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大学》探微释义 [打印本页]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3
标题: [转帖]《大学》探微释义
《大学》释义前言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大师注解了划时代的《周易•四书禅解》,堪称首部以佛教观点解说儒家经典的奇书,在儒释冰火不相容的时代产生这样的著作,本身就是个奇迹,此书因不符合当时主流文化,流传不广,至今已罕见其书,而且《孟子》一章已失传。

明代高僧智旭(1599-1655年),字素华,别号“八不道人”,晚年称“藕益老人”。俗姓钟,名际明,古吴木渎(今江苏吴县)人,生于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30岁以前崇尚理学,坚斥佛老,著《辟佛论》数十篇。后因读《莲池自知录》和《竹窗随笔》改变对佛教的认识,不再反对佛教,将《辟佛论》焚之。天启二年(1622),从高僧德清弟子雪岭剃度,取法名智旭,进入径山(今杭州西北)修禅。后受具云栖寺,接着又受菩萨戒。崇祯四年(1631),究心天台宗,但又称不肯为天台宗子孙。次年,入灵峰山(今浙江孝丰县境内),造西湖寺。晚年,皈依净土宗,撰《净信堂集》。清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在灵峰寺圆寂,寿五十七。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讲述的儒家经典,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亲切淳和,接引了无数的人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对自己的传统经典与文化树立起了巨大的自信心。

笔者于近期开始细细研读《大学》,将南怀瑾先生的释义与智旭大师的直指一并记录下来,并用“载暄今解”将智旭大师的直指用现代语翻译出来,权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个记录。因本人才疏学浅,文化积累相当肤浅,“今解”会有许多辞不达义或者错漏之处,如有方家指正、交流,载暄本人将欢喜无尽,在这里,先向十方大德、方家致礼!

《大学》释义

【智旭直指】
“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故名为“遍”。

【载暄今解】
所谓“大”,以无边无际的本体而称之为“大”,以恒常遍满于十方而为其义理,即指的是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除这个心之外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得到,也没有任何一个对立面,是浑然绝对的,所以称为当下的本体。

这个心前无开始,后无终止,产生一切万物但其本体如如不动而无生,一切万物消亡了而其本体仍不增不减是为不死,所以称为“常”。(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个心包含容纳了一切:小家、大家、国家、社会、天下乃至于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没有分量大小形状也没有方位地域,遍布于宇宙间的任何地方,所以称为“遍”。

【智旭直指】
  “学”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大学”。“大”字即标本觉之体,“学”字即彰始觉之功。本觉是性,始觉是修,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称“大学”。

【载暄今解】
所谓“学”,就是觉悟的意思,自己觉悟也帮助他人觉悟,觉悟到了这个心性的事实真相,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与心性的“自然之道”相合,事理与行为达到究竟了、圆满了,所以称为“大学”。

“大”字即是表明觉悟到的心性的本体,也就是悟道所悟的那个“道体”;

“学”字即是彰显在悟道之后的修行以及所做的一切功用。

自己觉悟到那个“本体”就是心性,开始觉悟后的所有行为就是修行(所谓悟后起修),明了心性的事实真相后起修(也就是有了真实无谬明确的目标后的修行),所有的修行本来就在心性当中,心性和修行就是一个本体,没有任何对立面,所以称为“大学”。

【古本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字词解释】
明明德:第一个明当动词,第二个明当形容词或名词用。

“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

【南怀瑾释】
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

【智旭直指】
道者,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

性中本具三义,名之为德,谓现前一念灵知洞彻,而未尝有形,即般若德;现前一念虽非形象,而具诸妙用,举凡家国天下,皆是此心中所现物,举凡修齐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脱德;又复现前一念,莫知其乡而不无,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无思,不可以凡圣异,平等不增不减,即法身德。

我心既尔,民心亦然,度自性之众生,名为“亲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亲民”、“止至善”,只是“明明德”之极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说为三纲领也。

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谛;“明”、“亲”、“止”,即一心三观。“明明德”即自觉,“亲民”即觉他,“止至善”即觉满。

自觉本具三德,束之以为般若;觉他令觉三德,束之以为解脱;至善自他不二,同具三德,束之以为法身。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不可思议,此理名为大理;觉此理者,名为“大学”。从名字觉起观行觉,从观行觉得相似觉,从相似觉阶分证觉,从分证觉归究竟觉,故名“大学”之道。

【载暄今解】
大学的道,从最初的发因到最后的结果,其间所经历的过程,就在于要明白“明德”的修养,这事实上也就把“大学”之道说完了。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指觉悟后的修行;后面的“明德”二个字,是指本体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增不减的心性。

心性当中原本就具备三种含义,称之为德。一、所谓现前一念的灵明觉知洞查明彻,此灵知了了没有任何形状,这就是般若的德能(般若,在佛学当中有智慧的含义,但智慧又不能完全代表般若的本义,所以般若乃梵语不翻译);二、现前一念虽然没有什么形象,但是却具备了所有的奇妙功用,凡是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这个心性当中所自然流露呈现的的自性之物,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心性当中所具备的事情,只要明了这些,就不会被一切外在的现象所迷惑、所桎梏,这就是解脱的德能;三、又复现前一念不知道这个心性所在何处(晓得是空)却不是没有(非空),处于天的地位生长抚育了万物(有)却又并不是实有(非有),不可以用有和无去思议,也不可以用凡夫和圣人去区别看待,都是平等不二的,在圣人没有增加什么、于凡夫也没有减少什么,这就是法身(真如、心性、道体)的德能。

我的心性是这样的,大家的心性也是这样的,普度自己心中的众生,称为“亲民”(《六祖法宝坛经•忏悔品》曰:“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大意是说,我们心中的生命,心中很多时候拿主观成见与眼光看别人,发现别人都有着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像这样的种种心念意识,其实质全是自己内在生出的心意识,正所谓拿慈祥的心态去对待别人,一定会获得慈祥的回报,拿一颗嫉妒心去对待别人,一定会得到嫉妒的回报,等等,所以需要我们把自己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等统统丢弃掉,也就把心中众生给度了,这样子才是真的度苦海、普度众生。);成就自己心性的佛道,就是“止于至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为了达到“明明德”的终极目标,担心人们不能了解其中的义理,所以一条一条地呈述出来,不可以把这些说为三个纲领。

这里所讲的“明德”( 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增不减的心性)、“民”(每一个修行的行为个体)、“至善”(觉行圆满的最高境界),就是空假中三谛融于一境当中(对同一的对象,可以空、假、中三个面相或三重意义来了解,而这三种了解方式又相即无碍,不生矛盾。所谓即空即假即中。这是佛教天台宗圆教的说法);“明”(修行的方式方法)、“亲”(自觉觉他的行为)、“止”(自他不二的平等法界),就是用同一个心灵,同时表现空观、假观、中观(一心三观:佛教天台宗的一种观想法。空观是观一切法本性空;假观是观一切法惟是缘起假名;中观是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此即是真实。空观是从本质一面来看现象世界,视之为空,无实有性;假观是从缘起表现为有相状有影响力来安立现象世界,视之为暂时的有,假设的有;中观是就圆融面来看现象世界,同时体会到本性与如幻如化的显现,不执取一边,而臻于较高的真理层面)。“明明德”就是自己觉悟,“亲民”就是帮助别人觉悟,“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

自己觉悟本来就具备三种德能(般若之德、解脱之德、法身之德),归结起来可以说是般若;帮助他人觉悟使之明白三种德能,归结起来就是解脱;觉行圆满时自己和他人并无二致,同时具备三种德能,归结起来就是法身。不纵不横,不是合并也不是分别,不可以用意识去揣磨,这个道理就是最高的真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称为“大学”。从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观察开始观心修行,从观心修行得到制伏烦恼的类似真觉的智慧,从制伏烦恼进步到断除部分烦恼而证悟部分中道,从证悟部分中道达到断尽无明之惑、通达诸法之实相的佛的果位,所以称为“大学”之道。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5
【古本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字词解释】
止:1、内明之学的止,使无妄念,使思想高度安静、平静。
2、外用之学的止,怎样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
定:心境一片清明。
静:虚极宁静。
安:宇宙与我浑合为一,身体的感觉不复存在。
虑:精微深细的正思惟。
得:即为“明明德”,也就是佛教禅宗谓“明心见性”。

【南怀瑾释】
知道怎样把思想安静、平静下来,之后就能产生定,能定之后内在外在极为宁静,达到真正的宁静后就能天人合一,身体的感觉不复存在,这样就能进行生命本质的精细深虑,精思后就能明白人生的大道。

【智旭直指】
“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之一字。《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当与此处参看。《大佛顶经》云:“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即“知止”之谓也。

此中“知”为妙悟,“定”、“静”、“安”、“虑”为妙修,“得”为妙证。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扰故;闻所闻尽,名“能静”,内心无喘故;觉所觉空,名“能安”,烦恼永寂故;空所空灭,名“能虑”,寂灭现前如镜现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获二殊胜故。

【载暄今解】
“止”这一个字,虽然指的是觉行圆满,但只是心性的本体。这一节指点人的点睛之处,着重在“知”这一个字。《圆觉经》说:知道是幻想妄念,就已经离开幻想妄念了,不需要再用什么方便法门,就像是人在梦中梦见自己生疮,到处去求医施药,而一旦知道是梦,就已经离开梦了;离开了妄念幻想,知道现在清净了,这就是如来觉性,就像是梦中生疮的人,既然离开了梦,就是清醒的人了,无论是修与不修,这觉性本来清净圆满,没有逐渐次第什么的。应当与《圆觉经》这里所说的融合起来参看。《大佛顶首楞严经》说:“以不曾产生也不曾灭坏的真如法体为根本,在因地开始起修,然后成就圆满在因位的修行而得到妙觉果满的极地。”这就是“知止”的真实含义。

这里的“知”是殊妙的觉悟,“定”、“静”、“安”、“虑”是殊妙的修行,“得”是亲自证得殊妙的实相。声音来了是动相,声音去了是静相,动静二相只是相对的现象,能听的功能,它不在动相与静相之间,动来也留不住,静来也无所住,能知道动,能知道静,当体即空,一念不生名为“能定”,到达入流亡所的境界,任何外在境界的一切现象都不能干扰;能闻到和所闻到的功能都消融得干干净净,名为“能静”,这个时候呼吸就像停止了,气息都停住了,妄念都生不起来;能觉与所觉都空掉了,空的境界与自己所悟的境界都空掉了,名为“能安”,烦恼降伏了,不再生起现行;能空与所空的现象也没有,名为“能虑”,绝对真空的寂灭自性就当下现前,形而上道体自然呈现;突然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所有境界,名为“能得”,获得二种殊胜,即:上合诸佛本妙觉心,十方圆明,体同诸佛,能起同体大慈;下合众生同一悲愍,与众生本有之心无二无别,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

(“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忽然超越”、“获二殊胜”: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5
【古本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南怀瑾释】
一切事物都有本来和结尾,知道天然的先后秩序,也就接近道了。

【智旭直指】
此启上文两节之义。盖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顺迷情,辨其本末,反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既向生灭门中商确修证,须知有终始。始。宜先,终宜后。“古之欲明”一节,知所先之榜样也;“物格”一节,知所后之成案也。

【载暄今解】
这段话是启示上面两节的义理。之所以心性本体被迷蒙住了,而变幻成自己这个身体和家、国乃至天下万事万物,取个代号就叫“物”。既然把清净心性本体的德能迷惑幻化成了物。权且就顺着这个迷失了本性的情绪意识,分辨和理清本来与最终结果,从而从迷失走向觉悟,这样的行为(也就是修行)称之为“事”。既然决定了在生死轮回中进行修证,就必须知道有终有始。始,适合于修行的因地,终,适合于修证的果地。“古之欲明”一节,是知所先的榜样;“物格”一节,是知所后最后的结果。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6
【古本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南怀瑾释】
古往今来真明白了“明明德”,要想自立立人,自利利他,亲自涉世来“亲民”济世,把“内明”之学付之“外用”,求得天下太平,就要先治理其所在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把家庭、家族操持好;要想把家庭、家族操持好,就要先从自身修养;要想从自身修养起,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正。要想使自心正直、端正,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要想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要做到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生命最初的本来状态)。知天、知地、知人、知事、知物、知鬼、知神,也就是自知之明。达到这样的心物一元在于心能转境。

【智旭直指】
说个“明明德于天下”,便见“亲民”、“止至善”皆“明德”中事矣。

“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非有,方知内所缘缘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方名“自谦”,方名“慎独”。又只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

【载暄今解】
说个“明明德于天下”(明白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心性本体后,要利益于天下),便可以知道“亲民”(为民间做无上利益之事)、“止至善”(自己觉悟也帮助别人觉悟达到觉行圆满)这些都是“明德”(心性本体)中的事情(所谓性情中人、性情中事,乃指的是心性本体中的人和事)。

“正其心者”(使自己的心意合乎于道者),把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如明镜那样映现万像的智慧。“诚其意者”(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者),把第七识末那识转为观一切法与自他众生都是平等、都是空的智慧。“致其知者”(做到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者),把第六识意识转为观察出一切法的特殊性的智慧而可以自在说法。“格物”(格物:心能转境;王阳明先生释为格除心中的物欲)者,作唯心识观,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唯心识:佛教唯识宗的重要观念,表示只有由心识所映现出来的表象的唯心论的立场),清楚地知道天下、国、家、根身(眼耳鼻舌身组成的身体)、器界(生命所居住的山河、大地、草木的国土世界),都是自性本体中所呈现的物境。除这个心外没有其他的与这个心性本体相对立的物体(佛教包罗万象的《华严经》,重点讲“一真法界”,阐明处处皆是佛)。

如果要达到心物一元的“格物”境地,最佳的方法就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心及心作用的对象。要是明确知道外部的心及心作用的对象不是有(空,所谓诸法无自性),这才晓得自我内在的心及心作用的对象不是无(非空,比如内心各种情绪的反映),才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恶念、邪意识等降伏并断除,尽心尽力实践心中的善,这样才能称为“自谦”(断恶从善),才能称为“慎独”(自我内心随时警惕并修正)。另外就一个“明德”,就分“心”(佛教唯识说心是所有现象的发生的原因的集合体)、“意”(分别、思量、心的作用)、“知”(了别一切境象的作用。笔者认为此“知”应为“识”,因为,佛教唯识学派特别重视感识以外的认识,并将之区分为心、意、识三种)这三种名称。“致知”,就是“明明德”(清楚明白了知自性清净本然的心性本体)。

【唯识简介】
智旭大师在这里提到了佛教唯识宗的几个最关键的词语:“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对此,先从概念上来理解这几个词语的含义:

第八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又称阿赖耶识。

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所以又称种子识。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的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的真识,或染污的妄识,是佛学界所争论的一大问题。(录自丁福保《佛学词典》)

也就是说,我们在前一瞬间的心的作用,不管是清净的抑是虚妄的,其影响与印象,不会消失,而以习气或种子的姿态,贮藏在这个根本识中,作为引生下一瞬间的心的作用的原因。心的作用是一切现象的基础。故这根本识贮存着作为一切现象的原因的种子,而成为人生与世界的根源。

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

为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由于它的作用是执取第八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故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第六识:也就是意识。前五识为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全部亦统称为意识。

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的作用。

对此,笔者写了一篇小文,对唯识作一些具体表述:

《西游记》人物的代表

唯识宗,在佛教里,又称法相宗,也称慈恩宗,是中国佛教鼎盛时期繁荣兴盛的十个宗派之一,以万法唯识之法门为主。识,即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称为唯识,为五种唯识,即: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有大德提出,在现代科学日益昌明的时代,佛教当中能予以强有力的对应和辩驳的就是唯识学了,这也是继唯心、唯物后,提出的又一个哲学名典——唯识。唯识学对心理的分析可以说入微入细、至深至广、通博达精,尤其是研究心理学和哲学的人,在读到佛教唯识学之后,无不对其义理所折服而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无论再怎样发达和繁琐,都没有唯识学讲得精微详细和完备。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通达了佛教的学理,尤其是对唐玄奘大师宣讲的唯识学,体会很深。而唯识学的义理,又颇为深奥,一般人很难有所理解,入门更是很难,对此,吴承恩创作了小说《西游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阐述唯识学的深刻道理。但后世对《西游记》的理解,逐渐离真正的主旨相去愈远,且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和看法,都赋予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大乘佛法的唯识学中,把人对境攀缘的妄心,分为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中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只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代表其他识发生作用。而第六识,则是由前五识所引,帮助他们发生作用。第七识末那识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为我,而反复思量。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藏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合和体,也是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是八识之总体,也是一切业力——善恶种子的寄托所在。

那么,唐僧师徒四人代表了什么呢?

唐僧,阿赖耶识的代表。阿赖耶识历劫生死,永不灭坏,众妖怪争着吃唐僧肉图个长生不老。阿赖耶识在生死轮回当中,受苦最多、享福也最多,因为是八识之总体,为一切善恶业力之所寄托,唐僧一路备受世人尊敬,有的国王想让位给他,有的公主想嫁给他,最后还成佛,好事尽占。阿赖耶识只有藏意(能藏、所藏、执藏),没有和第六意识一样有分别计度作用,没有思维辨别能力,因此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

沙僧,末那识的代表。末那识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即常恒地思量第八识而计度为我,依第八识,缘第八识,执持第八识为我,所以沙僧也就执定了唐僧,与他形影不离。学者蔡相宗、李荣昌作了个形象的比喻:阿赖耶识因为能藏,可说是一个大仓库;末那识因为执定阿赖耶识,可说是仓库的站岗人。既然是仓库,所以东西无论好坏,都统统容纳;既然是站岗人,所以他就必须执定仓库,与其形影不离。

悟空,意识的代表。意识变化多端,思前想后,极不稳定,像猿猴一样,跳来跳去,一刻也闲不下来,所谓心猿意马是也,所以悟空这只猴子就代表了人的意识。因为意识是无形的,所以一切外力都拿他无可奈何,天兵天将斗不过他,八卦火炉烧不死他,雷屑钉、刀砍斧剁、枪刺剑剐,都不能伤及其身。意识速度快、变化多,现代科学也证实了人的意识的速度比光速还要快上千倍万倍,因为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代表意识的快速度。七十二般变化代表了意识的变化多端。八识当中,惟有意识有分别计度作用,所以师徒四人当中只有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菩萨神仙,能辨别真假。意识是人的行为的主宰,因此悟空常常把唐僧和沙僧置之脑后,成为整个故事的主角。

八戒,眼耳鼻舌身的代表。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是人接触外界的工具。眼能观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接触,因此,八戒是师徒四人中唯一一个集贪色、贪吃、贪睡和贪名利于一体的人。眼耳鼻舌身五识与意识的关系,是前五识只要有一识生起,意识便同时俱起。所以前五识的所作所为,意识看得清清楚楚,故而,代表前五识的八戒的心里所怀的种种勾当,都瞒不过代表意识的悟空。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7
【古本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则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南怀瑾释】
将知性的学养,提升到不只知人的理性,而且周遍知识万事万物的理性,而后就产生了高度的智慧。有了智慧,心意自然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之后心性也就正真、端正了。心性正真、端正了,就懂得了怎样来修养自身。自身修养好了,也就有了持好家庭、家族的条件了。家庭、家族操持好了,也就能治理国家了。国家治理好了,天下也就太平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智旭直指】
我、法二执破,则物自格,犹《大佛顶经》所云“不为物转,便能转物”也。

“知至”者,二空妙观无间断也。“意诚”者,由第六识入二空观,则第七识不复执第八识之见分,为内自我、法也。“心正”者,由六、七二识无我执故。第八识舍赖耶名,由六七二识无法执故。第八识舍异熟名,转成庵摩罗识,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也。“身修”者,第八识既成无漏,则一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皆无漏也。“家齐”、“国治”、“平天下”者,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乃至十方三世圆满清净也。已上统示修旨趣竞。

详示妙修次第,又为三:初的示“格物”,须从本格。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三更示“修”、“齐”、“治”、“平”,必有次第。

【载暄今解】
我执(执着于自我,以为我是一永恒不变的存在;也执着于自己的见解,为自己的见解所束缚)和法执(以种种存在为有实体)都破除了,就自然而然达到心物一元的境地了(或者说不再随着物理世界而迷转了),如《大佛顶首楞严经》所说:“不为物理世界的一切现象境界所迷惑而逐境驰走,就能使物理世界的现象随着自己的心性而转动(比如点石成金、呼风唤雨、穿越时空隧道等等)。”

“知至”(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达到了)者,在于我空(自己和众生的生命存在由五蕴假合而成,并无常一的、主宰的、不变的自我、自性)和法空(诸法都由因缘组合而成,并无永恒不变的自性)精微殊妙没有间断地思惟。“意诚”(心意诚实)者,由第六识意识进入我空与法空的思惟,那么第七识末那识就不再执着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主观的认识主体,为内在的自我认识与世间出世间法的明了。“心正”(心性正直端正)者,在于第六识意识和第七识末那识这两个识没有我执的缘故。第八舍舍弃了阿赖耶识的各种名相分别,在于第六识和第七识没有了法执的缘故。第八识舍弃了善、恶果报的名相分别,转成了清净、无垢之识(庵摩罗识),也称为如明镜那样映现万像的智慧相等和合的心品。“身修”(自身修养好了)者,第八识就没有烦恼、没有染污、没有不净,那么所有的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即能发生认识功能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及其所对应的认识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以及感官缘对六境所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都没有烦恼、没有染污、没有不净。“家齐”、“国治”、“平天下”者,因为自己本体自性之身清净的缘故,所现的种种具体身相也都清净,乃至十方三世也都圆满清净(此所谓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以上总地概括了修行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详细显示了微妙殊胜的修行次第,又为三:第一显示了“格物”(心能转境),必须从自己内在心性上磨炼修行。第二显示了“诚意”(诚实的心意),必须首先要悟到心性本体。第三显示了“修”、“齐”、“治”、“平”,都有逐渐次第。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7
【古本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南怀瑾释】
上自皇帝下至一般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自身为根本。

(曾子著述《大学》的时代背景:夫子逝世以后,当时上至中央的周天子,下及列国的诸候们,都是做君上者,不成其为人君;做臣下者,不成其为人臣的丑角,既乏内养的品性,亦无立身处事外用的德行。因此他以悲天悯人的心情著述《大学》,弘扬孔子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法,留传后世。)

【智旭直指】
前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元不单指帝王有位人说,恐人错解,今特点破。且如舜耕历山之时,何尝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时,傅说在板筑时,太公钓渭滨时,亦何尝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

盖以天子言之,则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若以庶人言之,则官吏乃至天子,亦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亦以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须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名位不同,而“明德”同。“明德”既同,则“亲民”、“止至善”亦同,故各各以“修身为本”也。

前虽略示物有本末,又云“致知在格物”,尚未直指下手方便,故今的指“修身为本”,以“心”、“意”、“知”不可唤作物故,以“致”、“诚”、“正”皆向物之本上格将去故。

【载暄今解】
前面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原本不单单指帝王、有爵位和有官职的人,担心人们对此有错误的理解,现在特别对此说明。比如以前舜帝在历山(今河南濮阳)耕种、在河泽里打渔、在河边做陶器的时候,何尝就不是平民百姓呢?商代的名相伊尹在有莘(今河南洛阳栾川)耕种时,傅说在商代时最先是做筑墙护路的苦役的活路,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平民百姓?只因为他们能格除心中的物欲(或者说有心物一元的追求),诚实意识端正自心,自我进行身心的修行,所以都能在明白了不生不灭的自性本体后又能利益于天下。

之所以拿天子皇帝来说,则王侯公卿乃至于平民百姓,都是天子皇帝自性本体中所变幻显现之物。因此本体自身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小家、国家、天下都是物的末尾。要是拿平民百姓来说,那么官吏、王侯公卿乃至于天子,就都是平民百姓自性本体中所变幻显现之物。所以也以自身为万事万物的根本,小家、国家、天下都是物的末尾。因此必须知道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所处的地位、身份不同,而自性本体是相同的。自性本体既然相同,那么“亲民”(利益天下)、“止至善”(觉行圆满)也就相同,所以都以修行自己的身心为根本。

前面虽然简略地说明了物有本来和末尾,又说具备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在于格除心中的物欲,并没有直接指示具体的修行方法,所以现在重点指出“修身为本”, 因此“心”(佛教唯识说心是所有现象的发生的原因的集合体)、“意”(分别、思量、心的作用)、“知”(了别一切境象的作用)就不可以用物来区别对待,用“致”(达到、具备)、“诚”(诚实)、“正”(端正、正直)等具体心法在物的根本上(微妙殊胜的观察)进行修行。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7
【古本原文】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南怀瑾释】
其修养身心之道的根本就不正确混乱的,而能操持好家以至于治理好国家,这是大有问题的。其所应得到重视修身的却轻视,而居于次位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却得到重视,也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知道修身至治国的根本,也就是有了高度的智慧的了。

【智旭直指】
“所厚”谓责躬宜厚,“所薄”谓待人宜宽。若以厚为家,薄为国与天下,便是私情了。会万物而为自己故,谓之“知本”。自己之外,别无一物当情故,可谓“知之至也”。初的示格物,须从本格竟。

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

【载暄今解】
“所厚”指的是责备自己、要求自己应当严格,“所薄”指的是对待别人应当宽容。如果只是中饱私囊、只顾往自家聚敛,而不管不顾国家与天下的人民百姓,就是可鄙的自私自利了。理解到万事万物与自己都是一个整体(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就是知道根本,晓得本来面目了。除了自己这一个心性本体之外,别的没有什么对立面,可以说有了高度的智慧了。初的显示心物一元,需要从自己内心具备真实的修养。

第二详细显示诚实心意,必须具备认识心性本体的高度智慧。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8
【古本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南怀瑾释】
所谓使自己的心意专一、安定、清净的,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好像人们对于一切事、一切东西的爱好和厌恶一样,当你真讨厌它的时候,就会立刻厌恶它,再也不会去迷恋它。当你真喜爱它的时候,你必然会马上去爱好它,再也不会舍弃它。同样的道理,当明白了“意识”的颠倒反复,自己扰乱自心时,就要“不自欺”,立刻舍弃“意识”的乱流,归到平静清明的境界,这才叫做真正的“自谦”。所以君子必须审慎精思,对所出现的独悟、独见、独明任何一种境界,都不要执著为真实,且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智旭直指】
直心、正念、真如,名为“诚意”。妄计实我实法,名为“自欺”。盖稍习闻圣教,未有不知我法二执之为恶,未有不知二空妙观之为善者。但其恶我法二执,不能“如恶恶臭”;好二空妙观,不能“如好好色”,怕以名为“自欺”不“自谦”耳。

夫臭必知臭,色必知色,可喻“良知”。知臭必恶,知色必好,可喻“致知”。今知二执之恶而不力破,知二空之善而不力修,岂可谓“致知”乎?

心外本无实我实法,名之为“独”。断意中我法二执,断无不尽;修良知二空妙观,修无不圆,名之为“慎”也。

【载暄今解】
直心、正念、真如,名为“诚意”(诚实心意)。虚妄地计较执着于有实在的我和实在的法,名为“自欺”(自己欺骗自己)。所以稍微学习和听闻了佛法义理的,没有不晓得我执和法执是顽固的恶,也没有不晓得我空和法空的微妙殊胜的观察是善的。但如果是厌恶我执和法执,不能像讨厌一种东西一样去讨厌它;对于我空和法空的微妙殊胜的观察,不能像爱好一种东西而马上接受它,恐怕是以此为幌子自己欺骗自己,而不是断恶从善的真正修行了。

对于臭的必然知道其臭,对于色尘物质的美必然知道其美好,可以比喻为“良知”(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认为人心的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天地万物就是从灵明中产生的,良知是人心固有的)。知道臭就必然厌恶,知道美好的东西就必然要去爱好,可以比喻为“致知”(认识到不生不灭的心性本体)。现在知道我执和法执的鄙陋而不尽心尽力去破除,知道我空和法空的美妙而不努力去修行,怎么可以达到“致知”呢?

自性心性本体外原本就没有实在的我和实在的法,没有任何对立面,用一个名称代号为“独”。精进努力地在修行当中断除意识里的我执和法执,一定有断除的时候;对灵明之心进行我空和法空的微妙殊胜的观察修行,一定会达到觉行圆满的境地,用一个名称代号为“慎”。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9
【古本原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南怀瑾释】
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没有事做的时候,不分好坏,什么事都会做出来。当小人在乱来的时候,忽然看到大人君子来了,也会很不好意思地觉得自己做错了。因此拼命说谎,或想办法掩盖自己的过错,表现自己还是很对很好的。别人看你,你看别人,都是很明显的,尤其不能假装,明眼人一看,便会把你的心肝肺脏都看透了似的。作假,这有什么利益呢?只要把“意识”纯正净化好了,自然就会变成真诚的人,可以“特立独行”地做一个正常的平常人了。所以君子必须要自我加强严格的修养。

【智旭直指】
此明小人亦有“良知”,但不能“致知”,故意不得诚也。“闲居”,即“慎独”之“独”字,虽在大庭广众,亦名“闲居”。“为不善”者,即是妄起我法二执。二执,为众恶根本,故一有二执,便“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正是良知不可昧处。“掩不善而著善”,是不能诚于中。“如见其肺肝然”,是不能“形于外”,故使人得窥其中也。

【载暄今解】
这里说明小人(指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喜欢干坏事的人)也有灵明不昧的“良知”,但却没有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所以说他的心意也不能诚实正直。“闲居”,就是“慎独”的“独”字,虽然在大庭广众之中、在闹市之中,也称为“闲居”。“为不善”者,就是虚妄地生起了我执与法执。我执与法执是一切恶行的根本,所以一旦有着顽固不化的我执和法执,就什么事都会做出来。见到了大人君子自己也私下里不好意思、惭愧,正是良知的灵明不昧的表现。假装把过错的行为掩盖住而谎报为善行,不是自己心意识的真正诚实。就像是有透视功能看见了肺和肝一样,内里不诚实而外在的假装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人们就像是看透了似的看出了他的内在。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9
【古本原文】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南怀瑾释】
曾子说:就像十只眼睛盯着,十只手指着,就有那么严重。这个重点,指任何一个人,活在“人世间”,所作所为始终脱离不了现实环境,自然而然,就有许多人都在注意你的行为。至少如父母、妻子、朋友,乃至社会上其他人等,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关注的。至于从政,或是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有了名声地位的人,便更加严重了。

一个人富有了,就会先把自己的住屋改造装修一番;一个人真正向身修“内明”之学的“诚意”上做学问,自然就是道德的行为。由心理影响生理,自己的身体也跟着变化好转。日积月累,慢慢地心境开朗了,身体也就发福了。所以君子必须诚实自己的意识。

【智旭直指】
“十目”、“十手”,正是“慎独”“诚中”处。“润屋”、“润身”,正是“形外”处。心包太虚,故“广”;体露真常,故“胖”。

【载暄今解】
就像是被十只眼睛盯着、十只手指着,正是自我严格的修养和自我心意识的诚实之处。将房屋用财富装得满满当当、用道德不断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正是形式表现在外表上。心性包含着整个宇宙虚空,因此是“广”(无边无际);外在的形体处处表现出合乎于道的真实善行,因此而“胖”(舒畅开朗)。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29
【古本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南怀瑾释】
《诗经》上说:你看哪!淇水转弯地一块坳里的竹林,有多么美妙的丰姿啊!有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他到老了,还那么用功。多么严肃啊!多么勇敢啊!真是光明磊落,胸襟真很爽朗啊!现在这个文质彬彬的人啊,让人难忘,真的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啦。卫武公为求道学的努力,像雕刻一件美玉一样,先要切好粗坯,再来雕琢成形。再加仔细自修,这里还要琢一下,那边还要磨光一点。既要精工细作,所以随时害怕自己半途而废,会功败垂成。要有这样小心用功的精神,总算修整完工,摆在那里一看,真是好威风、好庄严的一块瑰宝。光明磊落、胸襟爽朗的人,风度、气质、威仪都很好啊。卫武公“诚意”改过自新,才做到文成功就的君子,学问道业不但成功了,德行也达到至善的程度了,实在没有什么好挑剔的,所以使人们永远忘不了他。

【智旭直指】
“切”、“磋”、“琢”、“磨”,致知也。“恂慄”诚于中也。“威仪”,形于外也。“盛德”,明德之已明者。致知则意诚,意诚则心正,“知”、“意”、“心”皆“明德”之别名,“致”、“诚”、“正”皆“明明德”之别名。致到极处,诚到极处,正到极处,即名“至善”;“民不能忘”,即是“亲民”。可见“亲民”、“止至善”,不是“明德”外事。

【载暄今解】
“切”、“磋”、“琢”、“磨”,在修行紧要处的用功,是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恂慄”(恭敬谨慎)是为内在真诚。“威仪”(气质风度),表现在形体的外表上。“盛德”(德行达到很高的程度),是已经明白了心性本体的人。有了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则心意诚实,心意诚实则心胸端正正直,“知”、“意”、“心”都是“明德”(心性本体)的另外称呼,“致”、“诚”、“正”都是“明明德”(认识心性本体)的另外称呼。智慧达到最顶端,诚实达到最顶端,正直达到最顶端,即称为“至善”;“民之不能忘”(人民记忆深刻都忘不了),就是“亲民”。由此可以知道“亲民”、“止至善”,不是“明德”之外的事情。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0
【古本原文】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南怀瑾释】
《诗经》说:唉!先王啊!我们忘不了你的道德教化啊!同时,也是警告成王,再也不要忘记了先王的道德学养的榜样啊!像文王、武王那样,一般自我爱好的君子们,因为尊敬他难能可贵的贤德,所以对他更加亲切而且怀念他。即使如一般小人们为什么也是那么尊敬怀念他呢?因为他们感激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样也使他们达到应该得到的利益,使他们也很满足、很快乐。因此,虽然文王、武王已经不在这个世间了,但是,无论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所有的人还是永远忘不了他的道德仁政啊!

(《诗经•国颂•烈文》篇的第一句话:“于戏,前王不忘。”这篇诗是记载周公辅成王先出了问题。后来,经过周公的教导,成王自己“诚意”改过自新以后,再出来执政的时候,各国诸侯陪着他祭拜文王、武王的颂辞。)

【智旭直指】
武公之民不能忘,与前王之民不能忘一般。良以“明德”之中,自具“贤”、“亲”、“乐”、“利”,横遍天下,竖彻没世故也。

【载暄今解】
人民没有忘记周武王的贤德,就像没有忘记周文王一样。的确是这样的,在自我的心性本体之中,本来就具备了“贤”、“亲”、“乐”、“利”,横遍布于宇宙天下,竖通达终尽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世。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0
【古本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南怀瑾释】
《周书•康诰》记载成王伐诛管叔、蔡叔以后,再封康叔于殷,来管治殷的遗民,而在训诫康叔的诰文上,提出“克明德”,你要记住效法祖父文王一样,努力做到“明德”的境界。

《商书•大甲》记载伊尹下放大甲于桐,三年以后,大甲“诚意”反省存诚,改过自新,学养有了成就。伊尹又把他接回来复位,作了三篇告诫书敬告他,首先就提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顾諟”是伊尹告诫大甲,你要追念你父亲“先王”的成功,他是随时随地在照顾起心动念的善恶,明了天性自然首先生命的作用。

《虞书•尧典》记载帝尧“克明峻德”,说明帝尧的基本学养功夫,就是能自我“明德”,完成“内圣外王”的最高道德。

从自我“诚意”下手,才能达到“内明”境界。

【智旭直指】
由武公而溯之文王,溯之成汤,溯之帝尧,皆是“自明”。自明,即致知诚意也,即躬自厚也,即修身为本也,即知所先也。

【载暄今解】
由周武王而上溯到周文王,再上溯到成王,上溯到商的汤王,上溯到五帝的尧帝,都是能进行自我修养而自我明白了心性本体。自明,就是达到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而诚实心意,就是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也能努力修行上进,就是修养自身为根本,就是具备认识了心性本体的智慧的先决条件。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1
【古本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南怀瑾释】
内心“诚意”不自欺,随时告诫自己,从此要内外兼修,做到日新又新的境界。“内明”的“日新”,是要天天反省,无私无欲,达到道成德就。“外用”的“日新”,要对国家人民,使其安居乐业,胜过前朝前代。等于现代人最喜欢通行的话,要天天前进,日日进步才对。商汤把这句话镌刻在盘子上面,以便每饮不忘,好提醒自己。

【智旭直指】
“欲诚其意”,莫若自新。自新者,不安于旧习也。我法二执,是无始妄习,名之为“旧”。观我法空,是“格物致知”,名之为“新”。

“苟”者,斩然背尘合觉也。“日日新”者,不肯得少为足。“又日新”者,不肯半途而废。

又“苟日新”者,断分别二执。“日日新”者,断俱生二执。“又日新”者,断二障种子。

【载暄今解】
要诚实心意的,直接的途径就是自我内外兼修。进行自我内外兼修的,不要被过去的观念和习惯所束缚住。我执和法执,是无始以来累积和延续下来的虚妄的习气,名之为“旧”。对我空和法空进行微妙殊胜的观察,是达到心物一元境地的途径,名之为“新”。

“苟”(如果的意思,此指自我修养的人)者,断除尘劳的虚妄烦恼合乎于觉悟的道。“日日新”(日新又新)者,不肯得到一点的境界和一点的法而满足。“又日新”(日日不断进步)者,不肯修行到半途就自我废弃。

又“苟日新”(内外兼修有新的境界)者,断除了由种种虚妄分别而来的对自我和一切法的执著。“日日新”(每天都有新境界)者,断除了与生俱来的我执和法执。“又日新”(日新又新)者,断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种子。

【词语解释】
分别:区别,对事物起种种相对性的区别,而执取这些区别,以之为有自性。

俱生:与我的生命同时而起之意。人的惑心的生起,有二种,其一为分别起,另一为俱生起。若依邪师、邪教、邪思维而起者,是分别起;不假此三者,对于外境自然生起惑心的,是俱生起。此中,分别起的惑性强,而易断;俱生起的惑性弱,而难断。

二障: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是心理上、感情上的迷执;所知障是知解上的迷执。

种子:①唯识学说的重要概念。唯识学派以为,世间出现的种种行为,或净或染,这些行为过后不会消失,而成为无有,而是有一种余势或影响力留下来,作为未来行为生起的原因,或影响未来的行为。这些余势或影响力,可以说是具体的行为或现象的潜在状态。依唯识说,这潜在状态,即是种子,藏匿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之所以称为种子,是取植物种子的意思;植物的种子是构成该棵植物的主要原因,行为的种子,则是形成该行为的主要原因。但植物的种子是物质性的,行为的种子则完全是精神性的。故种子可以说是生起行为或现象的一种精神力量。②在密教,种子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字。即是说,种子是一种梵字,用以标示佛与菩萨各尊,其间亦含有哲学意味。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1
【古本原文】
《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南怀瑾释】
训诫康叔的诰文上说:要重新做人做事,决不像过去一样。

《诗经•大雅》说:周,原来是殷商末代的诸侯小国。但因殷纣太坏了,不得不起来率领诸侯革命,结果建立了周朝,可是革命是维新的,不会像前朝的纣一样,犯大错误而误国误民。

所以是真君子,没有哪一样不极力随时反省,改过自新的。

【智旭直指】
不是我去作他,只因自能日新,彼便兴起。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兴,即作也。

只一“日新又新”,便使民亦自作,“命”亦“维新”,可见心外无民,心外无命。

【载暄今解】
不是我刻意地要去革命实施,只是因为自己内在就生生不息反省自新,新的就要淘汰旧的。所以孟子说:“待文王而后兴。”(文王出现后就施行了新的仁政,产生了新气象),兴,就是仁政的兴起。

只一“日新又新”(天天前进,日日进步),便是教导人民群众自我进行内在修养,“命”(革命)也就是洗涤旧的、恶劣的,可见除这个心之外没有与之对立的民众,除这个心之外没有与之对立的革命行为。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1
【古本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南怀瑾释】
《诗经•商颂•玄鸟》篇说:表示“外用(王)”之学,为民服务而不自欺,必须要使人民能够得到安居乐业的生活,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真“诚意”。 《诗经•小雅•缗蛮篇》说:你看那个小小的黄鹂,还可以自由自在,站在那个小山丘上,休息歌唱。但我们却永远在辛劳中生活无着呢?因此,曾子就引用夫子的话说,做人处事,尤其是为政,随时都要自己反省,该知道止的时候,就要赶快停止下来,好让人民要养生息。不然,就会使人感觉人的生命与生活,还不如一只小鸟呢!那怎么可以啊!《诗经•大雅•文王篇》中,描述周文王的伟大道德,他自己忍受纣王的无道加害,遵守礼法,委曲求全,修德俟命,但使人民得到熙熙攘攘的安乐生活。作为领导人的人君,或是公私事业的主持人--老板们,自己的“诚意”,是“知止”在仁爱一切人的目标上。作为国家政府的干部,或是公私事业的职员,自己的“诚意”是“知止”在敬守职务的公德上。作为人子女的“诚意”,是“知止”在孝顺父母上。为人父母的“诚意”,是“知止”在仁慈教养子女。在国民文化的教育上,是“知止”在诚信上。

【智旭直指】
文王一人耳,对臣下则名为君,对商纣则名为臣,对王季则名为子,对武周则名为父,可见身是本,而所对皆末也。

“明德”一理耳,对臣下则名为仁,对君上则名为敬,对父母则名为孝,对子孙则名为慈,对国人则名为信,可见“无所不用其极”,无二极也。

“极”即至善,至善即“明德”本体,此文王自谦处,诚中形外处,皆由格物致知,以诚其意,故能如此。

【载暄今解】
于周文王本身来说,在他的臣下而言就是君主,在商纣王而言就是臣下,对王季而言就是他的儿子,对周武王而言就是他的父亲,由此可见此身此心是根本,而所对应的都是操持国家的外在形式。

“明德”的真实义理,在于对臣下就是仁爱,对上面的君主就是尊敬,对父母亲就是孝顺,对子孙就是慈祥,对人民大众就是诚信,由此可见“无所不用其极”(改过自新,极力反省),没有其它的对立面。

“极”就是觉行圆满的境界,觉行圆满就是自我的心性本体,这里周文王断恶从善、实施仁政的地方,就是内在修养好了,外在也就处处表现出合乎于道的德行,都是由于格除心中的物欲,达到心物一元的境地,诚实自己的心意,所以就能这样。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4
【古本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南怀瑾释】
孔子说,我听到别人打官司,原告、实行、证人、律师,都是各有各的理由。当我在听某一边说得很有道理时,又反过来,听这一边说得也很有道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保持客观,并使大家没有纷争,都能心平气和,合理得到解决。

指我们的意识所产生的思想形态,在我们心中脑里,随时都有矛盾乱流,形成业力。任何一个人,随时在心中脑里,都有理性和情绪上的斗争,随时自己和自己在争讼、打官司。除了能“自净其意”此外,“自讼”是随生命并存,永无停止的。所以道家的庄子,也形容这种“心、意、识”自讼的状态,叫做“心兵”,就是说平常的人们,意识心中,随时都在内战。如果心兵不动,自心的天下就太平了。人们假如能够学养到自净其意,不生忘念,心兵永息,更不自讼了,那才真是“知本”。

【智旭直指】
世人不知心外无物,妄谓仁、敬、孝、慈、信,可以对君、臣、父、子、良民,不可以化顽恶,殊不知只是物未格,知未致,意未诚耳。如文王之使虞芮息争,何必别商听讼之法。大凡不达人我一体,则有争有竞,便名之为“无情”,非必告谎状,而后为“无情者”。

今以本无人我之“明德”化之,故能“大畏民志”。夫“畏民志”,则非刑罚之威。“大畏民志”,则使健讼者,亦化而为圣贤矣。非知身为物本,格物致知以诚其意者,孰能若此也哉!

二详示诚意,必先致知竟。

三更示“修”、“齐”、“治”、“平”,必有次第,又为四:初以心身合释,二以身家合释,三以家国合释,四以国与天下合释。虽如此次第合释,然皆不离“修身为本”,皆不外于“格”、“致”、“诚”、“正”之功。

今初以心身合释。

【载暄今解】
世间上的一般人不晓得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自我心性本体的呈现,虚妄地认为仁爱、尊敬、孝顺、慈祥、诚信,只可以对君主、臣下、父亲、子孙、善良和守法的民众,而不能化育刁顽的恶民,哪里知道只不过是未格除心中的物欲,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没有达到,内在的心意识没有诚实。实施仁政、德政的周文王使相互争土地的虞国和芮国平息了纷争,何必非要去打争利诉讼的官司呢。平常不能通达别人和自己是一个心性本体的,那么就有争有竞,便认为对方不通情理,非要为了争利诉讼而谎报夸大利于自己的情况,而后做一个不通情理的人。

现在以本来没有自他分别的心性本体来进行化育,所以能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使人心畏服的,则并不是各种刑律惩罚的威慑。能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那么就使得积极争利诉讼的人,也不想诉讼而转化成了圣贤之人。如果不是知道此心身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达到心物一元而诚实心意的,怎么能像这样呢!

第二详细指明了要诚实心意,必须先要达到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

第三更显示了“修”(修养自身)、“齐”(操持好家庭、家族)、“治”(治理好国家)、“平”(使天下太平),必须有渐进次序,又可以分为四步:一是用心身是一个整体来进行阐释,二是以自身与小家是一个整体来进行阐释,三是以小家与整个国家是一个整体来进行阐释,四是以整个国家与宇宙天下是一个整体来进行阐释。虽然像这样用渐进次序来一起阐释,然而都离不开修养自身为根本,都不外乎是“格”(格除物欲达到心物一元)、“致”(达到认识心性本性的智慧)、“诚”(诚实心意识)、“正”(正直内心和行为)的功用。

现在用心身是一个整体来进行阐释。

【相关链接】
虞芮纷争:
殷代末年,在中国的西边,有两个小国,一个名叫芮国,一个就是虞国。
  这两个小国都土地狭小,人民稀少。两国的国君都希望自己的国土能扩大一些,但周围的国家都比他们大,他们两国又国土相邻,因此,总想把对方的国土纳人自己的版图。
  在两国交界的地方,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一直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虞国的国君说:“这块土地世世代代都是我们虞国的领土。”
  芮国的国君针锋相对地讲:“我们芮人祖祖辈辈都生息在这块土地上。”
  为了争夺这块土地,双方都大造舆论。在虞国,学究们查找典籍,考古引史,写下了三大册论证这块土地是虞国的著述。为此,虞国耗费了数万黄金。在芮国,则举办了“××地方自古就是芮人领土”的大型图展,不仅有出土文物,而且有芮人祖先××在生活的历史照片。为了证明自己的根据充分,芮国君主还组织了大型图展到各国巡回展出。
  双方都为争夺这块国土,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最后结局如何,还需周文王来裁定。
  于是,双方的国君都带着必胜的争斗之心,来到周国,听周文王的裁决。
  一进入周国的地界,两国国君看到一派和气升平的景象。
  在田野,农夫相见,总是相互谦让道路。张三见到李四,李四看见张三,都将耕牛赶在路边,请对方先走过去。自己则笑容满面地静立在一旁。
  进到周国的城市,真是人山人海。但来往干活的都是中青年人,看不见一位手提东西的老人。老人们都悠闲地过着清闲的生活,孩童们都天真烂漫地追逐嬉戏。
  刚到周国的一个地方官府,官府的人员马上迎了出来,热情地把两位国君安顿下来。随即,当地的最高长官带领属僚前来。
  两位国君看到,周国的官员一个个非常礼貌,土让大夫,大夫让卿,没有一点争宠争权的气息,各人都清楚地安于自己的职位。
  看到这一切,两国的国君都十分羞愧,同声说:“我们都是小人啊!哪配去请周文王裁决是非呢?”
  两国国君回到各自的国家,都相互推让原先争夺的那一片土地。
  结果可想而知,虞国、芮国都没有占有这片土地。为了记住这段历史,大家把这块土地取名为“闲原”,以作为纪念。
  自此以后,两国都以道义为重,过着平安自在的生活。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5
【古本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南怀瑾释】
所谓从自身修养,在端正心性的,身体情绪上有愤怒,那么心性就得不到端正。因为愤怒伤肝。有所恐惧,那么心性得不到端正。因为恐惧伤肾。有所好乐,那么心性得不到端正。因为好乐伤心。有所忧患,那么心性得不到端正。因为忧患伤肺。

【智旭直指】
李卓吾云:“身”字不必改作“心”字。首节见身之有关于心,次节见心之有关于身。

“身”者,前六识身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即贪嗔痴等根随烦恼也。现行熏成种子,故使第八识心“不得其正”。

【载暄今解】
李卓吾云:“身”字不必改作“心”字(因为此身心本就一体,身心互为影响,心性端正了,此身也就修好了;此身修好了,心性自然也就端正了)。第一节说明了此身的根本在于此心;第二节说明了身心互为影响,身如果有种种不良情绪的反应,那么此心性也就没有得到端正。

“身”者,为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因缘聚合之身。“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即伴随着贪欲、嗔恚、愚痴这三种基本的烦恼而生起第二义的烦恼。由潜在的状态转而为实现状态熏染成生起行为或现象的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使第八识(阿赖耶识)心性得不到端正。

【名词解释】
贪嗔痴:又称三毒,贪是贪欲;嗔是嗔恚;痴是愚痴。是三种基本烦恼,能障害善根的发展。佛教以三毒喻火,谓能燃烧众生的身心,使流转于生死苦域,无有出期。

根:能生起感觉作用的机能,以至于器官,所谓眼、耳、鼻、舌、身等五根。
随烦恼:伴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第二义的烦恼。

现行:又作现量,种子是潜在状态,一切法是实现状态,由潜在状态转而为实现状态,即是现行。

【相关链接】
李卓吾:晚明时代中国哲学家、思想家,求独见、逆传统、尊个性、倡真率,反学术和思想束缚,他除了对儒、道、佛三家之外,对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和历史著述也都拥有极高的造诣;同时也十分关心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家、各教学说。在文学方面,提出将诗赋等正统文学和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等价齐观的平等观点。李卓吾生活的晚明时代,是一个与以前的社会相比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大变革时期。尤其在明末经济、社会上的变化,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交错混乱的状况就更加严重了。这种状况使知识分子们觉醒了,并且促进了他们的思维活动,进而又瓦解了他们之间原已存在的那种排他性。总之,压抑自由思考的时代障碍,到了李卓吾时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甚至是难以想像的打击。由此我们可以说,他的批判精神能够结合于时代潮流而绽开了一朵象征着晚明思潮的绚丽之花。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5
【古本原文】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南怀瑾释】
事物不放在心上,看见了不用意识去分别,听见了也不用意识去分别,吃食物之时完全不去辨别味道,那么这样修养自身在端正自己的心性了。

【智旭直指】
第八识体自无所不在,亦无所在,唯其受染法熏,持染法种,随彼染法所起现行,为视,为听,为食,而见闻知之妙性,遂为彼所覆蔽矣。

盖其光圆满得无增减者,名之为“见”。既有所视,便不名见。十方击鼓,十处齐闻者,名之为“闻”。既有所听,使不名闻。舌根不动,淡性常在者,名为知“味”。既有所食,便不知味。故前一节深明现行熏种子之失,此一节深明种子生现行之失。身心相关若此,故必“格物致知”以“诚其意”,然后心正而身修也。

有所“忿懥”等,只是不能“格物”,故意不诚。“不见”、“不闻”等,只是不能“致知”,故心不正,而身不修。

问曰:前云“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云“忿懥”、“好乐”,皆不得正,前后不相违耶?

答曰:“如恶恶臭”,断我法二执也。“如好好色”,修二空妙观也。二观成就,方能无“忿懥”等。自无“忿懥”等私,方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故知“格物致知”之外,别无“诚意”“正心”之功。

二身家合释。

【载暄今解】
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本体本来到处都存在,亦没有一个具体固定的所在,只是其受到了迷妄的诸法的熏习,摄持迷妄诸法的种子,随顺那些迷妄诸法所起的实现状态,为视,为听,为食(《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而见、闻、知的本来奇妙的自我本性,终于被彼所覆盖遮蔽了。

知晓自性本体的性光圆圆满满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的,名之为“见”(《大佛顶首楞严经》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当见到这个道的时候,这个见不是眼睛的能见所见,也不是意识的能见所见,说是见吧又离开眼睛、意识的见,那个见道的见是不能用我们平常认为的眼睛啦、意识啦等能见得到。)。既然能被眼睛所看到,就不能称为见(古德常说:舍识用根。比如眼睛第一眼所看到的最初分别为识,自己不用眼球的识而用那个具备回视功能的体质清净的胜义根,用这个胜义根来对应万事万物为“见”)。周围十方击鼓,十处都一齐听到,名之为“闻”。既然能用耳朵听,就不能称为闻(此处指在舍识用根上,如果不用胜义根来对应,就不是真正正心的修行着力处)。舌根不随着五味而转动,天然淡泊的心性常在,名为知道真正的味道。既然能吃饭、吃菜,便不加分别去感觉饭菜的滋味。所以前一节深刻地说明了由潜在状态转而为实现状态熏习种子的过失,这一节深刻地说明了种子由潜在状态转而为实现状态的过失,身心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的关系是这样,所以必须格除心中的物欲达到心物一元的境地,以诚实自己的心意识,然后心性端正了,此身也就得到修正和修养了。

情绪上有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只是因为不能格除心中的物欲,所以心意识得不到诚实。不能用真正的见性和闻性等(所谓舍识用根),只是因为没有具备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所以心意识得不到端正,而此身也就得不到合乎于道的修正和修养。

有人问道:前面所说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当你真讨厌它的时候,就会立刻厌恶它,再也不会去迷恋它。当你真喜爱它的时候,你必然会马上去爱好它,再也不会舍弃它。),而这里又说“忿懥”、“好乐”,心意识得不到端正,那么前后所说是不是矛盾的呢?

我在这里回答:前面所说的“如恶恶臭”,指的是在断除我执和法执上用功。前面所说的“如好好色”,指的是修行我空和法空的微妙殊胜的内在观察。我空和法空这二观修成功了,才能没有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自己内在没有了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自私自利的不良情绪,才能真正做利益人民大众的事,对人民大众有害的事情也就能杜绝。所以必须知道格除心中的物欲达到心物一元境地之外,并没有与之相对立的诚实心意和端正心性的功用。

第二以自身与小家是一个整体来进行阐释。

【名词解释】
染法:迷妄诸法,恶性(恶事,使人受到损害的事,能招致将来的苦果)与有覆无记性(有些东西,不能判别是善抑是恶,但为烦恼所遮敝,对正智的发生,有妨碍作用)的诸法。

见:审慎地思虑、推求,而决择事理。通于正邪。即是说,有正见,也有邪见。

闻:听闻。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5
【古本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南怀瑾释】
所谓主持家政的人,也可以说包括所有主持一个社团,或政党的领导人,本身最需要有自知之明,避免容易偏差、容易犯错的主要修养所在。人往往被自己的亲情、爱情所蒙蔽,心理就有偏差,严重一点,就失常了。被自己讨厌某人、某事、某物的情绪所左右,智慧、理性就被蒙蔽,心理产生偏差。

智慧、理性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的情绪所蒙蔽,心理就有偏差。智慧、理性被怜悯和同情的情绪所左右,变得偏心、偏爱。智慧、理性被骄傲自满和懈怠懒惰的情绪所左右,心理产生偏差。

所以喜欢一个人、一件事物而知道坏处的,讨厌某人某事某物而知道其好处的,天下实在很少见啊。所以有俗语说:“人大都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坏处,大都不知道自己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很壮。”这样子就是不修养自身,是不可以操持好家族、家庭和家务的。

【智旭直指】
五个“辟”字,皆是不能“格物”,故不能“致知”耳,便是不能“齐家”之处,何止为身不修耶!“莫知子恶”,“莫知苗硕”,亦是为物所蔽,故不能致其知也。后一反结,最为有力,正显“修身为本”。

三家国合释。

【载暄今解】
五个“辟”(偏僻、偏差、病癖)字,都是不能格除心中的物欲不能达到心物一元的境地,所以也就没有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也就不具备主持家政的资格,不仅仅只是自身得不到修正!人大都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坏处,大都不知道自己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很壮,这都是为外在的物质现象和自身的情感所蒙蔽,所以不能达到具备认识心性本体智慧的程度。后面反过来论证,最为有力地显示了修行、修养自身为根本。

第三以小家与整个国家是一个整体来进行阐释。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5
【古本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南怀瑾释】
人人要求自己的学养,发挥“外用(王)”,先要从齐家做起。自己家族的教育效果都没有,而能教化别人的,没有这个道理。所以有修养的人不出家门,也能够对于整个的社会、国家,起到教化、教育影响的效果。一个真正的孝子,是能真心诚意拥护君王的;做兄弟的人,也能全心维护兄长的权威,不与兄长争夺;慈祥仁爱的人,自然能够领导大家了。

【智旭直指】
一一都从“修身”上说来,玩三个“所以”字,绝不费力。

【载暄今解】
全部都是从修养、修行自身上来说,这里所提出的三个“所以”,指的是家族、家庭的教育搞好了,在家尽到孝道了,做兄弟的全心维护了兄长的权威,对民众有真正的慈祥仁爱,也就能自然而然不费任何力气地做好领导了。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5
【古本原文】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南怀瑾释】
《康诰》说:作为执政治国得的目标和信条,告诫执政者的内明存心,必须对于全国的人民,确切具有“如保慈子”的仁慈之念,不可徒有口号而自欺欺人。心里真心实意地这样去追求实践,虽然还不是道,但也差不多了。没有先学习怎样抚养儿子然后再嫁人的。

【智旭直指】
妙在“心诚求之”四字,正与下文“民好”、“民恶”相合,又与上文五个“辟”字相反。此皆从“格物致知”、“诚意”、“慎独”中来。

【载暄今解】
妙在“心诚求之”(真心实意去追求实践)四字,正与下文所提到的“民好”(人民所喜欢的就正确地引导和管理),“民恶”(人民讨厌的弊端就想方设法排除)相结合,又与上文中所提到的五个“辟”字相反。这些都是从达到心物一元具备认识心性本性的智慧、诚实心意识、自我内心随时警惕并修正中而来的。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6
【古本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愤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其齐家。

【南怀瑾释】
一家仁爱,一个国家也就大兴仁爱。一家忍让,则国民也就会互相忍让。一个人贪得无厌,那么就会导致国家混乱不堪。最关键的道理就是这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言语上最需谨慎,那么一个有德行的明君就可安定国家了。

尧舜以仁义、慈爱领导天下,人民也就以仁义、慈爱来大扬风气。残暴的纣王以残酷的暴力领导天下,人民也以凶狠之心而跟随。荒淫无度的纣王反而要老百姓从善如流,但老百姓却不服从。

从事政治的当权者或立法者,当你要发布命令,或建立法制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最基层的平民群众,也是对象的当事人。只是现在立场不同,处境不一样而已。如果要是我自己接受这个命令,是不是可以做得到、行得通呢?假定人人是我,如果在我自己的心中,也是有所碍难,也是很不妥当的,那就不能随便下令或立法而要求别人遵守了。所以治理国家的根本是要将其家族、家庭、家务操持好。

【智旭直指】
尧、舜之仁,不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耳。如此修身,便为天下人榜样,天下人自然从之,何必发号施令哉!“令”字与“帅”字正相反。“帅”是无心之化,“令”是有心之求。达得心外无天下,故不必有心求,不知天下在心中,故不能无心化也。

【载暄今解】
尧帝和舜帝的慈祥仁爱,不过是格除心中的物欲达到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诚实端正心意识,以此修行和修正自身。就像这样的修行和修正自身,便作为天下人的榜样,天下人也就自然而然追随学习,不必要发号任何施令来命令天下人!“令”字与“帅”字的意义正好相反。“帅”是统帅,自然具备率领的威权与德能,是无心的化育;“令”是命令,带有强迫性的指令,是刻意求得的,不合乎真正的自然之道。一旦达到了除此心性本体之外没有与之相对立的家国天下的认识智慧,也就不必要有任何的心思来寻求,如果不知道家国天下是此心性本体心物一元的整体,所以不能具备无心化育的德能。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6
【古本原文】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 而后可以教国人。

【南怀瑾释】
《诗经•国风•桃夭》:“那个要出嫁的姑娘,既有年轻健美的外形,同时也有深藏不露的才能和良好的德性。这个女孩子嫁过去了,一定很适合于这个家族。”一个家族、家庭中,首先需要有一个具有妇德的女主人,才能使这个家族、家庭父子兄弟、上下老幼,各得其宜。这样,当然可以使这个家庭中的男人们,向外发展事业,不但无内顾之忧,同时还可以得到贤内助的助力了,而后可以教导化育国家人民了。

《诗经•小雅•蓼萧篇》说:对家庭而言,兄弟姊妹、至亲骨肉之间和睦康乐,互相敬爱,对王公诸侯而言,如兄如弟相亲相爱。而后可以教导化育国家人民了。

“而后可以教国人”:重点还是指“家天下”时期的帝室家庭,以及王侯将相,乃至当权士大夫的家族而言。

【智旭直指】
二诗皆说修身齐家事耳,而治国便在其中,何必求之于国哉!

【载暄今解】
二首诗都说的是修养、修正自身,操持好家庭、家族的事情,而治理国家也就在这些事情当中了,不必要把这些事情放在治理国家的大论与高调中。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6
【古本原文】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南怀瑾释】
《诗经•国风•鳲鸠》说:在主体当权的人,对于诚意、正心的初衷,必须要做到表里内外如一终身不变,才能正己、正人。在家庭、家族中如此,对治国平天下也是如此,才可以自立、立人,相率天下以正了!假如你能做到,使父子兄弟们都要效法以后,渐渐就可使人民也都来效法了。这就是正己然后正人,所谓治理、管理好国家在于先将其家族、家庭操持好。

【字词解释】
忒:正心不变。
法:指效法。

【智旭直指】
“其仪不忒”,只是修身事耳。“正是四国”,则天下不难平矣。

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为人兄,止于友;为人弟,止于恭,而后民自法之。可见四国自趋于正,不待我去正他。

四以国与天下合释。

【载暄今解】
他的行为没有差错,做到了表里内外始终如一,这只是修养、修正自身的事情。可以匡正四方的邦国,那么天下也就可以治理得平和稳定了。

做人的父亲,要做到慈祥仁爱;做人的儿子,要做到孝敬顺从;做人的兄长,要做到友爱和睦;做人的兄弟,要做到恭敬尊从,而后人民自然也就仿效学习。可见四方的邦国自然也就趋向于正泰安宁,不需要刻意去匡正他们。

第四以国家与天下是一个整体来进行阐述。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7
【古本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南怀瑾释】
所谓安定天下、管理、治理国家的。在上面高层的领导人,能做到尊重老人,先从对自己的老人,如父母以上的祖父母辈,乃至父母以上上辈中的叔伯等老人,都能敬重孝养。扩而充之,就能善养天下的老人了。能做到尊敬年长的兄长辈的人,自然社会人民、大家都会效法你的行为,做到“善事长者”,兴起兄弟之间友爱的德行了。能体恤孤儿,使幼孤的孩子,也有所养,有如己出。那么,社会人民,就都会效法你的德行,视你如大众的父母,不会生起背离的念头了。大人君子们,必须要有“独立而不倚”的公平中正的内心修养,才能“智周万物”,“量同太虚”,可以包容涵养万民,泽及苍生。

【字词解释】
平天下:以当时周室王朝所统一的整个“中国”而言。
倍:违背。
絜:中心平衡点。
矩:规矩。

【智旭直指】
“老老”、“长长”、“恤孤”,元即孝、悌、慈三字,只是变却文法耳。“絜矩”二字最妙,只须向自身上推去,便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载暄今解】
在上层的领导人能做到敬重孝养老人、在上层的领导人能做到尊敬年长的兄长辈的人、在上层的领导人能做到体恤孤儿使幼孤的孩子也有所养,原本就是孝、悌、慈三个字的本来含义,只不是变换了表达的方式罢了。“絜矩”(中正公平的内心修养)二个字是最殊胜美妙的,只需要往自己的内在来推求,就可以知道心、佛、众生,这三类是无二无别,是没有差别的一个整体。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7
【古本原文】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南怀瑾释】
本身在上位,作为领导人,凡是居于上位的人,无论你做任何一件事,自己想来都很讨厌、或很为难,或者很不应该去做,只好自我逃避,就要指使下面的人去做,那便是“缺德”,就是“意不诚、心不正、身不修”,切切不可如此。相反的,如果你身居人下,对于有些事,有些作为,自己想来都有些厌恶,但是为了讨好上级,就改变方法,把坏的成分花言巧语另加包装,怂恿上面去做,或是掩盖自己的过错,故意诿过于上级。那就是“意不诚、心不正、身不修”的最大“缺德”,切切不可如此。

有一件事,我们从前就很讨厌它,不想办,现在又碰到了,就毫不犹豫地把它先搁在一边,也常常会发生偾事或误事的后果。相反,一件事或一个人,你看到将来的后果一定不好,但今天是由我或要我来办,你就“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管对与不对,先行处理了再说,那也常常有“后悔莫及”的反效果。

任何一个政体、任何一种制度,都会碰到有左右两班两派的不同意见而形成矛盾,须在最高领导的原则上,绝不可以把右的一方所厌恶的事或主张,就强迫要左的一方去做。同样地,也不可以把左的一方所厌恶的事或主张,就强迫要右的一方去做。这就是中正和顺的道理了。

【智旭直指】
正示人“絜矩”工夫,不是覆解字义而已。

【载暄今解】
实际上正是显示每个个体要进行“独立而不倚”的公平中正的内心修养,不是只是从表面上去理解字的含义。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7
【古本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南怀瑾释】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说:“能成为人民所敬仰如父母的好领导,必须要做到真正的‘民主’之‘主’”。人民所喜欢的就正确地引导和管理,人民讨厌的弊端就想方设法排除,这样就是人民合格的父母官了。

【智旭直指】
修二空妙观“如好好色”,故无私好。断我法二执“如恶恶臭”,故无私恶。无私好,故能“民之所好好之”,无缘大慈也。无私恶,故能“民之所恶恶之”,同体大悲也。是谓三界大师,四生慈父。

【载暄今解】
修行我空、法空微妙殊胜的观察,就像是爱好一样东西马上就接受它,所以没有了自己偏狭自私的喜好。断除我执和法执,就像是厌恶一样东西马上就讨厌它,所以没有了偏狭自私的厌恶。没有了偏狭自私的喜好,所以能真正做利益人民大众的事,没有亲缘、没有血缘、没有友缘,也有着大慈祥、大仁爱。没有了偏狭自私的厌恶,所以对人民大众有害的事情也就能杜绝,天下百姓与自己是一个本体,而有着无二无别的怜悯与悲心。这就是三界的大老师,四生的慈爱的父亲。

【相关链接】
三界:佛教的世界观,三界是众生所居的世界;这是三个迷执的界域,众生即在其中轮回流转,不能出离。这三个界域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①        欲界:是最低下的界域,具有淫欲与贪欲的众生都居于此;这是六道众生即地狱、饿鬼、畜牲、修罗(魔)、人、天人的居住的所在。
②        色界:在欲界之上,为离淫欲与贪欲的众生的所居地,是绝妙的物质的色界,是离欲的清净世界,由四禅天而成,由此可再分成十七天。
③        无色界:是最上的领域,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世界。其中只有精神的质素;这是厌离物质而修四无色定的众生的所居地。这亦属于天界,其最高处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有顶天。人可藉着修禅定或种种方法,使精神安静下来,而达到这个境地。
四生:佛教谓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众生托胎所缘之四种方式;四度生死。
①        有情产生的四种类别:一是胎生,由母胎而生,如人与走兽;二是卵生,由卵而生,如鸟、蛇等;三是湿生,由湿气中生,如孑孓等虫;四是化生,由过去的业力忽然而生,如天堂的人、地狱的众生。
②        众生托胎所缘四种方式:一是触生,如男女交合而有子;二是嗅生,如牛羊等类,雌雄有欲心,雄以鼻嗅雌之根,则便有子;三是沙生,如鸡、雀等类,雌雀起欲心,以身埋尘沙中,而有卵生子;四是声生,如鹤、孔雀等类,雌有欲心闻雄鸣声,亦生卵生子。
③        四度化生:即四度生死。缘觉乘之人修行所需之时间,具利根者最快亦须以四生的加行方得道果。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8
【古本原文】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南怀瑾释】
《诗经•国风•节南山》说:“当人们面对南山的高峻,最为出色的,就是对门当面的那一块洁白无暇、壁立万仞的大石岩,使人看了,便肃然起敬,大有神圣、伟大和崇高之感。你这个做师尹的要注意啊!你犹如南山的那块大石岩一样,你在万民所望、众望所归的权位上,威权赫赫,不可一世,但全国人民雪亮的眼睛都盯着你看,他们对于‘治国平天下’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啊!”
执政者不可以不小心谨慎。如果不中不正,天下就会起来闹革命杀戮了你或笔戮你。

《诗经•大雅•文王》里说,主要是告诫周室王朝继承者的孙子们,当在前朝殷商盛世的时期,他们并没有丧失了人民大众的信任。那个时候,殷商的善政,可以说,够得上是配合天心仁爱的标准。谁知道到纣王的手里,政治腐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完全丧失了人民大众的信赖,因此致于国亡家破,才有我们今天的周室王朝。所以你们要把前朝殷商的失德作为一面镜子一样,随时反照反省,不可忘记了历史的教训。那个至高无上主持大命运的天意,它永远监临着你,唯有施仁德在民,才能得到保佑,这是不可变易的最崇高的大原则。

要想创业建国,唯一的条件,需要有人民群众的归心拥护。有人民群众才能得国,相反,失掉民心,就会失国。所以想要人心归向,或是个人想要有朋友相助,必须先要从自己“立德”开始。有德,才有人众;有了人众,就会有土地;有了土地,就会有财货;有了财货就能兴起种种妙用了。

【字词解释】
师尹:西周时期的官职名称,除了“天子”的皇帝以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道大医。

有国者:当道者,执政者,当局者。

辟:即“僻”,不中不正的另一说辞。

师:是有大众、群众的内涵。

上帝:是上古以神道设教的名称,它代表了那个能为万物之主的天心和天意。

监:古文通“鉴”字用。

峻:即有崇高至上的意思。

【智旭直指】
“是故”二字,顶上三“则”字来,紧切之极。不曰“明德”,而曰“慎德”,正显“明明德”之工夫,全在“慎独”也。

“有德此有人”,便为下文用人张本。“有土有财”,便为下文理财张本。若悟大道,则生财亦大道,不于大道之外,别商生财矣。

用人理财,是平天下要务,而皆以“慎德”为本,皆即“慎德”中事。谁谓“明明德”外,更有他道哉!

观心释者:性具三千,名为天下,“慎德”是先悟性体,用人是智慧庄严,理财是福德庄严。

【载暄今解】
“是故”二个字承接了以上的三个“则”字,极为紧密。不说本体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增不减的心性,而说小心谨慎地修养自身的德能,正显示出了达到认识心性本体的功夫,全部都是自我内心随时警惕并修正。

有德能、德行,就能聚集人众,便为下文展开说明用人的根本。有了土地,就会有财货,便为下文展开说明理财的根本。如果觉悟了大道,那么用正当合理的手段去获取财货也就在大道中,不是另外在大道之外绞尽脑汁投机取巧去获取财货。

怎样用人,怎样发展经济管理好财务,是平定天下重要的事情,而都以小心谨慎地修养自身的德能为根本,实际上都是小心谨慎地修养自身的德能中的本份之事。哪个可以说在认识心性本体之外,有其他的道理呢!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心性本体自然具备三千大千世界,所以用个名称为天下,小心谨慎地修养自身的德能是先悟到了自性心性本体,怎样使用各种人才是智慧的庄严,怎样发展经济管理好财务是福报德能庄严。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8
【古本原文】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南怀瑾释】
自己的道德行为是根本,财货是由根本所发展产生的枝末。如果不顾在自己内在的根本德行上建立,只要争取向外的财货,那就必然会有人来和你争夺权利的。

【智旭直指】
举本必兼得末,末得而本益荣。逐末必全遗本,本遗而末亦失。

观心释者:不悟性德而修顽福,便成魔业。

【载暄今解】
将根本的东西张扬出来了,必定也就把末枝细节兼容在里面了,末枝细节的东西都齐全的话,那么根本的也就繁荣茂盛了。追逐末枝细节的内容必定要把根本的给遗失,根本的如果遗失了,那么末枝细节也就会遗失。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没有真正体悟到自我心性本具的不生不灭的性德,而修世间福报的话,也就会成为不能出离生死之苦的魔业。

【相关链接】
《大方等大集经》云:“于众生生异想是为魔业,行施望报是为魔业,为受生故持戒是为魔业,有色想行忍是为魔业,为世事精进是为魔业。……”

大意为:于众生产生不正当的异样想法(比如淫念、嫉妒、仇怨等)是与清净菩提相背离的魔业,布施财物智慧力气而希望得到回报是与清净菩提相背离的魔业,为受胎而生(比如厌烦今生卑贱的苦报而希望投胎到富贵之家)而守戒律是与清净菩提相背离的魔业,有色想行忍(如果有忍,乃在于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与清净菩提相背离的魔业,为世间凡俗的事情而精进努力的(佛法的目的是要从生死轮回的苦痛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境地,理当精进修行出世间之法,经曰:“依出世间法不依世间法”。那么,如果忘失了菩提心,精进努力修行一切的布施、善事等都是魔业。)是与清净菩提相背离的魔业。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8
【古本原文】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南怀瑾释】
所以说财货聚拢来了,民众也就散了,而能够善于用钱和散财,那么民众也就会凝聚了。

【智旭直指】
“民散”,将何以守财?“民聚”,何忧乎不富?

观心释者:一毫之善,施与法界众生,则能成佛,而九界攸归。

【载暄今解】
民众都散去了,怎么来聚拢和运用财富呢?民众都聚拢在一起了,还担心不会富裕起来吗?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即使是用一根毫毛般的小善良、小善心,都布施给法界中的众生,就能圆成佛道,而九界都会归依在一处。

【相关链接】
法界:法是诸法,界是分界,即诸法各有自体,分界不同之意。亦指意识所缘对象的所有事物。

九界:十界中除了佛界外的其他九界。即由地狱界以至于菩萨界: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九界与佛界相较都是迷妄的境界,又称九世间。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9
【古本原文】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南怀瑾释】
所以没有口德的话说出去,自然也会受到没有口德的回报;不正当聚拢财货的,也会意外地失散。《尚书•康诰》说:“只有天命没有一定常规,是无常的。行善道、仁道、德道,就能维护保持天命,不善则很容易失去天命里的一切。”《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特别珍稀的宝贝,只有善是宝贝。《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特别珍稀的宝贝,只有善是宝贝。”晋文公的名臣舅犯说:“我们在国际间流亡了十九年,依靠什么法宝呢?唯一的法宝,便是几个仁人君子,同心一志,亲密无间地团结在一起,才能赢得国际间的亲切援助。《秦誓》说:假定有一个人,他能够具有明智的决断,虽然并无其他专长的技能,但他的心胸宽广,好像一个大容器,能够包容各类的人物,别人的长处,就好像是他自己的一样,别人有美德贤才,他就喜爱得很,不只是在表面上嘴巴说说别人的好处,事实上,他真能容纳别人的长处,犹如自己一样。这样的人,当然能保护我们的子孙和人民,对于国家有多大的利益啊!别人有本事,就嫉妒他、讨厌他,对于别的有美德贤才的人,便故意反对他,还设法使他到处行不通,事实上,他实在是无容人的度量,这种人,绝对不能保护我们的子孙和人民,实在是很危险的人物。

【智旭直指】
前一大臣,由能“格物致知”,所以纯是无人无我之心。后一奸臣,由其不能“格物致知”,所以只有分人分我之心。

【载暄今解】
前面一有德能的大臣,由于能够格除心中的物欲达到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所以纯粹是没有别人与自我相对立的平等心理。后面一没有德能的一般臣子,由于他不能格除心中的物欲而没有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所以就有着别人与自我的对比心理。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9
【古本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南怀瑾释】
那些当道的人,既没有容人之量,反而还妒嫉有贤德的人才,那就应该流放他们到四夷去,不和他同居中国。这就是有仁德的人既知道怎样合理地表达对人的仁爱,也能合理地对待恶人们。

【智旭直指】
唯仁人,无爱无恶;亦唯仁人,能爱能恶。“仁”,是性体。“无爱”、“无恶”,是性量。“能爱”、“能恶”,是性具。

【载暄今解】
只有心怀仁德的人,没有自私的偏爱与一己之好恶;也只有心怀仁德的人,知道怎样恰到好处地去爱人和表达自己的厌恶。“仁”,是无生无灭、不净不垢的心性本体。“无爱”、“无恶”,是无生无灭、不净不垢的心性现量。“能爱”、“能恶”,是无生无灭、不净不垢的心性天然具备的功能。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9
【古本原文】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南怀瑾释】
纵然看到好的贤人,但不推荐提拔,虽然推荐提拔了,但太迟了,已失去他发挥才能的时机,那是命应该如此,无话可说。明知道他的不对,但不能辞退他,或者辞退了,还不能真和他疏远,这就是本身的罪过。

【智旭直指】
由其不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以自谦,故不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载暄今解】
由于其不能像讨厌一种东西一样去讨厌它,不能像爱好一种东西而马上接受它,以此为作断恶从善的真正修行,所以不能真正做利益人民大众的事,对人民大众有害的事情也不能杜绝。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9
【古本原文】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南怀瑾释】
总之,为政治国之道,假如只是凭自我的主观,师心自用,或刚愎成性,自己真正所爱好的方向和目的,是一般人们所厌恶的。自己所讨厌的方向和目的,正是一般人们所喜爱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违背了人性,那么,倒霉的灾难,一定会临到他自己的本身了。

【智旭直指】
不过有所好乐,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遂至亲爱而辟,贱恶而辟耳。可不“格物致知”以“慎其独”哉!

【载暄今解】
就是因为身心情绪上有好乐,身体情绪上有愤怒,那么心性就得不到端正,由此而到达被自己的亲情、爱情所蒙蔽,心理产生了偏差的地步,被自己讨厌某人、某事、某物的情绪所左右,智慧、理性就被蒙蔽,心理产生偏差。因此,得赶紧使自己具备达到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以自我内心随时警惕并修正。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39
【古本原文】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南怀瑾释】
所以说,真是一个仁人君子,必然会遵循一个千古不易的大道,那就是言行忠信,必然可以得到一切好的结果。如果是自满、自慢、自傲,而且自以是为,一点也不悔改,那就必定会失去一切。

【智旭直指】
“大道”,即“大学”之道。君子,不以位言。忠信,即诚意之异名。直心正念真如,名至诚心,亦名为“忠”。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名之“信”。自恃为骄,骄则不忠,轻他为泰,泰则不信。

【载暄今解】
“大道”,就是要具备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之道。君子,不以地位和权位来进行判别。忠信就是诚实心意识的另一个名称。不弯曲、正直的心和念头就是与真如相应,名称为至诚心,也称为“忠”。清楚明了晓得这个心、佛、众生,本来是一体,没有任何差别,名之为“信”。自己恃才傲物是自高自大,自高自大就做不到真正的忠,轻视他人就是骄纵,骄纵就做不到真正的信义。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40
【古本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南怀瑾释】
这是对古代农业社会的农业生产与人口消费来说。积累财富有正确的大道,劳动的人口多,就有充实的粮食,以供少数人享用。

这也是对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以及兼带手工业的生产情况来说。手工业和生产集中时间、劳力去进行,而使用这些成果的就可以用超过生产或劳动时间的若干倍的年度,那么财富就可以永恒地富足。也就是说,生产和劳动的人抓紧时间,使用的人能舒缓、适当、节俭,那么就可以使财富永恒地富足。

【智旭直指】
“大道”,亦即“大学”之道也。既有大道,何必聚敛哉!“生之者众”,“为之者疾”。只是“民之所好好之”。“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只是“民之所恶恶之”。
观心释者: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则“生之者众”。不向三有,则“食之者寡”。勤策三业,修行五悔,则“为之者疾”。不向二乘,则“用之者舒”。又不向二乘三有,皆是“食之者寡”。观察三轮体空,则是“用之者舒”。

【载暄今解】
所谓大道,就是使事理与行为达到究竟了、圆满了的道路与途径。既然有大道,那么何必要自私自利地去聚敛呢!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人口多、抓紧时间,只是因为真正做利益人民大众的事。消耗粮食和产品的人少,舒缓、适当、计入为出地使用,只是杜绝做有害于人民大众的事。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无论是凡夫还是圣人,看见他们做一根毫毛那么小的善事,都予以随喜,那么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人自然也就会多起来。不贪著留恋在欲有、色有、无色有,那么消耗粮食和产品的人自然就会少下来。精进努力地自我驱逐身业、口业、意业当中恶的、不善的元素,修行五种忏悔法,那么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人自然就能勤恳、不偷懒。修行的目的不向着二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那么自然就能舒缓、适当地使用产品和粮食。另外修行的目的不向着声闻乘和缘乘和欲有、色有、无色有,消耗粮食和产品的人自然就少了。自我观察施者、受者与施物三者皆空不可得,那么就是舒缓、适当地使用产品和粮食。

【相关链接】
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①欲有: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称为欲有。②色有:色界四禅诸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有清净之色,称为色有。③无色有:无色界四空诸天,虽无色质为碍,亦随所作之因,受其果报,称为无色有。

三业:即身、口、意三业。①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②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③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

五悔:佛教天台宗修法华三昧者昼夜六时所修的五种忏悔法: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

二乘:即声闻乘与缘觉乘。①直接听闻佛陀的教说,依四谛理(苦、集、灭、道)而觉悟者,称声闻乘。②不必亲闻佛陀的教说,有很高的智慧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

三轮体空:在布施活动中,施者、受者与施物三者皆空不可得,所谓施空、受空、施物空。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40
【古本原文】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南怀瑾释】
能知仁道的人,因关于运用财富,便可以发展一身的功名事业。倘使是不知仁道的人,便只想以他本身的一生的能力来拼命搏斗,求取发财。

【智旭直指】
观心释者:聚财是染污心。修有漏善,长在生死,名为“以身发财”。不达生财大道,是狂慧枯禅,不能称性修习菩提资粮,不名“以财发身”。

今言“生财有大道”。即是称性所起缘因庄严,不向外求,又言“以财发身”,可见六度万行,阙一不可,不得空谈理性也。

【载暄今解】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以自私自利之心聚敛财物说明这个心已经受到染污了。修行有烦恼的善事善行,还是长期在生死中沉沦,名为用这个身体来拼命搏斗求取发财。不具备自然而然的生财大道,是没有定力的狂慧和没有智慧的枯禅,不能就符合心性本体的自然之道修习菩提资粮,不能说是正确地运用财富发展功名事业。

现在所说的“生财有大道”( 积累财富有正确的大道),就是符合心性本体的自然之道所产生的辅助的原因、条件的庄严,不是向外面所求得,又说“以财发身”(运用财富发展一身的功名事业),可见六度万行,缺一不可,不得凭空谈论无常、苦、空、无我等一切法始终不变的理体。

【相关链接】
有漏:指烦恼、染污、不完满的存在,一般来说,指这个迷妄的现象世界。

狂慧:没有定力的智慧。

枯禅:没有智慧,放下万事万物的枯槁禅坐。

菩提:指佛的最高的智慧。能显现菩提智,即得觉悟。这是照见法性、真如的最高真理的智慧。

资粮:即必需品、积集、准备之意。资为资助,粮为粮食。

缘因:①即因缘,主因与助缘。所谓因缘巧合,便能成就某种事情。②辅助的原因、条件。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万行:一切的行法。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6 01:40
【古本原文】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多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南怀瑾释】
没有当领导的仁爱亲和,而下面就不讲“义气”的。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侠义,其结果不是美善的。

没有府库中的财物,不是其应当所得的。这是说明治国者应当不起私财之心。
孟献子说:“他既然养得起马车和驾车的马匹,当然就不会太注意空里还要养小鸡生蛋,或养小猪等它长大了来做买卖。这种人家,既然能有‘藏冰’的财力,就不会太注意养牛养羊来做买卖了。由此上推,有百乘之家的诸侯们,就不会培养专为他们一家‘以权谋私’的图利聚敛之臣了。如果百乘之家,与其还要培养专门为他‘以权谋私’的聚敛之臣,还不如直接培养一些夺权‘盗国’的谋士呢!”

这就是说国家不以搜刮民间社会的财富为利益,而是以道义、侠义、仁义为利也。做一国的领袖而致力于财富的使用的,必然要使用很多的人,也能产生很好的结果和效果。国君重用那些人来治理国家,灾害也就跟着来了,虽然有能力务财而又有权位的小人,对灾害的来临大多也不知怎么处理了。所以说国家不以财富利益为根本的利益,而要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义、侠义、仁义,为根本利益来推行和教化。

【智旭直指】
此二节以用人理财合说,尤见二事只是一事。须是先慎乎德,方能用人,方能理财。大约贤臣决以爱民为务,聚敛决定便是小人,故仁者只须得一贤臣,则不必聚财而恒足。不仁者只是一味贪财,则小人便得进用而致菑也。

观心释者:由悟法身,方知性具缘了二因,由智慧力,方能炽然修习菩提资粮,而不成有漏有为。

【载暄今解】
这两节把怎样用好人才、管理好财务合起来阐述。尤其可以看到二件事情就是一桩事。先谨慎自重地修养好自身的德能,才能使用人才,才能管理好财务。贤臣们决定是以爱惜、爱护民众为自己的本来义务,自私自利聚敛财物的决定是小人,所以一个有仁德的人只需要得到一个有德有才的臣子,那么不必要聚拢财物也能恒久地富足。没有仁德的人只是一味自私自利地贪财,那么小人便会得到重用而导致各种意外灾难的发生。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由于悟到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动不摇的心性本体的法身,才晓得这个心性具备缘了这二个因素,由无上智慧的力量,才能猛烈精进地修习积累菩提资粮,而不成就有烦恼的世俗作为。

【相关链接】
法身:即自性身,又称法佛、法身佛、法性身、宝佛,这是成就佛法的身体,这身体不以物理言,而是形而上的道体。这法身的最明显的特性,是有常住义。它不随人的色身败灭而消失,却可长存于天地间。大乘佛法人士(即初地菩萨)能证得法身,其生命即有永恒意义,不必如小乘般灰身灭智。因法身不同于色身,常住不灭。

缘了:智慧谓之了因。其他一切的善根,谓之缘因。

(完)


作者: ziyue    时间: 2007-10-6 11:32
妙,实在是妙!不知楼主能不能提供电子版!
作者: 蓝箭    时间: 2007-10-7 09:17
对不起,我还不会做电子书。
作者: ziyue    时间: 2007-10-7 11:04
再读,依旧感慨颇多!
作者: ziyue    时间: 2007-10-7 11:08
再读,依旧感慨颇多!
作者: 小狗的骨头    时间: 2007-10-8 22:35
颇有收藏价值...........
作者: rainkelly    时间: 2007-10-13 16:14
[em01]真帅
作者: 青干剑100    时间: 2010-7-27 17:54
妙,收藏了,谢谢
作者: yadian    时间: 2010-7-27 20:18
正在找大学的注解,谢谢
作者: xxk4846    时间: 2010-7-29 12:32

多谢楼主,感恩楼主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