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生命的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伊枫    时间: 2008-3-27 01:21
标题: 生命的意义
人为什么活着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是盲人摸象似的思考。持这种观点的多是一些年轻人,因为阅历和见识都很有限,所以他们的答案往往是爱情,父母,祖国,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第二种是不可知论的观点。这可能是不求甚解或者曾经思考过而无所得的人。不可知论者的一种典型的心理是嫉妒,就是我不知道,你也别想知道,这样他们的心理就平衡了。他们忘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不只是说真正去偷铃铛的人。

第三种是饮食男女的不屑思考。无知者无畏,这是典型的阿Q精神;他们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使自己高高在上。如果思考人生只是无聊的话,那么又该怎样看待苏格拉底呢?当然问题还没有那么简单,现在不思考人生成为主流,所以人们很少在公开场合交流对人生的看法。我分析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思考人生不像吃饭那样必要,人们关心的往往只是自己的情绪和生计。二是不知道如何思考,人们当然不愿意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还有一个不值一提的原因,是现在的舆论过于浮躁肤浅,以至于实在的人要与之做斗争,而精明的人又容易产生“腻烦”心理。还有就是思考者中的败类,企图以多想点事情证明自己清高的人。

到底应该怎么看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这个问题是有歧义的,更不能用填空式的答案去回答。一个简单的常识是“为什么”三个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原因的疑问,一种是对目的的疑问。就是说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是“人/为什么/活着”和“人/为/什么/活着”两个问题,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存在意义上的问题,和“狗为什么活着”“势头为什么存在”是一个道理------自然而然。在这里价值观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存在先于价值,存在不依赖于价值。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去想。如果是要为所有人找一个共同目标的话,那是白痴的妄想。但是有一个规律,人都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广义上说,人都是为快乐活着的。正如李大钊的名言------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这句话简直太精辟了!“自然”体现出是客观规律,“真实”则道出了违背这一规律的说法只是主观上的虚伪或者片面。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为什么”是困惑的来源,也是解除困惑的来源。其实人们之所以对人生困惑,正是因为忘记问“为什么”。

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悟。每个人至少会想过一个问题------自己的一生要怎样度过?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面向实际,选择一条自己的道路。这也是人们的闭经之路。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个方向,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还怀疑生活为什么会是这样。

作为严密的逻辑,要思考自己的一生该怎样度过,则一定要思考更普遍的问题------人生该怎样度过?那么正如前面所说的,因为人们的本性是想活得“快乐”,所以人生就要追求快乐。再强调一次,我说的快乐不只是感官享受,只是一个广义的借用吧。具体是什么还要具体分析,比如有人提出的人生五个层次,假如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逐次满足就会快乐了。是否感到快乐则是主观的事情,跟观念有关。虚无主义不屑现实主义,我也很不屑虚无主义。其实现实与虚无并不矛盾,存在即合理,人生本身就是那样。因为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顾及自己的感受就需要现实去生活。而人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蚂蚁,意识不到自己有限的身份自然会感到虚无,所以古人说知足者常乐。个人认为虚无得过分了,只是一种自命清高。

接下来的“为什么”是,人为什么喜欢快乐?这话说出来我也感觉怪怪的。事实上达尔文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答案------“一切为了生存”。快乐源于快感,而快感正是大自然为了保障生物的生存制定的奖惩机制。有人提出过“途径转目的”理论,比如说吃饭是生存的途径,那么渐渐的,“自然”让人有“好吃”的快感,人就乐于去吃饭了,吃饭就成了人的目的。饿肚子时的痛感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先有快感痛感,才有快乐和痛苦,才有追求和回避,所以人追求快乐是一种必然。至于生存斗争中的是是非非,相对来说则是次要的。

达尔文告诉我们生物为什么成为今天的样子,再追问下去,可能要问物理学家,物理学家解决不了的,哲学家很乐于解决,哲学家不懂就问上帝,上帝再不行就只有自己解决了。就像没一个女孩都以为自己是骄傲的公主,人往往都以为自己更NB一点。





再谈“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看上去虽然简单,其实却是一个陷阱。因为问题本身就有歧义,从字面上看,至少也有“人/为什么/活着”和“人/为/什么/活着”两层意思。对于这样一个歧义的问题,当然就不会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且这个问题涵义广泛,也不大容易给出填空式的答案。就好比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你也不可能用选择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就分别回答分解之后的两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咋看上去很让人头疼,是呀,你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活着?其实问的就是人活着的理由。人活着需要理由吗?这是一个存在意义上的问题,问人为什么活着就相当于问石头为什么存在。用“神探亨特”的话说------上帝安排的,当然对于无神论者这个上帝是“自然”。

一般人们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误区是要为人的生存寻找意义,也就是价值。人生意义也是一个骑驴找驴的问题,我们一般说的意义都是对人类而言,那么人类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这没什么好说的。对于个人存在的“合法性”,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很精辟------存在先于价值,存在不依赖于价值。生存是权力,不是义务。当然对社会有贡献或者更好,也是个人的自我实现。

人/为/什么/活着?这就要从生物学上寻找解释(科学依据),生物的本性都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李大钊说,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人当然是为幸福,通俗的说就是为活得好。只是,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事实上,一般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就是对人生观的争论。 个人认为,这种信仰式的人生观不能成其为理论,因为个人的生存环境千差万别,那种为所有人定立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人不是符号,不结合人的情感谈人生只能得出空洞的理论。

问题到此还没有结束,事实上人们并非是为了猜谜语,这个问题代表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人,谁不想看透人生,并选择好自己的道路呢?遗憾的是,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迷路了。有个成语叫做南辕北辙,人们犯的错误是方向问题,也就是思路,思考的方式问题。

看看人们应用着的人生道理,基本上都是从经验得来的。经验来源于现象,涉及不到本质。而人们认识人生就是要认识本质,通常的思维只能在真理的门外徘徊不前。人类最成熟的思考莫过于科学,而通常我们说的“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解释”中的科学则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尽管科学本身或许还不完善。

我觉得对人生以及任何事物的思考,也要借鉴科学的思维方式。自然科学中的一条定理,可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但是一定要有理论证明,才能确定它的“合法性”。这样看来,认识一个事物也要有两个相对的方向,一个是对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一个是从公理出发进行证明的过程。人生也是这样,从经验出发你可以知道人生“是什么”,而从公理出发你可以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才是完整的思想。理论确定下来之后,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也可以用之衡量现实中的事物。

客观合理的思维是认识事物的关键。

人们之所以不懂人生,就是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自己都没有信心。“其所以然”其实是现成的(只是人们想不到利用),对于人生问题来说,最重要的理论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他告诉我们“什么是人”。与其把达尔文称作生物学家,不如把达尔文称为思想家。在他之前的思想是没有科学根据支持的,尽管这不妨碍先知们经验的正确性。人生就是人的生存,探讨人生的科学依据就是人的属性。

举两个例子来说说理论的重要性。

比如有人不满意生存现状,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该像别人一样“平庸”,甚至产生轻生或者鄙视生活的念头。这就是没有正视人生的结果,要知道几百万年前,你还是一只猴子,你能指望什么呢?人类无法超越宇宙的博大与永恒,也无法摆脱自然法则的制约,无限的想像力如果不是美好的愿望,就只能是无法实现的野心。当今社会的一切,是人类几千年共同创造的结果。你可以在现有的生活方式中选择,也可以自己创造,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尽管她也偷偷的在改变。由此得出的道理是“知足者常乐”,人只能在自然法则允许的范围内创造奇迹,否则不理智的欲望只能是自讨其辱。青年人更容易空想,对生活犹豫不决,总以为还有生活以外的东西存在。其实前人已经证明,生活背后什么也没有,生活就是全部。如果你蔑视生活,结果是能被生活抛弃。这是微观的例子,下面再说一个宏观的。

美国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没有人想过这个理论的“合法性”(我们的愤青或许觉得敌人赞成的就是我们反对的)?其实从进化论阐述的“人”很容易推论出来。人都是平凡的生物,谁也没有特权,所以人人平等。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存,自由和对幸福的渴望,这是最基本的公平。至于我们传统的道德,是圣人为了教化蛮夷而制订的社会规范,突出了人类这个群体和谐发展的一面,却诋毁了个人追求幸福这最本质的一面。我们必需为了别人才能活,所以我们的理论永远都讲不通,以至于现在的社会所有人都是阳奉阴违,甚至利己的口号喊得更想。我是流氓我怕谁?饮食男女,新新人类这些代有反叛精神的群体反而比道貌岸然的旧道德更加理直气壮。还有需要慎重的共产主义理想,能不能实现且不说,至少它并不适合每个人。一个人如果还活在生存的边缘,那么最好多多考虑自己的幸福,再要求其贡献什么的只是损己不利人的浪费。

其实人们评价事物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好恶,有时候是禁不起推敲的。如果真正想要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就需要有以正确的理论为依据。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存在公认的是非标准,所以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就需要从人性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老子说“道法自然”,我们有必要想一想自然到底要求我们怎样做?

最后总结一下。

人们之所以不能清晰的认识人生,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怎样思考。我认为这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把经验用科学知识证明才能解决。如果要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人生,则需要一个包括生物学,心理学,方法论等多分支的理论体系,希望会有一本人生的教科书来解决人们的困惑,指引人们的方向。当然理论只能是仅供参考,具体怎样做是个人的权力。

事实上人们的第一需要是生存,而不是真理。所以一些实用的理论是最受欢迎的,比如那些成功学的书爱看的人会多。而我的道理讲的不是指导如何赚钱的问题,而是解释为什么要赚钱的问题。实用的部分我认为只有两条,一是对活着的认可,二是把追求幸福理念的正确性。补充一下,我的根据是由于生物学对人的解释,追求幸福是人的愿望,而结合实际来看生活是人唯一的选择,要不你还能做什么?而想什么也是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吧(因为多是意淫,有点B4)。人最后的感受是由感性和理性共同作用的,也许开心就好吧。

以上这些了,希望对人生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共同来探讨。

BTW:有人不屑思考人生,一方面是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明白,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比较糊涂。但是从大局来看,思考人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毕竟很多人还是避免不了思考,人类的好奇心也不允许有思想的盲点存在。如果大家可以达成一些共识,让后来者少走弯路,应该是可行而且有益的。

作者: 花儿开了23    时间: 2008-3-27 14:30

 

[em02][em02][em02]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