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人才流动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每天几乎都会面临着不同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的背后又都有那么一些诱惑。我们知道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终生的成与败。这些选择当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在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规律?到底我们该用什么去决定我们的选择,又靠什么去抵御那些,无所不在的诱惑。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对于这些问题也许是那些经常推动我们选择的人最有发言权。
主持人:猎头这个工作,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它非常复杂。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帮助在职场的高端人士去寻找更适合他们的工作。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猎头就像是一面镜子,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专业的视角,告诉大家你的价值何在?你未来的发展又在哪里?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的丹·米尔兰德先生是一位被大家称为非常有经验的猎头,其实他本身也是一名职场的高手,下面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的对话嘉宾。您好 您好!
丹·米尔兰德:你好!
主持人:你好,这是用中文向大家做了一次问候。这样,我就利用一下主持人之便,我先把我心中的这个疑问向米尔兰德先生请教一下,你现在可以打量一下我,给我的价值来打打分,顺便也把我猎一猎,看看能猎到哪儿去?把身价能猎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丹·米尔兰德:像你这样的有魅力的主持人,在中国、在好莱坞、在任何地方都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主持人: 我希望您不是见到所有的人都是说这么美好的话语,也让我自己有一点虚荣心存在,其实刚才我们看到了您的个人简历,您在这家猎头公司一直工作了二十六年的时间,而且担任了包括亚洲在内的很多地区的主管,从前有没有来到过中国。
丹·米尔兰德:是的,我到过上海四次,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我还到过香港,我想我到中国已经超过十次,我没有计算过。是的,从我第一次到中国至今已经十五到十八年了。
主持人:那我想您到中国这么多次,您的眼睛一定是注意过很多的人、很多的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样特别的感触吗?
丹·米尔兰德:是的,中国当前的经济在高速的发展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全世界都在谈论的奇迹,实际上它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把中国看作一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我绝对相信如果我能再活三十年我母亲九十三岁,我今年六十所以看起来有很大的机会,我相信我还会看到中国不断地成长,它的这种高速成长会持续另外的三十年也许是更长时间。
主持人:的确像您所说的,今天中国的欣欣向荣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内心都不断地生长起一种成才的愿望,所以我们今天特别希望就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和您一块儿来对话,好的,谢谢您!请就坐。
主持人:虽然担任的是国际猎头公司的主席,但实际上在私底下我们聊天的时候,米尔兰德先生特别不希望别人把他看成是一个猎头,他更希望别人把他看成是一个职场上的一个总教练,因为他能够给别人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一个著名的作家说过一句话:“人生的路很长,但是最关键的就是那么几步。”可是每次我们在想到这句话的时候,往往会看到这样的一个路标时不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究竟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接下来我们希望听到你一个很好的建议。因为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在职业发展方向上面有那么一点点的困惑,我们来看看,他的第一次面临选择的困惑,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选择?我的这个朋友是今年马上要大学毕业的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就读的是我们国内非常知名的重点大学,四年来成绩非常非常好,他的专业是财务管理。那么他曾经有过一年在财务咨询公司兼职的经历,现在他面临毕业了毕业的时候有四个选择都在上面。第一个是保送到本校继续去读研究生,读的仍然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去年大概是有九十四万人在报考研究生;第二个是有一个机会到美国的一所著名的大学去留学,但是学的专业是社会学,没有申请到他自己原来的专业;那么第三个选择是到一家比较大的公司,其实对于他来说,就是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当中的可以有一个职位给他,而且待遇也还不错。对于学财会的人来说能到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去工作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那第四个选择是到熟人的公司他父亲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的规模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人脉关系非常好。所以四个选择摆在面前的时候,其实就是四份诱惑。我这位朋友究竟该怎么选,他特别为难。米尔兰德先生能不能帮他选一选?
丹·米尔兰德:对我来说很简单就是要选第三个,作为一个准备从商的人去读研究生在现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没有足够的基础( 达到目标)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
都不能达成,至于到他父亲朋友开办的小公司工作,相比于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他不可能得到足够的挑战和经验。所以对我来说很清楚要选择第三个,因为行业领袖永远都是好的。
主持人:听起来是非常有道理,可是我一直担心,我这个朋友也会这么担心,我们进了这样一家知名的大公司以后,会不会从此就一直默默无闻下去了,因为这个大公司当中竞争是无比的激烈。
丹·米尔兰德:这是件好事,任何惧怕竞争的人都不会获得长线的事业的成功,所以你要让自己处于有竞争的环境之中,这世界是不讲情面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分享合作。在同一层面的竞争是必须的,这就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世界,任何人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处于竞争之中,但是你要知道只有出色的工作才能在同等水平上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所以别无他法还是第三个选择。
主持人:在求学或者是就业的问题上,米尔兰德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就是先就业而且是到一家大公司,对于学财会的人来说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在现场同意米尔兰德先生这个选择的,你们跟他有同样观点的请举手。有一位先生没有举手,是刘先生
阐述一下你的理由。
刘浩:我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其实你大学毕业的时候,虽说他做了一年的实习,但是他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真的就是想做财会这个专业,他是不是真的很确信将来自己就适合于做这个行业。我的想法是这样,就说如果你有可能会在职业选择上会发生动摇,会浪费一些时间的话,与其晚做不如早做。所以在这个时候,事实上进入大公司这种选择,如果他现在有,我相信一年之后两年之后,他一样会有。
主持人:那在我们这四个选择当中,你觉得他可以去尝试的是哪个?
刘浩:我认为B就是最极端的一种做法,就是你可以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一个完全新的东西,也许你会对这个更感兴趣,或许是一年完了你真的死了心,觉得财会这是我这一辈子的方向。
主持人:徐先生同意他的观点吗?
徐小平:我没有,我认为,我强烈反对刘先生这个选择可能把人家给坑了,学了四年…
主持人:你觉得会把他坑了是吧?
徐小平:很可能把他给坑了。因为实际上我支持C毫无疑问,但是呢有个前提就是说这个学生到底想干什么?照理说大学里面学了四年财务管理,当然应该去大公司去干,而且根据刚才米尔兰德先生讲的,三五年以后,那就哈佛、耶鲁读个MBA,这是搞财务管理的一个经典的黄金道路。但是我觉得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多难得,千万别读研究生,千万别读。对于这个学生来说财务管理不是一个学术性的东西你就不能考研,当然假如说我就想读北大、清华光华管理学院这个教授、财务方面的博士,那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来说这个财务,它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所以这个学生千万不要考研,也不能改学专业。
主持人:这是您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考研,所以坚定地要求别人也不考研,这肯定不能这样,刘先生有什么反对他的观点?
刘浩:实际上C显然是一个最安全的一个选择,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我刚才之所以说,我觉得我要选这个B其实就是在,是这样一种看法,有的时候你可能是需要去冒一定风险的,这个风险就是说,你永远会在人生一段某一个时间可能做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风险有的时候,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冒比你到很晚的时候再冒,再去面对这个风险来得更值。从我自己来讲因为我原来实际上大学是学物理的,我读了研究生之后,其实我后来又去读了法律,然后又到了现在,我回想过去这十几年,其实并不是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个人能够确信,知道自己将来就适合于做什么。
主持人:你去读研究生,徐老师看您的眼光有点痛心疾首。
徐小平:就说,原来你也读过研究生,我来说,我是中央音乐学院学音乐的,实际上跟我现在做的工作毫无关系。
主持人:现在大家都开始比改行了,看谁改得更厉害。但是这里边职业咨询最核心的问题,不在于你是不是有把握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你到底能干什么?而在于你现在到底学的什么?你的技能在哪里?你到底就是应该在这个实践当中迅速地测试一下自己,而不是因为学科多的不得了。但如果对我来说,我觉得比较简单的选择,应该是保送读研究生。因为现在在求职的时候,这份简历当中的重磅炸弹,可能就是来自于你的学历或者是你的文凭。
徐小平:这个问题是错误的,因为很多人,整个中国社会都认为,有了硕士学位求职会更好,这个观念是代表着许多传统的、旧的那种企业必须被改造的企业,最有活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企业是决不会说我要硕士学位我不要本科,最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人。所以这个东西是代表着两种人才观,可以说企业的两种用人文化。所以我一定要在这里说一下,对许多考研究生的人来说,他就是觉得我考了研究生,我就会比不考研的好一点。我留学就一定比不留学的好一点。殊不知吧!海归变海待对不对?研究生从学士 硕士、博士最后变成烈士 你知道吧。我还得最后说一句这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学位的无意识、你知道,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您!但是这个问题我同样要请教一下米尔兰德先生,因为我看过你们公司的材料。我知道在你们公司有非常多的人他们都是从很知名的商学院或者是法学院毕业出来的。是不是对你们这样一家很大的国际猎头公司来说,还是非常重视我们刚才探讨的学历、文凭?是不是也很看重这些?
丹·米尔兰德:是的,文凭是我们公司的一项要求是因为我们的客户需要很多选择和自我选择,所以每一个在我们公司的咨询人员都要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我们的员工多数都来自麦肯锡,这个比例在全球来说是最大的。我们的人员来自投资银行、来自高盛、来自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我们寻求这一些我们寻求选择自我选择来证明这一切,但不是一律依据文凭。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在大学中学不到的,你必须在大学以外寻求途径去证明你自己,越早思考证明越好,然后再继续进一步教育。是的,我们要求学历但并不是惟一标准。
主持人:其实我相信对现在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的话题,刘持金先生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我们也知道,您本科学的是半导体物理学,然后直接到美国去读了量子物理学,这个当中自己是怎么考虑的?
刘持金:那么对于我个人的选择当时实际上我是非常想去读MBA,但是当时中国的情况,我们的经济水平都不可能有钱自己去交学费,而美国的商学院也不提供MBA的奖学金,或者提供得非常少,所以我当时是被迫我还是继续去读我不喜欢的物理专业。我相信在今天很多年轻人也面临着这样一种非常痛苦的选择,所以说我觉得当时没有办法因为考虑到经济来源,我去读物理很容易全额奖学金,不仅有奖学金,我还生活费都不需要我自己付。所以说我们首先能够在经济上能够熬过去,能够在美国立住足,然后还能够继续找到合适的工作,然后回头来我们接着还继续读我们喜欢的专业。所以我想说可能年轻人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如何去考虑,把短期的目标跟长期的目标来有机地结合一下。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所有年轻人面前的第一次人生的大选择我看到宋老师也是选择三。
宋立新:对,我选择的C,因为我想我后来读了很多东西都是因为我在实践当中觉得有很多困惑的问题。那我发现呢,就是这种学习能够让你记忆深刻的东西,是因为能让你感觉到有共识、感觉到让你顿悟。如果你没有任何实践的话,你的悟从何而来,所以我觉得进入,这样一个大公司站在比较高的平台上,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才会知道自己需要补充什么?我想这是一个有的放矢的前提。
主持人:刚才几位嘉宾几乎都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观点,在现场我们来征集一下,您最不同意哪一位嘉宾的观点。有谁要勇敢地站起来?
观众:我最不赞同的就是徐老师的观点。
主持人:我们给你的勇气鼓一下掌吧!
主持人:咱们徐老师怎么说也是一个业界的知名人士,他敢于当面来挑战,但是你要说出你挑战的原因。
观众:挑战原因是这样,今天在座的应该说有三十位左右是来自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学生,我们也都是工作多年以后,然后重新考研、考的MBA,我本人也是工作九年以后,就我们个人来看,就是说我可能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了重新打造我人生的一个平台,我觉得我有必要系统来学一些东西这个学习是一个过程,同时这个学习以后也就是所说的硕士这个东西,也能够成为我下一步的敲门砖,也就是说这两者,如果说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持人:徐老师你刚才的话好像伤了他的心,现在请反方同学继续反驳。
徐小平:其实我的观点跟他是一模一样的。
主持人:你不要改得这么快。
徐小平:别别别,其实刚才米尔兰德先生就讲到了,比如说工作三年五年然后再去读MBA,其实这就是我刚才所反复强调的黄金组合,知道吗?毕业以后,知道想干什么,工作三五年,然后三五年以后知道想干什么了,然后再去读一个这方面的专业。所以说对于刚才第三选择,就是这个学生我就想搞社会学,我都会鼓励他,就到大公司去工作三四年,然后干三四年以后觉得自己真的讨厌、哪怕两年,真的讨厌财务管理的话,OK !到美国去读社会学嘛,然后写一篇报道。有一个学生,这是真人真事,就是说工作两三年以后,给我回来说论文题目叫什么?她在外企里工作三四年,不想干了,然后到国外读社会学《中国外企女性职员心理调查》,如果她没有这三四年的经验,她这个社会学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她都没有。所以说我跟这个同学的观点,实际上是一模一样的,大家鼓掌!
| |||||||
丹·米尔兰德:我想这是很平常的事,你不能在现在的团队里得到更多的挑战,生活就是很多的选择,我可以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谈,我太太为投资银行工作,我也曾经在华尔街为这家银行工作。我太太后来对医药行业发生了兴趣,在她三十二岁的时候,她突然决定去医学院去学医要成为一个医生需要六年半的时间,还要在医院花另外四年时间才有资格成为专科医生,现在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在她的领域里知名的专科医生公平的说
在全国都很知名,这种全面的转变是很正常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多少要冒一些风险,你要做出自己的决定一些时候,我们可能会做一些跳跃,这是很经常的事也是你现在需要面对的事情。
主持人:刚才我们这位现场的朋友,可能会说出很多人的心声。刚才听了米尔兰德先生的建议,他还特别希望听两位的建议甚至是更多的一些建议。
刘浩:这种问题一般实际上是很难回答的,个人的情况差别都是非常大,你的承担风险的能力,你的真的你在工作当中能够激发你兴趣的到底是什么?这些呢,别人是没法给你回答的。所以我只能是说如果我给你一个建议的话,你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自己。
徐小平: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比较好回答。
主持人:刘老师特别怕耽误了别人的前程,您不怕。
徐小平:我不怕,从来不怕。比如说做记者你工作两年,我觉得之所以你现在迷茫是因为还不到火候,再工作两三年。同时你不要压抑着自己对电视的兴趣,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总之任何电视台,先策划策划去吧,先参与参与,你会发现,你一生最愿意做的事情的,谢谢!
宋立新:我说两句,因为刚才有90%的人举手说要跳槽,但我相信肯定没有90%的人跳过槽。那么第二一点虽然我从来没有跳过槽,但并不代表我没有鼓励员工跳槽,我想说这个概念是什么?我对每一个到我杂志社来的员工,我都跟他们讲。刚才那句话,你是你自己的雇主你随时可以要做好跳槽的准备,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你有跳槽的想法的时候,你才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你才会想到这个品牌在市场上的价值,你才会不断地去学习去吸收最好的东西,去塑造你自己这个品牌。如果你想的是我来这个公司,我就要在这儿待一辈子的话。在这样一个时候,有的时候,人会有一种安逸的心理,所以我对刚才,这位男生提的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有重要一点,就是当你把自己当成一个品牌的时候,那么兴趣你是做工作的60%,意志是40%,因为只有意志才会让你自己始终如一去坚持自己的梦想。
主持人: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来说成长总是会有很多快乐的,当然成长也会伴随着很多的烦恼像我刚才的这个朋友,送刚刚走出校门时的那种迷盲到工作了五年之后的困惑,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依然是这个永恒不变的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选择。现在他已经工作了十年了,今天他遇到了什么样的新的选择,我们一块来看一看。在这十年当中,他换过两次工作现在在目前的这家公司里担任的是部门经理的工作,工作压力不算特别大,但是收入还是非常稳定,可是他感觉到在现在的这家公司里自己的发展,好像不可能再有太多的发展了,发展空间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天花板被他触摸到了,这个时候他该怎么办呢,第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这家公司。第二个选择呢从这家公司辞职出来自己去创业。第三个选择是刚才我们谈论了很久的跳槽去寻求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是有人跳的好有人跳的糟,所以这也是一个两难的抉择。第四个呢就干脆休息休息,我去充充电,暂时把工作放到了一边。这样的四个选择又出现了,我们还是想要听一听,我们大家的答案,大家再一次把自己的答案写在我们的答案纸上。好!我们先从刘浩先生的答案,开始看起,D,可不可以说一下您的理由。
刘浩:这些选择呢,首先十年的时间感觉到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继续留守显然不是一个能够去做的选择。创业呢只对大概1%的人适用,这个我想我可能说的绝对了,但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因为很多人都确实把创业的风险过低的估计,而把它所能够带来的回报过高的估计。我觉得选择充电可能是一个带有一定私心的一种选法吧,我想十年的时间这个时候再不去,有这样一次可以算是最后一次机会吧,去充电,后面的可能性慢慢会下降。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可能是可以休息一下,去充电一下,因为你职业发展在这十年,应该说是有了一个也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呢,你工作经验的积累各个方面应该说已经非常多,能够为你下一步不管是学习什么?都能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这个时候充电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主持人:所以您还是建议他静下心来,好好地反思一下。
刘浩:也许有些事情,可以更系统的来去学习一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也许有别的人能够给他提更好的建议。
主持人:这个别的人不知道会不会是徐小平先生,徐老师经常给别人指点迷津,现在我半夜敲门了,徐老师我在这个公司,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你看怎么办?
徐小平:我选择的是B创业。
主持人:创业。
徐小平:因为实际上是这样,就是说这个人经过三次你的朋友虽然是虚拟的,在我心中其实已经了一个小传,已经有了一个性格。我先说一下我不选D的原因,经常有人在三十二岁,工作十年以后怎么也得三十二岁了来找我。其实人在一定的阶段,虽然命运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的或者激情来追求的,但是人在一定的阶段有一定的人生使命,所以说在三十二岁再充电,假如他过去十年为什么不充电?我觉得略微、略微晚了一点点。虽然我对年龄有我的解读,这第一点。
主持人:好!徐老师我要打断您一下,您刚才给我的建议是去创业,可是我告诉您
一个小时之前,我刚从刘浩老师家里出来。他告诉说千万别创业,创业对1%的人有用,我自己揣摩了一下,我觉得好像…
徐小平:但是刘浩自己创业了,我不太像那个1%的人,怎么解释?
主持人:怎么解释刘浩来把话筒拿过去,你怎么解释?这么说你刚才给我出错了注意。
刘浩:我不能完全算是创业了,我算半个创业吧,我接手智联招聘网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是一个成形的公司了。这个对于我来说,我评价这样一个事情对我有没有价值,不是完全从这个事情给我带来的收益这上面去考虑。
主持人:我现在对宋女士的答案特别感兴趣,因为您也没有跳槽也没有创业,在面对我这个朋友十年困惑的时候,您到底会告诉他应该做怎样的选择?
宋立新:选择是A留守,这个符合您个人的经历,我觉得选择留守并不完全跟我个人经历有关,因为刚才听到伟鸿谈到说他已经跳过槽了,他已经跳过两次槽,然后选择这个。那么我想这就是一个成熟的选择,那么从他的年龄来说,我觉得他的人生也应该做一个很好的反思,他这一次选择为什么会让他感到疲惫,那我觉得一份工作和建立一份感情是一样的,当你感到疲惫的时候,我认为至少有50%以上是你自己的原因,那么我觉得如果没有反思,没有调整好的话,再去跳槽的话,那么他可能就会永远浮躁下去了。所以我想我建议他留守,同时我建议他能够很好地反思,能够确定他一生要一段怎么样成熟的感情。
主持人:在这方面刘持金先生是不是能给我一些特别具体的指点,据说当年您自己也觉得触到了天花板,先看您的选择?
刘持金:对这个问题我选择了B创业。
主持人:走一条和你一样的道路。
刘持金:对,我的的确确是走了一个创业的道路,经过大公司的洗礼之后,我也非常赞同刚才刘浩先生的看法,实际上真正能够创业成功的人是极少数的人,我的观点可能比1%还要少,我觉得这与人生观有关系,有的人他说我可以活一辈子,我把我的房款还上、把我的车款还上,挺好的。那么也有的人说人生可能非常短暂,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新的东西,哪怕是失败,失败我们再回来,人生就是一个经历而已,对不对。所以说我觉得实际上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回答。那么我选择的创业,可以这样讲是与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有些关系。因为当我感觉到,如果一个工作它对你的挑战已经不够大或者对你的刺激也不够大,而且你经过了很多应当是说我在过去的工作中各个层次的工作我都做过,那么我想对我来说选择创业的时候是非常直接的一个选择。当时,那么我想说也可能会冒很大的风险,但是我还是想试一试,所以我想说这个与每个人的人生观有关系,所以很难说一定B是正确,但是我选择B。
主持人:回到我这位朋友的身上,究竟对于今天处在困惑当中的他,是不是可以走创业这条路,大家觉得米尔兰德先生会不会建议我的朋友走创业之路。大家都在摇头,那你们觉得他会建议,我的朋友走哪一条路呢?
主持人:米尔兰德先生大家这次猜对了吗?
丹·米尔兰德:没有,这次没猜对啊。我的选择是如果还有其它的附加条件,会选D。如果这个人有足够的钱和足够的自信,但是事实上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会选D,但是那只占这个世界上很小的一部分人,所以我选C。之所以我不会选A,因为这个人对他的工作完全不满意、缺乏动力。并且工作得不快乐,因此他周围的每个人也不快乐创建自己的公司是一个选择正像他之前所说的,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只是突然决定创业。对一个人来说最困难的一件事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公司,成为一个企业家。做起来要比说起来困难上百万倍,这是一件精彩绝伦的事。只有当你有了一个创意的想法,有了工作的热情愿意为之奋斗,并且不去计较是否能因此赚到钱。但是看起来这个人也不是这种情况,我所说的前提是他没有足够的钱创业,所以他现在所能做的事至少是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仔细的考虑这个问题,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希望下次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他已经在相关的领域里跳了两次槽,但是我仍然建议他这么做,对于我来说这是惟一有价值的选择。
主持人:很多人都说在人才的市场上永远都不会寂寞的,这里永远都有许多瞄准了锦绣前程一路狂奔的人,其实往往就是在向左走和向右走的,艰难选择当中,我们就在职场的悲喜剧里面不断地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个人的心愿我想都是相同的,怎么样让自己的职场的角色扮演的更精彩,我们想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听到一些专家的建议或者说他们的忠告,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在节目结束之前,我们想邀请米尔兰德先生和我们今天的四位嘉宾,一块儿给我们希望把自己的职场生涯演绎的更精彩的所有的朋友提供一个建议。
徐小平:一定要有远大目标,但是一定要脚踏实地,谢谢。
主持人:远大目标,脚踏实地。
宋立新:忘掉猎头,你才有可能成为猎物。
刘持金:永远去追求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刘浩:我就说四个字,厚积薄发。
主持人:谢谢 谢谢!台下的四位嘉宾相当精彩,每个人给了我们一个忠告,这个时候我想大家所有期待的目光都盯在您的身上,您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忠告?
丹·米尔兰德:像我的同事们说的那样,有追求、有激情、努力工作,用努力工作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你周围的人、尊重文化、尊重别人所做的事。如果别人成功你也能够成功,所以帮助其他的人、教导他们,你也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
主持人:职场的竞争其实是非常激烈的,我常常会想起这样一句话:论英雄,谁是英雄。谁是真正的人才,谁能够在激烈的职场拼杀当中脱颖而出,其实这一切可能本无定论。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秦皇汉武也会略输文采、唐宗宋祖也难免稍逊风骚。今天最令我们高兴的是在对话这样一个平台上,我们请到了米尔兰德先生,请到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嘉宾,请到了现场的朋友,也请到了电视机前的您,就人才的价值进行了一次碰撞,而所有碰撞的火花都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其实一切都取决于你的选择。
[em17]
辛苦辛苦!
听听达人的讨论收益匪浅~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