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从“逼宫”看企业危机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fengyunlov 时间: 2007-11-26 21:23
标题: [原创]从“逼宫”看企业危机管理
在《康熙帝国》中有“逼宫”这样一段,看似庞然大物的大清王朝顷刻间大厦将倾,危在旦夕,这也是康熙帝国最为危机的时刻,在这个时候内忧外患同时发生的。刚刚入关的大清王朝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内政与外交上的劫难。如果把大清王朝看作是一个企业组织的话,我们的企业组织应该如何的去应对和管理这种内忧外患的企业危机呢?从这种组织危机管理当中我们又能够学到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看看当时作为当权者的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是如何应对的,首先是他们找到危害最为严重也是最为需要解决的矛盾,就是乘机作乱察哈尔的叛军,所以他们迅速的建立一支精锐的虎狼之师消灭察哈尔的叛军。第二就是消灭以朱三太子为首的“逼宫”,这是最为直接影响也最大的矛盾,它属于来自内部的动乱,这个动乱的种子是隐性的,只有遇到一定的时机才会发生,所以它的危害是最大的。第三是吴三桂的叛军。对于吴三桂的叛军应该是长久的资源消耗战,谁能熬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它不具有直接的危害性。因为最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康熙看到了这一些,所以他笑到了最后,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如果我们把“逼宫”作为一个案例来进行研究和讨论的时候,我们需要分析这种危机管理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生的各种条件。首先我们先看解决企业组织危机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人才的因素,如果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如果没有在关键的时候启用这些人才,那结果就需要另论了。所以企业组织解决和预防企业危机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建立自己完备的人才储备制度和有效的用人制度,否则一旦危机出现必会危机四伏,无论多大的建筑也会化为乌有。正是康熙重用了周培公,才有了以后的节节胜利。第二就是切实的分析所面临的危机,同仇敌忾,加强组织的凝聚力。手掌只有握成拳打出去才有力,加强组织凝聚力是解决组织危机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否则祸起萧墙后院失火首尾不相顾,势必内外受困造成失败。正是康熙接受了周培公关于当时客观形势的客观分析才有理有节的制定出了有效的作战方案和战略安排。第三是树立高度的危机管理意识,防患于未然,解决危机于未成型之中。只有想到了才能做到,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所以康熙一把“撤藩”的火烧起了轰轰烈烈的争斗,如果他进行理智的分析判断就不会如此被动的面对这场震撼古今的争斗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从“逼宫”看我们企业的危机制度管理制度,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思考,因为我们在很多时候缺少的不是知识,而缺少的是面对危机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态度。只有具有了这种精神和态度才会有临危不惧的镇定和冷静,才会有处理问题时的有条不紊有理有节。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代社会高速的运转不仅需要我们树立时刻的危机意识,更重要的是树立学习进取的开拓意识。没有危机意识就没有压力意识没有动力,没有学习意识就没有实力没有后劲。只有在危机与挑战中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够“稳坐钓鱼台,闲看云卷云舒”。树立危机意识和学习意识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精神,只有把危机意识和学习意识练化成为了企业的内在精神,它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才会成为企业战胜对手走向成功的“秘密武器”。
现在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危机四伏的社会,发展与危机共生,商机与危机同在,如何才能未雨绸缪是现代企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和面临的问题,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危机管理机制以及预防机制,重视人才的运用和储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效地控制和解决好企业内部或者外部的危机,最有效的处理好问题,为企业组织争取最有效的影响力,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
作者: fars920 时间: 2007-11-27 11:10
好
作者: tabli 时间: 2007-11-27 14:11
分析得有一定道理啊!解决危机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人才储备、分析当前形势、树立危机管理意识(现代是不是预警机制啊?),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国乱需良将。不过这好像也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而已。即使有很好的人才储备,但是没有良好的心胸,人才也不一定能显示其能力吧,这就涉及用人者的用人机制了。康熙,用周培公、明珠、索额图等人可是很有一套的。
作者: bcj1215 时间: 2007-11-27 15:44
逼宫的产生恐怕因为上级没有充分授权,也就是说作为上司的领导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没有考虑下级的实际能力,下级也不知道如何去做,直接找上司兴师问罪而产生的非理智行为吧!
作者: ziyue 时间: 2007-11-27 17:06
有道理,
作者: FATPIGBOY 时间: 2007-11-27 18:44
分析得有一定道理啊!
作者: frankchaw 时间: 2007-11-27 18:57
"如果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如果没有在关键的时候启用这些人才,那结果就需要另论了。"其实在大公司尤其是现在,很多企业的流失率很高,有一定的因素在公司,更有一定的因素在社会,整个社会存在一个人才危机和80后的出现,使得公司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开始慎重又慎重,为什么,很简单,培养的人在公司看来还不具备启用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学成,但没有被重用,跳槽!!跳槽成了家常便饭。逐渐地,公司开始缩小培训和储备的力度,其实很两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新进的一批大学生,学生气十足,组织上希望在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他们可以成为一线生产主管的中坚力量。公司开始着手制定了一些列的培训计划,一边从底层做起一边接受培训和学习,可是这些大学生过了一年,拿到公司的培训证书后,扬长而去,人力部门正在准备提升一批人升任主管,结果发现人全跑了。就这样连续三年,公司停止了这样的计划,也逐渐减少了对应届大学生的招聘,储备根本无从谈起!
作者: fengyunlov 时间: 2007-11-27 20:51
我觉得所谓的逼宫就是授权太多了,削藩的本质就是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回收,每个王朝从建立开始因为建设的需要,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权,或者叫做授权,只有这样才会使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恢复,而当一个王朝或者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需要进行集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有效管理,这就是我们历代王朝进行不断调整的一个过程,从历史的发展的进城来开几乎每个强大的王朝或者帝国都是极度集权的时候,授权过度或者分权过度就会导致中央权力的削弱,从而导致地方群雄割据,群雄割据的直接结果就是战乱纷争,群雄逐鹿。
分析这个过程对于我们现实的企业管理也有很大的意义,一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企业必须进行集权管理,从而使管理的执行力度与发展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证。但是在对外扩张或者进行竞争的时候也必须进行授权,只有授权得当才会调动和发挥拓荒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 bcj1215 时间: 2007-11-27 22:02
估计授权多了,下面人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进行工作了吧!
作者: m41 时间: 2007-11-27 22:24
如何更好授权只能靠经验积累么?
作者: fengyunlov 时间: 2007-11-28 16:26
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只能是一些宏观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纸上的东西
因为我们没有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或者是说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合适的案例
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案例就显得实际一些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一些东西就是在实际的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点,真到了实际的情况需要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很多东西并不是用一种规则去规定好了的,授权是主观能动性很强的一种权利,没有统一的框定结构。
作者: lxy2007 时间: 2007-11-29 13:54
私营企业存在“逼宫”的环境吗,讨论一下?
作者: bcj1215 时间: 2007-11-30 08:50
更好的授权便是知人善用,将合适的人推荐到合适的岗位。
作者: bcj1215 时间: 2007-11-30 08:53
个人见解:私营企业如果说是家族企业经营的话,逼宫的情况会比较突出吧。
作者: fengyunlov 时间: 2007-11-30 13:06
个人企业一个最主要的弊端,特别是在我们中国大部分是家族式企业,而他们的管理方式就如同我们以前存在的封建王朝的管理方式一样,因为我们毕竟经受着同样的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经验的总结,所以尽管我们处于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经受着现代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但实际上影响我们的并不是这些文化,而是流传了二千年的历史文化,虽然有时候我们认为古代的那些都是一些过脚步,但是它之所以流传了这么长的时间,就一定有他们存在的道理,或者说有他们存在的一个核心,我们不能够用我们现代的思维去衡量那些东西。
作者: geyu6666 时间: 2007-12-12 12:56
了解人的思维是最总要的
作者: fengyunlov 时间: 2007-12-15 19:11
了解一个人的品德和个性更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