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金融危机,除了危机,我们想到了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minshine    时间: 2008-10-21 15:08
标题: [原创]金融危机,除了危机,我们想到了什么?

金融危机,除了危机,我们想到了什么?

樟木头合俊玩具厂倒闭,政府垫付2400万拖欠工资。一家6000多员工工厂骤然倒闭,一点前兆都没有。东莞的产业升级真不会选时候,当然也正说明了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迫在眉睫。东莞5万多家工厂,堪称世界制造工厂,多以OEM代工,生产半成品零部件为主。欧美经济震荡,经济低靡,不下单了。所以工厂纷纷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民族企业必须振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尽量脱离与这些欧美财团们的干系。

世界经济周期变化,危机了就危机了,就当是重新洗牌,是挑战更是机遇。好好把握,正是翻身的好机会。不是有太多的人一直抱怨没机会么,有本事的现在站出来,乱世出英雄。在人人都在谈论现在不好赚钱,人人都在观望的时刻, 你是否有勇气做出大胆的决策,在经济即将要复苏的前夜,走在别人的前面?

 

该贴来自群组:东莞家人—聚会交流群


作者: jackel-liu    时间: 2008-10-22 13:37

危机都是两方面的,危险之中又孕育着机会:当欧美股市哀鸿遍野的时候,巴菲特不是逆势出手,又开始了“贪婪之旅”;中国人的智慧不比谁差,这次次贷危机,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个树立形象的好机会,对于中国企业也是一个迈入国际化的机会。


作者: tttllll    时间: 2008-10-22 14:05
期待中國制造轉化為中國創造,危機對中國的真正影響還沒有到來,需求的萎縮對中國的制造業影響可能是致命的
作者: 午夜莲花    时间: 2008-10-22 14:32
有些可怕
作者: meng1234    时间: 2008-10-23 14:58

东莞转型,应该在5年前开始,而应该是企业自发主导转型才可以。

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是东莞甚至广东商人的特点。


作者: xiachaofeng    时间: 2008-10-23 21:11

国内市场也不错吗?


作者: 一方伊人    时间: 2008-11-1 19:06

有天神话成了笑话!这次的危机就是这样的。危机到来,关键是不失去信心,不盲目恐慌,沉着应对,冷静处理!


作者: woyunlong    时间: 2008-11-10 15:08
对我来说意味着际遇。虽然市场很差,光景很惨,但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正是修炼“内功”的好时机。在他人忙于裁员、降薪、破产的时候,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提高自己,待金融海啸过后蓄势待发。
作者: 读书女人    时间: 2008-11-10 22:35

  呵呵~我想到了美国吃饭,中国买单。对岸房屋着火,结果却是我们家被烧焦,这就是虚拟经济条件下新的经济殖民地特点。就目前来讲:我们的悲剧还不仅仅是为美国买单,更大的悲剧在于美国高消费和中国低收入之间的严重失衡,美国人点菜很多,中国人票子有限,被迫只好掏光腰包后再预支子孙后代的资源,结果是中国人子孙尚未出世,就已经欠下了巨额债务,这个债务就是未来巨大的“环保投入”

  世界经济周期就像我们的身体,存在一个和谐机制。肝胆(木)主生发,心脏(火)主发散,脾(土)主蕴化,肺(金)主收敛,肾(水)主收藏; 哪个环节不好都会影响到其它方面。我们中国的版图象鸡,“鸡”在生命医学里代表的是肾,而精就藏在其中。精是什么呢?打个比方,他就像钱,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买的,什么都可以变现的。我们要想进入良性循环,就得先固住肾精(实力),蓄势待发。


作者: suixinpiaoyang    时间: 2008-11-11 14:45
时事造英雄,危机危机,有危也有机,关键是在这洗牌中能否坚持生存下来,机遇就在转角。
作者: kadok1234    时间: 2008-11-11 17:36
是个好机会
作者: xiuxiu8309    时间: 2008-11-11 17:46

危机与机遇共存,但机遇是留敢有准备的人.


作者: minshine    时间: 2008-11-12 11:29
QUOTE:
以下是引用jackel-liu在2008-10-22 13:37:21的发言:

危机都是两方面的,危险之中又孕育着机会:当欧美股市哀鸿遍野的时候,巴菲特不是逆势出手,又开始了“贪婪之旅”;中国人的智慧不比谁差,这次次贷危机,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个树立形象的好机会,对于中国企业也是一个迈入国际化的机会。

我也认同在这次危机之后,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变化正悄悄的发生着


作者: minshine    时间: 2008-11-12 11:31
QUOTE:
以下是引用meng1234在2008-10-23 14:58:43的发言:

东莞转型,应该在5年前开始,而应该是企业自发主导转型才可以。

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是东莞甚至广东商人的氐恪?lt;/p>

中国人的中庸本性决定了预见性不足

08年的危机很早就有人预测到

但政府考虑的是能多赚一年是一年


作者: minshine    时间: 2008-11-12 11:34
QUOTE:
以下是引用woyunlong在2008-11-10 15:08:28的发言:
对我来说意味着际遇。虽然市场很差,光景很惨,但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正是修炼“内功”的好时机。在他人忙于裁员、降薪、破产的时候,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提高自己,待金融海啸过后蓄势待发。

创业者具有一种一种变态的自尊心,他们是一群被判了死刑还在坚持的人.
逆境,在一个强者面前,应该是上天的恩赐.它让我们在超乎寻常的环境里历练.世界经济危机,国家宏观调控,东莞产业升级,如果我们能在这个环境里活下来,剩者为王.我们我们距成功不远了.


作者: minshine    时间: 2008-11-12 11:40
QUOTE:
以下是引用读书女人在2008-11-10 22:35:50的发言:

  呵呵~我想到了美国吃饭,中国买单。对岸房屋着火,结果却是我们家被烧焦,这就是虚拟经济条件下新的经济殖民地特点。就目前来讲:我们的悲剧还不仅仅是为美国买单,更大的悲剧在于美国高消费和中国低收入之间的严重失衡,美国人点菜很多,中国人票子有限,被迫只好掏光腰包后再预支子孙后代的资源,结果是中国人子孙尚未出世,就已经欠下了巨额债务,这个债务就是未来巨大的“环保投入”

  世界经济周期就像我们的身体,存在一个和谐机制。肝胆(木)主生发,心脏(火)主发散,脾(土)主蕴化,肺(金)主收敛,肾(水)主收藏; 哪个环节不好都会影响到其它方面。我们中国的版图象鸡,“鸡”在生命医学里代表的是肾,而精就藏在其中。精是什么呢?打个比方,他就像钱,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买的,什么都可以变现的。我们要想进入良性循环,就得先固住肾精(实力),蓄势待发。

中国的产业处在整个产业链最耗能,利润最微薄的环节,甚至有大量的国外资本炒作,中国必须忍痛割爱,迅速作出产业调整.

所以即将要迎来的是一个发展的高峰.要做文化,做理念


作者: xitongyu    时间: 2008-11-12 16:34

任何时候都有危机!只是明显不明显罢了。


作者: 读书女人    时间: 2008-11-14 10:58
[em17]呵呵~看来咱们的小闵反应不错!根据和老外(涉及金融~海运~矿产)相处几年经验知:把咱们的观念技巧性的卖给外国人,确实是一条不错的生财之道。
作者: liuyl666    时间: 2008-11-14 13:31
机会,乱世出英雄,现在作为一般的创业者,眼光可以,可以马上出手。
作者: 读书女人    时间: 2008-11-14 15:20

嘿嘿~是啊,买条小船,捡点底价石油装装,折腾一下,保你的小口袋一下就满了~


作者: covey    时间: 2008-11-18 09:31

还没有见底,冬天也许比我们想像的要长。经济成长的核心是消费。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国外的消费不行了(寅吃卯粮过了头),就打算主打国内。但有人说的对,10%的富人已经很努力在消费了(几乎要得消费劳模奖了),30%的中间怕60%的下层无钱消费。国家想拉60%的下层消费者,恐怕很难。由基础建设等作为支柱行业带动全部行业发展,以期增加就业率,增加人们的收入,从而带动消费,就是这个基本思路。但是恐怕环境和资源难以承受。不找到平衡点,恐怕是永远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我觉得,还是老观点,“深挖坑,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


作者: 21hanghai    时间: 2008-11-18 15:29

要做好事前的预防、事中的控制、时候的恢复

事物的双重性,要我们学会在困难中去寻找希望


作者: meng1234    时间: 2008-11-21 14:37
QUOTE:
以下是引用minshine在2008-11-12 11:31:16的发言:

中国人的中庸本性决定了预见性不足

08年的危机很早就有人预测到

但政府考虑的是能多赚一年是一年

不知道你是否真正深入学习了《中庸》?

不能把什么问题归罪于传统文化,国外似乎没有中国的中庸,不也一样预见性不足吗?否则如何能发生金融危机?

我对 这些认为出了问题就怪罪到中国文化头上的人,有着本能的反感。


作者: 浅浅    时间: 2008-11-24 10:10

危=危险

机=机遇

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

看你如何把握


作者: zengabao    时间: 2008-11-24 11:05

没什么奇怪的,这些工厂为什么喜欢一条腿走路,而不是两条腿或者多条腿。

虽然欧美的经济不景气,可金砖四国的经济毕竟比他们还是要好一点的啊。

抓住了这些,我想,存活下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