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我是谁”的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liuhailai    时间: 2009-4-30 12:15
标题: [原创]“我是谁”的答案
  希腊神庙上刻着:认识你自己。我们真的认识我们自己?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几个人做肯定回答的,记得很多时候静下来思想如天马行空,就会突然冒出一个无法追寻答案的问题:我是谁?有了这个开头,就会想到太多,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有思想?为什么一个接一个,这个问题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答案,这可能是人的终极哲学命题吧!看了很多似懂非懂的哲学论着,看了很多心理分析的书籍,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合乎实际的解释。
  
  看看这段关于我是谁的哲学论述,我只能说还是糊涂。“我是谁”,是任何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他自己的一种自觉意识,在这种自觉意识中,他成为他自己思考的对象,于是,他因这种思考把自己二重化为主体与客体——“我是谁”的思考者是作为主体的他,而“我”与“谁”都是他所思考的对象——客体,其中“我”是作为客体的他,“谁”是作为客体的他的未知的归属。
  
  这意味着,“我是谁”中“我”与“谁”是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正因为是这样一种关系,“我是谁”才成其为一个可以被探究的问题。由于“谁”是区别于“我”的,故“我是谁”是意味着它的思考者不满足于自我同一的自我意识——“我是我”,而是超越了这种“我是我”的意识,而达到了否定“我是我”而肯定“我不是我”的意识。
  
  以上论述采用了以科学方法、名词解释这种带有玄妙的意念、精神问题,有些像用英语解释中国诗词一样,有些意境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丢失了。我在想如果能遵循逻辑科学思维的方法解释了“我是谁”这个千古终极命题的人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但可能不会有这种人的出现了,也不可能单纯用科学解释我是谁这种意思现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是特别的,也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我”意味着这张面孔、这颗脑袋和这个身体;意味着爱不爱吃燕窝、鱼翅或是粗茶淡饭;也意味着与生俱来的个性、特点、脾气;还意味着自身的经历、记忆和情感。“我”是自私的,“我”渴望别人的尊重,精神的慰籍,和感官的欢愉……“我”总是有那么多的愿望和欲望,更有喜怒哀乐的发泄。同时“我”也有高尚的一面,有同情心;“我”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我”是一种自由意志的体现,既会做好事,也可能做坏事。许多人说,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因此“我”就是“我”。
  
  其实,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我是谁,现代哲学流派众多,但得这一个问题的解答也是不能令我信服,脑科学的发达也遇到了很多无法解释的困惑。绝大多数关于意识的研究都集中在大脑的功能方面。如果一种现象难以用脑功能来解答,通常就归为超常现象,如前面提到的预感、或“濒死经历”等。这些现象是真实的吗?又如何解释?“我是谁?”“意识”究竟是甚么?是物质大脑机制作用产生的一种感受;还是有另外的存在?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关于“意识”的来源仍然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这个问题也仍然会是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又会回到每个人自己体会、自己回答上面。
  
  在这个方面,很多宗教提出了自己的解答,中国禅宗就提出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张扬自我的主张,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佛性的,都可以成佛的。明代儒学也发展到心学的阶段,主张心外无物。我只有靠自己才能认识自己。连现在的成功学也极力推崇这种自信、潜意识成功的方式,也是这种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由之路吧。
  
  现代人尽管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是在这个我是谁上却不见得比古代人高明,物质的丰富、科技的发达带来的是对于科学的盲目崇拜和信仰,心灵的荒芜和自我意识的弱化、人的渺小。我只能蜷缩在科学的神坛下任其摆布,生病了,有医院、医生,吃东西,有营养专家的推荐,投资有投资专家帮你理财————,我习惯了依赖科学、依赖现有的一切,习惯了这些。
  
  “君子求诸己”需要的找回我们的内心世界,找到每个人关于我是谁的答案。
  

作者: liuhailai    时间: 2009-4-30 12:20

希腊神庙上刻着:认识你自己。我们真的认识我们自己?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几个人做肯定回答的,记得很多时候静下来思想如天马行空,就会突然冒出一个无法追寻答案的问题:我是谁?有了这个开头,就会想到太多,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有思想?为什么一个接一个,这个问题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答案,这可能是人的终极哲学命题吧!看了很多似懂非懂的哲学论著,看了很多心理分析的书籍,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合乎实际的解释。fficeffice" />

看看这段关于我是谁的哲学论述,我只能说还是糊涂。“我是谁”,是任何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他自己的一种自觉意识,在这种自觉意识中,他成为他自己思考的对象,于是,他因这种思考把自己二重化为主体与客体——“我是谁”的思考者是作为主体的他,而“我”与“谁”都是他所思考的对象——客体,其中“我”是作为客体的他,“谁”是作为客体的他的未知的归属。

 这意味着,“我是谁”中“我”与“谁”是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正因为是这样一种关系,“我是谁”才成其为一个可以被探究的问题。由于“谁”是区别于“我”的,故“我是谁”是意味着它的思考者不满足于自我同一的自我意识——“我是我”,而是超越了这种“我是我”的意识,而达到了否定“我是我”而肯定“我不是我”的意识。

 以上论述采用了以科学方法、名词解释这种带有玄妙的意念、精神问题,有些像用英语解释中国诗词一样,有些意境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丢失了。我在想如果能遵循逻辑科学思维的方法解释了“我是谁”这个千古终极命题的人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但可能不会有这种人的出现了,也不可能单纯用科学解释我是谁这种意思现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特别的,也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意味着这张面孔、这颗脑袋和这个身体;意味着爱不爱吃燕窝、鱼翅或是粗茶淡饭;也意味着与生俱来的个性、特点、脾气;还意味着自身的经历、记忆和情感。是自私的,渴望别人的尊重,精神的慰籍,和感官的欢愉……“总是有那么多的愿望和欲望,更有喜怒哀乐的发泄。同时也有高尚的一面,有同情心;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是一种自由意志的体现,既会做好事,也可能做坏事。许多人说,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因此就是

其实,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我是谁,现代哲学流派众多,但得这一个问题的解答也是不能令我信服,脑科学的发达也遇到了很多无法解释的困惑。绝大多数关于意识的研究都集中在大脑的功能方面。如果一种现象难以用脑功能来解答,通常就归为超常现象,如前面提到的预感、或濒死经历等。这些现象是真实的吗?又如何解释?我是谁?”“意识究竟是甚么?是物质大脑机制作用产生的一种感受;还是有另外的存在?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关于意识的来源仍然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这个问题也仍然会是一个哲学问题。是谁?又会回到每个人自己体会、自己回答上面。

在这个方面,很多宗教提出了自己的解答,中国禅宗就提出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张扬自我的主张,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佛性的,都可以成佛的。明代儒学也发展到心学的阶段,主张心外无物。我只有靠自己才能认识自己。连现在的成功学也极力推崇这种自信、潜意识成功的方式,也是这种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由之路吧。

现代人尽管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是在这个我是谁上却不见得比古代人高明,物质的丰富、科技的发达带来的是对于科学的盲目崇拜和信仰,心灵的荒芜和自我意识的弱化、人的渺小。我只能蜷缩在科学的神坛下任其摆布,生病了,有医院、医生,吃东西,有营养专家的推荐,投资有投资专家帮你理财————,我习惯了依赖科学、依赖现有的一切,习惯了这些。

“君子求诸己”需要的找回我们的内心世界,找到每个人关于我是谁的答案。

 

 


作者: 竹影清风    时间: 2009-4-30 19:18
或许现在的科技是发达了反而我们用来认识自己的时间却少了。我们更多的是在忙着认识别人。怎知最陌生的却是离我们最近的自己。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