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轻轻一砖:给阿懒的“三十而立如何立” [打印本页]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9-8-6 03:04
标题: [原创]轻轻一砖:给阿懒的“三十而立如何立”
    三十而立这话题很好,阿懒把brainman\飞猫都吸引来了,乐事一件,插空扯几句,内容比较长,干脆就另发主贴不跟贴了。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客观的讲,当今30岁以后的人,没有一句所谓的座右铭能让自己坚持一生,当今社会的人平均寿命比古代高了很多,要做的事也多了很多,以前的小孩不用报各种兴趣班,以前的大人也不用上培训班充电……,信息量大了很多,用古人的“三十而立”作为现代人的标准,本身就不是一件平等的事情,也很不靠谱。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父母辈也曾三十而立,可与晚辈总是存在代沟,其实就是说明了这点。

    反过来想,每天都能看到新生事物与新的思想不断涌出,价值观还有世界观要想三十乃至四十岁确立,这是伪命题。本人有个口头禅,常说:十年后再看。只因不断否定着以前的认识,不断因为各种事情更新作为一个过了30岁的人对世界、人生的看法。谁又不是如此呢?

    前面brainman的一句话,我比较认同,翻帖子过去比较麻烦,大意就是人生追求幸福快乐。而幸福快乐,却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罢了,穷人有穷人的幸福,富人有富人的忧愁。人生该做什么,我们10年后能做什么,鬼才知道。

    自己开过公司的大多都会认同一句话,叫做运七技三。这个运不是运气,而是趋势、大环境。放到这个“三十而立”的话题中,我们的所谓各种支持系统,说白了就是让自己30岁以后怎么好好活着,怎么活的舒心,这个首先取决于大环境,取决于我们生存的社会,其次才取决于我们做的沉淀,包括事业包括思想甚至包括曾经学会了哪些技能。这个和阿懒说的各种“支持系统”并不冲突,但是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别说几十年了,假如某君今年40岁,我想听听他十年前他30岁时候对自己人生的想法,和今天到底有多大差别。

    据我了解的这个年龄段的朋友,四个字,天差地别。目前的知识结构,能应付未来3年,已经不错了。

    20-30岁之间的人,譬如家园里聚集最多的是公司打工的这个群体,那么,问问他们未来想做什么,搞不好80%以上都是自己创业开公司当老板,呵呵,这么看,20年后,40-50岁这个年龄段的,个个都是老板了。这个例子有些偏激,但也应该是实情。

    本人职场算是经历了一些小风浪,30岁以前也确实曾意气风发超越不少同龄人的作为,自从08年做了几次手术,这几年又托家园的福,有几个莫逆忘年之交的朋友,结合与他们的交流,便觉得人生和做事业一样,是在做减法。

    所谓做减法,是我们原本有很多理想,有很多名利欲望(千万别说事业是为了证明自己这种话,名在前利在后,名更歧途),也曾有很多可以羡慕的人,但最终,却简化为快乐二字。健康(谁没点小毛病)是和病痛对比的快乐,幸福(谁天天都是乐呵的)是和不幸对比的快乐,财务自由(这是个宇宙黑洞)是和贫困对比的快乐……。我们常说,现实让一个人的远大抱负都一点点的磨平了,他们何尝不是看到了脚踏实地的生活。

    并不排斥阿懒说的时间管理系统、身体健康系统……等等的建立,这些太多,太繁杂,如果真的因此列出一个计划,并且能坚持一年,那与圣人无异,只能说,道理没错,做不得。但我们切实可以做到的,就是brainman也提到的邓公的“摸着石头过河”,邓公是真正的务实派。一直反对用古今中外的伟人案例说事,很简单的道理,之所以是伟人,那就是个例,而典型个例的形成,就需要太多因素了。摸着石头过河,那就让人生走走看,最终目标是去河对岸,而石头,就是引领我们去对岸的一个个分解的小目标。关键是,邓公说的是“摸”,没人知道石头在哪里,摸到的时候,才确认了。邓公之才,也并未试图去详细规划每个落脚点。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之才,设计的是解放全人类,拯救资本主义国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并且实现共产主义。咳,30年前,中国精英也没几个怀疑的。

    做事如山,做人如水。事情一个个办,人生大事没几件,小事倒是需要折腾一辈子,遗书总是写不长,临死总是只想起二三事。除了活着之外,其他的目标都随着不同年龄段而一直自我调整,现在可以规划50岁你可以在夏威夷有个别墅,也有可能那时流行的是搬到月球种白菜,夏威夷说不准被拉登炸掉了。所谓的人脉,只需遇到的就真诚对待,自己不到那个份量,遇到高枝也无法平等对话。插句笑话,有一个不算很熟的朋友,看了一本人际关系的书,每周末必发一个人生感悟的段子与大家分享,聚会时候,大伙求他能不能别发了,再发就屏蔽他手机号了。他没做错,道理没错,是什么错了?我归结为“刻意”。人脉的致命伤就是这点。

    回到阿懒设立的主题:三十而立如何立?

    拥有健康(锻炼一下身体),尽情快乐(放轻松,人生没几件大事),享受幸福(珍惜真挚事),呵呵,三十不但立,五十也照立,这是根本需求。其他的事情,就做事如山做人如水,踏实办好自己碰到的重要事情(这个就需要懂一些时间管理的道理了,GTD不是画表格,而是抓大放小),上善若水一般,包容那些没有非要折腾你的人和事,现实点讲,就是当前在意的很多事情,几年后回身一看,真不值得在意,就别费那个功夫。这并非消极,我视为积极。

    三十而立,不是个具体的事情,如果真要用具体的方式来规划,人生这条大路,恐怕一直就在岔路里转悠了。引用阿懒原文一句话“建立系统是比较能够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能看见点滴进步的工作”,这出发点很好,很赞同,但如果真的用列举的若干系统来支撑,那么,还找的到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么?

    搞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是必需的,但人生这档事,抓大放小,规划人生的摊子不能铺的太大。放轻松,别刻意。

 

PS:第一次拍阿懒的砖头,只因突然想到阿懒的一句话: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仔细一琢磨,原来船弯在这里了。也常看到,家园还有很多握紧拳头眉头紧皱的有志青年,一心想要做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呵呵,真有雄心笑傲这个世界,首先自己要多笑笑嘛。先搞定自己,再搞定有关世界的那些事。
阿懒原帖: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7255-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6 3:19:34编辑过]

作者: typhoonvip    时间: 2009-8-6 07:34

非常佩服少天的深刻,特别同意“别放松,别刻意”。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8-6 08:23

我认真考虑"三十而立如何立"的问题,显然有个隐含前提,那就是三十当立。
正当我为有了点头绪而沾沾自喜之际,少天兄来了个釜底抽薪、当头棒喝: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立了也白立,"三十而立如何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还是好好照看3年之内的事,再远的您就甭操那份闲心了。

少天兄说的运七技三,下面以我和山野毛虫兄关于"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的讨论来回复吧。

山野毛虫:阿懒兄,如何看待"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阿懒:"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只能勉强谈谈。说这话的必是一位老者,他的阅历绝非我能比。
山野毛虫:我现在越活越迷糊,感觉规划规划类的,还着实有点计划不如变化的感触。
阿懒:举例来说,现在回头看三国,你觉得诸葛亮是不是无论如何做,他的结局早就已经知道了?
想想,蜀国只有魏国1/10的人口,人才严重不足,无论他如何努力,除非老天帮他,他绝对无法翻盘。 结局早就在那里了。
当然,诸葛若不努力,更是早就被灭掉了。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呵呵。
山野毛虫:所以我觉得诸葛亮也并非是在选择结局,是在选择自己,和自己的存在方式。
阿懒:是的。
难道知道结局就不去尽人事、拼智慧了吗?
每个人生下来的结局就注定了,必是死亡。
其实就算魏国又如何,其结局也必定是灭亡。呵呵。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是一人已经饱经沧桑,阅惯世事后说的。只有那样的经历才有那样的资格来说。
我的年岁未到,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说了也没用。
现在还是一味进取、刚健有为就是了。
山野毛虫:我本意是以此来看,说要不要规划自己的发展还是待到车前山前必有路。
阿懒:不不,无论结局,仍然奋斗。
无论变化,还是计划就是。
所谓到老领悟,要老了领悟就是,现在不需要领悟,领悟了也没有正作用,只有反作用。
这是我的理解,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6 11:40:19编辑过]

作者: smelt1026    时间: 2009-8-6 09:01

    搞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是必需的,但人生这档事,抓大放小,规划人生的摊子不能铺的太大。放轻松,别刻意。

 

少天兄有感而发,学习了。但我还是有个问题:如何抓大放小,如何放轻松,别刻意?可能比建立系统还难!


作者: yifeng    时间: 2009-8-6 09:09

先搞定自己,再搞定有关世界的那些事

 

——————————————

这个也是我深刻认同的,三十而立的标准。


作者: yifeng    时间: 2009-8-6 09:09

先搞定自己,再搞定有关世界的那些事

——————————————

深表认同!


作者: 雪莹    时间: 2009-8-6 09:48

其实所谓的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完全是自我内心的感知

我反而觉得无论三十还是五十最需要的是预


作者: kelonsh    时间: 2009-8-6 09:55

我已经即将站在三十的门槛之上,现在的重点是在定好位的基础上做减法,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减法。


作者: bullet    时间: 2009-8-6 10:14

我也不喜欢做什么事情都要来个所谓的系统,那样太繁杂.只是喜欢把握个大方向而已.

不过很多想要干出一片事业的人也未必全错嘛 记得高中考大学的时候我们德高望重的一个老师告诉我们 如果要想考上郑州大学,就必须拿出考北大的劲儿来.

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同样,如果我想过上心里想要的生活,得得把目标定的高点,也许这样就让人觉得这个人想改变世界,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很赞同阿懒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包括弯路,肯定是要走的,只是看弯路走多远,付出了多少代价罢了.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9-8-6 11:01

呵呵,我的看法是:没有苦痛,便为幸福。

下面几样东西不能缺,也不能太差:

1、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都不能少;
2、几个重要的角色:夫妻、父母、子女、朋友;
3、知识和技能,这年头没点专长不行啊;
4、钱,不用多说了

至于其它的,有精力就搞搞,没精力丢了也没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6 11:05:45编辑过]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9-8-6 11:03
至于其它的,有精力就搞搞,没精力丢了也没啥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8-6 11:38

我认真考虑"三十而立如何立"的问题,显然有个隐含前提,那就是三十当立。
正当我为有了点头绪而沾沾自喜之际,少天兄来了个釜底抽薪、当头棒喝: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立了也白立,"三十而立如何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还是好好照看3年之内的事,再远的您就甭操那份闲心了。

少天兄说的运七技三,下面以我和山野毛虫兄关于"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的讨论来回复吧。

山野毛虫:阿懒兄,如何看待"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阿懒:"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只能勉强谈谈。说这话的必是一位老者,他的阅历绝非我能比。
山野毛虫:我现在越活越迷糊,感觉规划规划类的,还着实有点计划不如变化的感触。
阿懒:举例来说,现在回头看三国,你觉得诸葛亮是不是无论如何做,他的结局早就已经知道了?
想想,蜀国只有魏国1/10的人口,人才严重不足,无论他如何努力,除非老天帮他,他绝对无法翻盘。 结局早就在那里了。
当然,诸葛若不努力,更是早就被灭掉了。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呵呵。
山野毛虫:所以我觉得诸葛亮也并非是在选择结局,是在选择自己,和自己的存在方式。
阿懒:是的。
难道知道结局就不去尽人事、拼智慧了吗?
每个人生下来的结局就注定了,必是死亡。
其实就算魏国又如何,其结局也必定是灭亡。呵呵。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是一人已经饱经沧桑,阅惯世事后说的。只有那样的经历才有那样的资格来说。
我的年岁未到,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说了也没用。
现在还是一味进取、刚健有为就是了。
山野毛虫:我本意是以此来看,说要不要规划自己的发展还是待到车前山前必有路。
阿懒:不不,无论结局,仍然奋斗。
无论变化,还是计划就是。
所谓到老领悟,要老了领悟就是,现在不需要领悟,领悟了也没有正作用,只有反作用。
这是我的理解,呵呵。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8-6 12:05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云在2009-8-6 11:01:39的发言:

呵呵,我的看法是:没有苦痛,便为幸福。

下面几样东西不能缺,也不能太差:

1、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都不能少;
2、几个重要的角色:夫妻、父母、子女、朋友;
3、知识和技能,这年头没点专长不行啊;
4、钱,不用多说了

至于其它的,有精力就搞搞,没精力丢了也没啥




这四点基础好了,心态(没有苦痛,便为幸福)好了,就幸福了。幸福,就是个人领域的成功
其它的,有精力搞好了,就是外人眼中的成功,或者勉强称之为公众领域的成功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9-8-6 13:06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懒在2009-8-6 8:23:28的发言:

我认真考虑"三十而立如何立"的问题,显然有个隐含前提,那就是三十当立。
正当我为有了点头绪而沾沾自喜之际,少天兄来了个釜底抽薪、当头棒喝: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立了也白立,"三十而立如何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还是好好照看3年之内的事,再远的您就甭操那份闲心了。

少天兄说的运七技三,下面以我和山野毛虫兄关于"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的讨论来回复吧。

山野毛虫:阿懒兄,如何看待"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阿懒:"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只能勉强谈谈。说这话的必是一位老者,他的阅历绝非我能比。
山野毛虫:我现在越活越迷糊,感觉规划规划类的,还着实有点计划不如变化的感触。
阿懒:举例来说,现在回头看三国,你觉得诸葛亮是不是无论如何做,他的结局早就已经知道了?
想想,蜀国只有魏国1/10的人口,人才严重不足,无论他如何努力,除非老天帮他,他绝对无法翻盘。 结局早就在那里了。
当然,诸葛若不努力,更是早就被灭掉了。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呵呵。
山野毛虫:所以我觉得诸葛亮也并非是在选择结局,是在选择自己,和自己的存在方式。
阿懒:是的。
难道知道结局就不去尽人事、拼智慧了吗?
每个人生下来的结局就注定了,必是死亡。
其实就算魏国又如何,其结局也必定是灭亡。呵呵。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是一人已经饱经沧桑,阅惯世事后说的。只有那样的经历才有那样的资格来说。
我的年岁未到,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说了也没用。
现在还是一味进取、刚健有为就是了。
山野毛虫:我本意是以此来看,说要不要规划自己的发展还是待到车前山前必有路。
阿懒:不不,无论结局,仍然奋斗。
无论变化,还是计划就是。
所谓到老领悟,要老了领悟就是,现在不需要领悟,领悟了也没有正作用,只有反作用。
这是我的理解,呵呵。


    这段对话我看着,倒是契合。事情一个个办,结局我们无法预知,规划太多意义不大。前几天看易中天砸林白的采访,易中天说没有策划,谁也策划不出来易中天的走红。易中天有句反问主持人的话很搞笑: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生出来?

    呵呵,鬼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生出来。要么是优生优育要么是避孕失败,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从无厘头的理由开始的。

    我们真正能把握的正确底线是快乐。其他事情,老了能做一个总结已经是睿智了,很多老人一生尚无法判定自己的对错。

    你们对话中已经凝练了这点:一味进取,刚健有为。

    进取这个意思,细拆开来看,当下阶段,我们顶多隐约知道未来三年具体做什么是对的,三年后,我们再来印证走过去的路,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说穿了,就是积极着就是了。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9-8-6 13:12
QUOTE:
以下是引用smelt1026在2009-8-6 9:01:18的发言:

    搞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是必需的,但人生这档事,抓大放小,规划人生的摊子不能铺的太大。放轻松,别刻意。

 

少天兄有感而发,学习了。但我还是有个问题:如何抓大放小,如何放轻松,别刻意?可能比建立系统还难!

如何抓大放小,放在一生比较难,放在一年中,你就清楚哪个事情为大。我不主张人生一规划就几十年。

如果还是不够清晰自己,那就尝试用一下GTD的方式。这方面阿懒、长云是专家。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9-8-6 13:14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云在2009-8-6 11:01:39的发言:

呵呵,我的看法是:没有苦痛,便为幸福。

下面几样东西不能缺,也不能太差:

1、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都不能少;
2、几个重要的角色:夫妻、父母、子女、朋友;
3、知识和技能,这年头没点专长不行啊;
4、钱,不用多说了

至于其它的,有精力就搞搞,没精力丢了也没啥


深得我心。


作者: smallyao    时间: 2009-8-6 16:47

说到底一个人内心的看法和处事风格还是跟人的阅历,处境及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看准了就要量力而为。

 


作者: szd2000    时间: 2009-8-6 16:53
什么阶段过什么阶段的生活,正在身体力行中
作者: zwznj    时间: 2009-8-6 20:34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懒在2009-8-6 8:23:28的发言:

我认真考虑"三十而立如何立"的问题,显然有个隐含前提,那就是三十当立。
正当我为有了点头绪而沾沾自喜之际,少天兄来了个釜底抽薪、当头棒喝: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立了也白立,"三十而立如何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还是好好照看3年之内的事,再远的您就甭操那份闲心了。

 

 

谁说三十而立是个伪命题,夫子说这句话本质是谈个人内心的思想境界,和外界变化关系不大。

我们在三十岁之前,我们的心灵基本上都不是独立的,很容易盲从,很容易受到各种诱惑而失去方向。

到了三十岁,我们的心灵就应当独立,就能够确立自己做人的原则,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自己道路。而这本质上和外界没什么关系。

还有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都是讲个人内心的境界。


 


作者: bigding    时间: 2009-8-6 22:47

每次想到“三十而立”这句话,想到自己眨眼就已经三十出头了,就觉得很紧张。怎么都觉得自己还没有“立”起来。

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一位领导对我说过,做什么不要紧,只要自己高兴就行。

我想栖息谷的家人大部分都是三十多岁的吧?所以这个话题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

做什么不要紧,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打算试试看怎么做个幸福的人。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8-7 07:22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懒在2009-8-6 8:23:28的发言:

我认真考虑"三十而立如何立"的问题,显然有个隐含前提,那就是三十当立。
正当我为有了点头绪而沾沾自喜之际,少天兄来了个釜底抽薪、当头棒喝: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立了也白立,"三十而立如何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还是好好照看3年之内的事,再远的您就甭操那份闲心了。

少天兄说的运七技三,下面以我和山野毛虫兄关于"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的讨论来回复吧。

山野毛虫:阿懒兄,如何看待"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阿懒:"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只能勉强谈谈。说这话的必是一位老者,他的阅历绝非我能比。
山野毛虫:我现在越活越迷糊,感觉规划规划类的,还着实有点计划不如变化的感触。
阿懒:举例来说,现在回头看三国,你觉得诸葛亮是不是无论如何做,他的结局早就已经知道了?
想想,蜀国只有魏国1/10的人口,人才严重不足,无论他如何努力,除非老天帮他,他绝对无法翻盘。 结局早就在那里了。
当然,诸葛若不努力,更是早就被灭掉了。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呵呵。
山野毛虫:所以我觉得诸葛亮也并非是在选择结局,是在选择自己,和自己的存在方式。
阿懒:是的。
难道知道结局就不去尽人事、拼智慧了吗?
每个人生下来的结局就注定了,必是死亡。
其实就算魏国又如何,其结局也必定是灭亡。呵呵。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是一人已经饱经沧桑,阅惯世事后说的。只有那样的经历才有那样的资格来说。
我的年岁未到,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说了也没用。
现在还是一味进取、刚健有为就是了。
山野毛虫:我本意是以此来看,说要不要规划自己的发展还是待到车前山前必有路。
阿懒:不不,无论结局,仍然奋斗。
无论变化,还是计划就是。
所谓到老领悟,要老了领悟就是,现在不需要领悟,领悟了也没有正作用,只有反作用。
这是我的理解,呵呵。


 

我再补充说下我的意见,看少天兄的回复,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

在这段对话中我想说的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过程。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如此螺旋循环上升。每次新的认识,既有对上次某些因素的否定,也有对上上次某些因素的肯定,但并非同一层次的。

用佛家的话说,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同样,我们对"是否当有所立"这个问题的看法,也经历了认识上的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尚未认识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没有进入你的大脑,可能是20岁之前;但如果你20岁之前就研究这个问题并有很大的收获,这是难以置信的。

第二个阶段可能是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是20岁-30之间,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意义为何,目的为何等等,其实都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如果这个年龄阶段居然不考虑这个问题,这就是咄咄怪事了。

第三个阶段可能是对此问题若有所悟,可能是30岁左右,我们认为这个阶段算是一个转折点的阶段,故而说"三十而立"。并非是孔子说了三十而立后人才这么说,而是因为孔子说出了大家共同的体会,所以"三十而立"才变成成语流传下来,不然孔子一生说了那么多话,流传甚广者并不是太多。

后面的阶段我尚未达到,只能勉强说之,纯属猜测,算是探讨。

第四个阶段可能是对"是否当有所立"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这个思考必然包含了部分对"三十而立"的不认同,甚至是从根本上的否定。这个阶段我们站在30岁的坎上,是可以看到这个阶段依稀模糊的影子,但是没法做到清晰认识的。这是第四阶段的任务,而不是第三阶段的人要考虑的事情。

认识并无穷尽,可能还有其他的阶段。

我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之间的过渡,少天兄可能到了第四阶段。

这个第一层意思是认识规律,并非什么创见,人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都是如此,例如婚姻、例如事业,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新的认识,故而我才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理解变化了,做的事情自然变化了。

 

第二层意思:我们不能超越阶段,不仅仅是从认识规律上来说的不能超越;更是说有些认识必须和一定的实践结合,没有一定的实践,光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是永远达不到那个认识的。

所谓"超脱",往往是自己并没有经历别人经历的那些事,就自认为领悟了本该经过那些事后才能领悟的道理。当然,有时候是正确的,但这个超脱常常是难以经得起推敲的,因为它没有被实践检验过。

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三十岁时就要考虑三十而立如何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的阶段,而不能在第二阶段(刚开始思考),或者直接到达第四阶段(超脱)。

 

年青时当只求进取,而不要考虑什么"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的问题,这不是这个阶段要考虑的问题,考虑了得到的答案也是错误的。

同样,70岁回首往事时,又当考虑"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的问题,而不是还停留在年青的那个阶段。

每个阶段做每个阶段的事,我这个阶段是做三十而立的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7 7:28:27编辑过]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8-7 0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雪莹在2009-8-6 9:48:57的发言:

其实所谓的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完全是自我内心的感知

我反而觉得无论三十还是五十最需要的是预

 

如何预?如何准备和计划?


作者: tony.chen    时间: 2009-8-7 08:09

个人觉得人生规划还是要有的,只不过要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

至于“摸着石头过河”,我的理解是对计划的不断修正。

人生有了目标,才会更快乐!


作者: smelt1026    时间: 2009-8-7 09:12
QUOTE:
以下是引用少天在2009-8-6 13:12:12的发言:

如何抓大放小,放在一生比较难,放在一年中,你就清楚哪个事情为大。我不主张人生一规划就几十年。

如果还是不够清晰自己,那就尝试用一下GTD的方式。这方面阿懒、长云是专家。

有一句话;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

 

如何规划的理论看了不少,就是看不到行动的效果!继续努力。。。


作者: uwangbing    时间: 2009-8-7 17:00
楼主讲的极是!古人的名言都有当时的语言环境的,我们不能只摘取一句,用现在带汉语来翻译。例如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
作者: 偷着happy    时间: 2009-8-7 22:31

"阿懒:是的。
难道知道结局就不去尽人事、拼智慧了吗?
每个人生下来的结局就注定了,必是死亡。
其实就算魏国又如何,其结局也必定是灭亡。呵呵。"

其实,阿懒已悟到了------做人或做事,无论多伟大 多成功,结果都是"亡".那就该放轻松 别刻意的享受"做"的过程吧.

计划是要定的,但计划又是可以改的,放轻松有一个作用:随时将自己变成一个局外人,从而使计划与时同行.

"求学,不是求分数"...三十岁的人,能悟到什么吗?若能悟的,相对的就是70岁了.哈


作者: helanxue    时间: 2009-8-7 22:46

个人看法是:

       青少年当有三十而立的谋划,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过壮年当用观天命、应人事。即自然门的动静无常,变化无端;虚虚实实,道法自然。

所谓文如其人,以此文观少天(本人并未面见少天)的年龄当是奔五之人。否则难有如此行云流水之快语!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9-8-8 00:40
QUOTE:
以下是引用helanxue在2009-8-7 22:46:30的发言:

个人看法是:

       青少年当有三十而立的谋划,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过壮年当用观天命、应人事。即自然门的动静无常,变化无端;虚虚实实,道法自然。

所谓文如其人,以此文观少天(本人并未面见少天)的年龄当是奔五之人。否则难有如此行云流水之快语!

    呵呵,兄弟我刚过而立之年,离奔五还有不小距离,估计兄台是看我文中一些数字推出这个判断。我军队出生军校上学,所以喜欢看文革前后的东西,也喜欢结交一些大我不少的朋友们,再加上此文没有延续我以前扯淡的风格,让兄台误会了。

    兄台提到“道法自然”,我何尝不是想表达这种意思。让生活、职业、事业如流水般自然运行,不刻意,不加造作,追求自由自在的和谐。君子自强不息,并非与“自然”冲突,自强的目的而是遵照人生演变的规律,最终返于快乐之本根。如若刻意安排人生,那便是作茧自缚,积极也会因自己的障目悄悄转为消极。

    行此文目的,不排斥谋划,不排斥奋斗,只说“心态”二字。万般谋划,都将因心态而与想要的结果大为迥异,我也常为此所困。再回到道法自然,归一返心,万事万物都将受此影响。所以文中言“先搞定自己”,仍不主张以并不清晰的长远规划作茧自缚而障目,以自然之心看世界,才会一片开朗。


作者: 金徒    时间: 2009-8-8 13:46

      谓“立”,无非立德、立言和立事功三项,立来立去,最后把自己给立不见了的,不计其数。

      少天所言,掘出了根本,内养功夫令人仰慕。     

      见贤而思齐,有修习内养的一点心得推荐给大家:近来阅《大学》,反复诵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段,至为喜欢,觉得儒家心法,毫不逊色于释道两门,用于修炼内养功夫,此法再好不过了。


作者: fuyuan0827    时间: 2009-8-8 14:33

受益了

三十而立.

每人立的方法内容不一样.但都有一个立.或许吧.


作者: 燕赵瘦者    时间: 2009-8-8 15:21

人这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觉得划不划分阶段不是最重要的,追求完美的人通常活得精彩,追求中庸和平和的人往往活得闲适,介乎之间的人活的潇洒。

昨天听一个讲座里提到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五对矛盾:生与死、梦想与现实、利他与利己、痛苦与快乐、幸福与痛苦,深有感触,人这辈子还不就是由处理各种各样矛盾问题的过程堆积起来的嘛---归归类也无非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矛盾。

今年我正处在30岁这个年龄,去年大半年也一直在用“三十而立”来激励自己,但问题是我发现我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所以半年之后我选择了放弃对年龄段儿的关注,开始从当下这个位置、从当前这个时间,用心去做人做事,然后不断地观察分析总结。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最近这半年我逐渐侧重于了解、体悟、分析和处理自己与内心的关系,我想这就是修身吧。对未来我仍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但是我现在越发的感觉到我对把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性比去年大了很多,机会也多了很多。现实永远是充满变化的,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也都是不可能被自己完全把握的。有人说学生要“永远保持自己的梦想、永远面对现实”,但是对我这种工作数年之后已经被现实打击的不会做梦了的人怎么办呢?我选择的是在永远面对现实的同时追求每天的进步和充实,我崇尚传统文化里自内向外提高自我境界的“内圣外王”之道。好像和“先搞定自己,再搞定有关世界的那些事”差不多,呵呵。

如果非要给自己一个人生目标的话我现在能给自己的答案是“掌握到生命的主体性,让自己的生命有它内在的价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8 15:27:45编辑过]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8-8 16:11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赵瘦者在2009-8-8 15:21:18的发言:

人这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觉得划不划分阶段不是最重要的,追求完美的人通常活得精彩,追求中庸和平和的人往往活得闲适,介乎之间的人活的潇洒。

昨天听一个讲座里提到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五对矛盾:生与死、梦想与现实、利他与利己、痛苦与快乐、幸福与痛苦,深有感触,人这辈子还不就是由处理各种各样矛盾问题的过程堆积起来的嘛---归归类也无非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矛盾。

今年我正处在30岁这个年龄,去年大半年也一直在用“三十而立”来激励自己,但问题是我发现我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所以半年之后我选择了放弃对年龄段儿的关注,开始从当下这个位置、从当前这个时间,用心去做人做事,然后不断地观察分析总结。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最近这半年我逐渐侧重于了解、体悟、分析和处理自己与内心的关系,我想这就是修身吧。对未来我仍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但是我现在越发的感觉到我对把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性比去年大了很多,机会也多了很多。现实永远是充满变化的,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也都是不可能被自己完全把握的。有人说学生要“永远保持自己的梦想、永远面对现实”,但是对我这种工作数年之后已经被现实打击的不会做梦了的人怎么办呢?我选择的是在永远面对现实的同时追求每天的进步和充实,我崇尚传统文化里自内向外提高自我境界的“内圣外王”之道。好像和“先搞定自己,再搞定有关世界的那些事”差不多,呵呵。

如果非要给自己一个人生目标的话我现在能给自己的答案是“掌握到生命的主体性,让自己的生命有它内在的价值”。


 

 

直接把《四书五经》之《礼记 大学》篇拿过来。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出口.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作者: grand    时间: 2009-8-8 16:37
QUOTE:
以下是引用少天在2009-8-6 3:04:56的发言:
   

    所谓做减法,是我们原本有很多理想,有很多名利欲望(千万别说事业是为了证明自己这种话,名在前利在后,名更歧途),也曾有很多可以羡慕的人,但最终,却简化为快乐二字。健康(谁没点小毛病)是和病痛对比的快乐,幸福(谁天天都是乐呵的)是和不幸对比的快乐,财务自由(这是个宇宙黑洞)是和贫困对比的快乐……。我们常说,现实让一个人的远大抱负都一点点的磨平了,他们何尝不是看到了脚踏实地的生活。

       非常有同感, 我就常把参加深圳家园的线下活动当作寻求快乐  舒解压力的一个途径!
作者: zwznj    时间: 2009-8-8 17:21

忽然想起了战略管理理论,有规划学派、有能力学派、还有定位学派。

这些学派并行不悖,都有道理。

其实对人生也不是如此吗?

 


作者: 永远的皮皮    时间: 2009-8-8 18:04

看了下正反两方的帖子,很有感触。

谈到三十而立的问题,我一直跟别人说,在社会闯荡五六年后要具备两个基本能力:一个是不折腾的能力,在现代社会时间成本越来越贵,也就越怕折腾;二个是只学深一样技能,贪多嚼不烂,更主要的是这个社会诱惑太多,欲望越多,人就越容易迷失,不如专注一点,做深一点。


作者: hsbzy1985    时间: 2009-8-9 22:16

我喜欢一句话

为人之道,但求平衡

平衡之为何?对人不要太冷,不用太热

对己不要太严苛,不能太放松

对名利可不太看重,也不要一点不在乎

……

诸如此类

不同意的人会说,这部都是废话么

 

赞成的朋友就知道,所谓中庸,是也。

凡事,不就在于个分寸么。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老话有理,以上诸位所言,亦皆有理。

待到做事,便须按着各自能力,愿望,拿捏分寸了。


作者: lemonlimo    时间: 2009-8-11 11:25

人脉的致命伤是刻意,很有道理


作者: lmko12    时间: 2009-8-11 15:02
QUOTE: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9-8-8 17:21:20的发言:

忽然想起了战略管理理论,有规划学派、有能力学派、还有定位学派。

这些学派并行不悖,都有道理。

其实对人生也不是如此吗?

 

正解!


作者: 春天花开    时间: 2009-8-12 10:48
都快40 了,还没立,唉!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8-12 12:57
近读《矛盾论》,更坚持我的观点: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点。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好并解决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促进自己往前发展。
作者: jef722    时间: 2009-8-12 13:54

我有个很粗浅的看法:看了懒哥上面关于矛盾的话,有个突然的感觉,20-30岁,30-40岁,40-50岁的主要矛盾好像都是缺钱呢?!

 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

呵呵,很俗很浅的一个想法,不知懒哥怎么看这个问题。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8-12 19:46
QUOTE:
以下是引用jef722在2009-8-12 13:54:07的发言:

我有个很粗浅的看法:看了懒哥上面关于矛盾的话,有个突然的感觉,20-30岁,30-40岁,40-50岁的主要矛盾好像都是缺钱呢?!

 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

呵呵,很俗很浅的一个想法,不知懒哥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个扯远了,有把哲学简单地生搬硬套之嫌。


作者: cuc1501    时间: 2009-8-12 23:46

能做了计划又能每日坚持到最终目标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在人生的道路上磕磕碰碰、走走弯路。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所谓运气,也许就是在那些关键的路口选到一条到目前为止看来还不错的路。但人生漫长,面对岔路,谁又能次次走对?不过,对于肯用心去体味人生的人,无论走在广阔大道还是走在崎岖小道,都能从中学到许多,而且渐渐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而我又觉得,只有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才算是有了“立”的根本,无论你的年龄是二十、三十还是四十。我们看到身边有很多年轻人,二十多岁已开始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也看到许多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已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我想,就是前者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后者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持一颗警醒的心,而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沉睡终生。当然,最关键的是,去行动。


作者: cuc1501    时间: 2009-8-12 23:50

做事如山,做人如水。事情一个个办,人生大事没几件,小事倒是需要折腾一辈子,遗书总是写不长,临死总是只想起二三事。除了活着之外,其他的目标都随着不同年龄段而一直自我调整,现在可以规划50岁你可以在夏威夷有个别墅,也有可能那时流行的是搬到月球种白菜,夏威夷说不准被拉登炸掉了。所谓的人脉,只需遇到的就真诚对待,自己不到那个份量,遇到高枝也无法平等对话。

 

说的真好,受教了。


作者: goodjobwang    时间: 2009-8-14 14:23
搞不清楚30岁的事情就不要搞了
作者: 林帆    时间: 2009-8-17 15:49

立不立,看目的。

没目的,立了白立;

有目的,看毅力,加运气。

 


作者: 阳光小草    时间: 2009-8-18 14:54

 

简而言之:处在不同阶段、环境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且每个人的追求、信仰都不一样。fficeffice" />


作者: demotool    时间: 2009-8-20 21:33

    每每看到此种文章心里总真的好沮丧!

 

    已经困惑了很长时间,昨天看到家里的文章《农村的80后…………》那篇文章,自己好好的哭了一下。


作者: ptttty    时间: 2009-8-31 13:47
不要偏离了目标,如果目标偏离,可能就搞不清楚自己的期望了。
作者: haoyujin2006    时间: 2009-9-2 23:37

人就像是一场戏!都说白了也没意义!

年轻的  刚健有为  积极进取!

折腾上20年 阅历的丰富让自己充实不已! 够了!


作者: otianya    时间: 2009-9-3 17:34

摸着石头过河,比较赞同。。生活本不该那么刻意的生活。。好好活着已经挺累了,何必非要再瞎折腾呢


作者: joexsl    时间: 2009-9-8 13:31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十而立,快乐,幸福,简单,踏实,知足。

 

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到极致。


作者: joexsl    时间: 2009-9-10 14:47

放轻松,别刻意,能知足,亦进取。

 

生而为人,何其难也。[em53]


作者: WhiteRabbit1986    时间: 2009-9-30 15:37

感觉两方是不同的心态.

一个实战型走修炼技能路线.  一个抓大放小顺其自然.


作者: daniellekiss    时间: 2009-10-23 13:33

大家思考的都好深刻!

我也快30了,没有大家的好文笔和好头脑,只知道“知足常乐”4个字,可能骨子里就是享乐主义吧,记得《傲慢与偏见》里伊丽莎白老爸说的,中产阶级是最幸福的。看着老板有巨额财产却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一年中有大半年在飞机上奔波,五十多岁的人了每天为了公司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火骂人,深觉毫无必要,也完全不羡慕。老爸前一阵跟我说,看见桥下的民工睡的那么熟,觉得好羡慕!

所以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所谓大的目标或者系统,纯粹是自然地生活而已,不开心地时候就说服自己开心,如此而已。写的很乱,因为思想不系统,见笑了。


作者: zwlfy001    时间: 2009-10-30 16:02

三十而立中的三十是一个概数,也许是35,也许是25。但是,人一旦工作了几年,结了婚,要考虑家庭和后代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立了!

 


作者: cindysi    时间: 2009-11-10 12:06

先搞定自己,再搞定有关世界的那些事

 

深刻呀,一语道破天机


作者: tuo988    时间: 2009-11-13 10:48
标题: 阿懒说的,个人认为更适合年轻人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懒在2009-8-6 8:23:28的发言:

我认真考虑"三十而立如何立"的问题,显然有个隐含前提,那就是三十当立。
正当我为有了点头绪而沾沾自喜之际,少天兄来了个釜底抽薪、当头棒喝: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立了也白立,"三十而立如何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还是好好照看3年之内的事,再远的您就甭操那份闲心了。

少天兄说的运七技三,下面以我和山野毛虫兄关于"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的讨论来回复吧。

山野毛虫:阿懒兄,如何看待"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阿懒:"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只能勉强谈谈。说这话的必是一位老者,他的阅历绝非我能比。
山野毛虫:我现在越活越迷糊,感觉规划规划类的,还着实有点计划不如变化的感触。
阿懒:举例来说,现在回头看三国,你觉得诸葛亮是不是无论如何做,他的结局早就已经知道了?
想想,蜀国只有魏国1/10的人口,人才严重不足,无论他如何努力,除非老天帮他,他绝对无法翻盘。 结局早就在那里了。
当然,诸葛若不努力,更是早就被灭掉了。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呵呵。
山野毛虫:所以我觉得诸葛亮也并非是在选择结局,是在选择自己,和自己的存在方式。
阿懒:是的。
难道知道结局就不去尽人事、拼智慧了吗?
每个人生下来的结局就注定了,必是死亡。
其实就算魏国又如何,其结局也必定是灭亡。呵呵。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这个是一人已经饱经沧桑,阅惯世事后说的。只有那样的经历才有那样的资格来说。
我的年岁未到,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说了也没用。
现在还是一味进取、刚健有为就是了。
山野毛虫:我本意是以此来看,说要不要规划自己的发展还是待到车前山前必有路。
阿懒:不不,无论结局,仍然奋斗。
无论变化,还是计划就是。
所谓到老领悟,要老了领悟就是,现在不需要领悟,领悟了也没有正作用,只有反作用。
这是我的理解,呵呵。


无论什么样的系统,什么样的模式,说大了是为了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其实,做到的人,少之又少,)说小了,就是让我们的财务自由(相对的自由),那么以这个为出发点,在回过头来看少天老师的,快乐理念,放轻松,别刻意,享受幸福,正是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的。让我们现在去享受幸福,不刻意,很难做得到,(你说的不刻意,我理解为一个从经济上来说相对于你所在的圈子朋友,低于你们的人,给你们发发分享,而你们感觉不自在,是刻意而为之的,那么要是你的同级的朋友,给你发发分享信息,你可能会感觉到我很快乐,)所以我们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的朋友,就是要争取,努力的去扩展我们的人际关系,去拓展我们的业绩,那么快乐,享受幸福,对于我们来说是奢侈的,,您所说的,抓大放小,做减法,人生就那几件事,我觉得对我们很有用,有的时候,什么事情弄的太复杂,比不弄更麻烦。看了绝不裸奔yy兄的“飞机理论”后个人觉得,阿懒是告诉我们三十而立,怎么力,需要去繁就简,(飞机从起飞到平飞阶段之间的支持)。少天老师告诉我们三十而立之后怎样调整,(飞机平飞阶段需要怎么样的去调整自己)也就是“绝不裸奔yy”的飞机飞行修正阶段。个人的见解,很多方面需要向各位老家人学习,再次谢谢各位的文章和分享,我来到家园,学到了很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3 11:42:47编辑过]

作者: shishu    时间: 2009-11-17 08:35
10楼长云的观点认同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9-11-17 14:45
QUOTE:
以下是引用tuo988在2009-11-13 10:48:52的发言:

无论什么样的系统,什么样的模式,说大了是为了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其实,做到的人,少之又少,)说小了,就是让我们的财务自由(相对的自由),那么以这个为出发点,在回过头来看少天老师的,快乐理念,放轻松,别刻意,享受幸福,正是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的。让我们现在去享受幸福,不刻意,很难做得到,(你说的不刻意,我理解为一个从经济上来说相对于你所在的圈子朋友,低于你们的人,给你们发发分享,而你们感觉不自在,是刻意而为之的,那么要是你的同级的朋友,给你发发分享信息,你可能会感觉到我很快乐,)所以我们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的朋友,就是要争取,努力的去扩展我们的人际关系,去拓展我们的业绩,那么快乐,享受幸福,对于我们来说是奢侈的,,您所说的,抓大放小,做减法,人生就那几件事,我觉得对我们很有用,有的时候,什么事情弄的太复杂,比不弄更麻烦。看了绝不裸奔yy兄的“飞机理论”后个人觉得,阿懒是告诉我们三十而立,怎么力,需要去繁就简,(飞机从起飞到平飞阶段之间的支持)。少天老师告诉我们三十而立之后怎样调整,(飞机平飞阶段需要怎么样的去调整自己)也就是“绝不裸奔yy”的飞机飞行修正阶段。个人的见解,很多方面需要向各位老家人学习,再次谢谢各位的文章和分享,我来到家园,学到了很多。                                                                                                        


兄台的签名档就相当的好,呵呵


作者: yifeng    时间: 2009-11-17 21:00

我有时候想,这个世界的超级牛人,能够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人,也不算少了。这种超级牛人,恐怕自己是做梦也不感想了。

 

除了这些超级牛人,剩下的人,都是被历史拖着走的人,都是见证那些超级牛人创造超级成就的人。

 

这些非超级牛人,你咋整咋折腾,到死还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你的梦想于不会影响世界,影响最大的只能是自己。

 

这样说,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影响结果,非超级牛人的我们,这辈子才算没白活呢?我想大概就是前面家人说的,自己的亲人能够平安健康而简单的快乐,自己活得比较顺心顺意吧。想想这个目标,其实对很多人还是很容易的。

 

所以,立于不立都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作者: 海边儿的娃娃    时间: 2009-11-22 17:31

受教。谢谢楼主。

“别刻意”三个字,当真是需要岁月的洗礼,风雨的历练才成就得出的心态。

不管怎样,朝这个方向努力吧。


作者: zooci3638    时间: 2009-11-26 17:08

今年二十四,不知不觉开始引进这个三十而立的思考。小时候总是觉得一切很新奇,留不住记忆和感悟。到了现在年龄,开始学会总结曾经的经历,懂得为一些曾犯下的错误而后悔与反省,开始审视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要怎样去生活。要走要停。

搞定自己也许是最难的事情吧,认识自己也非容易。但是也只有搞定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去谈立的话题。

理论固然很多,对于还不能理解自己是什么样一个人的人而言也只是虚无。所以,对于曾经和我谈过要怎么三十而立的那个看不见自己的人,我也只能报以祝福,希望他三十的时候发现自己可以支持自己的世界。

 


作者: queniao    时间: 2009-12-8 00:09
 一定要把自己放在那些框框里面框起来

时间管理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目标管理系统

把人放进系统中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由基本上,因为你认为的系统其实是别人订制好的,也许你会取得某些方面的,或很多方面的成功,问你个问题,每天为了这些XX系统活着,累么

30而立,首先不要把世界搞得那么复杂,跟着环境走,跟着感觉走,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

作者: reven.z    时间: 2009-12-9 01:16

写的真好!


作者: 56288975    时间: 2009-12-14 20:12

先搞定自己,再搞定有关世界的那些事

这句是精华,自己都搞不定,还搞那么多事干什么,

先摸清楚要什么,想去做什么,那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j10305    时间: 2010-1-29 03:15

任何事都是一体两面,我现在很认同少天的说法,因为他经历了,我也经历了,所以可以理解这种从容和淡定。

 

但是我认为阿懒的立论对年轻人更有价值,有句话:“在该犯错的年龄不犯错也是一种错误。”

 

关键是能否在经历中悟到其中之规律很重要,很多人一直在努力但是走很多回头路做很多无用功,曾仕强说易经,三等人命中有吉有凶,二等人命运吉凶自己掌握,一等人生命之中没有吉和凶,这可能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