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非主流”学者讲金融海啸
在昨天晚上央视“面对面”栏目中,主持人董倩与近来因为一本《货币战争》的财经类图书而走红的“非主流”学者宋鸿兵进行了一番交流。草根出身的宋鸿兵,曾经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十几年,并在构成如今金融风暴源头的美国“两房”机构中工作了五年。他以自己独有的观察视角,对目前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解析,其观点之深刻令人叹服。尽管经济理论界对宋的那本《货币战争》一书,否定居多,认为是莫须有的“阴谋论”,但宋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大量的一手例证,为自己的观点作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论证。
现任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的宋鸿兵。在20世纪90年代初赴美留学,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硕士学位。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国的媒体游说公司、医疗业、电信业、信息安全、联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机构供职。近年来,曾先后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咨询顾问,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自动审核系统设计、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务计算分析、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他在两年前就根据自己在美国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和搜集的大量信息,作出了美国金融将爆发严重危机的预警,并于去年从美国华尔街成功“逃顶”,返回国内工作。近两年,他通过各种公开的方式,反复论证这场金融海啸的严重性,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最受媒体青睐的“非主流”经济学者。
在“面对面”的节目中,宋鸿兵再次重申了自己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对美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危机提出的几个疑问。当然,这些也正是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竭力回避的问题。例如:
1、如果说美联储不是“私有中央银行”,为什么美联储的股份不是公开交易的,而必须是家族继承和几家银行持有?这个问题是他在《货币战争》一书中的重要观点,这的确令绝大多数人匪夷所思。一个决定国家甚至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顶级金融决策机构,竟然归属少数机构所私有。这样的产权结构,如何能够保证其决策能够代表社会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呢?在这样一些事实面前,我们不由得有些心惊胆颤。
2、为什么黄金这个“野蛮世界的遗迹”仍被欧美大量的储存?为什么美欧不用大量的黄金储备换取资金来救市?宋鸿兵提供了一连串精确的数字,美国的国库内拥有8000多吨的黄金储备,欧洲拥有20000多吨,而号称最有钱的中国却仅有600吨的黄金储备。我们中国的钱——二万亿的外汇储备都是美元,也就是美国印钞机印出来的产品。在现今的世界金融体制下,只要美国人愿意,他们随时可以开动印钞机产出更多的美元。当然,接踵而来的就是美元的大规模贬值。宋鸿兵认为,在如此严重的危机面前,美国人和欧洲人如此缺乏流动性,为何不把自己的黄金储备拿出一些变成流动性呢?如果美国人一天不这样做,这个疑问就一天不能被消除。
3、钱到哪里去了?金融是一场零和博弈,这次金融危机似乎大家都在赔,那究竟是谁在爆赚呢?这的确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呀。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金融市场有赔就有赚,既然现在那么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大批企业资不抵债,他们的钱到底都输给谁了呢?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程度,“阴谋论”的确使人们在情理上很难接受,但我们同时也要面对现实啊。现实是如此的无情,难道真有那么一个威力无比的无底洞,将世界的财富无端地吸到另一个世界了吗?这种疑问实在有些恐怖啊。
我在宋鸿兵的博客上,还看到他有关“中国存在着为这场金融危机买单危险”的言论,有关“这场危机第二轮冲击波将在明年4-9月期间形成”的预测等等。不管怎样,我们都要面对当今世界的许多不确定。在危机多发的今天,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保留一些理性和清醒,对于帮助我们中国守住三十年改革开放伟大成果,不被那些“也许的确存在的阴谋”所伤,是很必要的。即便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对变化莫测的当今世界多一些了解,也是大有益处的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宋鸿兵的视角和言论是所谓的“非主流”,其观点也的确多少显得有点异端,但他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性和责任,还的确是值得称道的。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