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在北京一只蝴蝶轻轻扇扇翅膀,在美国纽约可能发生一场风暴。或者说中国“蝴蝶”扇动翅膀引起全球风暴。
蝴蝶效应的核心理念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却能以某种方式对社会产生微妙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以企业要关注细节,防微杜渐,注重关联,控制全局。
现在金融界的“蝴蝶效应”:
美国华尔街感冒未愈,全球金融界喷嚏不断,造成了这次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1、随着经济形势的下滑,外部需求的下降,工业消费的降低影响到企业的产品销售;
2、销售下降,订单不能保证,生产收缩,人浮于事,仓库原材料、成品周转率降低;
3、销售下降,销售收入减少,影响销售收入和企业利润;
4、仓库原材料和成品周转率降低,库存占用现金流;
5、企业运营需要动用现金流,现金流减少;
6、资金短缺,企业融资,使企业的债务风险加剧;
7、债务风险加剧,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
。。。。。。
一步步的加剧,迫使企业走向危机,如果企业没有应对措施,企业就将倒闭或破产,而一个企业的倒闭,很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上的一些企业破产。
三、经济危机来临时,关键是怎么来应对?
先说个故事:
一个在路边卖热狗的男人,由于没有文化加上听力视力都不好,所以从不读报,也不看电视和听广播,每天只是热火朝天地卖热狗,销售额和利润蒸蒸日上。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便跟着父亲一起做生意。
儿子看到父亲还在发展生意,奇怪地问:"爸,你难道没有意识到我们将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吗?"
父亲说:"没有啊。你给我说说怎么回事?"
儿子说:"目前,国际环境很糟,国内环境更糟,我们应该为即将来临的坏日子做好准备。"这个男人想,既然他儿子上过大学,还经常读报和听广播,他的建议不应被忽视。
于是,从第二天起,这位父亲减少了肉和面包的订购,同时也不愿再热情地招呼从摊前路过的人们。很快,光顾的人越来越少,销售量迅速下降,几乎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儿子看着越来越冷清的生意,不无得意地对父亲说:"我说的怎么样?现在全世界都处在衰退中,我们也不能例外!" 他感慨地对儿子说:“你是对的,我们正处在衰退之中,幸亏你早点提醒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影响到你的思想、态度和行动,而应该着眼于自己企业内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有的决策。
四、经济危机来临,企业是发展问题?还是生存问题?
根据目前的大环境,对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因此,在2009年将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年份,更是各行业企业的洗牌的年份。
五、危机危机,企业有没有机会?
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大多都经历过97、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1年的“911事件”,当时都对很多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了很多企业的倒闭和破产。但是一些企业都在当时做出了很好的决策,抓住了机会。
在97、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来临时,当时很多企业和现在一样,都遇到了困难,大多企业都很悲观,产品销不出去,积压了很多的库存。现在发展比较大的企业比如浪莎、三鼎、梦娜、伟海等,这些企业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向银行贷款、购买土地等,当金融风暴过去后,这些企业迅速得到了扩张,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实力。
2001年的911事件,一些企业也都受到了影响,做美国市场的企业受到的冲激更大。航空业业绩迅速下降,但是航业受阻,船业业绩大幅度提升,给船业提供了机会。
所以有人说,危机危机就是商机,就看企业具体怎样把握。
可是在当前的经济危机时期,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机会,并不是都能抓住机会,而是考虑如何“过冬”?说到过冬,这个时候,不看企业“外形”高不高大,就看企业的“体质”好不好。
六、当前经济形势企业的二种战略:
1、是生存战略:
这样的企业通常都不太健康,在经济景气时或许可以活的还不错,但到了经济危机时,就没有能力和动力支撑下去。这样的企业首要目的是要活下来。
2、是扩张战略:
这种公司是一种健康的企业,原本就有远大的战略目标,在平时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健康发展。在遇到今天的危机时,恰好等于送了一个机会来大展拳脚。内部本就已经很健康了,正好一致对外。扩大市场推广范围,蚕食竞争对手的地盘,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以逐渐取得弱势市场的领导权。目前还是并购同业企业的好时候,现在企业的价值都往往被低估,有些企业只是缺乏流动性就陷入了困境。这是一个扩大企业规模的好时候。企业扩大了规模,提高了生产力,加之利用自身优势再提高生产效率,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产品反而更加有竞争力了。
所以采取哪种战略要具体视企业情况而定。
七、企业应对经济形势的方法:
应对目前经济形势方法,可以归纳三种:
内部管理
+
产业(产品)升级
+
保证现金流
现在对三种方法进行细化:
(一)、内部管理
1、积极开拓市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2、企业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集中于主业,加强主导产业;
4、加强企业流程改造,提高效率;
5、加强物流环节控制,提高库存周转率;
6、规范财务体系,费用严控,控制应收风险,减少应付款,提高资金流动性。
7、加强内部改革,突出主业,激活效能。
(二)、产业(产品)升级
1、优化产品结构和内部产业结构,淘汰劣势产业或者产品;
2、产业升级,即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技术含量以及自有品牌,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
3、专业化又是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关键所在。
(1)、产品生产的专业化;
(2)、生产工艺的专业化;
(3)、生产服务的专业化。
4、工业工程优化,尽量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
(三)、保证现金流
随着整体市场缩小,企业的供求链发生变化,在严峻的时刻,确保企业现金流顺畅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有人说“现金比你妈妈更重要”。
1、加强销售,借助电子商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2、控制应收款风险,加强货款回收,实时监控上下游企业回款情况;
3、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加强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效益的根本。直接成本大家都较重视,对于间接成本来讲好多时候都易被忽视,只有把企业各环节的数据体现出来,特别是制造型的企业包括返工率、货期延误...等数据。)
(1)、销售成本;
(2)、库存成本;
A、合理预测未来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合理采购;
B、积极进行库存盘查,提高流动性,使企业库存更趋合理等;
(3)、管理成本;
A、注重成效,简化形式
4、缩减不必要的开支;
5、整合各种有利的资源,进行纵向横向联合;
6、严控投资风险;
7、与金融机构保持一定联系,创造融资渠道。
八、企业现金流常见病
(一)、肠梗阻:
当存货增长率非常高,超过50%,但应收账款增长率很低,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叫“肠梗阻”,都堵在肚子里了,也就是库存增大,应收账款还比较健康。这时,就要加大库存的流转速度。
(二)、拉肚子:
在另外一个象限也就是“拉肚子”象限,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库存增长率并不高,库存还是很良性,但是,应收账款增长率却比较高。我们形象地比喻为“拉肚子”,也就是货进来以后都被输送出去了,被消化掉了,但是钱收不回来,就像拉肚子的时候,营养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和转化。
(三)、企业特种病:金融猝死
谨防现金流病还要看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资产密集度。
所谓资产密集度,就是作为企业每年新增的投资,尤其是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在金融变局、银根紧缩的态势之下,要让企业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就要尽可能减少固化的投资,让我们的资产具备随时变现的可能,而不是把所有的钱都固化在固定资产上。否则,一旦遇到银根进一步紧缩,或者遇到还贷高峰的时候,就会马上猝死!所以说,现金流安全是第一位的,加速资金的周转是核心。
为了避免猝死,企业要坚决避免“短融长投”,就是用短期借贷的方式进行长期投资。这种投资模式,是我们中国很多企业缺乏金融常识的一种做法,或者说是缺乏风险意识的一种做法。短融,通常是银行一年期以内的流动资金借款;而长投,往往是大的生产线投资,往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回投资,或者用这些短期资金去炒作房地产,去买地、去盖厂。“短融长投”一旦遇到了国家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就是致命的,这时候,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
其实目前的经济形势是对企业实力的一次考验,如何渡过这个难关,就看企业实力。
一、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在北京一只蝴蝶轻轻扇扇翅膀,在美国纽约可能发生一场风暴。或者说中国“蝴蝶”扇动翅膀引起全球风暴。
蝴蝶效应的核心理念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却能以某种方式对社会产生微妙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以企业要关注细节,防微杜渐,注重关联,控制全局。
现在金融界的“蝴蝶效应”:
美国华尔街感冒未愈,全球金融界喷嚏不断,造成了这次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1、随着经济形势的下滑,外部需求的下降,工业消费的降低影响到企业的产品销售;
2、销售下降,订单不能保证,生产收缩,人浮于事,仓库原材料、成品周转率降低;
3、销售下降,销售收入减少,影响销售收入和企业利润;
4、仓库原材料和成品周转率降低,库存占用现金流;
5、企业运营需要动用现金流,现金流减少;
6、资金短缺,企业融资,使企业的债务风险加剧;
7、债务风险加剧,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
。。。。。。
一步步的加剧,迫使企业走向危机,如果企业没有应对措施,企业就将倒闭或破产,而一个企业的倒闭,很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上的一些企业破产。
三、经济危机来临时,关键是怎么来应对?
先说个故事:
一个在路边卖热狗的男人,由于没有文化加上听力视力都不好,所以从不读报,也不看电视和听广播,每天只是热火朝天地卖热狗,销售额和利润蒸蒸日上。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便跟着父亲一起做生意。
儿子看到父亲还在发展生意,奇怪地问:"爸,你难道没有意识到我们将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吗?"
父亲说:"没有啊。你给我说说怎么回事?"
儿子说:"目前,国际环境很糟,国内环境更糟,我们应该为即将来临的坏日子做好准备。"这个男人想,既然他儿子上过大学,还经常读报和听广播,他的建议不应被忽视。
于是,从第二天起,这位父亲减少了肉和面包的订购,同时也不愿再热情地招呼从摊前路过的人们。很快,光顾的人越来越少,销售量迅速下降,几乎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儿子看着越来越冷清的生意,不无得意地对父亲说:"我说的怎么样?现在全世界都处在衰退中,我们也不能例外!" 他感慨地对儿子说:“你是对的,我们正处在衰退之中,幸亏你早点提醒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影响到你的思想、态度和行动,而应该着眼于自己企业内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有的决策。
四、经济危机来临,企业是发展问题?还是生存问题?
根据目前的大环境,对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因此,在2009年将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年份,更是各行业企业的洗牌的年份。
五、危机危机,企业有没有机会?
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大多都经历过97、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1年的“911事件”,当时都对很多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了很多企业的倒闭和破产。但是一些企业都在当时做出了很好的决策,抓住了机会。
在97、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来临时,当时很多企业和现在一样,都遇到了困难,大多企业都很悲观,产品销不出去,积压了很多的库存。现在发展比较大的企业比如浪莎、三鼎、梦娜、伟海等,这些企业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向银行贷款、购买土地等,当金融风暴过去后,这些企业迅速得到了扩张,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实力。
2001年的911事件,一些企业也都受到了影响,做美国市场的企业受到的冲激更大。航空业业绩迅速下降,但是航业受阻,船业业绩大幅度提升,给船业提供了机会。
所以有人说,危机危机就是商机,就看企业具体怎样把握。
可是在当前的经济危机时期,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机会,并不是都能抓住机会,而是考虑如何“过冬”?说到过冬,这个时候,不看企业“外形”高不高大,就看企业的“体质”好不好。
八、企业现金流常见病
(一)、肠梗阻:
当存货增长率非常高,超过50%,但应收账款增长率很低,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叫“肠梗阻”,都堵在肚子里了,也就是库存增大,应收账款还比较健康。这时,就要加大库存的流转速度。
(二)、拉肚子:
在另外一个象限也就是“拉肚子”象限,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库存增长率并不高,库存还是很良性,但是,应收账款增长率却比较高。我们形象地比喻为“拉肚子”,也就是货进来以后都被输送出去了,被消化掉了,但是钱收不回来,就像拉肚子的时候,营养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和转化。
(三)、企业特种病:金融猝死
谨防现金流病还要看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资产密集度。
所谓资产密集度,就是作为企业每年新增的投资,尤其是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在金融变局、银根紧缩的态势之下,要让企业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就要尽可能减少固化的投资,让我们的资产具备随时变现的可能,而不是把所有的钱都固化在固定资产上。否则,一旦遇到银根进一步紧缩,或者遇到还贷高峰的时候,就会马上猝死!所以说,现金流安全是第一位的,加速资金的周转是核心。
为了避免猝死,企业要坚决避免“短融长投”,就是用短期借贷的方式进行长期投资。这种投资模式,是我们中国很多企业缺乏金融常识的一种做法,或者说是缺乏风险意识的一种做法。短融,通常是银行一年期以内的流动资金借款;而长投,往往是大的生产线投资,往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回投资,或者用这些短期资金去炒作房地产,去买地、去盖厂。“短融长投”一旦遇到了国家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就是致命的,这时候,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
其实目前的经济形势是对企业实力的一次考验,如何渡过这个难关,就看企业实力。
很烦这种文章,说了等于没说:
例如:
“其实目前的经济形势是对企业实力的一次考验,如何渡过这个难关,就看企业实力。”
咨询师开的药方,一般貌似包治百病的。
仔细读了,写的真不错呀
不错,挺受教的。
提供一个框架,具体的构造就因企业自己的条件去调整。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