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成熟度至少要在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逐步内省。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做事总要咀嚼三分。事情的成功也不是钱能衡量的,而是况中三味,兹兹而品,浊得如一块泥巴掉在杯子里,用很细的心才能品出其轻微的甜。由性情做事到性情做人,率意只是在自己的第二空间,但“洋装依然穿在身”,即使内而不敛,却也腼腆得自己如一尊佛,与人打招呼,甚至也是双手拢十、鞠空行礼了。
第二,男女互化。男人性格女性化、女人性格男人化。这不仅仅得益于婚姻,而是天命追求自然与和谐的结果。“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一个男人如果阳火太盛,就必须和女子结合来调节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养生保健。《易经》中亦有“亢龙有悔,潜龙勿用”的说法,否极泰来是和谐之道的终极追求。张三丰“人在山上山,山在巅中巅”,说明了人的一生就是对“和谐”的追求,朱熹的“克己复礼”被王阳明“天人合一”代替,也是这种结果。佛家的“修身养性”,当然不是“男女”之性,而是“性格”之性,培养天、地、物、我性格的趋同。
第三,防御性增强。失败的经验,,加上社会化的人,显然会让一个人的脸上染上绛紫色,脚色沉稳,泪水也藏的很深。“剩者为王”的世界就是你不断地承受打击的过程,“天才”只会出现在十八岁孩子的心里,你的防御性越强,你的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当然,如果你的世界过小,甚至一个人,你就会自己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很无奈地自戕------这是你选择的世界,而不是世界选择的你。-----防御,并不是给自己造城墙,而是让自己的脚茧、手茧、心茧厚一些。记得《三言》引用最多的两句话:“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饶你奸似鬼,喝了老娘洗脚水!”,说明“世情”不同于“事情”,这是20岁与30岁的差别。
第四,圆滑润通。30以前学做人,30以后学做事,这是我的观点。“人性”的修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既需“武火”也需“文火”,富润屋、德润身、道润心,年轻人不是仅需要“修德”,而是很需要学些“道”与“理”,这些,20岁是完不成任务的。“少年狂禅,中年大儒,老年修仙”是古人的修德之道,现在是不适合了,但人生的梯度还得自己给自己划分。自然人---自己人----社会人---天地人,我这样划分人生的阶段,或者叫本我---自我---他我---天我。30岁是“自我”向“他我”的过渡,即你必须找到自己的两个焦点:自己和社会,并且不断把“自己”焦点的能量向“社会”焦点的能量转移,这中间的过程,即“圆滑润通”的修炼。“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儒家的入世,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我认为现在也遑不以为让。
这四点非我所撰,而是心理学的内容。30岁,已经很难“面朝大海,心暖花开”了,而是有些“You are old,father William,And your hair has become very white”的感觉。十年前敢写“年轻时做错的事,到老来反倒要承认它的伟大”,披上一只羊皮就敢横冲直撞,现在是羊皮要反着穿,把温暖留给自己,写东西也笔底羞涩,并且往往在下雨天的后半夜,写出来的也古怪如蚯蚓画符:
我的爱不是金,不是木,不是水,不是土,不是火,而正如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大颠不颠,大赦特赦;活命丹犀,心灵圭臬。
所以我的心像个童子,我的形迹像个青年,我的笔像个老者。我想找一些天趣,我想用美来代替无知,用冷静对待俗,用平静对待喜,我愿把我的故事写成没有生命的钻石,
但当我的心软下来的时候,笔却硬了。
古龙在《大地飞鹰》中有句诗:儿须成名,酒须醉,醉后倾诉,是心言。我无缘无故地记了许多年,也许是怀念一种铁血一样的日子,因为我的性格,这样的日子以前没有,以后更不会有,我希冀拿着林冲那样的铁枪再回梁山,但在流诞的梦里,却是拿程咬金一样的斧头,并且有他那样的头脑,也许,这表示这我还年轻,也许,这意味我还要进行三度的修炼:高度凝挂似月,气度宏恢如水,态度从容于心,正像像朱熹的天上、水中、心中的三个太阳一样永远铭照我心。
这是我宝葫芦里埋藏的魔鬼,它带给我灵感,又吞噬我的灵魂,所以才写一些符一样的文字给它,再把这些灵感用铁枪挑了,直挂云天外,寻找我的战场。
以前写了“海绵铁---中国人的味道”,今天有“怀念铁---我的心灵絮记”。
如喜欢,更多文章请参见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91085505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