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来源我的博客:思华商业模式】
赢在中国停办了。
抛开2008这个特殊年不说,一系列的消息都在证实《赢在中国》的停办,对于有些人来说只是“出来打瓶酱油,做三个俯卧撑”就闪人,另外一些人可能暂时性的还没反应过来,但《赢在中国》确实给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野火烧不尽的草根创业者莫大的勇气和动力,如果你至今还能回想的起那首夹杂者老牛的敦厚和老朱的沙哑的《在路上》,那么八成扼守惋惜的人中就包括你。
下面是表明赢在中国停办的一份电子邮件。
抛几个问题,不寓意什么,瞎侃。
第一个问题:
提及赢在中国,你的脑海里最先反应出来的人是谁?
马云?史玉柱?牛根生?熊晓鸽?徐新?王利芬?……
那么,有谁还记得第一季前三名是谁?土狼的真名叫什么?第二季亚军是谁?叫什么名字?第三季,就不提了,最后好像全成了娘子军了?
提及超女快男,你的脑海里最先反应出来的是谁?
李宇春?张靓颖?何洁?陈楚生?张杰?……
那么,第一期的三个评委是谁?别说提及快男你最先反应出来的“杨二车姆纳”,当然那也是杨二太出镜了。
估计,能看这篇文章的人,志趣爱好都是接近赢在中国,而不是90后什么玉米,盒饭,粉丝的。可惜。。。
这也是赢在中国被一直诟病的最大原因。
最大的赢家不是这些选手,而是评委。看看市面上那些卖得火的书就知道了。
第二个问题:
赢在中国最大的卖点是1000万。
这笔钱如果是VC出(最大的可能也是VC出),那么VC就一定有苦难言。
VC选项目和选秀没什么关系,或者说通过电视,通过观众,通过评委选出来的秀和VC的投资标准根本就不在一个衡量层面上。
但是既然这样了,最后VC也只能硬着头皮扭捏做笑了。
另,有消息称,在此前胜出的十几个选手中,也只有两个资金是及时落实了的。
创业大赛,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有利于创业企业的成长”
当N多参赛者发现1000万并不好拿,甚至都拿不到的时候,节目也就真成了选秀了。
第三个问题:
坊间流传很多“选手的层次和质量”逐季下降的说法,渐渐的形成了一些共识。
不过,这个问题都不是什么大事,毕竟那些真正的受众-----创业者,依然兴趣十足。
想起几年前,央视有一档曾经很火的节目《绝对挑战》,也是做了三年后,仓促收场。最后一期《绝对挑战》很悲情的做了一期《昔日冠军今安在》,回馈了一下观众。
也是三年,没想到《赢在中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
谈谈大家对赢在中国的看法。
该贴来自群组:栖息互助
也许选手的名字不一定记得
但我相信看赢在中国的人并不是关注谁是冠军
毕竟不同于选秀节目
大家更多的是知识的碰撞和交流
参加的人是这样,看节目的人也是这样
也许选手的名字不一定记得
但我相信看赢在中国的人并不是关注谁是冠军
毕竟不同于选秀节目
大家更多的是知识的碰撞和交流
参加的人是这样,看节目的人也是这样
恩,你说的问题挺好的。
不过,创业大赛吗,总重要的目的还是要“更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当N多参赛者,发现1000万并不好拿,甚至都拿不到的时候,节目也就真成了选秀了。
看赢在中国的目的不在于钱落入谁的口袋,更多的是观察参赛者在比赛中的表现,思考自己在工作中是否犯了一样的错误,从中找到改正错误。从某一曾面上说,无论它是否是作秀,至少参赛者也比赛中也得到了历练。如果从那1000万来说,对获奖者是种欺骗
很可惜啊,还记得第一季的《赢在中国》是我们下载回来每晚11点后宿舍好友们必看的节目,还记得我们深夜还在被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案例而感动的时刻,还记得被《在路上》感动至今仍然挂在自己的空间、放在MP3里面必听的振奋歌曲——全都是那么振奋人心!再到第二季、第三季,36强后的节目全都不落下……
一开始就知道它在学习美国的《飞黄腾达》,一开始就知道它有很多都是“作”给我们看,一开始也知道真正呃VC很难仅仅根据现场的表现就“淘汰”谁、给谁投资,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却又不是一般电视节目所能达到的,那份创业的激情、奋斗的勇气、合作的态度、拼搏的精神、慎密的思维等等等等,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无论你创业与否,都需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面对困难、挫折与困惑。而《赢在中国》恰恰给我们带来了一股冲劲、一种动力。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祝愿,所有的参赛者、抱有创业想法的朋友、已经在创业路上的伙计们,努力加油,越走越好!
开始看的时候很喜欢,但越看越无聊。喜欢熊晓鸽的犀利和马云的睿智,却讨厌史玉柱的狂妄,牛根生的粗野和朱新礼的颐指气使。
参与者为了名利,评委为了露脸,举办方为了收视率。这样的节目无法长久。只剩下那首《在路上》让人荡气回肠。
和9樓的朋友看法一致, 其實我們都知道它是一個show給大家看的節目, 但是里面的那份激情, 那份喜悅, 總能和我們產生共鳴.
我們不去猜測節目背面到底隱藏了什么, 只要我們自己有創業的心, 創業的勇氣, 我相信, 至少我們贏了自己!
[em07]开始看的时候很喜欢,但越看越无聊。喜欢熊晓鸽的犀利和马云的睿智,却讨厌史玉柱的狂妄,牛根生的粗野和朱新礼的颐指气使。
参与者为了名利,评委为了露脸,举办方为了收视率。这样的节目无法长久。只剩下那首《在路上》让人荡气回肠。
当时创这个节目时,想通过这些评委来快速的吸引人气,。
提高知名度,后来发现这种效果不错,但又不敢把评委关掉几个。过大的评委团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毕竟大家还是希望听到这些成功人士那些创业期间的经历,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与处理的事情,学到的技巧与管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如此的关注马云、史玉柱等人,,,,他们是那些草根英雄中的最原始草根。
和美国的学徒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学徒只是特朗普一个团队的三四个人在评述。但其选手的冲突与利益分割是吸引的主要方面。
不过这主要与中美两种文化的不同有关系,,,
真是作秀的节目,
我觉得赢在中国正如楼主所说的,是评委在出彩,大部分人欣赏的都是评委的精彩点评,但是这样的言论在评委看来,说一遍就差不多了,接二连三的说也会够的,况且正真的创业也不是说的那么简单,其实真正的玄机和辛苦只有做了才知道,说是没用的。
喜欢听在路上,它总是让我心潮澎湃,喜欢那些选手,他们的表现让我知道我应该在哪方面努力,同样喜欢评委的点评,那些点评使我受益匪浅。
对节目是否选秀,不加评论
像企业的意见商品,做出来就是为了挣钱的,不挣钱了自然就会被抛弃了!
节目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前两届都是跟着电视一集一集看的,那是多么让人期待的“周二晚十点档”啊
但第三届就感觉差多了,老觉得最后的冠军拥有一副某种杂食动物的牙齿,她到最后咬人了。至此,对WIN IN CHINA兴趣索然。
选手们的精彩做答,评委们的绝妙点评,观众的适时呐喊,主持人的机智主持成就了《赢在中国》,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每次都觉得看的不过隐,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都在网上看到深夜:真爽!特别是评委们的点评:真服了,一针见血!说的真好!无论《赢在中国》再不再办,它已经带给我们大家很多很多值得永久回忆的东西!
说实话,三届的节目,第一届让人激动,第二届叫人期望,第三届索然无味。
第一届实力雄厚
第二届一枝独show
第三届娘子军战
毕竟是一档弘扬主旋律的节目,对社会的积极贡献是值得认同的。
期望能够推出升级版的节目。
痛苦的抉择。
很可惜,应该办下去
同感,停办挺可惜!!!!
其實我也是很喜歡這個節目的,但後來覺得不怎樣
还是很想看《赢在中国》的,因为其他这个节目比其他很多节目有意义的多!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