师培训班 ü DD培训班 ü 周末成功营 ü 地区型培训大会 ü 如何举办家庭聚会 ü 如何讲解安利计划 ü 如何组织小组聚会 ü 如何培养9%。 |
达到了12%的后,此时的团队、业绩都在不断的提升。 提倡独立,强化计划性和目标性,强调定期的沟通与咨询,是从事安利成功的方法之一。培训的层次又有相对的增加和提升 此时团队人数不断倍增,时间合理的分配,计划的有效实施,是提升领导力关键阶段。没有领导意识所产生的依赖严重影响的独立意识。 |
牛!
安利的培训真的好强啊!
对安利的模式很了解,非常感谢
我参加过安利的多次培训。(建议有机会家人都去听一听)也参加过保险业的多次培训。
根本的差异在于:
企业的培训是说教式的,带有强迫、被动的性质。大部分情况下说和做是分开的。基本都是领导讲员工听。
安利的培训是亲情式的,说和做是连在一起的。并且不知不觉地深入人心。谁都可以去讲。和自身利益相连且不断升级。
员工可以从讲中看到希望,从做中得到实惠。
说得好,这正是传销培训与传统培训的根本区别之一。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在经营自己,做自己的事。一个是“我要做”,一个是“要我做”,因为动机的不同,动力的不同,其结果自然也就相差甚远了。
不过,传统企业与传销企业在对待员工的商业模式上,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一点,也恰恰是许多传销员所不了解的,让人左右的原因所在。
飞猫不由想到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俺为一位小型传销企业老板(该老板曾经做房地产)分析商业发展模式和企业未来前景的事,该老板听了我的一番分析、论证,十分认同我所说的。该老板在二个月后,接了大客户的购物款项后,就将企业关门溜之大吉了。后来,转行开了一家酒厂。常言说得好:“当个好县长,搞好酒烟厂”,酒烟厂的利润利税丰厚嘛。
下面,飞猫来阐述一下自己当初是如何分析预见这家小型传销企业的,也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
……待续。
飞猫对某传销企业未来前景的分析预见
对于传销企业(现在改名为直销,有些也法律合法化了),现在的人们都了解。在全国各地,做“安利”、“完美”等传销产品的年轻人一大把。
言归正传,飞猫来阐述一下自己当初是如何分析预见这家小型传销企业的,欢迎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记得好像是2000年左右的时候(1996年左右的时候,传销企业风靡中国,遍地开花),王老板(以前做房地产)与大家闲聊时,大谈自己在经营传销企业时的迷茫困惑,飞猫当时也在场,越听越有兴趣。
王老板苦恼的说:“现在来了一位大客户,欲花一大笔购买公司的传销产品,我该不该接受这个客户的购物款项呢?现在的问题是,我不知道自己的传销企业这样长期干下去,到底是赢,还是亏?我是越算越糊涂呀。”
飞猫当时一听,想不到这个世上居然还有“推钱出门”、“不能预计发展前途”的笨老板,心里不由感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从而由好奇——到感兴趣——到彼此深入交流——再到我帮王老板分析其商业发展模式和预见该企业的未来前景。
让俺想不到的是,王老板听了飞猫的分析预见,二个月后接了客户的大单,就关门溜之大吉了。后来,转行开了一家酒厂。常言说得好:“当个好县长,搞好酒烟厂”,酒烟厂的利润利税丰厚嘛。
众所周知,当时传销企业的产品相比同类产品,是绝对的暴利,没有暴利就不是传销企业了。而拉人头金字塔式、无限层级发展、分下线红利坐享其成的传销员待遇发展体系、热火朝天的培训体系,也是传统企业所没有的,这也正是吸引人们的关键点所在,同时也是传销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所在。
一、传销员待遇发展体系
当时的传销企业,传销员待遇发展体系大多是异曲同工。
对于传销企业,它不管你的文化、年纪、贫富是怎样的,或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购买了具有入会资格的传销商品,就可以获取会员资格,你就可以拉人入会,从而进入传销公司为你设定的谋利游戏中。
假如你在传销企业第一个月发展了A、B二个人(规定了每个人只许发展两个直接下线,多发展的人必须丢给你的下线),第二个月A、B两人又发展4人,第三个月则为8人,第四个月为16人……以此类推,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金字塔,这就是所谓的财富倍增效应。高居在上的你便可以从整个网络的业绩中获取丰厚的分红。但你此后并非一劳永逸了,为了保证下线不流失,继续扩大你的金字塔,攫取更多的财富,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激励下线的工作热情,让下线使出浑身解数再去发展下线……
二、传销公司的商品利润最大空间,与传销员无限层级发展网络之间难以化解的根本矛盾。
纵观当时所有的传销企业商品,相比同类传统商品,那是绝对的暴利,没有暴利就玩不转当时风靡中国的传销游戏。然,无论什么商品,无论怎么暴利,它必然有它的生产成本和暴利销售价格,暴利销售价格减去生产成本,就是传销商品的利润最大空间,此乃传销企业生存发展与否的根本之一。要想玩转传销企业,就必须精通数字游戏,建立起数字游戏迷宫,才能搞蒙驾驭目光短浅、只懂算自己经济帐的人们。
为了大家理解方便起见,飞猫先假设传销公司以“红双喜”香烟为传销商品,然后做一些简单的传销员待遇发展体系规定,再一步步给大家计算传销公司的明细帐与经济总帐。大家有时间也可以自己计算验证一下,也是挺有意思的数字游戏。
1、利润最大空间:传销公司的红双喜香烟生产成本价为2元,统一售价为10元,则公司利润的最大空间为8元。
2、传销员待遇发展体系:A、1元的产品直销奖;B、0.5元的固定的下线分红奖。C、无限层级的传销网络发展体系。
传销人员层级发展网络图
[attach]136061[/attach]
A、1元的产品直销奖:作为传销员的你,如果发展了1名直辖下线A购买了“红双喜”香烟,公司奖励你1元的产品直销奖。则公司利润最大空间降为7元。
B、固定的分红奖:你的下线A如果发展了1名下线B,公司奖励你0.5元的固定的下线分红奖;下线B又发展了下线C,公司依然奖励你0.5元的固定分红奖……以此类推。当属于你的网络体系发展到第15层时(32768人),公司给你的奖励为16384元,而传销公司在第15层的香烟销售利润必然为0(含其他传销员的层层分红,即14层×0.5元=7元)。
3、传销公司的必然性亏损:如果传销员网络的发展人数超过了第15层,在第16层(65536人)的香烟销售利润必然为-0.5元/每包,即传销公司亏损了32768元(65536人×0.5元=32768元)。以此类推,当人数发展到20层级时(1048576人),即共亏损了524288元;当人数发展到第25层级时(33554432人),公司给你的奖励则高达1677.7216万元(33554432人×0.5元),而传销公司在你的身上的亏损额高达1677.7216万元(不含在其他传销员身上的亏损额)……。
对此,我们就要反思了,从远古直至今天,能有哪一家帝王富豪拥有比天还高的资本、比地还厚的爱心,来维持传销员们无限层级的网络发展体系、无限的利益分红呢?
……
待续。
飞猫发表此文,乃是有感于麻红泽老师的“培训为什么不像安利那么有效”一文。
该贴来自群组:栖息谷公益智库
培训是个系统,是经过多年来实践总结出来的.
写的非常好,动机不一样
很有道理. 安利的培训让人情绪上非常认同,从而接受再行动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