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一):90后
2008-3-4
夜色的华灯开始沉寂下来。
我坐在明亮的台灯下,电视开着,画面在跳跃,没有旁白,它被静音了。在这个静廖的房间里,内心声音成为了主角,能感觉得到它的起起伏伏,而荧幕正为它伴舞。这是另一出躲藏在城市角落的“独角戏”。
电脑那头,是我的堂妹,这个从襁褓之时,就与我一起成长的可人儿,已经宛然十七,正值亭亭玉立豆蔻年华。我十七岁时,懵懂十分,整天是为考试挑灯夜读,只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伴随。而她呢?自初中开始,就辍学了,并没有在家,而是随着那些“她的好朋友,家长眼中的野孩子”流窜了一段时间,确切地说应该是三年。最后,她的父母用钱约束住了她,她在她父母的服装工厂里打零工。
堂妹的回答,大部分很短,短到不能再短的词语。偶尔一段,却有方文山的素颜词风格,字间没有任何断句符号。酷。
难道这就是大部分90后的风格?特别的成熟,是她们的共同特点。我的一个90后的“徒弟”,以前服装品牌公司老板的女儿,和我堂妹一样大小,写出来的文章,成熟得令人可怕,因为不太可能有那种经历的人,却有那种感悟,过于敏锐的触角也是一种青春的消耗。堂妹的不同在于,她同样知道世事如何,只不过选择了“玩”,用最原始的“娱乐”取向,解构了青春期的迷茫、失落和困惑。一种最直接的感观,应付未有指导却纷争不堪的现实世界。于堂妹,这是一种最简单最轻松消耗青春的办法。不过,以成人的角度,这是一种没有太多的积累和前景的方法。而我“徒弟”,她对青春的消耗,过于沉重,十七岁的花季,在成人价值观的影响下,早早地谢了。
老人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一代人有各自的轨迹,还有时代镌刻下的烙印。当然,每一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烙印”。比如,最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踱步在公司外面,享受阳光,晴空,和烟草的气息,看到一个年轻的男孩用自行车载着一个同样年轻的女孩,女孩从后面紧紧地抱着男孩,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我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发呆。我在想,同样年纪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载着一个可爱的女孩,在三月的和风中随单车自由摆动呢?这是一个三十岁人的想法,充满羡慕。当然,我也想到了,如果等我到了四十岁,我会羡慕三十岁人的什么呢?白天精力充沛的工作,晚上活力四射的泡吧?
心底的声音在说话:去设想自己未来的遗憾,和评估别人的青春消耗一样,同样是一件愚蠢而自扰的事情。
可能吧,90后,他们有大把的岁月可以自我主张的“挥霍”。我们的当初,可是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梦想侵淫中度过,少许有的自我主张,也被压抑得灰霾阵阵,唯一可能可悲的是,我们无法去评估于当下的价值体系和张扬的她们面前,能不能毫无遗憾地写上“我不后悔”这几个字。
下一篇--出路(二):80后
90后有足够的知识(如果认真学习的话)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但是缺少的就是“主人翁责任感”!
90后的人,如果能够把自己的激情转化为积极、认真仔细、勤快的做事,就能够成为新鲜的动脉血,而不是领导眼中的“问题”,那竞争力就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也就真的有希望了,否则我总在担心人才的断档。
80后,90后,都是环境造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社会背景
其实都是这个时代的印记。
我们都应该欣然的看到不同,社会才得以进步。
当人们指责80后90后的时候,又是否看到了他们那个年代的时代印记。
如果用辩证的方法去看问题,我相信我们会有同样的理解
激素吃多了!!!
出路(二),80后呢?
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撒? 还在寻找素材吗?
哈, 我是80后哦,不算典型更不能以片盖面,但我相信折射出来的肯定是会不同于70和90的。。。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