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3-6-21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四、 现代美国企业并购现状与特点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轮新的企业并购潮,并且愈演愈烈,这一并购潮的特点是收购方用股票和现金有选择性地收购一些将会强化收购方自己市场地位的公司,而不是通过举债进行收购,然后再通过包装转让以获取暴利。例如,美国一家全球电话公司WorldCom最近兼并了MCI公司(美国长途电话通讯方面的一家老牌公司),MCI股东可用每股MCI股票可换取每股WorldCom股票另加51美元。兼并后的公司MCIWorldCom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之一和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兼并后的新公司不但可望通过统一协调业务活动节省几十亿的营运开支,而且可望通过扩大全世界的市场份额而提高利润。
采取类似于MCI和WorldCom并购方式的公司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协同增效效应”(Synergies),就是说,此类公司想得到的是并购后的新公司的经营效果要好于并购前每个公司独立经营的效果之和。例如MCIWorldCom可望拥有并购前MCI和WorldCom没有的竞争优势。迪斯尼(Disney)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收购ABC Television 时也是想寻求这种“协同增值效应”。迪斯尼收购ABC Television是想应用ABC Television 来促销它的娱乐业务,同时ABC Television 由于播放了迪斯尼节目可吸引更多的观众。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迪斯尼还未见到真正的“协同增值效应”,因此仍在寻找兼并后的一种平衡。迪斯尼收购ABC Television 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垂直兼并,因为迪斯尼不但能够用ABC Television 作为媒介来播放迪斯尼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而且还可以用ABC Television对迪斯尼的主题公园、商店、电影和其它产品做广告。这种对流通渠道的控制是美国上个世纪90年代企业间垂直兼并的普遍动机。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和时代华纳(Time Warner)今年初宣布的合并也是属于此类合并。
现在美国企业间的水平兼并也很普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也常常发生。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迫使企业要不断扩大经济规模才能获得经营成功。与上个世纪早期竞争环境不同,现在美国国内的大企业必须能够与外国的企业竞争,有时甚至是在美国国内的市场上。这些竞争条件使美国政府对企业通过并购增大规模的管制宽容了许多。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反垄断局正在寻找一些新的方法以确保各种产业对新的竞争企业保持开放,而不是反对企业通过并购发展成为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
例如美国政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废除了过去几十年的监管规则,希望通过电信公司之间的竞争,使电信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的电话服务选择和降低通话费用。由此而加速了电信公司间的并购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SBC公司宣布用560亿美元收购了Ameritech公司,此项收购重新激起了许多灰心的立法者和监管者对并购规模究竟可以达到多大要划定最后界限的强烈争论,因为此项收购分明就是1984年美国司法部将有垄断嫌疑的Ma Bell 公司分拆成几家公司的重新组合。许多人认为现在大并购的趋势将延续下去,而且在过去看来象地震一样的“大”并购,过几年可能只是个小颤动而已。
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于1998年兼并克莱斯勒(Chrysler)也是一个很好的平行兼并例子,这不仅是因为此项涉及360亿美元的兼并是汽车历史上最大的兼并,而且也是至今最大的被外国企业收购的美国企业。究竟是什么吸引力使两家产品和文化具有很大差别的企业产生兼并?答案很简单:全球化。这两家公司在产品上没有重叠,都是世界上很富有的汽车制造商,并且一家公司在某一市场的低占有率恰好被另一家公司在该市场的高占有率弥补,如果把两家公司的产品和销售网络联合起来,则并购后的新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 已在即将来临的世界汽车大战中处于领先地位。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如果你不按照全球公司的游戏规则来玩游戏,你最终只能成为一个走街穿巷的江湖卖艺者。”
五、美国金融企业并购现状与特点
美国金融企业间的并购近年来也愈演愈烈。首先是美国在1994年通过了《The Riegle-Neal Interstate Banking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 ACT of 1994》,该法案允许原来只能在每个州经营银行业务的各州商业银行能够跨州经营业务和跨州设立分支机构,并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商业银行间的并购,许多银行的控股公司纷纷从外州收购其它银行,使全国性的银行在美国出现。比如1998年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和国立银行(NationsBank)的合并使美国出现了首家在东海岸和西海岸都具有业务的银行。1998年花旗银行(Citicorp,当时美国第二大银行)与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当时主要经营保险业务和拥有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Salomon Smith Barney)合并成花旗集团(Citigroup)也是个很好的例子,花旗集团现有1亿多个客户分布在100多个国家,现共有员工15000多人,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之一。此并购的划时代意义不仅在于当时是涉及金额最大的并购,而且因为根据《1933年格拉斯-斯特加尔法》和《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此合并是不合法的。但是此项合并在1998年10月还是得到了美国联邦储备局的批准,但条件是花旗集团要在2至5年里出售掉保险业务。但当时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赌在5年之内美国立法机构将会通过新的法律消除《1933年格拉斯-斯特加尔法》和《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的各种限制规定,到时花旗集团能够从事各种金融业务。历史证明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赌打对了,因为美国国会终于在1999年11月通过了《1999年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Financial Service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又称《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of 1999》)。
《1999年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必将进一步加速美国金融企业间的并购,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等跨业务公司间的并购,象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之间的跨业务兼并必将越来越普遍,而且更大的类似并购已经或正在发生,一些能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金融超市”正在形成。这类并购主要是基于长期的发展战略考虑。今年发生的大通银行(Chase Manhattan)并购J. P. 摩根(J. P. Morgan)和得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收购全国折让经纪集团(National Discount Brokerage Group)就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今年9月中旬当大通银行宣布以超过价值300亿美元的股票兼并J. P. 摩根时,华尔街为之一震。J. P. 摩根是公认的美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贵族银行,何以沦落到这种地步?J. P. 摩根在过去的三年里由于花巨资由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的转变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经营效果,导致它的前景非常不确定,因而股价不断下跌。而同时它的竞争对手摩根撕坦利、花旗集团、甚至大通银行等都通过并购取得了很好的成长,J. P. 摩根明显处于落后和不利的境界。此时J. P. 摩根董事会决定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而不再坚持所谓“自我成长”的战略。于是J. P. 摩根的高级管理层开始与一些金融集团接触,其中与得意志银行谈判几乎达成合并协议,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还是不了了之。此时大通银行“乘虚而入”,名义上是与J. P. 摩根平等合并,但实际上确是兼并了J. P. 摩根。兼并后的J. P. 摩根大通(J. P. Morgan Chase)的最高级50名管理人员中绝大多数来自原来的大通银行。这两家公司的合并最主要的原因是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考虑。J. P. 摩根的股票承销业务直到1999年才开始盈利,但进一步盈利却受到它客户种类的限制。因为J. P. 摩根的客户主要是一些蓝筹公司,而真正急需权益承销募集资金的是普通的中小型公司。因此如果将J. P. 摩根的投资银行专业经验与大通银行的广泛客户基础结合起来,将会产生协同增效效应。除此之外,双方还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J. P. 摩根在欧洲的业务市场占有率较高,而大通银行所属的Hambrecht & Quist 和Robert Flemings却分别在美国的高科技企业融资和香港投资银行市场具有相当不错的市场占有率。J. P. 摩根大通是否能如两家公司所愿真正能成为华尔街的顶尖投资银行集团之一,人们将拭目以待。
欧洲最大的银行得意志银行于2000年10月10日宣布将用8.64亿美元以每股49美元的价格收购全国折让经纪集团(NDB)84%的股份,该价格比NDB10月9日的收市价25.25足足高了94%。其实早在2000年6月份得意志银行就和NDB鉴定了一项战略联盟协议,当时得意志银行以每股45.31美元协议收购了NDB14.3%的股权。NDB是位于新泽西(与曼哈顿隔河相对,笔者于2000年9月底正式访问过该公司)的一家网上零售证券经纪商,拥有约270000个客户帐户,客户证券交易资金约110亿美元。NDB还是纳斯达克4000多只股票和其它证券的做市商,在美国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七。但是由于NDB的客户数量较少、金融咨询服务提供不足、经营场所过于集中(没有分支机构)、较迟开展网上交易业务等原因使其很难继续与其他规模更大和业务范围更广的公司竞争。虽然这笔收购涉及金额不高,并且最终还要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同意才能执行,但却充分显示了得意志银行进军华尔街的长期发展战略。类似的并购相信还会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再度出现。
六、美国对兼并收购的争论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美国企业间盛行的以追求短期暴利为目的的并购激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论,并且这些争论一直延续到90年代,虽然在90年代企业间盛行长期的战略性的并购。反对者们认为以追求短期暴利为目的的并购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巨额的高风险债务负担,同时还使相当一部分投资于生产领域的投资转投向这种高风险的“游戏”。批评家们指出企业借大量的钱来玩一种无休止的“音乐喜剧所有权”游戏,而不是用来建新的工厂和生产新产品。
美国企业间并购的许多活生生的案例的确佐证了这些批评家们的警告。上个世纪80年代以大量举债方式进行并购的美国企业,许多或者以破产结局或者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甚至连那些很大的公司也难逃此劫,象著名的零售帝国Campeau、Borden、Burlington Industries、 Goodyear (故特异轮胎)、Marriott 等等。在90年代初期故特异轮胎每天偿还的利息就超过100万元,但幸运的是故特异轮胎最终还是幸存下来,并逐渐好转。
批评家们还指出以追求短期超额利润为目的的并购使许多个人、社区和团体蒙受巨大损失,即使是一个友好的企业并购,也注定要有输家,比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突然被解雇、企业员工无辜被解雇、社区的工厂突然被搬迁、由于缺乏竞争消费者要面对物价高涨的痛苦等等。敌意收购的结果则更加痛苦,敌意收购的狙击手花在收购上的钱往往会直接导致成千上万人的痛苦和失业。
除了真正主使进行并购的人外,很多人都认同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企业的并购潮从以追求短期暴利为目的向以追求长期战略发展为目的的转变。但是美国80年代以追求短期暴利为目的的并购也它有利的一面,首先是被敌意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东们往往可从高涨的股价中获得巨大收益,再就是由于担心成为敌意收购的攻击目标使许多公司变得更加高效。
七、结语
我国企业的兼并收购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其相关的产权制度、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中介机构等都尚未发育成熟。但是,随着产权改革成为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但企业并购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并购过多地掺杂了政府的直接干预,并购双方纯粹的企业行为很少;在并购过程中存在重规模、轻素质的问题;缺乏投资银行的参与等等。因此,探讨美国企业并购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对我国刚刚起步的企业并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并借鉴国际企业并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我国企业并购作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优化的重要手段,必然会逐步向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