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印建安、席酉民之:微笑曲线——下 [打印本页]

作者: 21hanghai    时间: 2008-9-14 16:51
标题: [转帖]印建安、席酉民之:微笑曲线——下
制造业文化:洋人的笨与中国人的规则意识

  席酉民:我们再回到微笑曲线的底部——制造。制造业向来追求精益求精,讲究的是稳定、可靠,可是,中国文化中的“差不多”主义,恐怕与制造业有背离之处。

  中国人做事情,往往做到“差不多”就算了。所以,张瑞敏说,“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将简单的事情每天都做好,就是不简单。”将简单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形成一定的严谨性,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精神。制造业需要这种职业精神。

  印建安: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就如同种麦子,上午八点种与九点种有区别吗?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人的影响还很大。

  我们去国外买东西,如需支付0.91元,我们往往会按照习惯,先给收银员一元、再给他一分,然后期望对方找回一角。但是对方往往会觉得奇怪,多给我一分钱干嘛?于是他们会先退还那一分,再找回九分。如若顾客需要整钱,可以再将这一分和九分拿回来,收银员会帮你置换。这又是另外一道程序了。这就是思维方式不一样。

  我们常常不理解,为什么这么一个简单的找零过程,外国人还要分两个程序?就如同外国人纳闷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一样。对于现代工业文明的理解,中国人缺乏一种普遍的规则意识。

  我们需要建立规则。有了规则,我们更需要遵守规则。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适合创新,中国人喜欢抄近道。抄近道就是一种创新。但是,规则意识其实并不影响创新。有规则和没有规则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的自由度,哪一个更大?理论上,有规则的情况下,自由度大,因为规则里没有明文禁止的,就都是自由的。

  建立规则是为了什么?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当法律、法规与制度不利于提高效率,变成现实的阻碍时,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套程序(规则),来废弃现有规则或者对之修改完善。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另外一种情形:企业领导人不执行规则,于是制度形同虚设,一把手往往成为规则的最大破坏者。比如办公室不允许抽烟,如果企业领导者会客,对方是领导的导师或者师傅,他抽烟了,领导又不能出面阻止。这种情况下,一旦“下不为例”,规则往往就会被突破。管理层需要率先垂范,只有这样,规则才会见效。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规则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否则就会变得不适应。但是更新规则不是任意践踏规则,更新规则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只有这样,企业管理才会有序。规则的建立与废弃,从本质上说,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席酉民:很多人到西方考察,看到他们的营销策略或一些做法,就认为他们笨。甚至流传这样的说法,西方是10%的聪明人为90%的笨人创造了方便。我们不能说西方人笨。就如同上面的找零,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为:一切为了客户的方便。如若是去银行取款1000元,大部分外国银行的柜台会询问“您是要整钱还是零钱?”如果没有特别的偏好,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有整有零。柜台会先给顾客一张500,然后再给一张200(总共700),再给一张100(总共800),再给一张100(总共900),再来张50(总共950),再加20(总共970),再加20(总共990),再加10(总共1000)。顾客看着银行职员一张张点过的钱数,无须核对,拿了钱就可走人。中国的银行就不一样,银行职员躲在高高的柜台后边哗哗哗将钱点好,然后对顾客说,“麻烦您再核对一遍。”

  外国银行的做法暗含为顾客、为市场着想的理念。外国柜台有零有整,图的是顾客方便。中国柜台只给您整钱,图的是柜台数钱方便。柜台方便了,顾客就不方便。

  中华民族与犹太人,并列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但是聪明如果没有规则,没有制度,没有秩序,没有为顾客、为市场着想的理念,社会就是混乱的、低效率的。同样一个立交桥放在中国,与放在一个遵守规则的国度里相比,中国的通行效率要低得多。制造文化需要我们讲究规则,放弃“差不多”主义,追求精益求精。

  “板凳”理论

  席酉民:听说您有一个“板凳”理论。

  印建安:所谓板凳理论,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个小小的认识,就是:一个等式,两个不等式。

  皇上的座位叫“龙位”或者“龙椅”,实际上也就是一张板凳。它永远地面南背北,是那么地高、那么地宽大,还镶嵌着货真价实的“金”边。这样一张板凳,坐上去一定不舒服吧。可是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样一张板凳呢?为了显示皇帝的威严。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王朝等级森严,别的板凳一定不能高过这张板凳,至于有多少条腿,能否用金,用多少金,那也一定大有讲究。这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等级观念。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它又是责任的象征。普天下之大,只有皇上一人拥有唯一一条这样的板凳,这多少体现了一种责任。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拥有怎样一个位置,就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位置与责任是匹配的。所以,我们在坐上板凳之前,要认真考虑能否担当起相应的责任。这是第一个等式:板凳等于责任。

  第一个不等式,板凳不等于能力。这实际上也是我对自身的一种认识。现行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一把手往往由政府(或者组织)任命。中间当然需要一定的程序,但也不乏变通(或者随意)之处。由于一些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坐到了国有企业一把手的板凳,可以发号施令,拥有对许多事情的决定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能力与之完全匹配。我在大学时代选修了“管理学”课程,阅读了相关理论著作与书籍,但我对管理学的理解永远是支离破碎的,而且遇到现实问题,我也是先试着弄清楚局部,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

  现在,陕鼓面临着“三大机遇”,弄不好,也可能是“三大陷阱”。产值从2007年的40多亿提升到2008年的目标值65亿以上,企业规模急剧膨胀,我们能否把握?陕鼓接下来尚需整合西仪、西锅,整合能否成功,能否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这又是一个陷阱。还有即将启动的上市计划。有时候我们觉得机会很大,但现实的运作能力能否让我们很好地把握机会,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能力和板凳并不是非常匹配,这是第一个不等式。

  第二个不等式,板凳不等于尊重。你坐在这个板凳上,每个人都会过来给你鞠躬,一旦离开这个位置,板凳上坐了别人,他依然会给板凳鞠躬,不过是为下一个坐板凳的人鞠躬。所以,板凳并不等于尊重。

  企业的一把手和管理者受人尊重,95%是因为板凳,5%是由于个人魅力。当然,那些德高望重的,也会倒转过来,95%是个人魅力,5%是因为板凳。这样的人,在不在板凳上,都会受人尊重。

  “台风来了,猪都会飞”

  席酉民:板凳的比喻很好,首先,位子等于职责,第二,位置不等于能力,第三,位子不等于尊重。尽管目前尚没有将“一把手”理论纳入到一个系统里面去考虑,但是,“一把手”在我的理论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领导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不合适的领导也可能导致一个企业一败涂地。一个组织什么都不变,只变换领导,可以转败为胜,也可能由盛而衰。一把手调动组织积极性的能耐,他的“串”珍珠的功力以及应变和抗风险的水平,会大大影响组织的绩效和生存空间。你在企业成功的转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印建安:千万不要忘记张瑞敏说过一句话,“台风来了,猪都会飞”。张瑞敏是借用国外一个谚语来表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企业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并不是通过企业管理与运营来实现,而是这个时代太好了,给了企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当然,那些准备好的企业,与欠缺准备的企业,抓住机会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但是,前提条件是“台风”,如果没有台风,企业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发展。

  当一个产业环境非常好的时候,能力很差的人也能将企业管理好;当产业处于低潮期,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不一定能带领公司走出泥潭。这就是“台风来了,猪都会飞”的寓意,是说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力。

  确实,作为企业一把手来讲,板凳相当于位置,一把手要掌好舵,带领企业“做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永远比“正确地做事”来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企业总的方向。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得继续。我们讨论昨天,无非就是看哪些事情今天还得继续,哪些错误今天必须纠正和停止,以后也必须规避,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明天的意义在于:明天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还缺少什么。市场是瞬息万变,企业每走一步,都会有很大的变数,对此一把手必须随时保持自己的敏锐和警惕。

  席酉民:在中国,国有股份占大股时,政府往往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讲,政府肯定会对企业有行政干预。对此,您有什么样的体会?

  印建安:政府“指派”国有企业去做的事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做了以后,尽管企业自身奉献很大,但还是有可能做好,这时候,能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这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价值。另外一类,如若做下去,基本上就是给企业判死刑,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这个时候,企业和企业一把手要义无反顾地、坚决地加以抵制。否则,因为一件外来的事情,企业死了,企业一把手也成为最大的罪人。

  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一半出于爱心,一半出于政绩”,“关心”企业发展速度的快慢,恨不得揠苗助长,企业则哀怨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其情可以理解,但都不是正常的“政商关系”、“政企关系”。

  由于中国政府动用资源的能力很强,企业发展模式会受限于政府的“溢出”效应,但企业千万不要将政府资源看作是企业最大的资源或唯一的资源。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离不开,靠不住”。在大陆从事企业活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想离也离不开;又不能完全靠政策养着来发展,想靠也靠不住。因此,企业必须保持与政府的一种适度关系。企业存活的基础在市场。如果企业找到一条满足市场需求的路径,那么市场肯定不会忽悠企业。企业的价值由市场决定、由企业自身行为决定、而不是政府决定。企业有企业的责任边界,政府有政府的责任边界。

  席酉民: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有相当多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价值,是一种企业的品牌,也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而我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由社会发展机制来保证的,如若没有机制的保证,企业要么难尽社会责任,要么发展难以持久。

  印建安: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了自身的生存问题之后,确实需要对社会尽到一定的责任。企业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首先是对自己负责。如若一个企业连自己都生存不下去,就谈不上对社会上的其他人负责。企业首先不要拖累他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困扰和麻烦。

  实际上,是政府与企业双方共同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环境。所谓环境,对单个企业来讲是环境,但所有企业加起来就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改善环境,对社会尽责任实际上也体现了企业对自身的一种责任。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