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饱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题记 第一篇 沉静
思索 2009年的春节,过得颇为平静,比往年要更为平静些,或许成为沉静可能更为准确。从踏上返乡途中的那一刻起,我的大脑一直随着乡村的景致不断演绎着。印象中的乡村是美丽的,晨起总是可以闻到泥土的芬芳。然而,现今的乡村变得并不比20年前有多大改观。皖北农村的建设高潮始于十九世纪的晚期,大概是85年前后。当年的土坯房变为砖瓦房的改造,曾几何时是随着“万元户”称号的兴起而同步完成的。然而近二十年已经被江、浙一代的乡村“别墅”远远抛到了十万八千里。皖北乡村的脏、乱、差,毫无规则而言。所有的商业规则依然还停留在初级的关系经济阶段,漠视商业规则、漠视合同、漠视法律;人情大于法、人情大于安全。我在思考皖北农村的崛起之策。或者,应该首先反思的是皖北农村为什么依然如此贫困? 原央视《对话》节目的策划人罗振宇先生在激荡三十年的终局篇中,曾满含悲悯的回忆起他2008年的一次经历:“。。。她们正要离去时,其中一个妇女就问我可不可以把那个装水的塑料袋给她,我说这可以,就把袋子给了她,自己抱着水走。走着走着,我就想,我真的了解中国吗?刚刚那个妇女,会连一个塑料袋的小利都介意,然而她还不是最底层的,还有比她过得还不如的,而且多得是。而他们,都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甚至应该说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我们每天在那里谈财经,谈上市,谈那些我们认为很大的事。然而我们是否了解这些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悲。所以我认为,你越是觉得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生活中,越要多一份谦卑。” 罗振宇谈到的那位妇女,其实并不仅仅在山西可以看到,其实在皖北的农村,依然有人为了柴米油盐发愁、依然有人为了每包石灰两毛五分钱去卸货而挣破脑袋、依然有人为了几百块的医药费而抱憾死去。贫困是一种病,它会侵蚀一代人的精神。所以,重要的是需要明确是为什么皖北农村依然如此穷困? 是人不够勤奋嘛?no。皖北人从来都是勤奋的劳作着,甚至连沟坎河沿都精耕细作,但是他依然穷困。 是人不够聪明嘛?no。皖北那片热土曾经孕育出多少英雄豪杰,多少仁人志士啊,乃至庄子这样的大思想家! 思来想去,应该是观念。小农的传宗接代观念禁锢着几代人的思想,计划生育始终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将继续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土地的有限性与逐渐增多的人口之间的矛盾将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将制约长远的发展;当地腐败的政商环境制约经济的发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皖北人固有的性格弱点某些方面与当年的河南人颇为相似,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形成了敏感、虚伪、浮夸、算计等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使得所有人都成为了制度的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其实,当今商场上史玉柱就是蚌埠怀远县人,一个典型的皖北人,极尽专营之能事,属于破坏性领导。 (待续) [em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