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主营油站设备配套备件生产业务。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公司在备件生产领域已占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公司负责人张总并没有满足目前的现状,已经在考虑XF三年甚至五年后的发展了。但是目睹了业内企业的起起落落,在做这个决策时,雷厉风行的张总犹豫了……
公司应该专注于这个行业吗?公司日益成熟的加工制造技术在别的行业有用武之地吗?在业内,备件业务还能够提升市场占有率吗?XF还应该投入资源吗?
公司的部分股东们希望打破现有的定位,将业务拓展到整机领域。但整机市场前景是否看好,公司转型后又能具有哪些竞争优势?需要哪些资源?存在哪些风险?凭企业的实际情况又是否能有效规避?转型后与现有的业务又该如何配合?
这些关乎XF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似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没有人能看清楚、说明白。
张总最后决定借助外力制定XF的战略规划,在行业资深管理专家的帮助下,明晰了公司总战略和分步成长阶梯,确定了近三年的年度目标规划,编制了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战略报告得到了股东们的广泛认同,决定付诸实施。
但半年过去了,本年度目标完成了不到40%,张总坐不住了,中高层管理会议一个接一个,但大家还是有很多抵触和消极情绪。会议要么变成张总一个人的“一言堂”,要么变成大家的“诉苦会”。张总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制定的战略规划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心急如焚。但如何做到战略的有效执行,如何对战略的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监控,应该运用哪些管理手段和方法,如何改善目前的状况,张总有点束手无策……
其实,XF的战略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如何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
我们无从考证XF的战略规划制定过程,分析是否完备,工具是否合理,判断是否有充分的依据;但XF通过制定发展战略,梳理清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使内部管理层的认识达成了一致,并且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实施步骤,将管理者的战略发展思路形成了可实施的战略规划。
从这个角度看,制定战略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战略制定的方法和工具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XF的战略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与XF没有建立可行的战略管理体系有关。战略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循环过程,没有执行保障,再完美的战略规划也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不能“着陆”。而这个保障就是“战略管理体系”。九略管理咨询公司将战略管理体系总结为“战略管理循环”,其中包括四个关键过程——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战略改进。
以上两点也正是我们进行战略管理体系健康调查的主要目的。
战略管理体系健康状况需要检查的项目
战略管理体系的健康状况调查是本次“中国企业组织健康状况系列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筹划和谋略。战略是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石与导向。我们按照前述的战略管理体系框架,总结了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典型问题:
◆ 战略制定方面
◇ 企业缺乏清晰、准确、合理的战略意图和目 标,价值定位不明;
◇ 企业高层对企业使命和愿景意见不一,没有达成共识;
◇ 没有实施方案,战略规划“束之高阁”。
◆ 战略实施方面
◇ 员工对于战略规划不理解或认为不切实际;
◇ 没有合理运用战略实施的工具;
◇ 战略执行失控;
◇ 不能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 战略评估方面
◇ 缺乏科学、有效的战略评估方法与手段;
◇ 战略评估流于形式,不能发现实际战略实施过程中的 问题。
◆ 战略改进方面
◇ 战略规划“一成不变”,没有合理地调整和改进措施;
◇ 不能“与时俱进”,对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及时调 整与完善。
本次调查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健康指数”将通过以下四个指标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状况进行评价:战略制定指标、战略实施指标、战略评估指标、战略改进指标。从整个战略管理体系来看,大量的工作集中于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这也是国内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当务之急,我们赋予较高的权重。具体的权重分配如下:
战略制定指标: 35%
战略实施指标: 35%
战略评估指标: 15%
战略改进指标: 15%
确实如此,但是有一点对于人和体系的关系我和您的理解有一点点不同,我觉得人虽然是根本,但我做应该做到的是建立一个不以人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运转的流程体系,这样才能够在企业中不受制,将企业的能效放大到最大。个人愚见。
确实如此,但是有一点对于人和体系的关系我和您的理解有一点点不同,我觉得人虽然是根本,但我做应该做到的是建立一个不以人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运转的流程体系,这样才能够在企业中不受制,将企业的能效放大到最大。个人愚见。
确实如此,但是有一点对于人和体系的关系我和您的理解有一点点不同,我觉得人虽然是根本,但我做应该做到的是建立一个不以人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运转的流程体系,这样才能够在企业中不受制,将企业的能效放大到最大。个人愚见。
“不以人为基础”,可以理解为以流程和制度为依托的管控体系,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人成为其中的零件,只需履行既定的职责即可,用句俗话说是“这个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可以说自然界就是达到了RAIN兄所说的不以人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运转的流程体系。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创新力、主观能动性是一个现实;这与离了谁都照样转的情况矛盾。而”离了谁都照样转“也与人本身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存在潜在矛盾。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矛盾,既要人充分发挥能力,又要人遵循流程中既定的职责。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达到这种情况永远是一种理想,永远存在人与组织的博弈。从这一点上来说,”不以人为基础“永远是一种追求。这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一种平衡,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人在企业中的地位、级别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个人在企业中的定位,越向上,这个人离开的损失就越大。更何况涉及到战略的实施评估与改进呢。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因素必然是最大的。
战略落地的过程中,战略解读是最关键的第一步,那么这个动作谁来作,当然是人。解读不到位,决对无法实施和落地,解读错误更是背道而驰。在这个层层解读的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这个角色(中层),是最关键的,直接决定着实施结果。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