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时常可以听到有关产品创新能力的讨论。创新能力算是评价一个优秀产品经理的标准之一,但目前好像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如何的产品改进可以称之为创新。fficeffice" />
首先还是要先关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进行一下个人理解的描述。
产品经理是产品生命周期内负责产品管理,一个跨部门协作、需要通过别的部门工作来体现自己工作绩效的职位,要求有相当的管理、沟通技能;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衍生的组织架构下的工作职位,适用于业务链多的需要产品管理的企业。
目前产品经理职位的发展有相当的困难,很多企业将研发、售前、销售、研发、售后支持等不同的倾向要求的职位,根据各自企业的需要也称为产品经理,造成产品经理的企业间的定位差异巨大,对产品经理职位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困惑。所以在创新能力讨论之前,重申产品经理的产品管理职能,进而把产品的创新能力定义为评价产品经理能力的标准之一。
个人认为产品经理的创新需要从商业模式的设计、创新入手,在深入分析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任何的有力于流程优化的产品功能改进,都可以称之为创新。
商业模式个人理解为在市场上获取预定收益的方法方案。
商业模式的设计、创新,可以通过业务流程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两个方面来完成。
业务流程的设计是指整合产品供应链的上下游,建立与合作伙伴以及不同类型客户的业务流程图,然后设计与他们的合作模式,利益的分配,确保各环节的可行性以及可获得预期的收益。当基本的业务流程模式确立后,需要在此模式下,进行尽可能的用户体验设计,平滑业务流程。
用户体验设计是指产品能解决的用户需求,使业务流程更平滑的多种情景设计,以此来进行产品的功能设计改进。例如:产品软件的安装功能的简化,提高硬件供货商的生产效率,从而和硬件供货商的合作更加密切; 而产品功能界面的改进,使产品更容易被用户使用,也使产品从厂商到用户之间的业务流程更加平滑。
当然情景的设计是通过行业应用的分析总结而设计出来的。
到此,可以进行产品的功能改进设计了,而且产品的改进创新都也是有立论的依据的。例如:针对用户使用容易引起网络流量激增的下载软件的情景,而设计出一种动态监测网络流量,并对异常流量的网络地址进行流量限制,保障网络不致阻塞的产品功能。
随后在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规格的设计确认。
为什么要将商业模式或业务流程的设计改进,作为产品创新的前提基础呢?
业务流程的设计是要确保产品可以顺利进入预期的市场,并且获得收益。现有企业中存在个别产品的供应链上由于合作模式以及利益分配的不合理,使产品进入市场不畅,甚至部分环节收益过低的问题。
而且影响产品的创新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一是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另一个是对市场(用户)需求的真实把握不准确。
目前竞争产品的差异化越来越小,纯粹的功能创新非常困难,而且通用产品的技术壁垒基本消失,一个新功能的出现,很快就会有多个产品的跟进,除了专利申请等法规性的手段,保护自己产品的功能不被抄袭难度很大,所以产品的创新从纯技术角度来讲,难度显而易见。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对市场(用户)需求的真实把握不准确。现在有太多产品把抄袭作为产品的创新点,特别是所谓国外产品和国外经验,在对国内市场分析不足,商业模式以及业务流程还没有理顺的情况下,照搬国外产品,导致产品市场认可度低的情况时有发生。
宣传广告的设计在情景设计的方面不足也是对市场(用户)需求的真实把握不准确的反映。
所以,有力于业务流程优化的产品功能改进,就可以称之为创新,创新是为优化业务流程服务的。
如此,寻找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建立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进而确立商业模式,就是我们进行产品创新的切入点。
建议流程如下:
1 行业应用的细分
2 产品的应用情景的设计
3 业务流程的设计、优化(产品链的上下游)=商业模式的确立
4 产品的功能设计
5 产品功能的规格设计==================转向产品开发流程
6 产品的产品化(研发、发布)
7 产品的解决方案的设计==================参考2
行业解决方案
广告的精准设计
8 产品的销售模式(依托商业模式设计)======参考3
产品定价策略
参考因素:上下游利益分配、差异化程度、市场的认知
产品宣传策略
非常赞同楼主的说法。
问一个问题,有缺陷的产品在2年后才发现。面对用户和企业财务,如何处理这样的缺陷产品呢?用新品免费更换,还是维修呢?如果维修已经没有了备件或者技术上已经不支持了。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呢?
呵呵,想不到我一年前的帖子,被翻出来。
对3楼问题,我突然想到了微软的三红机问题。
>>问一个问题,有缺陷的产品在2年后才发现。
要等到2年后才发现的产品缺陷,是否可以理解为产品无法修复的问题?
>>面对用户和企业财务,如何处理这样的缺陷产品呢?
恩 不论什么产品事实上总是面对老用户和新用户两个群体,需要分别对待。估计你讨论的是老用户。
面对老用户,维修肯定是最常见处理方式,具体是否收费什么的和质保期相关,主要还看你们的策略,不好一概而论。
财务是指带来的成本增加么?
>>用新品免费更换,还是维修呢?
维修还是换新品,两种形式不是最重要,对产品的缺陷问题的应对处理才关键。
>>如果维修已经没有了备件或者技术上已经不支持了。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呢?
有新的替代产品是最好的。还得协助用户的资源继承或者迁移。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