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你身边有多少隐形杀手? [打印本页]

作者: net-chen    时间: 2009-2-27 17:47
标题: [转帖]你身边有多少隐形杀手?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癌症是项长期的可逆性“工程”,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引起癌变多发。癌症高发病率前几位的肝癌、鼻咽癌、肺癌、胃癌等肿瘤,与各种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肝杀手: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引起胃癌,肝癌,食道癌的罪魁祸首,它是由发霉的粮食、花生所长出的黄曲霉菌产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 菌的地区,尤其是食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主要损害肝脏并有强烈的致癌、致 畸、致突变作用,目前,国际癌症中心已将黄曲霉毒素定为致癌剂。
胃杀手: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可导致食道癌和胃癌,它存在于腌制食品中。咸菜,咸肉,酸菜等都含有亚硝酸盐。亚硝胺是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而成的产物,而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均广泛存在于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烟熏食物中。
蔬菜中含有较多硝酸盐类,煮熟后放置过久,在细菌酶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与胃内蛋白质分解的产物相作用,形成致癌的亚硝胺。人们在吃了这些剩 菜后,易诱发胃癌。另外,调整饮食防胃癌的其它方法有:低盐饮食,可以减少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摄入。而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丰富的维生素C能抑制亚 硝酸盐与胺结合。
肺杀手:厨房油烟
当食用油烧到150摄氏度时,其中的甘油就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它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粘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 炎等呼吸道疾病。另外,厨房油烟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苯并芘可导致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长期吸入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
结肠杀手:油炸食物、高脂肪饮食
卫生部近期曾发布公告指出,建议尽可能避免食用经过长时间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和各种油炸食品。这其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而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
盘点致癌饮食
茶垢: 茶垢中含有镉、铅、汞、砷等多种有害金属和某些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可导致肾脏、肝脏、胃肠等器官发生病变。
水果中烂掉的部分:水果腐烂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特别是真菌的繁殖加快。有些真菌具有致癌作用,可以从腐烂部分通过果汁向未腐烂部分扩散。所以,尽管去除了腐烂部分,剩下的水果仍然不能吃。
用报纸包的食品:油墨中含有一种叫做多氯联苯的有毒物质,它的化学结构跟农药差不多。如果用报纸包食品,它就会渗到食品上,然后随食物进入人体。人体内多 氯联苯的储存量达到0.5~2克时会引发中毒。轻者眼皮红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咳嗽不止,甚至导致死亡。
霉变的大米、花生和玉米:其中含有黄曲霉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容易引起肝癌和食道癌。有人以为,多洗几次或高温消毒就能去除有毒物质,其实黄曲霉素一旦污染食物,是很难彻底清除的。
碱性食品中的味精:味精遇碱性食品会变成谷氨酸二钠,使其失去鲜味;当它被加热到120℃时,会变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因此,在有苏打、碱的食物中不宜放味精;做汤、菜时,应在起锅前放味精,避免长时间煎煮。
烧焦的鱼和肉: 鱼和肉里的脂肪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V—氨甲基衍生物,这是一种强度超过了黄曲霉素的致癌物。
腐烂的白菜 : 腐烂和没腌透的白菜中,都含有致癌性亚硝酸盐。
烧烤食品:所有的烧烤食品中,都容易出现一种致癌能力相当强的物质——苯并芘,这和油炸食品中的油反复使用,所产生的是同一物质。
用卫生纸或毛巾擦过的水果:许多卫生纸的消毒不彻底,携带大肠杆菌、致病性化脓菌、真菌、乙肝病毒等对健康造成影响。
涂在筷子上的油漆:油漆筷子的使用现在仍然很普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油漆中含有铅、苯等化学物质,常常随着油漆的剥落被我们吃进体内,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桌布上的有毒物质:很多饭店在桌子上铺的薄薄的塑料桌布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含有毒的游离基,能通过餐具借食物进入体内,导致慢性中毒。所以,在外就餐时,不要将筷子直接放在铺有塑料薄膜的桌面上。
防癌食物可分为8大类
1.洋葱类:大蒜、洋葱、韭菜、芦笋、青葱等;
2.十字花科:花椰菜、甘蓝菜、芥菜、萝卜等;
3.坚果和种子:核桃、松子、开心果、芝麻、杏仁、胡桃、瓜子等;
4.谷类:玉米、燕麦、米、小麦等;
5.荚豆类:黄豆、青豆、豌豆等;
6.水果:柳橙、橘子、苹果、哈密瓜、奇异果、西瓜、柠檬、葡萄、葡萄柚、草莓、菠萝、柠檬等各种水果;
7.茄科:番茄、马铃薯、番茄薯、甜菜;
8.状花科:胡萝卜、芹菜、荷兰芹、胡荽、莳萝等。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