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人士透露,北大光华学院已就“张维迎事件”进行回应,声称何指毅违规在先。
针对前前《北大商业评论》何志毅在网上公布《北大光华教授何志毅致张维迎的公开信 》,公开指责院长张维迎打击异己等说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日前在学校范围内做出回应,称何志毅免职是由于其擅自转让北大刊物主办权引起的。(完)
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关于何志毅问题的说明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是隶属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案例研究机构。2001年10月21日,光华管理学院决定由何志毅接任该中心主任。
《北大商业评论》是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独家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务管理刊物。2001年11月23日,光华管理学院任命何志毅为执行主编。
《北大商业评论》自创办以来,在光华管理学院不知情的情况下,何志毅多次擅自改变主办单位。2006年9月出版的《北大商业评论》第26期上,将主办单位更改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将光华管理学院降为5个“协办单位”之一。
2007年初,在光华管理学院不知情的情况下,何志毅擅自以“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何为副院长)的名义与河南省的“销售与市场杂志社”联合申请《北大商业评论》刊号,同时约定由“销售与市场杂志社”负责具体工作。河南出版集团为此专函国家新闻出版署,申请由河南出版集团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北大商业评论》。
2007年5月底,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复教育部、河南出版集团,同意将河南《中州今古》更名为《北大商业评论》,主管单位为河南出版集团,主办单位为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和北大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河南省正式期刊一览表”显示,《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单位是“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社长为李颖生(河南省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经营中心法人代表)。自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完全失去了《北大商业评论》主办权。
《北大商业评论》现在的发行公司为“北京北商伟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与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查实,该公司于2006年9月6日核准注册,公司的二位股东均为《北大商业评论》在职工作人员,其中一位是主编助理(占60%股权),另一位是行政总监(占40%股权)。
何志毅滥用光华管理学院任命的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主任和《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的职权,背着光华管理学院,擅自申请变更《北大商业评论》主办单位,导致光华管理学院失去主办单位资格,严重地侵害了光华管理学院的利益和知识产权。
本着对北大负责、对光华管理学院负责的精神,光华管理学院于2007年11月14日做出如下决定:
1,为了恢复光华管理学院对《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学院指定一名副院长主管《北大商业评论》工作;何志毅继续担任《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并负责把杂志的主办权收归光华管理学院。
2,为了防止何志毅继续利用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的名义从事有损光华管理学院利益的活动,学院指定一名副院长主管案例中心工作,并对案例中心的领导班子做出调整,何志毅不再担任案例中心主任职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07年11月21日
利益的争夺,有一个牺牲品。
实力决定结果
利益分配不均????
应该是学术问题而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百家争鸣应该是好事情,但最好不要搞什么攻击
不知道该怎么讲 也无话可说
大学!!!!!!!
在同一个地方,只要有两个中国人,如果是同性,不论男女,都会有斗争,当然性取向有异常人的除外;即使是两个异性,也很可能人有斗争.
中国人在斗争中发展,还是在斗争中没落??无论哪种结果,恐怕都不算是和谐社会了吧
应该是利益分配不均吧?
现在的学术专家基本上都不都学术了,改做政治或者商人了.
还在用计划经济的脑袋处理问题。为何不用经济手段来解决?
[em07]搞教育的变成了商人,
学生在经济浪潮中也沦为了商品。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