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完《关键链》之后,为高德拉特深邃的思想所迷住,一口气读完了《目标》,说实话,这本书并没有我期望的那么高深,一方面因为这本书中的约束理论,在关键链中已经非常清楚的阐述了(《关键链》是在《目标》之后写的);另一方面,也正如书名:《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所讲述的都是一些浅而易见的常识。#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小说的主人公罗国在面临工厂运转不畅,即将面临关闭的时候,在大师钟纳的帮助下,思考企业的根本目标在于赚钱或赢利,通过有效产出、运营资本与存货来定义目标,并找到工厂瓶颈、根据瓶颈制定产能、所有活动迁就瓶颈、在瓶颈上设置缓冲等一系列步骤,使原有的工厂在基本没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其中还经历了成本控制理论与有效产出理论的冲突,传统会计记帐,如存货到底算资产还是负债的问题等,这一切似乎都是常识。
常识,就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往往被忽略。就像主人公罗国所说的:人不经过一个艰难的发现过程,就不会去接受常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骗局,我们都知道“天下不会掉馅饼”,但是很多人在面临者一些利益的诱惑时,就迷失了自己,造成了惨痛的教训,好像这个时候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但对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在项目管理软件在公司推行走过的艰难过程。
首先是推行目标,我们知道任何一个IT工具,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其真正的价值在于提升管理的效率,而不仅仅是规范,因为企业是讲究投资收益ROI的,这绝对也是一个常识。当我们开始准备为企业选择一个大型项目管理软件时,我们是否想到这个工具给业务所带来的价值。这个价值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
1、对于项目经理或团队而言,软件所带来的项目管理的便利性,如果帮助项目团队更有效的完成项目交付;
2、对于公司管理层而言,如果实时获取项目交付信息,判断项目的状态,以帮组项目组发现或解决问题,或者从公司组合管理的角度,看那些项目是否值得继续下去。
3、对于周边职能部门的信息交互,比如我们项目的主计划中,涉及到一些分计划,需要由职能部门完成,这两个计划信息的同步,如何通过IT工具来实施交互。
但很多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往往站在自己管理与监控的角度,选择并推行工具。软件推行组成员,往往从管理层的命令或意愿出发,自上往下强行推广,而忽略了真正用户一线项目团队的实际应用情况。甚至有些为了迁就软件而使用软件,完全忘记了软件本身应该是提升业务价值的。进而导致项目管理软件在推行时,碰到了很大的阻力,怨声载道,劳民伤财。我所在的公司就是这样,选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在推行接近两年后,发现举步维艰,于是再重新思考问题所在:原来我们一开始就偏离了目标。
总结
结合以上常识,个人总结的企业项目管理软件推行策略如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