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成长性民营企业要改变这种命运,就必须通过适时、适当的转型以超越自身,进而实现企业突围,冲破“天花板”,上升到新的高度。这种转型意味着变革。创新,它应该包含企业家自身、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三个有内在逻辑关系、不可颠倒的层面。
客观地讲,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与国有企业和外资在华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常需要企业家付出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在企业起步之初通常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企业家本人“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子。因此,实现民营企业转型必须从企业家自身转变思想观念开始。
而在民营企业中,企业家本人是推动企业转型最合适也是惟一有效的人选。因此其必须对周围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敢于颠覆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成功经验,不断否定自我,积极推动变革并义不容辞、自始至终地承担责任和最终风险。
就目前情况看,由于缺乏原始积累,我国民营企业发家史的第一章关于发展模式几乎都离不开三个字———“一招鲜”,通常靠着某一个产品甚至某一个小小的差异化就能打开市场。但是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这种方式极易被效仿且后发者可能反占优势,因此必定难以持续。如果企业无视外部环境的变化,一直抱着过去这些曾经帮助企业成功的“老黄历”,可能昨天成功的经验就是明天失败的理由。
每种发展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没有最好的模式,更没有永恒的模式,只有最合适的。
关于企业发展模式转型的问题让我们时刻谨记德鲁克老先生的话:“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