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7年8月9日,中国最大的药品研制承包商——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交易所首发上市。药明康德以每股 14美元的价格出售接近1320 万份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上市筹资约1.846亿美元。这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但是,接下来的发展就是特别的了:2008年1月,药明康德宣布将收购AppTec Laboratory Services公司,向着成为全球领先的全方位、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企业的方向又迈进一步。AppTec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是生物制剂与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站式服务供应商,向客户提供生物、医疗制品及医疗器械的测试、研究和cGMP生产服务,在圣保罗、费城和亚特兰大拥有通过美国FDA的GLP、GMP认证的尖端测试与生产设施,涵盖广泛的产品和服务,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和高素质的员工团队。AppTec为药明康德提供了一个基于美国的高度细分、多元化的生物制剂和医疗器械产品服务平台。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揭开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的一幕,标志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的“全球收购型”国际化,已经从制造企业,发展到了研发企业。
中国商业历史上的国际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2000年以前的汉朝。张骞历经千辛万苦开通了原来一直被世人称为“玉器之路”但最近200年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通向中亚、波斯湾和欧洲的道路,按照我的看法,从现代商业角度的角度来说,就是建立了中国通过陆路和欧亚大陆各个主要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和物流运输。后来经过云贵、四川的“南方丝绸之路”,以及六百多年前明朝郑和下西洋建立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都是同样的进出口贸易和物流运输。从唐朝的玄奘大师西赴印度取经,到鉴真大师东渡日本送经,按照我的看法,以现代商业角度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到了这个时候,才开始了和亚洲周边国家的大规模的文化服务业的进出口贸易,只不过当时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这一说,属于没有任何价格也没有任何知识产权的知识文化贸易,比进口一部美国大片和出口一部《色戒》要简单得多,当然有历史价值得多。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基本上只有贸易,没有投资。作为一个远程贸易的副产品,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郑和舰队七下西洋而没有占领任何一个岛屿,也成了我们当代中国人在世界范围推行内传播“和谐世界”理念的最好的历史佐证。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商人,大商帮。例如,盛宣怀、胡雪岩,再例如,“徽商”和“晋商”,但是,不管他们这些大商人,大商帮的生意做得有多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在中国境内有投资,只在大陆发展生意。换句话说,国际化的程度极低。即使是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时代,权倾一时的孔祥熙的生意,也是在中国国内,更不用说是后来出了荣毅仁这样的杰出代表的无锡荣家这样的民营企业了。
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企业的国际化进入到了一个低潮。只有非常少数的几家中国企业:中国远洋、中国民航、招商局,以及中国的外贸公司,才有权利和可能在世界各个国家成立分支机构。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情况才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中国的企业,开始了非常活跃的国际贸易。一直到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的企业才大规模地开始在海外投资建厂,中国最著名的一批电制造企业,例如海尔、康佳等在世界各地投资建设了不少工厂。2004年以后,以TCL李东生为杰出代表的一批中国制造业的大企业家,开始了跨越式的“全球收购型”国际化,尽管其中历经艰难,但终究是开了一个头,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这一切国际化,都发生在制造业。
2007年,事情有了很大的改变。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南非的一家银行,中信投资一家美国的投资银行,开始了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大规模的国际化。但是,这都是投资,还不是收购。中国金融企业从跨国投资到跨国收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现在,药明康德的收购来了。这是一家中国企业在“中国专利最少的行业之一”----医药行业的跨国收购。这也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过去,“中国制造”开始了“全球收购型”国际化,现在,“中国创造”也开始了“全球收购型”国际化。
正如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有句经常挂在口上的话:世界是平的。中国创造,也开始了把全球收购“如履平地”的历程。
药明康德将因此而载入中国的商业历史。
赵民
2008-1-22 5:25AM
不是我不知道,是事情太奇妙
是做广告吗?怎么家人都每人回应?
药明康德,我在里面做过项目!
上面有两家分厂.
[em04]敢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都是值得让人尊敬的企业。药明康德发展的背景是国外的医药公司为了降低医药研发成本,转移基础研发项目到海外,药明康德的老总很有远见的看到了这个全球化市场的潜力,中国并不缺少基础研发的能力和人员,缺少的是整个规范的研发体系和研发控制手段,兼并国外的公司,吸收别人成熟的经验,是一条缩小差距的好办法。
祝愿药明康德越办越好,能在中国医药国际化的道路上,为中国的医药企业树立一个标杆。
在中国:像药明康德这样的研发团队太少!
该向印度人看齐!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