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鹏
在一个扁平化的世界里,混沌理论变得更加富有说服力。前几年,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可能对格林斯潘的表情无需太多关注,而今,其继任者伯克南的口吃都能让大家心惊肉跳。这就是全球化的力量,也是资本的力量。但是,如果什么事都往大洋彼岸推,往往又会成为掩盖自身矛盾的消极做法。
肇始于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就是一例。把一分钱分成十份使,既是美国人的天性,也是娴熟的资本技巧。不过,这种游戏玩出了轨,也容易被金融杠杆放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其传导工具依然是有迹可寻,并非空气传播。由于中国仍然没有开放资本市场,因此,这场波及波及大半个世界的金融危机依然被隔离在彼岸,并不会对中国金融产生直接影响。虽然国有银行损失了涉及次级贷的直接投资,但以国有银行的“稳健”风格,损失也不会太大。因此,要说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任何影响,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但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外贸等方面,要说到对产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实质影响,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房地产是个地域特征很强的行业,外界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主要在于资金流动,由于中国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体系,无论是进来还是出去,渠道狭窄,数量有限,加上各种限外措施和旺盛的本地需求,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远不到能波及中国房地产的程度。大家之所以还在拿次贷危机说事,无非是含沙射影地警告中国的银行体系。
美国的次级房贷市场面对的都是一些被一级房贷市场淘汰下来的劣质客户,信用低,偿还能力差,一旦房价进入下行期,危机便露出苗头。如果进行一下比较,很容易得出中国房贷市场与美国次级贷市场的相似性:银行征信系统不完善,对客户真实收入情况缺乏分辨力,更不用说对收入变化缺乏监控能力了;随着人民币进入加息通道,客户还款压力增大,“优质贷款”有变质的可能;房价已经涨了十多年,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拐点”……这些情况,足以警示银行未雨绸缪,加强风险管理,防止出现所谓“类次贷危机”。
在这一点是,美国次贷危机也仅仅是警示作用而已。即使这种情况出现,也不是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而是银行系统自身问题积累的结果。有没有美国次贷危机,这些问题都存在,出了问题也别拿大洋彼岸的危机说事。
央行的征信系统弄了好几年,其实并不像大家臆测的那么差。知情人士透露,贷款人哪怕一个月电话费没交,征信系统上都可以显示出来。但是,在办理贷款的时候,往往却发现,银行对贷款人申报的个人资料往往并不认真核实鉴别。这并不能说明,银行对贷款人的资信有超乎寻常的信任,恰恰暴露了我们的商业银行在房地产的上行期对市场风险缺乏认识,我们对市场的变化缺乏敏感。
国有银行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银行对“政策”的重视远远超过市场。在“政策”的压力之下,国有银行的举动并不能以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衡量。一些坏帐的出现,并不一定是出自银行的本意,一些看似很及时的政策,并不见得是出自对市场的反应。比如最近深圳等地出现了二手房贷款偏紧,房贷首付提高的情况,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为了控制CPI的升高采取的紧缩政策,而不是所谓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一些地方的银行重新下达存款指标,同样是收缩流动性的需要而不是银行真的缺钱。
这些固有的特点使得我们的货币政策能迅速贯彻,但是长期以来“听话”的习惯使得商业银行“商业化”不足,缺乏金融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这一点,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今年3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次级债问题逐渐曝光,但中资机构对美国次级债市场潜藏的危机仍未察觉,更未意识到按揭抵押债券可能受到连带影响。在3月22日中国银行发布的2006年年报中,对其投资组合中包含的次级债券并无任何风险提示。这不仅是经验问题,关键是我们的银行系统仍然缺乏对投资的敏锐度和判断力。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面镜子,我们看见的既是“镜中花”,又是真实的自我。与其拿镜中的魔鬼吓唬自己,不如反躬自省,弥补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如果说,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就是最好的影响。
分析的很有道理
有时不是不知,而是不为
中国的经济状况
政府主导就是把双刃剑
银行能做什么呢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