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李敖:骂人多了,自然有些错乱 [打印本页]

作者: zgc_604    时间: 2009-2-18 09:13
标题: [原创]李敖:骂人多了,自然有些错乱

李敖:骂人多了,自然有些错乱

/朱国成

李敖喜欢骂人,也会骂人,有点让人不敢惹的意思。当然李敖骂人绝非泼妇骂街的低劣手法,而是搜罗证据、让你自己骂自己、让你的“同志”揭发你,这是很可怕的。

但骂人多了,难免会出现一个问题,今天骂了这个,明天会在骂那个的时候来捧这个;甚至是在骂这个的死后,捎带着把那个给骂了,这样印象恐怕不深,这样就在别的场合又来表扬他。

李敖在《孙中山研究》《新夷说》中为了赞扬孙中山不是“中国人”、赞扬孙中山的西化作风,列举了三十二个例子,其中第十九例是“组织暗杀”:王鼎写信给孙中山,“救亡之策,鼎以为非组织暗杀团体不可”;孙中山批给秘书说,“代答以暗杀一举,先生向不赞成。则在清朝时代,亦组织通知行此,以天下恶人杀不胜杀也。道在我有正大之主张,积极之进行,则恶人自然消灭,不待于暗杀也。”

而李敖在《蒋介石评传》《枪杀陶同志》一节中谈到蒋介石受孙黄指使刺杀陶成章“遂辞沪军第五团团长,东渡日本,习德文。”李敖分析道:陶成章之死既然是为了孙黄一系同盟会的利益,同盟会的‘最高当局’不是枪手蒋介石,也不是派遣枪手的沪军都督陈其美,而是临时大总统孙雯和陆军总长黄兴”。更进一步道:孙中山明言,陶成章于革命有“巨功”,谓刺陶乃“不胜骇异”、“贼我良士”,并“即由沪督严速究缉”,结果如何呢?不了了之!陈其美与蒋介石原是凶手,孙竟要犯人陈其美去查案,哪会有结果呢?蒋介石逃到日`本,孙中山总该知道谁是凶手了吧,但凶徒根本没有缉获归案,明正其罪,反而成为帮手。后来蒋介石还加入“中华革命党”,宣誓效忠孙中山,陈其美至死也一直是孙的死党。…… 

如此精于骂人一道的李敖“说话”太多了也难免错乱,因此有些老板在企业里动辄发表讲话,说东说西,前后抵触,支使得下属不知如何。也有些专家,对任何事物都发表观点、看法,说的多了,也难免有些前后矛盾。

于此种种,当知道,心里要有一个明确的做事原则和界限,破坏原则、超越界限,少说多看,不说也可。


作者: 清风徐来    时间: 2009-2-18 16:42
dui
作者: tracert    时间: 2009-2-19 08:38
见解独到,毕竟李敖是个文人,他也是以自己方式思考政治任务的抉择。
作者: longge00    时间: 2009-2-19 08:45

我现在还处于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的阶段。对此体会不深刻。


作者: xus    时间: 2009-2-19 09:10
少说多看,不说也可。
作者: guojianwang    时间: 2009-2-19 09:56
文人……
作者: dragon    时间: 2009-2-19 10:01
喜怒笑骂,醍醐灌顶。
作者: Zale    时间: 2009-2-20 00:11

有体会


作者: qq8926085    时间: 2009-2-20 13:04
喜怒笑骂
作者: suncj8007    时间: 2009-2-20 13:42

举四海之内,能每语出惊人者,唯李敖而


作者: zblq    时间: 2009-2-20 16:38
少说多看,不说也可
作者: qqiozcas    时间: 2009-2-20 16:46

很正常!

为了说明某个观点,你就要收集论据!

有矛盾,哼正常!

[em01]
作者: cwnum2008    时间: 2009-2-21 08:28
说的很有道理,是这样的情况,要认真体会。
作者: geely    时间: 2009-2-21 11:47

政治就是出尔反尔的多


作者: 四十四    时间: 2009-2-21 15:42

有独特的见解,胆子也挺大的

 支持一下


作者: wujinyuan2    时间: 2009-2-21 21:54

就觉的怪。。。。

怎么有人这样的。。。


作者: 梦想花圃    时间: 2009-2-21 22:05

世人思维错乱,难免,难免


作者: sailadv    时间: 2009-2-22 15:07

见解独到,毕竟李敖是个文人,他也是以自己方式思考政治任务的抉择。

  李敖真的很不错


作者: lipeishu    时间: 2009-2-23 10:08
文化人和企业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企业家的语言直接关系企业方向,而文化还是需要不断辨证的。
作者: alonewolf    时间: 2009-2-25 17:25
个性不错的a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