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
|
【目录】 | |
|
大前研一被称为“全球管理大师”、“日本战略之父”,他写的励志书,当然是和江湖术士的瞎忽悠有所区别。相比籍籍无名的论道者必须要采取的小心姿态(否则很容易被人指责为狷狂),大师级人物反而可以在著作中讲出更加直接、强硬、刺激的话,励志书也可以以批判为导向。俗话说得好,励志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触及灵魂的“温良恭俭让”往往让人混混沌沌,失却改变的勇气。
30.40.世代的危机
所谓知性力,就是具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冷静审视、独立思考并能创造附加性价值的能力。《知性力》针对的读者当然是很广泛的,包括政府官员、商业领袖、初入职场的青年等等,但最集中的还是30.40.(30岁到40多岁)这么一类人群。工业经济时代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思想,造成职员阶层千篇一律,对“为什么”的思考变成多余,独立意识不受欢迎,人人都忙于事务的临渴掘井。大前研一形象的将这种职员称为“棋子”、“模具”。
做日式饼干时,在面团还比较软的时候,将模具压进去,如果是兔子模具,出来的全是形状一样的兔子,教育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界都一直致力于塑造这样的人。从中小学教育的填鸭式记忆、“考试至上”,到企业、政府中强调的协调性、顺从性,职员阶层简直就成了“巴甫洛夫的狗”。大前研一此论,说的是日本,但完全可以拿过来作为对中国上班族救赎的观点。
在大前研一看来,30.40.世代的人,放弃职业人生中的主动性,不仅不可能成功,而且还会面临最基本的生存危机。一方面,信息化社会日近,政府、企业界以及个人仍然沿用工业化社会的旧思维,这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本质原因,如不改变,信息化社会强烈的“无边界(产业边界和国界)性”,将导致日本经济自此沉沦。等到那种时候,日本广大的中产阶级、劳工阶层就将因为自身顺从而不思考的特性,彻底丧失职业竞争力,而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巨大漏洞及日本政府推卸责任式改革,昭示着30.40.这群人的惨淡晚年。
另一方面,不存在截然分离为“美国式”、“日本式”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说那些寄望靠着日本式经营、终身雇佣制可以得过且过的30.40.,必将面临退休前失业的命运。所谓日本式经营,大前研一认为是不懂世界经营历史的经济学者提出的错误概念。日本的公司平均寿命只有30年,这个时间概念还在不断缩短,相当多日本企业因终身雇佣和论资排辈而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大前研一认为那些嘴上说着忠诚心、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30.40.,大部分是大家公认的无能又道德低下的人。
政府行为、企业高层都在阻碍30.40.的转型和成功
如前所述,社会各界沿用工业化社会的旧思维,造成了经济低迷、无法对接信息化潮流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也是职员阶层面临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大前研一认为,日本政府(文部省)本身所作的事情,只不过还是延续着过去大量生产时代的人才教育模式而已,是惰性的表现。强调QC(品质管理),强调标语式语言完成人群心理凝聚,在工厂制造领域可以发挥很好的效果,但“问题就在这里,日本有65%的就业人口在第三产业,可是那些人的心态还是……处在以前在工厂里边所养成的状态上”。
在中日两国,社会和人群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行为培养出来的。大前研一特别提到了日本基层政府,虽然经过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有形的政策、文件层面,“公共服务”、政府服务公民和企业已屡见不鲜,但公务员们仍然是以工业经济时代的思维,被动的完成审批、备案、监管和执法,电子化仅仅成为“手段”,没有主动性,实质上就是头脑迟钝、行为懒惰的体现。而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命令管理方式,必定使权力本位、论资排辈成为资源和成果分配的最基础依据。大前研一发出呼吁,政府要致力于“创造产生‘知性白领’的国民环境”,其运用意义应当不仅仅是对日本而言。
而谈及日本的企业经营,大前研一认为最大的问题出在高层。日本企业如今占据高层职位的人,基本上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为公司做大做强付出过极大贡献,他们不仅喜欢怀缅过去,吹嘘自己在公司成长期建功立业的“神话故事”,并以自己过去的行为方式要求年轻人、基层职员,而且彻底丧失了挑战他们认为容易失败的新事物的勇气。大前研一特别反感这些人领导青年的方式——让年轻职员陷于鸡毛蒜皮的事务工作,以满足自己掌控一切的龌龊心理,然后把最会讨好、最会内部作秀的人提拔起来作为新领导。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商业领袖,必须是亲自参加策划、参与实验、体验失败、并且吸取教训改善自己的人,必须是具备知性力、学习力的人,很显然,这与日本企业现阶段的培养方向格格不入。看到这里,不能不联想到中国企业界这几年特别喜欢强调的所谓“执行”、“没有任何借口”,这实际上也和大前研一谈到的一样,是一种道德上龌龊、而对企业前景无益的短视化管理主张。
30.40.阶层怎么做?
大前研一本来对30.40.人群寄予最深厚的希望。他认为,创业、创新乃至在掌控大型企业,30-40岁的人最理想,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都是在30多岁的时候最“贪婪”地学习、做出最有价值的创新并奠定其企业长期成功的基础。并且,人在30多岁的时候,可以大胆否定既往做法,自己承担责任并进行彻底的改革。大前研一认为,日本的企业却让35岁左右的人,成天耗在企业内部搞关系,把精力荒废在勾心斗角的等待中,这实在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浪费。
要学会改变,要学会否定!大前研一认为,亚洲教育的最失败之处,就是通过考试的非此即彼导向,训练出了一群“巴甫洛夫的狗”,人们害怕失败成了一种恐怖感的条件反射,因此不敢改变、不敢创新,更不用提否定自己。书中特别提到了大前研一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时的故事,本来他考试时给出了正确答案,但老师却不让他毕业,认为轻视逻辑,一个劲地想写出答案,缺乏详细论证过程,这样(赤裸裸以唯一目标为成功导向)的人对于社会是危险的。
正是因为害怕失败,担心承受改变和否定带来的代价,这使得本来在知识水平、能力和进取勇气等方面处于最优均衡的30.40.迟钝,不乏有大量的“公司内评论家”,从不在白天的工作中提出改进性意见,一定要把不满发泄到夜晚的酒桌上。日本(或者将范围扩展到东亚)特有的“酒桌应酬文化”实际上记录的是30.40.阶层致命的怯懦和不堪。
只要改变就会有机会!大前研一再次发出呼唤,“无论你现在的年龄有多大,如果你觉得不对就应该说出来,如果是你想做的事那就彻底地去做…如果大家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一起行动,世界就会因此而改变。”30.40阶层要改变碌碌无为的宿命,必须敢讲、敢作、敢为,不做空头的评论家,不满足于尖锐的批评,而要将建设性、解决方案一并拿出来,并且由自身出发,实打实的完成。虽然改变自己是困难的,甚至也是寂寞的,但在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持之以恒,渐渐地就能看清自己想要的东西,价值观也因此而改变。能力养成之后,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30.40.们就会多了很多价值观一致的伙伴,创业、创新的成功几率就高了很多。
知性力到底是什么?
“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哲学史上关于“知性”的说法源远流长,最早提出“知性”概念的恐怕是柏拉图。他将知识分为想象、常识、科学和数学知识、哲学等四种;相应这四种知识,人也具有想象、信念、知性和理性四种心理状态或认识能力。亚里士多德把知性称为“被动理性”。他认为整个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被动理性、主动理性。被动理性是与感性知觉相关联的理性,它赋有处理感性材料的职能,不能离开感性而自存。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明确地把思维区分为理智和理性两个阶段,库萨的尼古拉则把认识区分为感性、知性和心灵。近代以来的洛克和斯宾诺沙都有把理性作进一步区分的不同表述,沃尔夫等人也曾经给知性和理性下过定义。而康德则把“知性”理解为主体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
知性力,就是激烈变革时代敏锐的洞察力
是超越常识、跨越国界的思考力
是不断提高附加值、提升职场竞争力的行动力
知性力:变革时代上班族的核心竞争力
早在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肆虐的日本,日本遭受了与目前我们极为相似的社会环境。年轻人心情晦暗,对前路充满了迷茫,就在那时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著就其人生中第一本职场励志图书《知性力:变革时代上班族的核心竞争力》。本书日文版上市5个月,连续加印8次!日本亚马逊网站,台湾金石堂、博客来书店超级畅销书。
世界著名出版商小学馆授予中文简体出版权。
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制造业困顿、中国经济转型……当熟悉的环境面临巨变、当竞争压力突然出现、当未来变得不确定, 难道上班族只能茫然应对?本书告诉你,知性力——提升你的附加值,是走出迷雾的应对之道。
你是公司的“资产”还是“负债”?身价该如何“保值”,甚至“升值”?知性力决定竞争力!
大前研一职场诫训
大前研一职场诫训之一:
今天的工作不要拖到明天
我在“麦肯锡”这个著名的经营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的时候,从来没有过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拖到明天的。只要工作没有做完就绝对不会回家。而且,在工作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有意识地想着客户支付的那笔佣金。到了傍晚,我就会想想这一天是否完成了相应的工作,如果觉得还没有完成,还是不能回家。这是我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保持下来的工作习惯,我也因此能够成为世界上收入最高的顾问之一。即使在这个号称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麦肯锡”公司里,我也凭借这样的持续努力,连续15年维持了最高的收费标准。
一个人进入了顾问公司,如果只是按照上司的指示做事情,是绝对做不好顾问这个职业的。这样的人只能当顾问的“棋子”。如果想成为那种能够给客户带来附加价值的顾问,就必须要磨炼出相应的工作能力。那就是一旦决定了在什么日期之前必须完成什么工作的话,就一定要在那个日期前完成。如果想成为那种能够给客户带来附加价值的顾问,就必须要磨炼出相应的工作能力。那就是一旦决定了在什么日期之前必须完成什么工作的话,就一定要在那个日期前完成。当然,因为顾问这种工作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所以如果一旦决定了某项工作内容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那就必须同时要做好相应的计划和方案,以便让其他合作的人员也要在某个日期之前完成相关的工作。
我在做事情的时候,首先会尝试把工作的内容进行分解,而且肯定是要把最费时间的工作内容最先委派给相关部门,这就是所谓的“CPM(关键路径)方法”。这种方法在项目运营管理中经常使用。在接手一项工作的时候,如果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其完成时应有的状态和时机,那就能够很清楚地明白自己现在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了。一旦工作到了应该完成的时机,就可以利用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手段,把全部信息同时发送给员工、客户以及海外的公司等相关的合作部门,进行工作上的联络沟通。这样一来,就能很漂亮地在当日完成所有的工作。而如果不是用这样的方法推进工作的话,就绝对不会创造出具有知性力的附加价值。
很多人在工作的最后期限到来的时候,还在彻夜紧张地核对着账目等资料,可能心里面还在想着“不管怎么样,咨询报告总算是能赶在期限之前提交了”。彻夜工作(也许除了打麻将等赌博活动之外)这种事情,在人的一生当中并不是经常能做得到的。而且如果经常采用这种工作方式的话,那么完成的工作内容也只能是那种彻夜工作才会有的低质量。如果想交出高质量的工作业绩,那么就应该努力做到具备相应的能力,也就是说不用最后几天的彻夜工作也能完成既定的工作。
现在30岁上下的人,到了40岁左右的时候,可能就要管理和使用几个甚至几十个部下了。作为一个上司,实际上是意味着必须要让部下进行充分而高效的工作,并且要在自己设定的目标期限内,交出高质量的工作业绩。这就是我常说的“知性附加价值”。 作为一个上司,实际上是意味着必须要让部下进行充分而高效的工作,并且要在自己设定的目标期限内,交出高质量的工作业绩。这就是我常说的“知性附加价值”。为了让工作内容产生知性附加价值,那么就要讲究工作方法,那种临渴掘井式的工作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我在号称全世界顾问费最高的“麦肯锡”工作时,自己也经常承担很多项目,有时不得已也用过这种方法。但是包括“麦肯锡”的员工在内,如果去观察所有人的工作方法,就会发现那种临渴掘井式的方法的工作效率非常低,结果自然是使得工作不能够产生出知性附加价值。
所有的工作,必须是对客户有意义的工作,因此必须向客户提供附加价值。如果用我的话来阐述,就是帮助客户提高公司的业绩,使得客户能够顺利地进行经营活动,这就是工作必须带来的效果。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在工作中都要持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只是以应付差事的心情工作,那么这个人就不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所有的工作,必须是对客户有意义的工作,因此必须向客户提供附加价值。那些不优秀的上班族和政府的公务员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天早上把应该在家里完成的事情带到公司里来做。到了公司后,首先去厕所,然后是喝咖啡,读报纸。在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早上仪式”后,才终于正式开始工作。
大前研一职场诫训之二:
知性力来自于不断地自我提升
当我进入麦肯锡以后才知道,它是一家经营顾问公司。于是我问:“经营顾问是做什么的?”得到的回答是:“是指导经营管理的。”这我就为难了。我虽然能够设计原子炉,但说到经营,却实实在在是个门外汉。除了听说过发电成本,其他的诸如价格和成本等经营管理的词汇我根本不懂。
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那个时候我家既没有电视也没有订报,过的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基本没有什么生活常识。外面正在发生什么事,我根本不知道。而像什么经营啊,商务啊之类的,更是从出生到现在就从没有产生过兴趣。那时的我,包括吃饭睡觉,脑袋里从早到晚想的都只有原子炉的炉芯设计问题。换句话说,我就是一个除了原子炉之外什么都不懂的人。
而且,当时我还只有29岁。日本的经营管理者大多在65岁左右,让年纪轻轻的我去指导他们?这种事对我来说实在是无法想象。我立刻就觉得:“这下完了完了!怎么进了这么个公司啊!”
可是,刚进公司就被解雇真是太失败了。所以我决定从头开始学习经营管理的知识。当时我是这么做的: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先记下来,然后反复考虑,想办法让自己明白,剩下的就是拼命学习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先记下来,然后反复考虑,想办法让自己明白,剩下的就是拼命学习了。也就是说,我用的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方法。
“麦肯锡”的教育方针是on the job training (OJT=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培训),可是当时东京事务所并没有什么工作,因此这样的培训也就开展不起来。于是我就想找一些可以成为工作参考的资料,恰巧就在东京事务所的图书室里,我发现了大量的用“麦肯锡”过去工作经验编纂的参考资料。看了这些资料,我也逐渐明白了“麦肯锡”最近一段时间刚刚完成的工作。在“麦肯锡”,白天我不仅要做好翻译工作,而且还要对各种来自海外的关于日本市场的咨询进行调查和回答。下班后,我还会一直阅读那些参考资料到很晚。当时我住在横滨,所以每晚都会坐10点48分的湘南电车(东海道线)回家。周六、周日也来公司,一个劲地读那些资料。
结果,我理解了“麦肯锡”这个公司的概要和业务内容。这意味着,在我还没有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之前,我就已经学会了“麦肯锡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了解了当时“GE”推进的战略经营计划等先进经营案例。
大前研一职场诫训之三:
学会在商业浪潮中搏杀
在目前这种严酷的现实下,30多岁和40多岁的人,今后要如何生存下去才好呢?答案很简单。未来已经可以看得清楚了,自己现在就职的公司在10年、20年后,不可能突然有变得有精神,在一夜之间就能突然好转起来。现在状况不好的公司和不好的行业,今后也只能是越来越不好。在放松管制和世界性的竞争中,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如果不是世界一流的企业,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即使日本政府想要保护弱小的产业和企业,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着他们被淘汰。在这样的时代,现在35岁的人们,到以后退休之前的这30年里,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摆布,然后向神祈祷一样地生存下去,还是在今后5年内用必死的决心去努力,养成能够对应新情况的能力,即使船沉了,自己也有能力游向对岸。我觉得只能在这两个选择中,做出决断。
具体该怎么做,才能确保自己有体力游到对岸?首先,要学会在小集团中生存下去的方法。这就意味着不是依靠大企业的组织,而是靠自己个人的力量生存下去,例如三两个人一起创业。实际上,即使是在5000人或者10000人的大企业,在具体工作中,也只是和人数很少的小集团一起工作。但是创业和在大企业内部工作的不同点是,一个人必须要做很多事情。
在今天,外包已经非常发达了。因此,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可以不做,交给外包公司去做。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了解只有几个人也能生存下去的智慧。游到彼岸的智慧是,要了解网络的使用方法。所谓了解网络,是指自己要有能力在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找到能帮助自己的组织和个人。例如,如果是会计方面的事情,应该找这个人;资金方面的事情,可以找那个人;而法律方面的事情,又有另外一个人可以一起讨论;如果是营业方面的问题,可以请什么样的公司帮忙。重要的是不单要知道这些信息,关键是在需要的时刻,是不是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自己服务。
大前研一职场诫训之四:
生死攸关:知性力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最开始的5年,是准备期间,你要游的这个海是非常寒冷的,并且还有大浪,在跳进去之前,必须先养成基础的体力,之后进行游泳训练比较好。
在商海中培养基础的体力意味着要对所有的事情都持有兴趣,拓展自己关心的领域,自己尝试提出问题。但是还要尽可能地遮挡涌进来的各种信息,只对真正需要的东西进行深度挖掘和思考。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就是说,必须要把基本的思考方法从“受信型”变成“发信型”。对于一件事情,至少花半年到一年进行执着的调研。这件事应该在完成公司的工作的同时进行。根据我在“麦肯锡”时大量起用过30岁左右的员工的经验,这样的训练,至少需要5年。这是因为这些人在20多年以上的时间里脑细胞被破坏掉了,所以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改变的。
虽然一个人想自己改变自己,但做起来是非常寂寞的,但是比起那些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人,用两三年养成基础体力并积累训练的人,更懂得用不同的视点看公司,渐渐地就能看清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价值观也因此而改变。这种能力养成之后,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会惊奇地发现,多了很多能遇到与你价值观一致的伙伴的机会。如果能发现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伙伴,接下来开始的就是游泳训练了。于是,自然就会明白用什么游泳方法好。再接下来就可以深深地挖掘自己想做的事情,明确自己的目标,开始游向新的大海。比起自己一个人游,如果是和价值观一致的伙伴在一起,能到达彼岸的概率就高了很多,这就好像是你坐上了救生船一样。不过,不要自己有意识地创建所谓的人际关系。如果不是在确定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人际关系,那么形成的人际关系就很有可能是不好的人际关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在年轻的商务人士之间流行过的不同行业的交流会。
以前我曾经常常被这样的集团组织请去,做一些演讲。但是现在无论他们怎么邀请,我都不去。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大多数那样的集合,都是相反意义上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抱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想法。因为他们可以靠着自己公司的名片在夜里的银座和赤坂赊账,因为他们自以为所属的公司都是名气大的公司,也就把自己定义为精英阶层了。虽然他们都比较自以为是,其实他们根本就是“伪精英”的集合。他们无非就是想将来能靠着这些“伪精英”之间的关系进行合谋而已。想建立的是有点类似官僚社会的那种志向低下的关系网而已。他们基本上不考虑改变自己,改变日本。这群人只是想着尽可能地在大企业、名企业中建立更多的人脉关系,以便在自己的工作上加以利用,他们考虑的只是怎么对自己更有利。因此,如果自己有意识地创建人际关系,很容易就和这样的人混在一起了。相反,自然而然形成的人际关系网,即使数量很少,但因为是“同志”,反而是可以依赖的伙伴。关于人际关系网建设方面,反而可以一定程度上被动一些,慢慢等,反而更好。离开现在乘坐的船,游向大海这件事,是关乎生死的问题。那个时候,让自己的上司记住自己,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搞得很圆滑,做一些多余的人脉关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必要的是,要培养出能游到彼岸的体力,找到能同生死共患难的伙伴。从SOHO这个形式开始的时,在新出发的驶向新世界的船上,顶多能坐三个人。那个时候,和50个不同价值观的人维持人际关系,没有任何意义。
比30~35岁年长10岁,也就是40~45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是我,就和年轻人交往,而且不是和差5岁的人,而是要和差10~20岁的人交往。就像“Silicon Graphics”公司的创业者Jim Clark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年龄的Marc Andreessen一起创建了“Netscape Navigator”那样。跨越世代鸿沟的纵向沟通往往能带来很多新的事业机会。因为,在数字网络社会中,横向的沟通,也就是相同世代人们的价值观和技能,无论如何积累,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支持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