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大经济圈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四大经济圈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不但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此外,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经济圈内的各个地区必须努力提高其经营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长三角经济圈经营力均衡度比较。
本报告中,长三角经济圈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市。总体来看,长三角经济圈中江苏的生产力、知本力、人本力和营销力最强,上海的资本力、治理力最强。浙江的各项指数都稍逊色于上海和江苏。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和2002年上海的知本力和人本力一直强于江苏,2003年江苏的知本力超过了上海,人本力与上海持平。2004年江苏的人本力超过了上海。这一结果表明,江苏的知本力和人本力的提升不仅促进了其生产力的增强,而且也直接促进了其经营能力的提升。
从各年度经营力综合指数看,长三角经济圈经营力均衡度呈现明显的波动趋势。2004年差距最大,2001年差距最小。各项指标在横向上资本力差距最大,人本力差距最小。各项指标差距从大到小依次为:资本力、营销力、生产力、治理力、知本力、人本力。2001—2006年纵向对比,六力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波动最剧烈的指标为知本力。人本力差距从2003—2006年呈现扩大的趋势。从整体趋势看,资本力和治理力差距在缩小;营销力差距在加大。2001—2006年长三角经济圈经营力指数均衡度比较结果详见图2,图中数据为上海、江苏和浙江各项经营力指数的标准差。
2001-2006年,长三角经济圈的政府财政支出呈现增长态势。上海、江苏、浙江的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9.92%,、 22.70%、22.92%。三个省市的财政支出总量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治理力差距得到缓和。财政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并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地区间财政收入总量差距在减小。江苏和浙江的财政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吸纳能力逐步增强,缩小了与上海的差距。江苏省承接了上海的产业转移,并且注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善,尤其是加大了“法治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的建设,其营销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上海、江苏和浙江均为中国相对发达的地区,综合经营力排在前七强之内。这一地区在工业化完成以后,发展的重点是区域的信息化、知识化和柔性化,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应该着力提高知本力、人本力和政府的治理力。在知本力方面,应充分调动各类科技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改革和完善创新体制,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人本力方面,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利用人才一体化进程促进人才流动。在治理力方面,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创新区域合作体制,加强地区间的资源整合,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实施。
资料来源: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
图2 2001—2006年长三角经济圈经营力均衡度比较
2、珠三角经济圈经营力均衡度比较。
本报告中,珠三角经济圈主要包括内地9省区,即广东、福建、江西、广西、贵州、四川、湖南、云南、海南。总体上看,无论从各分项指数,还是经营力综合指数看,广东都在经济圈中占据绝对优势。海南和贵州的经营力综合指数最弱。从年度比较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内地9省区中,只有2001年和2003年有三个省排在前十名,2006年入围前十名的只有广东一个省,其余年度均有两个省排在前十名。排在中间十名的有3至4个省区,排在后十名的有3至4个省区。福建、四川和湖南的排名相对靠前而且变动较大。2004年四川的经营力超过福建和湖南,在经济圈内居于广东之后。
从经营力综合指数看,珠三角经济圈经营力均衡度呈现明显的波动趋势。2001年差距最大,2004年差距最小。通过各年度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在横向上知本力差距最大,人本力差距最小。各项指标差距从大到小依次为:知本力、生产力、营销力、治理力、资本力、人本力。2001—2006年纵向对比,六力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治理力波动最为剧烈。知本力差距从2003—2006年呈现缩小的趋势。从整体趋势看,资本力和营销力差距在缩小,人本力差距在加大。2001—2006年珠三角经济圈经营力指数均衡度比较结果详见图3,图中数据为珠三角内地九省区各项经营力指数的标准差。
珠三角经济圈治理力出现波动直接与各地区的财政开支状况有关。其知本力差距缩小的原因在于,珠三角某些地区的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持续增加,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基建投资、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不断改善。珠三角经济圈资本力均衡度提高的原因在于各地区财政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吸纳能力以及财政边际收益率的普遍提高。各地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其营销力,各地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营销力的差距。从珠三角经济圈人本力来看,无论是各地各级学校在校生数量,政府教育经费支出,还是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诸项指标的差距都在拉大。
总体来看,珠三角经济圈除广东属于相对发达地区以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对于广东来说,应重点加强知本力和人本力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对于落后地区而言,首要任务是提高区域生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自身自然资源的状况和生产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实行“旅工贸”或“旅贸工”产业的滚动发展模式,构筑可持续的生产力。此外,落后地区还应该努力提高区域资本力。地方政府应该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事实上,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区域经营力上的差距是全方面的,其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生产力、资本力、知本力、人本力、营销力、治理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其发展模式应该寻求后发优势,避免对自然资源开发的过度依赖,通过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来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差异化发展。
资料来源: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
图3 2001—2006年珠三角经济圈经营力均衡度比较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