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分享]技巧:六招做大博客营销 [打印本页]

作者: 把问题搞大    时间: 2008-4-15 15:00
标题: [分享]技巧:六招做大博客营销

技巧:六招做大博客营销

 

博客是电子商务新时代的新产物,开始时只有名人写博,逐步发展为草根写博,企业也写博,使写博客成为一种新时尚。于是,便有企业利用博客作营销,使其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

博客营销需要解决的是各种客户问题,因此,博客营销的特点就是思想、情感的交流,关键在于具有良好的说服力,也就是要有强烈的公关意识。具体而言,五种意识必须贯穿博客营销的始终,这就是:形象意识、传播意识、服务意识、共存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与博友交流互动,表达明确的效益诉求,以达到品牌推广,产品营销之目的,这就是博客营销。

博客营销是信息集纳的载体。博客营销的内容之一,就是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一方面,要采集本企业的信息,传输给公众;另一方面,要采集来自公众的信息,反馈给自己的企业。

博客营销是传播沟通的工具。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当然可以借助于探访、谈心、开会、联谊活动等人际交往的方式。但借助于传播媒介如电子网络之博客营销进行沟通,则是现代企业更为常用的手段。其长处是覆盖面广,不受时间或空间限制。

博客营销是社会交往的信使。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正当而必要的社会交往。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广结良缘。在这种交往中,文字常常起到别的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份经过精心构思、撰写的营销博客,往往可以成为社会交往中不辱使命的信使。博客营销是协调磋商的桥梁,博客营销是教育引导的益友。

一句话,博客营销的功能就是利用博客进行营销推广,宣传企业品牌和产品,促进销售业绩的有效提升。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博客的营销功能,将博客营销做大做强呢?根据本人开博的实践经验,结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教你六招做大博客营销。

首先,写作营销博客(以营销为目的的博客,称为营销博客)要真实准确。博客营销的主旨在于陈述事实,以便公众能够根据事实进行公正、准确的评估,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对他们产生影响。基于这一主旨,营销博客写作要求坚持真实性、准确性的原则。有一种片面的理解,以为博客营销仅仅是宣传,需要妙笔生花。于是在写作中巧言令色、文过饰非,无中生有,任意歪曲或夸大事实,极尽报喜不报忧之能事。这是极其错误的。

第二,博客营销写作要求切实端正文风,不讲大话、假话、空话。营销博客作者要有勇气向公众公开保证不传播虚假的信息。营销博客作者更要以力求真实、准确、公正和对公众负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三,博客营销写作要反应敏捷,需要快笔头。所谓快,是指在保证文稿质量的前提下的高速度、高效率。营销博客写作者一要锻炼自己的思维,反应敏捷;二要熟悉营销博客写作的操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要占有材料,拥有信息;四要掌握常用文体格式,用到哪一种,马上就可以在脑子里搭起框架。

第四,博客营销写作要追求创意。任何文章都不能是复制品,而应该有所创新。营销博客写作则更需要独具创意。所谓创新和创意,首先是思想的、观念的更新,表现在文章中就是主题、观点的新颖;同时,作为实施博客营销方案的一种手段,也要求文章体现策划意识的独创性,构思别具匠心。而营销博客文章形式和语言则需要适应内容的要求,在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力求推陈出新。

第五,博客营销的总体风格是平实的。但应平而不淡,实而不死。这就要讲求技巧。营销博客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创造欲,多动脑筋。同时要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与技巧。使文章具有引人入胜的可读性、趣味性和感召力。

第六,博客营销写作要庄重谦恭。营销博客的语言要庄重得体,谦恭有礼。有人把营销博客只看成是交际礼仪,把营销博客文章的语言弄得花里花俏,这是很肤浅的认识。营销博客文章要以情动人,当然要以情纬文,动人的文辞必不可少。但这种感情要出自内心,要真挚、诚恳,以自己的心换取公众的心,用自己感情之火点燃公众感情之火。态度应当是不亢不卑的,既不要以大企业、行业大哥大自居,恃势凌人;也不必低三下四,摇尾乞怜。博客营销语言应当是庄重的,而不应该是矫揉造作的。庄重谦恭的语言是人类文明行为的表现。营销博客作者要从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做起,逐步增强营销博客语言素养。

总之,博客营销是提高企业效益,进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繁荣不可或缺的平台,应该受到重视和理解。


作者: duxinxin12162    时间: 2008-4-17 21:42
沙发了,学习N
作者: xiao丸子    时间: 2008-4-18 18:07

学习了~~~ 呵呵


作者: seogoodone    时间: 2009-7-29 14:10

我也学习一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