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Yahoo!白手起身

[复制链接] 0
回复
85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1-22 21:4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致远和戴维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步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这足以让人称奇。不过他们创建 Yahoo !的历程,确实是白手起家的历程。

    杨致远在斯坦福大学用四年时间完成了电子工程系本科及硕士学业并获得学位。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工作,因为他觉得自己缺乏经验,所以就想办法留在学校。正好戴维?菲洛有个研究项目需要人,于是他们一起开始了两个人的博士课程。

    杨致远和戴维的博士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软件,但不久他们发现这个方向已经被几个公司垄断,发展机会不多。万般沮丧之时,Mosaic 第一个Web网浏览器出现了,Web 网给Internet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很快就把他们迷住了。他们制作了自己的主页,主要内容包括杨致远的高尔夫分数,还有他们喜爱的日本相扑运动资料等。他们在 Wed网上通宵达旦地游历,博士研究工作暂时被放到一边,所幸指导才师当时不在国内。像许多上网人一样,杨致远和戴维各自收集自己喜欢的站点,然后互相交换。先是每天交换,接着是几个小时一交换,而后随时交换。随着收集的站点资料日
渐增多,他们开发了一个数据库系统来管理资料,并把资料整理成方便的表格,将它命名成“杨致远和戴维的 WWW网指南”。站点名单越来越长了,于是他们将站点分成不同类别,很快每一类站点也太多了,他们又将类分成子类, Yahoo!的雏形诞生了,核心就是按层次将站点分类,至今未变。

    杨致远和戴维把指南的地址给了几个朋友,但没多久就有数以百计的人开始访问他们的指南。他们在设计指南时并没有想给大学外的其他人使用,不过杨致远的电脑属于斯坦福大学网络的公开部分,所以只要知道地址就可以像杨致远隔壁的戴维一样随时来访问。站点的访问者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扩充指南的功能,提高搜索效率,加上了最新站点、最酷站点等功能。伴随着每一点改进,他们都会收到大量鼓励的电子邮件,有些还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果没有这些数字化的掌声,如果封闭在实验室里,Yahoo!是不会出现的。”

    虽然 Yahoo! 有许多竞争对手,但它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 Web网上每个英文单词都出现过无数次,不根据前后内容无法确定其真正意义,所以搜索列出的大部分结果都没有意义。 Yahoo!的站点则不同,它是一个层次组织,最顶层有 14 大类:商业、经济、娱乐、电脑科技等,每大类下面有子类层,如娱乐类有幽默、笑话、趣闻、音乐等,音乐下又分歌剧、卡拉 OK 、流派、机构等,用户根据自己需要可以一直检索到最底层。这点真正有内容的站。Yahoo !的分类层次完全是由杨致远
和戴维而不是由电脑来完成,这需要极大的工作量,但因其分类索引包含了杨致远和戴维的判断选择,因而内容更准确有效,这正是 Yahoo!的精华所在。其他的 Web索引站点提供的关键字查找只不过是电脑服务, Yahoo!则是一个精心构造的 Web信息大厦。

    1994 年秋天,他们非常兴奋是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百万访问日。斯坦福大学提供的资源已不能维持 Yahoo!的运转,他们去问学校是否要接管 Yahoo!或让他们去寻找合作伙伴,学校很大度的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事, Marc Andresson得知后,在Netsacpe给Yahoo!提供了 Web空间资源。到1994年冬天,他们的流量获得巨大增长,同时整个 Web 网也进入了飞速发展期,Netscape 正式成立。随着
Yahoo !流量的与日俱增和数字化欢呼声越来越响,他们开始认真
考虑Yahoo!的发展问题。

    非常幸运 Web网的商机已经成熟,Netscape发布了第一个浏览器上Internet 目录的按钮指向 Yahoo !,热线建立了第一个有广告的Web 站点,大众媒体开始大肆报道Internet现象,风险投资基金也向 Web涌来。Yahoo!是Web网上最热的站点之一,虽然杨致远还名不见经传,但已有一大群投资者找上门来。

    第一个打来电话的是英国路透社。路透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和金融服务商,有 150 年的历史。路透社负责市场的副总裁 JohnTaysom 从伦敦来到洛杉矶考察 Web 网上的商业机会,他读到有关Yahoo !的报导后,很快就成了 Yahoo !的常客,并认识到“Yahoo !事实上缩短了信息与人类的距离”,他开始考虑将路透社的新闻业务加到 Yahoo!上。当他打电话给杨致远时,杨致远惊讶地说“我就要打电话给你”,关于 Yahoo!的发展杨致远经过几个月的思考,最后认识到“ Yahoo!不仅仅是 Web网目录服务商,更是一种新媒体”,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而他的竞争对手认识到这一点,已是半年之后。

    Yahoo !和路透社成了朋友,而不是合作伙伴。路透社希望将新闻有偿提供给 Yahoo!,而 Yahoo!还没有任何收入。杨致远意识到他们需要商业方面的帮助,正巧他有一个老同学正在哈佛大学读商业管理,帮着写了一份五页的计划书。拿着它,杨致远和 Dvae开始不停地拜访风险投资者,奔波之后每天还要继续分类站点的整理工作,累了只能轮流睡在电脑旁,每天的睡眠不足 4小时。在被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压得几近崩溃时,他们找到了 Sequoia投资公司。 1995年4月,Sequoia对Yahoo !估价为400万美金,两方达成合作。此后,Yahoo!不断发展扩大。【节选网络,編者係香港华夏国际教育学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