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郎咸平: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不是“人”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zw 时间: 2009-1-5 09:12
标题: [转帖]郎咸平: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不是“人”
郎咸平: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不是“人”,所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尚未实现。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须有公平的机制做保障,否则就会让一部分投机倒把的“坏蛋”先富起来,让本分人吃亏,激化社会矛盾。
《新世纪》周刊
“我绝对不反对改革,公平怎样衡量?就是要以最广大民众的认可为标准。但我呼吁一定要重新树立起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任何改革都应当以公平为前提。”
《新世纪》周刊:最近有一种说法是出现了倒郎风暴,很多经济学者出来对你有批评,有些言辞还很激烈,你对此怎么看待?
郎咸平:我一直以来对于学者都是相当尊重的,对他们提出的理念,我不会忽略,都认真倾听过。但我必须把这么多年的学术积累,用我认为适当的方法阐述给社会大众听。与他们分享什么才是正确的治国理念。我不会跟进行人身攻击的所谓学者辩论,谁对谁错,社会大众会做判断。当然,我也是有一些失望的。所有的批评者都是在看了、听了我的言论和观点之后而发的,所以似乎都是明白我在说什么。但是,当我仔细读完这些批评后,却发现少有人真正把握我的思想核心,因此他们要么攻击一点,不计其他;要么大而空洞,上纲上线。坦率地说,是一场文不对题的批评。
《新世纪》周刊:对于这场争论,你觉得已经超出了学术的范围?其他学者的意见没有一些可取之处吗?
郎咸平:当然已经不仅仅是学术问题的讨论了。我也必须对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表示一些肯定。肯定什么呢?当时国有企业确实没有效率,国家的包袱确实重,对于很多年轻人的父母那一代,能够吃一碗饺子就挺高兴,买一盒火柴,有一半以上可以划得着就很高兴。当时我们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使我们的民生改善,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变得比以前充足了。这些经济学家是有贡献的,而且当时全国的百姓还是很满意这种开放的形式。但是二十多年下来,我们的基尼系数已经到了0.5。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所得收入分配的指标,国际标准为0.4。一般超过0.4就是危机,因此我反对各种形式伤害剥削大众的例如国企负责人MBO那样的“伪改革”。
《新世纪》周刊:你好像反对最激烈的就是MBO等“国企改革”。
郎咸平:美国的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是资本主义的精神之一。而我们的国企改革是怎么体现这一点的呢?就是把西方资本主义一些表面的现象拿进来,把它掺和在自己的想法中胡乱进行改革。我甚至不敢想象,我们这个社会连一点起码的是非判断标准都没有,国企老总可以这样不负责任。你们有没有想到,国企老总做的不好,反而可以将国企纳为己有,而那些做得好的国企老总呢?他们是不是就活该做得好呢?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连最起码的判断都没有了?我接到几千个投诉,就有八个大字的感觉--“触目惊心、痛心疾首”。我举个例子,某地方的国企,经营没有效率,因此进行了简单的民营化。这个民企老总买了国企之后,贱价买断职工工龄,把下岗的职工一下子全部推向社会,由谁负担呢?由失去了国有企业的政府和我们社会大众负担,他们拿着国有资产,赚取所有的利润;还有更过分的,把国有资产全部铲平,就地建高楼,赚的钱呢?全部归自己,这就是我说的改革的利益归于自己,改革的社会成本由全社会来负担的现象。
《新世纪》周刊:很多人说你是“反改革”,说你忽略了邓小平先生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理,你觉得是这样吗?
郎咸平:这类批评对我来讲,已经是司空见惯。我绝对不反对改革。邓公说过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非常鼓舞人的,全国老百姓是一致支持的。而且我提醒大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面是有潜台词的,就是,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是其他人不能变得更贫穷,这就是原则。
我们引进西方思潮,但是我们把西方的信托责任也引进来了吗?甚至让我们觉得可笑的是,你拿了不属于自己的国有资产,还敢上台来大谈产权改革的经验。我们这个社会连一点最起码的判断标准都没有。看看我们的工人呢?为了工厂辛苦打拼30年,到了最后工厂成了你厂长的了,而我下岗了。你说工人如何能够想得通?这一种让全国的老百姓来负担社会改革成本,而让少部分得利的国企改革,不但是我不能接受的,你们也不能接受,因为它严重地违背了邓小平的改革理念。
《新世纪》周刊:你最近强调公平很多,请完整阐述一下你在此刻强调公平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郎咸平: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是法治化和信托责任的建立,保证起点的公平。现代资本主义的福利经济学中“帕累托改进”,讲的就是一部分人财富增加不能建立在对他人的掠夺之上。但公平概念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中的重要地位,却是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马克思。原始资本主义是没有考虑公平问题的,只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冲击下,才逐步引入公平的概念,并在法律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和实施。中国现阶段忽略了公平,只追求效率。因此,我呼吁一定要重新树立起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任何改革都应当以公平为前提。公平怎样衡量?就是要以最广大民众的认可为标准。只有民众认可的改革,才是公平的改革和成功的改革。
《新世纪》周刊:你最近一直强调民间的声音和观念很重要,有人质疑这和你强调的大政府主义有冲突。
郎咸平:强调民间和主张大政府主义根本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不存在什么对立的关系。社会到了一定的程度会僵化,需要反思。以前我用案例的方法来提出这种思维,但是很多人已经不再关注具体的问题,进而关心制度的变革。对于医改、教育改革的关注就是如此。我非常喜欢网络,网络上一样有很多深入分析中国社会现状的人,他们经常能够提出很多精彩的见解。有人骂我、批评我,有人赞同我,而网络给不同观点的人提供了空间,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们以前的思想太僵化太惯性,对于这么复杂的经济现象,我们需要各种不同思维的冲击,只有网络才能让整个社会的民众参与思考和讨论,我认为应当鼓励这种攻击。一个人提出的想法是对是错,需要大众的判断。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公平在民间。
《新世纪》周刊:有哪些例子令你感觉到民间的深刻、理性和建设性?
郎咸平:我注意到有人提出一个非常有洞见的观点,这篇文章就是《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作者杨先生明确提出: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公众需要一个高效廉洁、平等参与、公平透明的公共领域。由这个事情我更加深深体会到,其实社会上还是有人认真研究社会问题,我希望所有人都把注意力转到这个范畴,真正解决社会固有的一些严重问题。
《新世纪》周刊:你最近开始强调你关心的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有声音质疑你作为一个公司财务专家,为什么要对社会各个层面指指点点,是否有点不务正业?
郎咸平:很多人认可我对个别企业的分析,而且和我一样都希望避免同类悲剧的再发生,但是他们却不能容忍对大环境的质疑,反击我的言论也不从大环境的角度着手,而拘泥于具体某一事件的对错。
中国人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任何事情大方向都是对的,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是个别现象。这是惯性思维,也是滥用辩证法的结果。我一直很奇怪的是,为什么不能认真地想想,中国公司出了这么多问题,究竟只是偶然,还是从根本上就错了,所以才导致这样必然的结果呢?我们并非一定要等到事情变得糟糕,才回头反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所付出的成本会小的多,何况问题已经变得十分严重!
首先我要说,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人,我有权利评论任何我认为值得关注的事物,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事物,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与我的教育背景没有关系。其次,依靠对方所学专业来评价其观点的方法,最不值得提倡。按照这种论调,难道只有学医学的人方有资格谈论医疗改革,难道你没有学教育学就不能讨论中国教育问题吗?我想提醒诸位,每个人的专业方向,都只是他的积累的开始,一个真正的学者,就应该是不断深入,不断进步。更何况,我的主业公司治理就是跟法律政治牵涉极深的。过去数十年的市场经济认识告诉我,其实往往是社会出了问题,经济才会跟着有问题。
《新世纪》周刊:有经济学者盛赞现在是五千年最好的时代,而你觉得有很大问题,你的判断是因何而来?
郎咸平:问题恰恰就在这里!现在大量的所谓经济学者只是局促在经济范畴之中兜圈子,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私有产权改革,其实都不能解决社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可以问一下很多商人和企业家,他们每天在经营问题和经济层面上花的时间不足30%,其他大量时间花在搞关系和保护自己利益上面,睡觉的时候,都怕有非市场因素来干扰他们做生意。不适合的社会环境会抑止经济增长,社会问题是不能够用单纯的经济手段来解决的。我对中国五年多的研究,越来越感觉到,异常经济现象的社会原因才是最关键的。例如有人偷钱,有人偷窃国有资产,有人悍然剥削中小投资者,这些坏的经济现象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例如监管不严、社会道德标准失范。这才是我为什么频频对于社会问题发言的主要原因。
我呼吁大家全社会睁开眼睛看看,呼吁所谓的学者跳出象牙塔,不能对社会各种不正常、不健康的现象假装视而不见。全社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定要替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合理良性的环境。而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范畴里面解决这个问题。我本身是财务专家,我何尝不希望就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面把研究做得精致痛快?但是我不能自欺欺人,就像看到有人盗窃而不能不大声喝止一样。
作者: hj00225 时间: 2009-1-5 12:40
郎教授经常语出惊人阿
作者: 阿敏 时间: 2009-1-5 14:42
感觉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就是不晓得小百姓该怎么办?
作者: taojiangso 时间: 2009-1-5 15:03
郎教授说的好。我昨天中午吃饭与同事聊天,谈到近期《侵权法》(草案)中提到“让患者提供证据”来打官司的问题,感到很气愤和不理解。正在讨论过程中,旁边一吃饭的却支持草案中的观点,他的理由就是“让医院举证,会增加医院很多成本,导致医院的精力分散;而让患者举证,可以避免患者随意打官司,另外,患者成本低。。。。。”我和同事听了,就反驳他,而那个人的脑子就坚持他的观点,我们最后总结“这叫屁股决定脑袋”。实际上,生活当中除了各方利益的博弈之外,谈到最后还是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到底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如果效率优先,那就纯粹算经济账就行了,比如一个亿万富翁的命就要比普通人的命值钱;强势一方利用他的资源可以肆无忌惮地侵占弱势一方的利益,因为他们的理由就是“我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我值钱”。那要如此,这个社会的广大人民的利益如何保证?
现在,我们的政府还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认为,我们改革开放30年了,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人们已经解决的生存问题,人们对公平、安全的需求占主要地位了。我们应该公平与效率并重,公平优先。
作者: 单格本 时间: 2009-1-5 15:26
很深刻。
公平是不是只会是相对的公平?
大环境和全社会如何从根本解决个人和弱势群体的问题呢?
作者: yanzi08056 时间: 2009-1-5 15:52
郎教授的话让我们知道还有学者在说真话,老百姓看到的、身受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身边很多勤奋工作大半生的人最终一无所有,反而是那些不务正业者不劳而获的大部分的国有资产,确实是触目,但已经不再惊心,因为太多了,心都经不起再惊了。
总感觉公平问题是最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社会问题会让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毕竟富人无法生活在全是富人的世界里。
作者: 漫漫长夜 时间: 2009-1-5 18:33
现实总是残酷的,可能要经过改革的阵痛才能找到更好的路吧,不知道劳苦大众能不能挺到那一天。
作者: llgljzxb 时间: 2009-1-6 10:32
第一桶金常是血淋淋的
但不要有仇富心理
作者: mrcoolchw 时间: 2009-1-6 11:16
腐败这个问题何时才是尽头!现在当官的有谁不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呢?
作者: lxl9210 时间: 2009-1-6 11:49
我们社会或学者太缺乏像郎咸平这样有才华而敢于直言的人了!否则追英赶美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 飞天大肥猪 时间: 2009-1-6 14:53
文章标题说的好....郎先生说的好..
作者: JOYSUN 时间: 2009-1-6 17:22
还好,我们还有敢说真话的郎教授……
作者: dragon 时间: 2009-1-6 19:20
既定目标无法实现,造成贫富严重分化,更严重的不公平的发展与社会道德的沦丧,正在侵蚀越来越多的人的良知。
作者: zcj8007 时间: 2009-1-7 12:01
有时,我觉得事情从多角度看看,系统思维一下会更加看到事情的本质。
作者: jxtsj 时间: 2009-1-7 12:09
太好的文章
作者: jxtsj 时间: 2009-1-7 12:09
支持郞教授
作者: 芳菲梦想 时间: 2009-1-7 13:06
看看现在的所谓的专家,整天给国家出什么叟主意?
什么要国民交纳呼吸税,什么中国人民百分之八十以上有自己的房子,不需要国家建设经济房等等。
楼主说的很实在~!
作者: 88851590sz 时间: 2009-1-7 13:54
郎教授的话让我们知道还有学者在说真话
作者: nicol许 时间: 2009-1-7 14:21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古训还是有他的一定真理的。
作者: fengqingya 时间: 2009-1-8 14:54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 创造了文明的辉煌。理越辩越明,让各方声音来得更猛烈些。支持郎教授
作者: 徐玄智 时间: 2009-1-8 16:58
非常有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作者: thswan 时间: 2009-1-8 17:08
语不惊人死不休
句句见血呀
作者: fengpeng 时间: 2009-1-8 17:44
向有良知的学者致敬!
以牺牲他人而取得的财富就是掠夺.
黄光裕\张近东\马明哲之流
作者: jyc555 时间: 2009-1-9 13:20
佩服郎教授,欣赏郎教授的为人。
我觉得,他自称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很坦诚,不虚伪,比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值得尊敬!
作者: kjs7717 时间: 2009-1-9 15:59
不晓得他自己是不是“人”
作者: dazang 时间: 2009-1-9 22:21
“狼”语!
作者: mumu007 时间: 2009-1-10 08:23
努力做带头人!!
作者: Dovepo 时间: 2009-1-10 09:15
郎教授是一个正直的经济学家,他的文章我是必读的。
作者: 犹子 时间: 2009-1-10 14:12
痛心啊
我国也需要有人民的话筒 让政府不敢怠慢那种人的出现
作者: BRIDGELONDON 时间: 2009-1-10 15:24
说得非常好,如果没有公平,效率再高又有何用?帮小部分剥削者挣钱自己没饭吃吗?
作者: BRIDGELONDON 时间: 2009-1-10 15:34
郎教授说了太多实话、真话,所以永远不会被主流阶层所接受,只能算是一个边缘经济学家,平民经济学家,看上去可悲,但老百姓会相信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话吗?
作者: mover 时间: 2009-1-10 17:19
有魄力 我喜欢!
作者: dragon 时间: 2009-1-10 18:07
辛辣,尖刻。
作者: tang211 时间: 2009-1-10 22:19
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公平
作者: jisong1101 时间: 2009-1-11 14:17
只要政府官员能像生意人在市场竞争一样,按照市场规律做事就好了.
作者: caoyang 时间: 2009-1-11 22:58
标题: 经济改革最后必将指向政治改革
长期以来以来一直在关注郎先生的观点,郎先生一直在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声音,很值得尊重。问题是中国是一个党专政的政府,根据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则,这个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经常在利益与人民冲突的时候走到了人民的对面。这个提法并不过分,郎先生其实也多次表达了类似的潜台词。比如过去的二年当中,民营企业实际上是倒退了,无论是五百强排名还是工业增加值统计,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都在下降。效率明显高于国营企业的民营企业为什么会在中国不断倒退?原因很简单,您不是亲儿子,所以挣钱的领域被政府圈起来,留给不争气的亲儿子干,包括通信、能源、交通、金融等,划走的地盘越来越大,留给民营企业的都是些竞争性的产业,而且在银行贷款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也是很苛刻,这些东西民营企业自己已经习以为常了。汇源为什么要出售给可乐?很简单,做得太苦了,想出手。所以谈经济问题不能离开政治体制,否则谈的是皮毛。
作者: 梦想花圃 时间: 2009-1-11 23:0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 zhitengz 时间: 2009-1-12 10:09
我们社会或学者太缺乏像郎咸平这样有才华而敢于直言的人了
作者: tabli 时间: 2009-1-12 11:39
社会是需要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人民需要一个公开、透明的法制社会……
作者: selfchange 时间: 2009-1-12 12:25
支持郎教授,说得都很实在。
作者: biaotiger1 时间: 2009-1-12 14:22
首先声明:不懂经济
其次——郎教授市场语出惊人
再次——为什么国内诸多经济学家们不反驳呢?或者为了保持风度不屑与之辩论,至少也可拿出证据证明些什么呀
听到郎教授的声音多了,国内jj学家们似乎真都变心了
作者: rhythm20 时间: 2009-1-12 17:05
我们社会中所谓的专家或学者太缺乏像郎咸平有才华和良知的人!想起,一个朋友的一句话
很多所谓的专家或学者都是被包养的二奶
作者: shangban05 时间: 2009-1-12 20:01
第一桶金总有些多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事情吧
作者: FATPIGBOY 时间: 2009-1-13 11:51
现实总是残酷的,可能要经过改革的阵痛才能找到更好的路吧,不知道劳苦大众能不能挺到那一天。
作者: charleywang 时间: 2009-1-14 15:49
有人提问题是好事,社会问题本身就应该由广大的人民群众来参与决定,希望有更多的“郎咸平”出现。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