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人才观透视:适合的未必是人才!
适合的才是人才,这是中国企业界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观点。这种人才观放在大企业身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对尚未建立起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与统一行为方式、完善作业流程的中小企业来说,就非常值得商榷,在中小企业中适合的未必是人才!
未来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在营销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人才之于企业是大事情,不少企业已经建立了或正在着手建立自己的人才体系并把这种体系逐渐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但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行为的主体还主要是大企业,中小企业仍然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欠缺,而在中国现时的市场环境下,事实恰恰是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更迫切一些,大企业反而次之。所以,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企业的人才观问题就十分必要,这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进一步理清思路,脱离花钱找人你就理所当然给我干活的“地主老财雇佣长工”的思想层次,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尽快形成合理的人才机制,助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适合的才是人才”的误导:
“适合的才是人才”的人才观会对人才与企业造成伤害:在中小企业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及统一的行为方式的现实情况下,用是否适合来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它会对人才与企业都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一方面,企业没有提供留住人才并让人才优势得以发挥的土壤,真正的人才不能在没有核心理念、管理混乱的企业中找到归属感,不得不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其结果是要么另谋高就,要么被企业负向淘汰,而留下来的(适合的)往往是些会投机取巧、琢磨老板心思和一心混日子的人;另一方面,这种忽视实际情况的封闭式人才观所演化出的择才标准会对人才的进入形成一定的阻隔,使中小企业的人才更加匮乏,这将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陷入更大的发展困境。
二、中小企业现实的人才观与人才测评
1、 建立互动性适应的人才观:中小企业需要建立互动性适应的人才观,即企业与人才要双向适应,这样开放的人才观更利于中小企业通过对人才的充分利用取得创新性的突破和改进,增加企业活力,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另外,对大多数处于转型期的中小企业来说,企业自下而上的变革与自上而下变革同样重要,在企业家自身素质提升的同时,也需要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而在开放的、互动性适应的人才观指导下的人才引进机制所形成的交流性变化要比硬性教育的效果好得多,它会大大降低企业变革的阻力,帮助企业更快的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运营模式。
耳熟能详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为对“适合的才是人才”的狭隘性人才观的批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当时的蜀汉集团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实力的个小企业,它需要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帮助其发展壮大,三顾茅庐便是刘备开放的人才观的充分体现,也正因此,才有了孔明出山,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1800年前的刘备尚能如此,我们呢?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