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陈茂榜,他的讲演经常折服所有的听众。尤其是他计数字的本事超人一等,举凡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民所得贸易额等,他都如数家珍。
事实上,陈茂榜的学历只有小学毕业,但他却荣获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学历的人,能够荣获名誉博士学位,主要凭持他的实力,这个实力就是一辈子坚持每天晚上不间断的自修。
陈茂榜十五岁辍学到一家书店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十二个小时。但是下班以后,读书就成了他的享受,书店变成了他的书房,或坐或卧,任他遨游。
日子一久,他养成了每晚至少读两小时书的习惯。他在书店工作了八年,也读了八年书。 陈茂榜说:“学历固然有用的,但更有用的是真才实学。”
该贴来自群组:哲理小品
知识和能力哈
你只能说他有小学文凭,而不可说他只有小学学历!
学历顾名思义,学习经历。一个人只要保持一定强度的学习,学历就和年龄一起在增长。
文凭是特定机构给的,仅仅是某人某阶段学习经历的确认,如此而已。
学历不需要别人来确认,否则,是悲哀的。
其实我自己也一直在犯迷糊
以前我一直坚持每天至少看书50页,每天都会写博客
当然看的书基本上都是以历史,哲学书籍居多
后来我同事的一番话,把我说的迷糊了。他说:坚持看这些书,有个屁用。看这些书还不如去背背英语单词呢?不如多看看专业书
他是以自己的亲生经历告诉我的,他以前也经常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可到头了,有什么用呢?还是在为工作或者说是生活而奔波。
谢谢!
觉得很同意4楼的话!
同时反问5楼:
我们看书,我们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有用吗?
我觉得更多的是从中学到知识,提高自己,陶冶情操
5楼的问题,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但没有长期的积累就没有大的突破。古有云:“山不辞其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其水,故能成其深。”易经有云:“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读史使人明智,因为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洞察、预见今天的人与事的成败得失。历史,是今天的过去;今天,是历史真实未来的展现。历史,是真理的母亲,是生活的镜子,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正如唐太宗所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历史与哲学,侧重于远期利益、战略层面,专业书、工具书侧重于短期利益、战术层面。历史与哲学,一般而言,对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精英、领导者……的益处更大,至于平常生活中的百姓,利于修正自己的世界人生观、价值发展观,更正确的把握好自己前进的大方向。
飞猫浅以为:经常读历史与哲学,最重要的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学到了什么,学了之后行动实践又得到了什么,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这需要我们把历史中的人与事,放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进行正反两面的、运动的、全方位的推演、论证、总结、创新。这样做,将来的发展趋势将如何呢?行得通吗?为什么有些人照此做失败了,有些人照此做却成功了?……差异在哪里?从而建立起如何使自己趋吉避凶,如何降低、修正自己失败、后悔……等负面因素机率的知识决策架构。
飞猫的一管之见,请大家指正。
顶飞猫!fficeffice" />
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去运用它们,运用它们的方法乃是书本之外、书本之上的一种能力
陈茂榜说:“学历固然有用的,但更有用的是真才实学。”非常到位、精辟!
常养浩然气,静观无字书----正像力量和力量的使用不同一样,知识和知识的组合也是不同的,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而有效的组合知识比拥有知识的多少更重要。
读书有有用之用,有无用之用。
我曾经很自得地向一位领导说,这段时间我读了多少书,它们的作者都是大名鼎鼎的谁谁谁。
这位我很敬佩的领导说,很好,看书,就是借鉴他人的智慧,站在巨人肩膀上看问题。
我如浴冰水,大悟。
专业书、社会学书,都要为人所用方好。
读专业书,自然是学有用之用,用处显而易见。
读社会学书,却是学无用之用,它虽然不能帮你绘图、作业,但是,离了它,人就没有了价值观、方法论,不知道什么是美,何物为丑,与机器无异。
之所以讲这些,没有辩论是非的意思,只是为书之无辜一雪清名而已。
晚上八点到十点!
小学学历与名誉博士二者之前产生联系的关键不是在于学历的高低
关键在于学习力的强弱 学习坚持一天容易 坚持十年那是很不容易的
而作为一个著名企业家 他付出和经历的东西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
而拥有小学学历的人获得成功 通常需要异常艰辛的努力和付出
当然学历不等于能力 能力与学历不是一致的
给予名誉博士学位是对个人成就及知识渊博的认可
小学学历与名誉博士二者之前产生联系的关键不是在于学历的高低
关键在于学习力的强弱 学习坚持一天容易 坚持十年那是很不容易的
而作为一个著名企业家 他付出和经历的东西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
而拥有小学学历的人获得成功 通常需要异常艰辛的努力和付出
当然学历不等于能力 能力与学历不是一致的
给予名誉博士学位是对个人成就及知识渊博的认可
同样顶飞猫,只有当知识达到量的积累之后,才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仅是财富的变化,而且包括看问题的心境、处世的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合理程度。孔子有云“五十知天命”这是经验(也是知识的一种)积累到了,才有这样的境界。
请斧正!!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