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再谈教练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7-12-24 14:47
标题: [原创]再谈教练技术

按:我所在的公司一直在推行教练技术,已经坚持了4——5年。在推行的过程中,有人收获颇多,但是正如在文中提到的,很多人并没有深入理解其精髓和内涵,过于死板、教条地运用他,以致引起了一些曲解、误读甚至质疑声一片,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为了“以正视听”,当时由正在做内刊主编的我和公司董事长讨论产生了这篇文章。刚才,在论坛上看到一位家人咨询教练技术的问题,现将两年前由我和公司董事长讨论产生、由我捉刀的关于教练技术的文章发出来,供家人了解。

本人也参加过教练技术培训,感受颇深,此文完全原创,是本人在替人捉刀生涯中的得意之作,值得一阅,不仅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因其中有不少关于生活的大命题的考虑。

(原编者按)和我公司同仁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公司推行“教练技术”培训以后,很多同仁对此非常认可,但是往往过于死板、教条地理解它,不能跳出来从更高的角度去恰当地运用它,从而逃离了原来的“成见”,而陷入另外一种“成见”,而实际上,我们公司的文化首先是“包容”,不管哪种成见,都有可能阻碍我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创新,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与激荡之中,孕育出我公司独特的以“包容”、“学习”和“创新”为主导方向的文化。故而本刊特约请董事长写下这篇文章,相信您读完这篇文章,会对我们公司的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 执笔 纪彦峰

我们公司从2003年开始接触和学习教练技术,现在大约先后已有一百余名员工接受了不同阶段和程度的教练技术体验式培训学习。可以说,正如一桌“自助餐”,我们每个人由于年龄、成长经历、学习态度、认识水平、感悟能力等诸多差异的存在,所吸收到的养分是不同的,很自然,对教练技术的功效和作用以及这种培训的价值理解也就千差万别。很多人问我,你在教练技术的学习中究竟收获了什么,我们公司每年都要进行这样的培训,它的意义何在?其实,教练技术并不神秘,我在不同的场合,特别是我们公司2004年进行企业TA时的小组会中,已经给大家讲过一些,但是新加入公司的同仁对此还是不够了解,今天借内刊一角,想再进一步说说我个人的收获。

负责任的心态

教练技术首先是调整你的心态,让你的心态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是顺境,也不可能天生就具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能保持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每时每刻情绪激昂、意气奋发、积极主动;无论是谁,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经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打击、干扰。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习惯归因于客观环境,向外找借口,尽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客观环境、看外因多,分析主观原因、内因少,例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客观上来讲……”,为自己找一大堆客观理由来辩解,说到最后加上几句不太重要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所谓的“主观上来讲……”,所以在这种心态的主导下,人往往怨天尤人,抱怨这个,指责那个,最不善长也不愿意从自我内心深处寻找原因,更不愿意对问题的发生去勇敢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那么如果你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经常抱怨环境、抱怨时运不济,很难想象你能做好任何事情、取得任何进步。教练技术首先调整的是这种心态,遇到事情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自己的不足。自己首先要为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而不是一揽子全推到外边,让自己置身事外,充当一个形式上的“老好人”形象,尽管保全了“面子”,但其实很可能是在自欺欺人。教练技术的很多环节教会你“改变”和“学习”从自身开始,通过“我”的改变来影响“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负责态度。人只有抱着这种虚心、空杯的态度来处事,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你合作,从而为自己构建起良好的人际交往生态系统,你才有可能获得他人的积极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从而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相反,今天说这个不行,明天说那个不行,这里抱怨同事不好,那里又嫌领导不对,整天一副受害者的样子,最终结果可能是你自己既消沉又失败,而一事无成。

敢于面对回应

教练技术教会我们“照镜子”。我们周围的女同胞是最爱照镜子的,其实她们是最爱美的,是最善于美容整形的。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盲点,都有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不管多伟大的人,自己的后脑勺肯定看不到的,所以要求我们学会“照镜子”,要把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建议、意见甚至指责看作是他们对我们的一种贡献。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特别是来自客户的抱怨和投诉,因为他们往往是站在我们的“对面”,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听、听了以后高兴不高兴,他们总是会说出他们的真实看法。他们就是在给我们“照镜子”,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进步。具体到个人来说何尝不是如此?从小时候父母的管教、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育、批评以及工作以后领导对你工作的指导──当然,这其中有态度好的,也有态度不太好的,但是不管态度怎么样,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我们尽快地成长,才指出我们身上的优点、缺点,也正是我们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才会有今天这样的进步。那么,如果你越能够真诚地接受别人的回应,你会成长的越快,反之,你的成长就会越慢。现在是信息社会,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利用好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的“镜子”,真诚而踏实地接受别人的反馈,不管是批评还是赞美,都能够无条件地接收进来,然后一点点消化、汲取。

构建学习型组织

教练技术回答了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问题。传统的管理学认为,领导是“领头羊”,领导是“全能”的,领导时时、事事冲在前头,而实际上领导也有自己的“盲点”,领导也有看不到的、想不到的、不懂的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办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调试性”问题,领导也不知道答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交给你的团队!让整个团队来碰撞、完善、补充你的思路,领导通过整个团队的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尝试,来作出尽可能科学的决策。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盲点,即使领导也不例外,所以才有我们公司倡导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通过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互相引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也是我写《西北人与山东人》一文的目的,并非要指摘是非、评点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想通过我这些年来的一些切身体会和思考引发一个有利于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环境。

新型领导方式

教练技术只是四种重要的领导方式中的一种,其他类型的领导方式,如强制型、权威型、民主型,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仍然非常有效和实用。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能够尽量不断地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广泛地接受和借鉴来自方方面面的管理技巧和方式,既能在必要时果断地及时采用强制式领导方法,又能充分运用好自己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权威来引导下属有效奔向目标,还能通过感情投入、心灵互换来创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更能够善于运用教练技术,抓住现代管理中最最核心的要素──人,激发他人的愿景和理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让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尽可能与团队的共同理想和目标一致起来,这样的团队、这样的企业才是高绩效的卓越团队,这样一群人才能引发和创造激情、活力、学习、创新的良性生态环境。

在学习教练技术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形成一个开放、积极的心智模式和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当你遇到不顺心、不如意、困惑等问题时,要设法给自己一个强迫的心理信号──向内找原因,学会向自己内心深处挖掘潜在能量,找到问题的根源(哪怕你最后应当对发生的事情承担万分之一的责任,你也先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更理性、更客观地把剩余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责任找到合适的责任人,也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承担);当你面对问题、困难而自己没有方法和答案,也不知如何下手时,恭喜你,好运来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开始,这时你就深深地低下头、弯下腰,对自己说:“这事我办不了,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你就能瞪大了眼睛,四处寻找外部资源,利用你已经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利用你的下属、同事、朋友、领导等等资源,把问题一一分解,一一解决,这就是教练技术所倡导的“向内挖掘潜能”与“向外看发现可能性”的关系。

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不难看出,教练技术不是要教给你一种知识,它回答了个人怎么修炼、团队怎么学习的问题。诚然,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教练技术并不是神秘主义、唯心主义的产物,实际上每个人历经生活磨难,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不用接触教练技术最终也可能领悟出来个人应该如何修炼、团队应该如何学习等问题的答案,但是那样的话“成本”就太高了。教练技术设定的一些环节实际上就是虚拟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在这些场景中,让你面对、让你抉择,让你形成自己的判断;并且采用一些看似比较“极端”的措施,让这些虚拟的人生场景在你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教会你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别人的回应,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积极地学习、进取,从而使你的人生更加精彩。除非你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置身于培训之外,否则这颗“种子”迟早会生根发芽,对你产生影响。

有的同仁对教练技术产生的怀疑基于这样一些判断:教练技术也就是三天两头的热度,你看某某刚学完的时候非常有热情、也很积极主动,过了两天还不如原来。这其实是正常的。我们往往有一种幻想,幻想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包治百病,同时也幻想人的一生能一帆风顺、幻想一步登天等等。实际上天底下没有那样的美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前进,而不是直线上升,人作为有思考能力、能感知世界的万物灵长,他的成长也是波浪式的前进,有高潮、有低谷,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有所扬弃,然后再前进。

另外一些对教练技术产生怀疑的事例是这样的:教练技术培训期间,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向每一位学习者展现了人生的种种可能性,一些同志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身上还有这么多可能性,往往会导致跳槽或者选择自己创业,但是等到冷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跳槽或者创业的准备非常不充分,于是反过来说教练技术“害人不浅”。平心而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我们也非常希望每一位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和财富,但是从“可能性”到“实现”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你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和积累,需要运用你的理性来思考,千万不可盲目地用教练技术特定环境下激发出来的那种夸张的激情来作出冲动的决策。
    

这几年来,看到我公司逐步在形成包容、团结、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文化氛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这其中有教练文化的功劳,更离不开其他文化的功劳。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苦药”对我们有很大帮助,但在难以下咽的时候我们常常包上“糖衣”,良药也可以不“苦口”。即以平时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沟通来说,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一致的目标,沟通成本当然越低越好,但倘若简单的、直来直去的沟通方式达不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寻求更合适、更恰当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综合运用,用最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工作上的、生活中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4 14:54:26编辑过]

作者: yueyeez    时间: 2007-12-24 23:33

有用


作者: miniblack    时间: 2007-12-25 17:50

先支持一下,回头再细看。

今天下午看字都看傻了,呵呵。


作者: yueyeez    时间: 2007-12-25 23:41
哪怕你最后应当对发生的事情承担万分之一的责任,你也先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更理性、更客观地把剩余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责任找到合适的责任人,也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承担,这个观点?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8-1-2 13:31
QUOTE:
以下是引用yueyeez在2007-12-25 23:41:14的发言:
哪怕你最后应当对发生的事情承担万分之一的责任,你也先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更理性、更客观地把剩余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责任找到合适的责任人,也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承担,这个观点?

自己首先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意在强调形成主动承担责任的工作氛围。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当然情况肯定并不是100%令人满意。


作者: workerhome    时间: 2008-1-3 14:42

说的好听,呵呵,教练技术???


作者: foglee    时间: 2008-1-7 13:10

回头一看,确实在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好,我想很多管理人员都应该参加这样的学习或培训.


作者: lulifang914    时间: 2008-1-8 21:37

我是个教练技术的支持者,亲身体会了教练技术的三个阶段,给自己也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教练技术是非常值得在企业、在家庭推行的。

教练技术对自己,提高自己的洞察能力,内省能力,使自己负起责任,建立积极阳光的生活。就这一点就很值了。

教练技术在企业相信楼主更有经验,我相信她一定为企业的发展和执行力提供充足的动力,期望楼主为我们分析实际效果。


作者: lkgdft15    时间: 2008-1-10 09:16
嗯,分析的透彻!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8-1-13 15:40

引用“说的好听,呵呵,教练技术???”

您有何高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3 15:42:16编辑过]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8-1-13 15:44
QUOTE:
以下是引用workerhome在2008-1-3 14:42:09的发言:

说的好听,呵呵,教练技术???

您有何高见?
作者: 永远的皮皮    时间: 2008-2-15 20:32
粗读了一篇,还是无法理解“教练技术”的内涵。什么是教练技术,起源于什么时候,何时引进大陆,现头如何,发展方向如何,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可圈可点的事例,这是我最关心的话题。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8-2-19 09:43

引用自“百度知道”

“教练技术”源于体育,是运动员夺冠军、拿金牌的重要支持者。
    在美国80年代,“教练”被引进到企业管理领域,“企业教练技术”应运而生;
    教练是一个中立的、启蒙的、无私的支持者;
    “教练技术”是通过方向性和策略性的有效问题,激发被教练者向发掘自己的潜能,向外探求更多的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更加快捷、容易的达到目标。
    “教练技术”在西方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架构,实践证明,它是一个可以支持个人、企业、家庭和青少年成长的跨领域的技术和工具。
    教练是/不是什么?
    教练不是顾问,并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支持你自己去发现早已潜藏在心中的属于自己的最适合的答案;
    教练不是老师,甚至不比你懂得更多,并不灌输概念和知识,但他能支持你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智慧;
    教练不是心理医生,不会去平复你的情绪,而是支持你提升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
    教练不针对你的过去,而关心你的未来;“对人不对事”,不提倡“对事不对人”,因为事情是由人解决的,教练相信并支持你自己解决;
    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无代马走,使尽其力;无代鸟飞,使弊其翼。”——《管子 心术篇》
    教练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8-2-19 09:52

再补充一点:

关于教练技术的理论与发展,目前网上的信息均来自于教练技术培训企业,大多标榜“  在美国80年代,教练被引进到企业管理领域,企业教练技术应运而生”,至于是否属实有待考证。此培训毁誉参半,中立者的系统研究较少。

商务印书馆的《教练型领导》(2006年)应该是比较权威、系统的这方面的著作。


作者: 蜗牛也是牛    时间: 2008-2-19 13:44

可能我对教练技术有偏见吧!

  在元月份参加深圳的一次聚会中对教练技术有了一点直观的了解,和我以前在媒体中听到和看到的有点不一样!特别是在教练技术改变学员的价值体系中的一些东西,对于这方面我不认同!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8-2-23 10:38

确实存在改变价值体系的问题,我对教练技术的了解也仅限于文章里面谈到的这点内容,有哪位高手对此更加了解?欢迎讨论啊。


作者: sunrain18    时间: 2008-2-29 13:27
coach technology is very good management tool.i just know it several days ago.
作者: xiaoqiangbishen    时间: 2008-3-6 19: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coach    时间: 2008-3-10 16:24

楼主你好,看到你的分享,能感受到你对教练的理解已达到能区分运用的状态。盼望多交流:)

我是一位企业教练。目前为几家企业的CEO及其高管团队做教练。

汇才、坤烨都上了第一阶,后来都放弃了,原因是我认为这些系统当中有其精华的部分但也有其不完整的地方。

拿汇才系统来说,在让一个人拿起责任、付出和承诺的部分是做得不错的。(当然还有很多上过课的人不明白)

但是汇才系统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1、对于探索问题实质,没有给与足够的尊重,往往很快下判断,并武断地认为是心态问题。

2、在理清彼此的责任时,过分强调心态,尤其是强调对方的多,强调自身的少。

3、到了实施行动计划的时候,对高要求的工作显得缺乏优先次序和必要的步调。

4、在与人共同工作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沟通方法,无法理清彼此的角色。

5、在重要工作上不找合适的突破点,而是有乱碰乱撞的嫌疑。

这些做法对于一个成长的、有包容度的团队来说是可以接受并不断迁善的。

然而这对于许多有着命令链的正规组织,尤其是关系复杂的组织来说,这些莽撞的尝试常常导致的是极负面的结果。

汇才的系统在个人、以及小团队中是可以尝试的,然而对于正规组织来讲,要应用的教练技术需要精细精准得多。

如果汇才类的系统希望做到的是培养出真正能实操的企业教练,那么需要下的功夫还有许多。

而如果只是把自己局限在心态和小团队的教练中,那么我认为去参加学习的学员有权利知道更多。

对自己所学习的技巧和方法的有用性与局限性都应该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才不至于误人子弟!

不要把学习后的责任都推在学员身上,教育机构也需要拿起自己该负的那部分责任,这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8-3-10 17:17
QUOTE:
以下是引用Acoach在2008-3-10 16:24:46的发言:

楼主你好,看到你的分享,能感受到你对教练的理解已达到能区分运用的状态。盼望多交流:)

我是一位企业教练。目前为几家企业的CEO及其高管团队做教练。

汇才、坤烨都上了第一阶,后来都放弃了,原因是我认为这些系统当中有其精华的部分但也有其不完整的地方。

拿汇才系统来说,在让一个人拿起责任、付出和承诺的部分是做得不错的。(当然还有很多上过课的人不明白)

但是汇才系统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1、对于探索问题实质,没有给与足够的尊重,往往很快下判断,并武断地认为是心态问题。

2、在理清彼此的责任时,过分强调心态,尤其是强调对方的多,强调自身的少。

3、到了实施行动计划的时候,对高要求的工作显得缺乏优先次序和必要的步调。

4、在与人共同工作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沟通方法,无法理清彼此的角色。

5、在重要工作上不找合适的突破点,而是有乱碰乱撞的嫌疑。

这些做法对于一个成长的、有包容度的团队来说是可以接受并不断迁善的。

然而这对于许多有着命令链的正规组织,尤其是关系复杂的组织来说,这些莽撞的尝试常常导致的是极负面的结果。

汇才的系统在个人、以及小团队中是可以尝试的,然而对于正规组织来讲,要应用的教练技术需要精细精准得多。

如果汇才类的系统希望做到的是培养出真正能实操的企业教练,那么需要下的功夫还有许多。

而如果只是把自己局限在心态和小团队的教练中,那么我认为去参加学习的学员有权利知道更多。

对自己所学习的技巧和方法的有用性与局限性都应该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才不至于误人子弟!

不要把学习后的责任都推在学员身上,教育机构也需要拿起自己该负的那部分责任,这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请教一下高手,我写的这个是属于“汇才”系统的还是哪个系统的?

您现在自己研发一套培训方式吗?


作者: 可爱的地球    时间: 2008-9-8 18:04

可以再简洁一下吗?我今天下午看得头疼,呵呵在找客观因素了


作者: hj00225    时间: 2008-9-23 17:24
学习了,谢了
作者: 沉默的兔子    时间: 2008-9-26 10:09
从未参加,不做评论。
作者: shiyinge    时间: 2008-9-28 12:06

我也学过汇才版的教练技术,觉得楼主写的非常好,学习了。


作者: 且听潮海    时间: 2008-9-29 12:14

   培训这事因人而异,本人对教练技术的课比较排斥。很多事强调个人改变群体,如果真有人去盲从,现实社会对他行为的不认为会对其造成强烈的冲击,从而走向极端。

   这课好比一个盘子,一开始就将你原型打破,接着给你组装,装好后可能就不能盛东西了,还有些根本就拼装不完整了!

  


作者: 江南一叶    时间: 2008-9-29 19:12
不错呵不错。技术教练不错。
作者: dd.ada    时间: 2008-10-5 00:05

谢谢分享


作者: nlpcoach    时间: 2008-10-6 14:02

刚好下面贴了一文,供参考。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asp?n=165,196287,0,0,0,0,0,0


作者: kadok    时间: 2008-10-7 10:48
没看懂
作者: biaotiger1    时间: 2008-11-18 13:42
很有道理呢
作者: 派儿    时间: 2008-11-18 14:23

顾问是“给”方案,教练是“取”方案
顾问是凭借自身经验“给”方案,教练是凭借教练模式“取”方案
顾问从自身“取”经验,教练从客户“取”经验
顾问用自己的经验“给”出方案,教练用客户的智慧“取”出方案
顾问认同顾问是专家,教练认同客户是专家

顾问只能进入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做顾问,教练可以进入各行各业非专业领域做教练
顾问是“授之以鱼”,教练是“授之以渔”

本信息摘自:http://www.chinarcc.net


作者: liaohy    时间: 2008-12-4 17:08

不管是教练还是管理,都要注意一点:改变别人很难,但改变自己更难。

因为我们很少照镜子去看自己的后脑勺,所以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盲点,心有抗拒、其事难平呀。


作者: lmrichvast    时间: 2008-12-22 10:48
这种好文章还是需要翻出来的!
细细的品!

作者: 于加朋    时间: 2009-1-5 16:08
请问楼主公司是从哪家机构学教练技术的?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9-1-5 17:05
回34楼的话:济南兰夫。
作者: wsquan    时间: 2009-2-20 19:34

估计楼主本人就是卖“教练技术”的,哈哈。老头卖瓜,自卖自夸啊!!!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9-2-20 21:50
QUOTE:
以下是引用wsquan在2009-2-20 19:34:37的发言:

估计楼主本人就是卖“教练技术”的,哈哈。老头卖瓜,自卖自夸啊!!!

我是做房地产的,要夸就夸我们的房子了:)

[em01]
作者: wsquan    时间: 2009-2-21 15:52

那我就知道你了,淄博鑫盛房产的,教练技术有些作用,但没那么神奇,尤其是地产行业,是大势造成的。原来兰夫经常用淄博鑫盛说事,我就问他们一句,在2007年以前,请说出一个地产行业做的不好的企业?根本说不出来,几乎所有的地产公司都赚钱,这是为什么?一个行业所有的企业都不亏损,这是大势造成的,和企业经营管理关系不是特别大,所以用这个例子说是教练技术的作用太牵强了。当然,今年经济危机了,寄生性的地产公司就完了。不是想和楼主辩论什么,可能你们公司用教练技术有些作用,我也不否认,但是假设你们不是地产公司,而是日用品公司,那么你们的效益就要大打折扣,请问,要是这样,你们的效益还会是这样吗?呵呵。


作者: youth78    时间: 2009-3-30 16:56
请问哪些老师教练技术讲授的比较好,可否推荐一下
作者: 纪彦峰    时间: 2009-4-1 08:42
QUOTE:
以下是引用wsquan在2009-2-21 15:52:10的发言:

那我就知道你了,淄博鑫盛房产的,教练技术有些作用,但没那么神奇,尤其是地产行业,是大势造成的。原来兰夫经常用淄博鑫盛说事,我就问他们一句,在2007年以前,请说出一个地产行业做的不好的企业?根本说不出来,几乎所有的地产公司都赚钱,这是为什么?一个行业所有的企业都不亏损,这是大势造成的,和企业经营管理关系不是特别大,所以用这个例子说是教练技术的作用太牵强了。当然,今年经济危机了,寄生性的地产公司就完了。不是想和楼主辩论什么,可能你们公司用教练技术有些作用,我也不否认,但是假设你们不是地产公司,而是日用品公司,那么你们的效益就要大打折扣,请问,要是这样,你们的效益还会是这样吗?呵呵。

很欢迎您和我讨论。我是哪里的不重要,“那我就知道你了”感觉这好像是黑道上在追踪人一样,讨论问题嘛,大可不必。兰夫怎么说的我不知道,作为合作单位,合同终止合作即结束,不讨论他们。

首先,我写文章、贴网站,肯定没有人给我回扣。这一点你放心,纯属我的个人看法,你不用怀疑我是托之类的,哈哈(这个世道风气不行了,所以你的怀疑情有可原)。

其次,你对文章的理解有问题,我根本就没有说教练技术神奇,反倒是强调不要“过于死板、教条地运用他”,强调“教练技术只是四种重要的领导方式中的一种,其他类型的领导方式,如强制型、权威型、民主型,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仍然非常有效和实用。”教练技术是一种管理思想,我在文章中也说了,教练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管理中的问题,我也仅仅谈了“负责任的心态”、“敢于面对回应”、“构建学习型组织”等三个方面,老是抱着“有用”、“无用”,总是想立竿见影,试问天底下哪有这种灵丹妙药?如果有,哥们给介绍介绍。

再说了,前几年房地产是赚钱,但单纯以当下赚钱不赚钱来衡量一个公司成功与否,哥们儿也太短视了吧?赚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但是很赚钱同时也很烂的公司也比比皆是,不用我举例了吧?而且你能不能永远赚钱?

又说了,同样是赚钱,有赚多赚少的问题,有好有坏的问题,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 8:45:43编辑过]

作者: O折翼天使O    时间: 2009-4-4 11:15
谢谢,大致看了一下,因为现在的企业管理实际又有新的变化产生,尽可能会把相关的观点据实引申和运用。
作者: zym2762    时间: 2009-4-6 15:01

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理念

说明了培训需经历的历程

谢谢


作者: wbsaor    时间: 2009-5-8 17:56
不错,建议能够用合适的方式让团队学会,个人学会容易用片面了,学员和讲师都会受到伤害
作者: 风影子    时间: 2009-5-18 16:07
有用,九年前学习的,现在一直在自我实践中。
作者: 仕    时间: 2009-6-12 14:04

我也非常喜欢教练技术,  不管教练技术,或是NLP, 首先都是教练自己,   向楼主推荐一本罗伯特.迪尔茨的书<语言的魔力> 今年刚在国内出版的.  里面讲得很好. 可以很好帮助到你和你的公司.


作者: wm2046    时间: 2009-6-30 14:49
我也是走过课程,我觉得楼主的分析非常好!说到点子上,很多人对教练技术的误解还是很深的!
作者: aj0539    时间: 2010-9-29 19:16
受益,谢谢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