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郭嘉的识人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4 12:02
标题: [转帖]郭嘉的识人之道

郭嘉的识人之道

三国当中,若讲行兵布阵的计谋,无人可比诸葛亮;若讲识别个人的性格特征,熟谙人性的弱点,则无人能出郭嘉左右。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帐下第一幕僚。在曹操众多的谋士当中,岁值青年而富有才华者,曹操最欣赏郭嘉,有意倚为托孤忠臣,让其辅佐子孙后代的万代基业。不幸郭嘉短寿,38岁就告别人世,从征十一年,多立奇勋。后人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曹操痛失股肱,每每思之,泪如雨下。

小霸王孙策少年英俊,勇猛无敌,虎踞江东六州八十一郡,世人不敢侧目以视,唯郭嘉不以为然,说孙策勇而无谋,轻而无备,日后必丧小人之手。后来孙策果然在一次野外打猎途中,被许贡的三个家丁所害。

袁绍四世三公,屯兵冀州,兵多将广,势力强大,曹操深以为惧。郭嘉却对曹操说,袁绍外宽而内忌,好谋而不善断,干大事则惜身,见小利而望义,冢中枯骨,日后必为明公所擒。官渡之战,曹操以7万对70万,袁绍屡出昏招,又刚愎自用,不纳忠言,乌巢被烧,粮道被断,最终被曹操一举击溃,此役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袁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闹起了窝里斗,曹操分而击之。袁谭被杀后,袁熙、袁尚逃往辽东太守公孙康处,此时郭嘉已得重病,弥留之际遗书一封给曹操: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不出所料,没有几天,公孙康就将二袁的首级献上。

打蛇打七寸,看人看本质,郭嘉识人确实高明。因此说郭嘉是三国中的第一相人大师,实不为过。

诸葛亮在识人的谋略上远不如郭嘉,荆州用关羽,街亭用马谡,上庸寄望于孟达,都招致功败垂成的惨局,可见,用人之道确是不高明。诸葛亮用眼看人,注重表象,魏延脑后长着反骨,他就断定此人必有反心,临死也得留下计策,让人除了魏延,实际上是他把魏延逼反了。郭嘉用心看人,察看人的行为习惯,分析人性发展的趋势,所以能把人看到骨头里,从不走眼。

郭嘉能够识人源于他丰厚的学识,超人的智慧。三国中没有大书他的兵法策略,但是当刘备与关羽走投无路时,他都力劝曹操予以接纳,为的是以此给曹操做广告,表明其招贤纳才的决心。曹操攻打徐州时,狂风吹断车前大旗,郭嘉马上占卜一卦,料定刘备晚间必来劫营。胸中没有学识,不通周易,不懂兵法,怎能有如此见识?

古语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凡欲成大事者,必要善于用人。欲要善于用人者,必先善于识人。识人,要把人看到骨子里,熟知人的性格特征,摸透其人的七寸与软肋,真正使用的时候才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常听有人在大会小会上发言: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是第一位的。这话仔细分析一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识别他人,第二是让他人识别自己。识别他人,尽量要抛开别人的优点,识别他人的弱点,与人打交道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他人识别自己,尽量要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这样别人与自己打交道时,才会相信自己。

中国是世界上最不缺人的国家,中国又是世界上人的关系最复杂的国家,在中国,谁把人的因素研究明白了,谁就能生存并发展。谁如果不能驾御别人,将终生受人所制。做官如此,做生意亦如此。

擦亮我们的双眼吧,要看清这变化缤纷的世界,就多学一学郭嘉的识人之道。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5 00:27

  上面的这篇文章,飞猫在网上阅后有所感触,不过,文中有些话还是有所欠缺及错误。

明日飞猫再来抛砖引玉、评议一二,欢迎大家共同讨论,共同交流。


作者: 唐沙    时间: 2008-12-15 00:31
哈哈 蛮好啊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5 20:50

  纵观历史,人才是国家、企业首要和根本的要素。无论从哪个角度,人都是第一重要的,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差距。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兴衰周期可以直接表现为人才的兴衰周期,优秀人才的大批聚集并充分发挥作用,政令措施普及到全体利益,是决定国家、企业兴衰与否的根本。

  在人与事方面,拥有渊博正确的知识,是领导者的优秀品质之一。有时候,对人比对事的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些。在此,我主要针对上文在人的方面粗略性的作一点评议。

  文中说:“……识别他人,尽量要抛开别人的优点,识别他人的弱点,与人打交道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他人识别自己,尽量要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这样别人与自己打交道时,才会相信自己。”

   就领导管理而言,上述的这段话误人矣。在此,飞猫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以作抛砖引玉之功,想到哪说到哪,望大家能够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飞猫浅以为:“领导之道,其要在人事两端,因势利导,顺以推移”。知人与善任,是领导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他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般情绪是什么,在特殊情况下是什么反应”,则是领导者在知人善任方面的基本功。

  常言道:“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兴趣与爱好,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走私大王赖昌星有句名言:“不怕他们爱好什么,就怕他们没有爱好”。人们都喜欢尊重自己的人,人们都喜欢欣赏自己的人,人们都喜欢与自己嗜好一样的人,人们都喜欢与自己一致的人(如战友、同学、同乡……)

  我们每个人都有忠于自己的天性,都渴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他们实现忠诚自己的方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遗憾的是,很多领导者并不懂得善待下属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乃至试图克服其短处、修正其缺点,以迎合自己而非组织的好恶来选拔人才,这样做只会打击他人的自信心,使他自身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来。其结果往往是使组织的目标受挫,事倍功半。太多的人都想改造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人们不会改变,领导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一个人不能主宰一个集体,我们不否认领导者的巨大作用,但就整体而言,取胜所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绝非领导个人之功。领导者的成就依赖于领导能力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其下属做事才能的充分发挥。组织聘请人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喜欢干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有什么缺点,毕竟下属们可挑剔的地方和缺点不胜枚举(要不然就不是你当领导,他当下属了,呵呵)。优秀领导者的天职,总是以“他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为出发点,专注于挖掘综合人才的长处、喜好与优点,注意他们在每个细节上的杰出表现,尊重他们,欣赏他们,想办法利用每个人的优点并诱发他们将热情倾注在工作之中,成就出更好的生产力,这就是优秀的管理之道,这才是发挥你领导力的优势所在,这才符合中国式领导术“因势利导,顺以推移”经典古训。这一点,古今中外的优秀领导人皆莫如此。因此,他们总是拥有能力强干、乐意奉献的下属。遗憾的是,依然有许多领导者并不重视此点,为迎合个人而非组织的好恶选拔人才,常干克服其短处、试图修正他们缺点的事倍功半之举。
           
  如果人们不将时间投入到他喜爱的事情上,他就绝不可能感到自我满足;如果他得不到自我满足,他就将失去生活的热诚;如果他失去生活的热诚,你就将失去生活的动力。指望一个失去工作动力的人去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就像指望一个停摆的闹钟去准确报时一样,可笑之极。
  所以,优秀的领导者,应时刻不忘给予手下忠于自己的机会——燃烧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特别才干发挥到极致,而自己从中收获的,恰恰是财富与成就。善待下属使之忠于他们自己的诉求与喜好,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有谁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谨记:成功之道,不在于克服了多少缺点,而在于多大程度地把优点发挥出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与一个没有优点的人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也仅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任何想在组织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的想法,最终造就的只能是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各方面均优秀的人才根本没有,因为人只能在某一领域达到卓越,最多也只能在几个领域达到卓越。人无完人,特别是强人,总是缺点与优点同样鲜明。个人有缺点,但是组织却可以通过有效的人员搭配,相对完满起来;一个科技人员,可能很不善于人际应酬,把他纳入组织当中,只要安排适当,就可以发挥他的科技之长,而让其他擅长交际的人来补其之短,这样组织就同时拥有科技与交际两项优点了。

  对于领导之道,美国著名的企业领袖福特说了一句生动精辟的话:“领袖人才年龄、外貌、才能、处境各有不同,但有一条线索可以把真正的领袖辨认出来,那就是不管怎样,他手下的人经常有卓越的表现。”

  …………

  以上所述,偏重于“他人喜欢什么”这一方面。至于他人不喜欢什么这一方面,则偏重于权谋与征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5 21:07:44编辑过]

作者: xulz    时间: 2008-12-16 09:47

感觉楼上的帖子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人才管理,目的是求发展。而主楼的帖子更贴近于竞争对手关系的管理,目的是求获胜(尽管现代商业竞争有别于你死我活的战争)。不知这样类比是否合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9:49:03编辑过]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6 10:56

xulz的类比合适。不过,我们要注意主楼的贴子文中所述:“常听有人在大会小会上发言: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此文作者所述其实还是内部管理。毕竟,没有哪个人会邀请竞争对手在大会小会进行演讲。

在识人之道方面,比较出名的就属曾国藩的《冰鉴》,但对于相书之类的东东,我想现代人绝大多数对此不是很了解,难以操作,但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中国不少的古文化精粹,如果能像现代白话文一样通俗易懂,像科学一样逻辑严谨,经得起现代生活的通俗事例普遍验证,早就大行其道了。

飞猫初看《郭嘉的识人之道》一文,对于古人的谋略智慧与知人善任,不由浮想起俺年少时常常看的《智囊补》(明末清初的大才子冯梦龙所著),里面的各方面事例让人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谋略、知人善任。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所以,读些古书,读些历史事例,将古来今人行过事迹体贴分晓,何人用此如何取胜,何人不用此如何却败了,每事如此校量,方有所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15:19:53编辑过]

作者: coolpirate    时间: 2008-12-16 11:35
"燃烧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特别才干发挥到极致,而自己从中收获的,恰恰是财富与成就。善待下属使之忠于他们自己的诉求与喜好,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有谁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呵呵。

关于郭嘉。。。。。。。。

想问一个问题:

这里比芙蓉姐姐有才的人多了,但为什么历史记录的却是芙蓉姐姐???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6 11:58

待吃过饭,再来说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12:11:18编辑过]

作者: coolpirate    时间: 2008-12-16 12:23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8-12-16 11:58:34的发言:

待吃过饭,再来说说。


看过飞猫兄的很多文章,佩服之余,交流交流。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6 13:31

想问一个问题:

这里比芙蓉姐姐有才的人多了,但为什么历史记录的却是芙蓉姐姐???

这个问题好说,栖息谷里比芙容姐姐有才的人多了,但我想谁也不愿意与芙蓉姐姐比较,好出她那一类的风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另外,芙容姐姐之类的小丑型人物,还达不到历史记录的高度。

coolpirate兄客气了,愿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8-12-16 13:50
飞猫有没有思考一下,奉孝缘何投孟德?窃以为,论识人、用人、玩人,三国当曹操第一!
作者: coolpirate    时间: 2008-12-16 14:23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8-12-16 13:31:49的发言:

想问一个问题:

这里比芙蓉姐姐有才的人多了,但为什么历史记录的却是芙蓉姐姐???

这个问题好说,栖息谷里比芙容姐姐有才的人多了,但我想谁也不愿意与芙蓉姐姐比较,好出她那一类的风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另外,芙容姐姐之类的小丑型人物,还达不到历史记录的高度。

coolpirate兄客气了,愿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呵呵,刚准备回复,不过感觉我引的这个话题有点偏题了,无法和你的主题(用人识人)联系起来,不展开了。

有空交流其他的。

[em07]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6 15:02

  奉孝缘何投孟德?正如古人所说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郭奉孝投曹操,与张良感叹刘邦“沛公殆天授也”,异曲同工。当谋略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时,两方自然有了“英雄惜英雄”的感触。

  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最初出隐,是和田丰等北上依附当时势力最强大的袁绍。袁绍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更是厚礼待之。郭嘉住数十日后,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还说:“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却说:“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郭嘉知二人还没发现到袁绍的短处,不再多言,遂离绍而去。
  恰逢曹操招贤纳士之时,荀彧、程昱共举郭嘉!曹操招见郭嘉,问计袁绍。郭嘉说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并献计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一举攻克吕布。这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袁曹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的才能抱负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他离开曹操营帐后,大喜过望的说;“真吾主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事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

  荣誉的桂冠自然属于最高胜利者。曹操在人之道方面,当属第一。不过,郭嘉在三国的人物里面,也应是名列三甲。

  中国古代的真英雄曹操之所以能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所成就,关键也在于他身边聚集了一班文武贤才。
  在《短歌行》中他写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前两句取意于《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他以此表示希望接纳尽可能多的贤才。后两句典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姬旦说:“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曹操借此典故,表示要谦虚谨慎地对待有才识的人,使全国的人都真心归服。为了招募贤才,他连续颁布了《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格令》。这三令对当时有才之士都是颇具吸引力的。
  招贤、聚才都是为了用才,让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出谋献策。为此,曹操颁布了《求言令》以广开言路。他是善于集思广益的:他所采用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两大方针政策,就是采用毛的建议。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春,在先征刘表还是先征乌桓这一问题上,郭嘉力排众议,主张先伐乌桓,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意见,大败乌桓,平定了中国北部。他十分爱才、惜才,《典略》写道:“(陈)琳作诸书及檄,草成是太祖(曹操)。太祖先苦头风(痛),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可见其爱琳才之深。郭嘉病死,曹操两次写信给推荐郭嘉的荀,表示深切怀念,说明其惜才之甚。
  总之,曹操的文治武功业绩,都溶汇了众多人才的智慧。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总是有限的,没有一班文武人才的辅佐,曹操虽有奇才,但其一人是成不了大事的。由此可见,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6 15:34
呵呵,俺今年是第一次跟王大哥交流了,怪想你的,呵呵。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6 15:48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8-12-16 13:50:00的发言:
飞猫有没有思考一下,奉孝缘何投孟德?窃以为,论识人、用人、玩人,三国当曹操第一!

王大哥谈谈你对识人用人之道的高见,如何?


作者: ZHANGWEICM    时间: 2008-12-16 18:42
好文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8-12-17 00:48

飞猫的文章视野宽广、见有高度、引论翔实、评述不俗,读来总有畅快之感。

谈到我的识人、用人观点,其实很不值一提,论识人,我是凭经验,靠逻辑(人性推理);论用人,我的观点是人格平等、人尽其长,以共事的心态来处理与领导和下属关系。我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周围的同事、寻求一种价值认同的工作氛围,如果一个机构或人的价值体现违背我的基本价值,又无从改变,我会立刻切割。例如,有一种人一旦了解我会立刻远离,就是即信奉资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者。


作者: coolpirate    时间: 2008-12-17 07:26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8-12-17 0:48:47的发言:

我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周围的同事、寻求一种价值认同的工作氛围,如果一个机构或人的价值体现违背我的基本价值,又无从改变,我会立刻切割。例如,有一种人一旦了解我会立刻远离,就是即信奉资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者。

QUOTE:
个人感觉价值观不等同于道德底线,唐僧总不能强迫八戒不好色,百花齐放未必不好,“立刻切割”是否妥当?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12-17 09:30

个人感觉价值观不等同于道德底线,唐僧总不能强迫八戒不好色,百花齐放未必不好。

确实,关键看他的价值观是怎样的。领导者总不能因为自己不赌不嫖,不喝酒,就远离了精明能干、却喜欢喝酒、喜嫖的下属,只要他的不良习性不触犯到组织发展的起码要求,他的优点大过缺点。曹操的《贤勿拘品格令》,就是这方面用人典范的案例。

coolpirate兄与王老师的交流沟通可能少一些。另外,基本价值与高尚要求,是二个不同要求的标准。就像法律法规与道德一样,两者是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

资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即是用钱袋来衡量一切的人。这种人是不可取的,必须远离。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谈金钱很俗气,没金钱很生气,有金钱很神气。你不喜欢金钱吗?
  军无财,则士不来;军无赏,则士不往。人情千古多重金,从古至今谁看到过没钱的领导人,能有效领导大众的呢?孔老夫子三千弟子,最终只剩下七十二贤人,就是历史的见证。革命领袖孙中山因为筹集不了新政府运转所需的基本费用,所以被袁世凯谋夺了革命的果实当上了大总统。

  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是万万不能的。
  谈道德有傻气,没道德有愤气,有道德有慧气。你不喜欢道德吗?
  舍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化人者顺。道德代表诚信,代表着可靠、可以预测和可以信赖,它是结合追随者与领导人的强力胶。没有敢用不信赖自己的人,更没人对不信赖自己的人尽忠。从古至今谁见过追随者与领导人之间唯利是图、鲜廉寡耻、勾心斗角,国家、企业能精诚团结并取得良好组织效果的呢?能真正不断发展壮大的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9:32:27编辑过]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8-12-17 14:41

回coolpirate兄:

价值观和道德不可混谈,价值观决定道德水准,二者是因果关系。

社会道德的底线是法律,社会上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基本价值观,但没有什么道德底线。我有一个邻居,一天知道了自己女婿包二奶后,立刻呼天抢地,还去砸了亲家的家。后来她儿子也包二奶还生了私生子,她听闻后却非常高兴,她有道德底线吗?没有!她只有自己的价值观,就是保护血亲的利益。唐僧的价值观是出家人要守戒,因此他一定是强迫八戒不能犯色戒,八戒原本好色,自然会有一个心静的过程,我们看到西天途中,八戒虽随屡生色心,但在唐僧的告诫和迫使下,居然一次没有得逞过。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交往中要诚信,在企业中,你会遇到一些领导或同事,和同事之间没实话,你切割吗?我会,这是止损。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8-12-17 14:56

资本主义者信奉:逐利是人的本性,人有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唯物主义者相信,神、鬼是不存在的,人死万事休。

两种信仰结合到一体的人,一定是自私、贪婪,因为他相信活着不去追求享受,死了就没有机会了,人与人之间就是天生的竞利关系,人有权为了自己活得更好而不顾他人生存与否。现实中国社会中,这种人太多了,一个城市可以为了市容去剥夺那些小本摊贩的生计,一个企业家为了自己利润更多一些可以肆无忌惮的去裁员和消减员工福利,鼓吹经济学家可以不必讲良心......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哲学家认为,人必须要被套上枷锁,否则就是魔鬼。

欧美奉行资本主义,但他们强调人必须用对神的信仰和敬畏加以束缚,因此,美国的新教徒普遍相信事业成功者上帝的选民,成功者也认为,上帝让自己获得金钱,但自己没有权力去奢费金钱,财富要回馈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者,但反对资本主义,他们主张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无权去占有超出合理需求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束缚。


作者: coolpirate    时间: 2008-12-18 07:41

呵呵,飞猫和王老师太客气了,千万别这么称呼我,大家都直呼ID比较号。;)

1、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是一个社会共性的认识。就比如,道德底线不允许我们“随地吐痰”,但在有些人的价值观里,“随地吐痰”并不构成他的价值衡量。

2、基本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

每个人有自己衡量事物的个性价值观,一个组织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共性价值观,不能要求“共同的价值观符合某个个人的个性价值观”,不是因为唐僧是头,所以就必须符合唐僧的个性价值观(戒欲),而是什么更利于目标的达成(取经成功)而选择价值观。换句话说,假如,只是举个例子,八戒的好色能更好的促成西天取经,那么唐僧是第一个应该被踢出去的人……

……等下回来回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8 8:34:16编辑过]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8-12-18 11:26

社会管理者采用法律的形式来确立一条公共道德的底线,就个体而言,他根本搞不清这条线的全貌,所以,公共道德的底线在很多人眼中看不到,你奉行的是自己的价值,有一条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

欲成事者,必须要让周围人来认同并接受、奉行的自己价值体系,八戒要通过跟唐僧去取经来修成正果,他就必须接受具足戒,否则就向悟空一样被赶走。

人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一般很难改变,但一些行为价值往往会多有变化。


作者: coolpirate    时间: 2008-12-19 00:02

以下与王老师探讨:

第一个问题:

三条线:

第一条:公共的道德底线;

第二条:法律底线;

第三条:个体的道德底线;

公共的道德底线 < 个体的道德底线 < 法律底线。

随地吐痰,裸奔,同性恋等等都属于公共的道德底线,但有人就不认为裸奔是违反道德的,并且法律也不会给一个裸奔者判刑。

第二个问题:

欲成事者,必须要让周围人来认同并接受、奉行的自己价值体系,八戒要通过跟唐僧去取经来修成正果,他就必须接受具足戒,否则就向悟空一样被赶走。

如何能确定自己的(也就是这里的管理者)价值体系就是有利于组织前进的体系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9 8:39:19编辑过]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8-12-19 14:56

coolpirate 兄:

我认为这里要调整一下,公共的道德> 法律 >个体的道德底线

如:随地吐痰,公共道德是反对的,法律层面那,你在特定的场合要罚款,这个范围就小了,到了个体,只要没有人管,偷偷吐一口就走。

所以法律的职能是维系公共道德的底线,约束个体,故应居中。

第二个问题:

如何能确定自己的(也就是这里的管理者)价值体系就是有利于组织前进的体系呢?

这是一种自信,作为管理者,他的价值体系对企业是否有利,不需要一定要先得到他人确认。管理者是方向指引者和开路人,他的眼前没有路或是岔路,他必须要建立一种组织纪律:相信我,听我指挥,跟着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9 21:44:05编辑过]

作者: lyjlm    时间: 2008-12-20 11:46
赞!看事物看人,要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眼睛只能让你看到表象,实质是看不到了,而且很多的时候都会蒙蔽你的。
作者: yzywinner    时间: 2008-12-20 15:25
好一个郭嘉,的确是个识才的能人啊。LZ转的文章看后很有收获
作者: 映雪星菱    时间: 2008-12-21 19:00
标题: 回复
家人的帖子不是说了吗?品牌的传播首先是认知,芙蓉姐姐用另类的方式让大家首先知道了她,可历史不会记录她
作者: sichouzhil    时间: 2008-12-22 14:18

受教了


作者: coolpirate    时间: 2008-12-22 16:52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8-12-19 14:56:12的发言:

coolpirate 兄:

我认为这里要调整一下,公共的道德> 法律 >个体的道德底线

如:随地吐痰,公共道德是反对的,法律层面那,你在特定的场合要罚款,这个范围就小了,到了个体,只要没有人管,偷偷吐一口就走。

所以法律的职能是维系公共道德的底线,约束个体,故应居中.

第一个问题确如 王老师所说。

第二个问题:

如何能确定自己的(也就是这里的管理者)价值体系就是有利于组织前进的体系呢?

这是一种自信,作为管理者,他的价值体系对企业是否有利,不需要一定要先得到他人确认。管理者是方向指引者和开路人,他的眼前没有路或是岔路,他必须要建立一种组织纪律:相信我,听我指挥,跟着我!

其实,我更倾向于这样理解王老师的意思:

即便是错,管理者也必须坚持下去。


作者: 好学之人    时间: 2008-12-22 17:09

注册了这么久第一次感觉到了畅快淋漓

听诸位讨论 就是爽啊  哈哈 


作者: jingfalzf    时间: 2008-12-22 20:54

在识人方面我自信有一些小小的心得。只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呵呵...我觉得我见过很多很多人,一直到有一天第一眼看到一个人的时候就回有一个感觉,这样的感觉来自于:服饰,话语,语气,神情,动作,眼神等。应该有些表象化,所以我可以感觉一般人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但不包括一些城府很深很深的人。    而“察看人的行为习惯,分析人性发展的趋势,把人看到骨头里。"这样才可以真正的认识一个人,认准一个人。    认人在于用人,这是作为领导者的识人的根本出发点。然而怎样才能快速的认准一个人呢,我想这才是现在的领导者应该好好研究的课题。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领导者的职责只是把一个合适的人放在一个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其所长。    我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面试过很多公司,也经历过几个公司,看一个个公司从兴起到衰落,无不是因为用人不当所致。这就说明道理很简单,但是真正会用的人很少。这个就是执行。      上次六周年家人聚会,和一个培训师朋友聊天。他给很多知名企业做培训,执行力方面的培训。从一坐下就谈这个,尽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在给我讲他的这些观点。我最后他培训后的效果,他没告诉我。其实在我心里总以为效果应该怎么好,不然那么长时间他就不会一直阐述他的观点而是直接告诉我哪个企业是他做的培训而后效果如何如何的显著了。      通过聊天我觉得他讲的非常好,至少我觉得很受启发。关键是他讲完以后领导的实施力度。如果只是当成故事的听一场,听了也就算了。如果说有用的话也许在某一个场合可以作为一种谈资。     我比较喜欢行动派。用坚决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无论是生活里还是商业上都有很多潜规则。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要敢于打破常俗,善于识人,善于用人,善于律己,善于行动。

一时思绪不受控制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家人多多指正。

[em01]
作者: cw7811    时间: 2008-12-24 09:50
不错
作者: 竹影清风    时间: 2009-5-24 16:37
&nbsp;&nbsp; 用人之道重在识人,识人这道重在识心。用人用心,万事方可俱已。
作者: wolfwork    时间: 2009-5-26 17:56

郭嘉的典故已经耳熟能详了,人是最难琢磨的,如果真能把人看透,那是神,不是人


作者: 小姿女人    时间: 2009-6-1 15:13

很不错的文章


作者: 空空快车    时间: 2009-8-22 13:47
&nbsp;看人就是看一个人的秉性,一个字好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