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 看林伟贤推销 [打印本页]

作者: ghzhou88    时间: 2007-4-22 12:04
标题: [原创] 看林伟贤推销

昨天(2007-4-21)的上海影城大放映厅可谓济济一堂,慕名前来的都是为了聆听实践家集团林伟贤博士的“2007点石成金大预测”的演讲。在“免费”这一最具诱惑力的招牌感召下,前来听演讲的人确实相当之多,但最终是不是因听演讲而受惠,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而在现场实实在在掏出了腰包的人颇多却是不争之事实。

从下午两点一刻至五点半,除了短暂的“休息”以外,整个过程相当紧凑,本人也自始至终都在现场,可以很明确的说,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的“推销会”,如果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术语来说,就是“系统的”“忽悠”,从而也验证了那两句经典的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和“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在昨天的“推销会”上,林伟贤重点推销了五样东西:

一、        自己写的书(四本、共100元,当场成交的至少有200本左右)

二、        访问台湾的“两岸交流”项目推广。有效筛选了无效信息,当场得到了宝贵的真实需求信息

三、        Money and you的课程推广。以“10%的知识投资”为理论支撑,以现代人普遍对金钱的“饥饿感”为背景,在现场又顺利获取了意向者的真实信息。

四、        对“专家网”软件的大力推销。2100元的预交金额曾经一度让大厅里突然寂静下来,后来300元的“定金”措施使得推销又重新走上了比较可接受的轨道。

五、        HR分析测试软件的大力推销。在电脑多次断电的情况下还是不遗余力的顽强的要让大家看已经非常不简洁的“简体版”的“人员解决方案”。这一块的收费情况因出去了一会而没有听到。

纵观林伟贤的推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       高来高去的自我形象塑造   亚布力会议、企业家论坛、创智赢家、CCTV、牛根生、马云、江南春、沃尔玛、CISCO等“牛人”、“牛企”、“牛组织”在林伟贤的嘴巴里不时的蹦出,十分钟以后,一个“高人”形象就从地面上冉冉升起了。

二、       由高雅到露骨的推销路径   高雅在于其首先推销的是自己的观点、见识与书籍,迅速树立在听众之中的“被仰慕”形象。尤其是首先以卖自己的书为起点,金额较小,还有优惠,很能博得听众的认同感。在“理论与实践”都具备的高人形象树立起来以后,立即用它来兑换信任者的钞票,这中间一点时间方面的折扣都没有浪费。特别是后面的money and you 课程、专家网软件的推销,分别从物质收益与精神收益方面进行了“露骨”(非贬义)阐述,虽有刺耳之嫌,但也确实击中了不少人的软肋。

三、       大量运用“人证”、“物证”等感性冲击物   与“牛人”企业家的合影、当场进行的“观众”表演真人秀、“专家网”创始人的现身说法、甚至还有一个小细节——花旗银行某业务小姐来到演讲现场等着与林伟贤签单……这些人证与物证都在短时间内给他进行了快速的信誉备书。

四、       穷追猛打的“套”意识   从推销的效果来说,林伟贤确实做到了“有效推销”,这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其穷追猛打的“套”意识:发现兔子、引诱兔子、套牢兔子,这几个环节一气呵成,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套牢兔子”做得非常彻底干净。付全款(盘中之兔)——预定款(笼中之兔)——报名意向名片(动物园之兔)——报名意向资料表(猎枪聚焦之兔),从这一流程可以看出,林伟贤是能全套就不半套、能早套就不晚套,入袋为安,把己方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并且相信那些被“套”之人,将来还会有对他们的系列后续“套”动作。

五、       非常注重“场”氛围的营造   从硬件场来说,选择上海影城这一标志性建筑来展开活动,在高档、可信方面暗示了所有参加者,再加上北京、上海、广州、苏州四大城市的硬件备份,使你不得不相信其实力与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伟贤的现场造势能力,与当年的传销大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演讲中,林分别运用了“爱国场”(对专家网的推销)、“愤青场”(对不参与者的嘲讽)、“爱心场”(水灾现场、蒙古包照片)、“自信场”(驱逐睡觉者)、“自我拔高场”(表示生日演讲免费)、“噱头场”(两年后退休,制造稀缺)等不同手法,营造了一个自己可以随心所欲控制的“场”氛围,对于那些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会在现场产生冲动性的跟随欲望。

      总的来说,本人认为林伟贤的这次演讲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彻彻底底的商业化推销行为,这其中有不少做法值得我们回味与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2 13:39:50编辑过]

作者: leeiiii    时间: 2007-4-22 12:32

我以为林大师有所不同,看来和我2002年一个冬雪夜见到的仍然没有什么改变。台湾人在这方面等同于忽悠一词的注脚。

虽然立即会有人说人家必竞成功了,你忽悠一个看看。


作者: solohiller    时间: 2007-4-22 12:38

高人毕竟是高人,作什么都专业


作者: ccb008    时间: 2007-4-22 14:47
是不是这些培训专家都这样啊?原来听过陈安之的一堂课,大致内容也是这样的!
作者: 南华学童    时间: 2007-4-22 16:47

没用,随便哪个营销管理的专业网站都是以推销他们自已为中心,有真正把观众和听众把在心中吗?观众和听众是他们成家立名的工具而以,对此大不必对专家推崇。

我们要的只是真正对自已有价值的,如果当作闲心来放松一下,看看别人是如何努力的,倒也是一种放松的好办法。

不过,我声明,我从来是敬重为观众和听众着想的讲师的,可这样的讲师并不多。听和看都是一种学习的改变,如果我不能做到比原来更爱自已和对自已更负责,我情愿不听、不看。


作者: wqyq25    时间: 2007-4-22 17:48

培训行业有一类就是“激励”型的,比如陈安之和林伟贤之类。或许有用,但现场的感觉比回家操作的时候来得激情。

另一类就是技能性的,教实打实的技巧,但可惜,这些人大多名气比较小,可能是不会炒作,也可能是现代人需要激情!


作者: 咖啡泓    时间: 2007-4-22 17:53

谢谢楼主的分析。

没机会去听演讲,错失一机会。

其实,用心去感受,总会受益的。

我们要为我们付出的MONEY着想啊。


作者: 朴人    时间: 2007-4-22 18:52
楼主分析的真是透澈,我昨天也在现场,也有这样的感觉,但表达的没有楼主这样充分。本来我是满怀希望去的,想听到些不一样的东西,看一看真正的专家是什么样。可是最后有点失望,虽然学到了些东西,但那些露骨的推销使这个讲座有点变味,说不出的很难受的味道。
作者: yfieng    时间: 2007-4-22 19:36
QUOTE:
以下是引用朴人在2007-4-22 18:52:19的发言:
楼主分析的真是透澈,我昨天也在现场,也有这样的感觉,但表达的没有楼主这样充分。本来我是满怀希望去的,想听到些不一样的东西,看一看真正的专家是什么样。可是最后有点失望,虽然学到了些东西,但那些露骨的推销使这个讲座有点变味,说不出的很难受的味道。

同意人兄观点,楼主观察入骨。

我也是怀着瞻仰的心态去学习的,听到两个半小时候之后悄然退场。

台湾的培训大师都有两个特征:精力十分旺盛;专业性(职业素养)极强。

可是都有点外强中干的味道。

准备给楼主加精华,不是赞赏昨天听到的课程,是欣赏楼主的眼力。


作者: sdcyscyx    时间: 2007-4-22 21:14

昨天太忙了还没来的及整理笔记,倒是楼主执行力强,分析的很精辟。

不过林的演讲,不论是内容的深度、广度、前瞻性,还是会议的设计、场的营造、应变能力等我觉得都堪称一流,对台湾讲师的坏影响,自林改变。

相比之下,今天去参加了一个许伯恺(也是台湾讲师)的会,差距就太大了,绝对是假、大、空连篇。

纠正一下,书卖了不是200本,至少有200套,因为只能四本全买。

总体感觉,这次大会是难得的成功。对林很钦佩,学到很多东西,一下午的时间很值。


作者: bennyfire    时间: 2007-4-22 21:24

对于林伟贤老师十分推崇,很喜欢他的演讲风格,语速很快,言谈幽默。但是他的课听多了,也发现有很多的雷同,当然还有LZ说的“乱打小广告”[em33]。

不过瑕不掩瑜,只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还是能够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作者: 独南行    时间: 2007-4-22 21:44
昨天,我去了,而且付了300元的专家网的定金.当时倒没有什么,只是后来的软件的推销及反复提及的花旗小姐,着实让我想了很多,林做的过了.出来后想,那些人是不是托?而且其对专家网的12小时影象,缩小为12段影象.及2100元出现冷场之的应对,确是一推销高手.正应其所言,推销就是教育…………
作者: danvor    时间: 2007-4-22 22:21

不得不同意楼主的分析,我也去了,本来想写什么,但一时还理不清。我觉得就是一个类似传销的大会。所谓的十大趋势只是引子,没什么实质的内容。为浪费的时间感到遗憾


作者: sdcyscyx    时间: 2007-4-22 22:41

会议的笔记,本人简单整理了一下,比较散乱,见谅。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0,110452,1,0,0,0,0,0


作者: 春去春又回    时间: 2007-4-22 22:42

我今天也在广州中大听了林先生的课了,基本上一个样,个人也因为一时冲动购买了书。不过后来的数目越来越大,总推销金额一万五吧,觉得我们工薪阶层这样个花钱方法不对,如果去听听还是值的。


作者: ruixutao    时间: 2007-4-23 00:34

这样的专家,跟家园的风格好像有点背道而驰

不知道糊涂大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家园越来越大了,这个影响力非同小可,可别为了商业利益而改变了初衷阿

ps:陈安之、余世维、曾仕强、姜汝祥……诸如此类的纯骗子,很多人都说受益匪浅,,我倒觉得这些人不纯

当今世道,缺佛,,,什么是佛?觉悟,智慧是也

世人,快点觉悟吧!


作者: rockking    时间: 2007-4-23 01:14
商业性质的讲座,难免的。。。学到东西就好
作者: ocq1208    时间: 2007-4-23 08:13

好的讲师也是好的演员。

我昨天在广州也参加了,对讲座本身比较失望,但收获很大的是见到了一些广州的家人。


作者: yumtiger    时间: 2007-4-23 08:59
以下是引用ocq1208在2007-4-23 8:13:30的发言:

好的讲师也是好的演员。

我昨天在广州也参加了,对讲座本身比较失望,但收获很大的是见到了一些广州的家人。

呵,你去广州了啊?真是幸福哦,又见到家人了。


作者: 风行空谷    时间: 2007-4-23 09:06
QUOTE:
以下是引用ruixutao2007-4-23 0 :34:50的发言:

这样的专家,跟家园的风格好像有点背道而驰

不知道糊涂大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家园越来越大了,这个影响力非同小可,可别为了商业利益而改变了初衷阿

ps:陈安之、余世维、曾仕强、姜汝祥……诸如此类的纯骗子,很多人都说受益匪浅,,我倒觉得这些人不纯

当今世道,缺佛,,,什么是佛?觉悟,智慧是也

世人,快点觉悟吧!

同意以上的观点,本来对家园的期望很高,不过现在想法有些变了,最近连续的几件操作感觉与网站的风格不符!昨天我也去广州中大参观了一下,只所以说参观是因为我本来就是抱着去动物园的观点去的,所以一点都不失望,象这种职业骗子好像家人中好多人都很推崇的,在此也不想打击各位,反正从腰包掏出来的又不是我的钱!


作者: 寒风踏雪    时间: 2007-4-23 09:09

成功学、激励学的大师级人物。

可以学习学习如何做成功的会议。细节真的很重要。


作者: 胡涂    时间: 2007-4-23 09:36
QUOTE:
以下是引用ruixutao在2007-4-23 0:34:50的发言:

这样的专家,跟家园的风格好像有点背道而驰

不知道糊涂大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家园越来越大了,这个影响力非同小可,可别为了商业利益而改变了初衷阿

ps:陈安之、余世维、曾仕强、姜汝祥……诸如此类的纯骗子,很多人都说受益匪浅,,我倒觉得这些人不纯

当今世道,缺佛,,,什么是佛?觉悟,智慧是也

世人,快点觉悟吧!

    我的出发点比较简单,课程之中肯定是会有一些销售发生,更多的是看大家学到了什么,或是觉得有收益就去听听就好.


作者: 1freesun    时间: 2007-4-23 09:46
QUOTE:
以下是引用ruixutao在2007-4-23 0:34:50的发言:

这样的专家,跟家园的风格好像有点背道而驰

不知道糊涂大人趺纯创飧鑫侍?lt;/p>

家园越来越大了,这个影响力非同小可,可别为了商业利益而改变了初衷阿

ps:陈安之、余世维、曾仕强、姜汝祥……诸如此类的纯骗子,很多人都说受益匪浅,,我倒觉得这些人不纯

当今世道,缺佛,,,什么是佛?觉悟,智慧是也

世人,快点觉悟吧!

这位仁兄,陈安之,林伟贤的演讲我也听过,大多是激励性的,感觉没多大用处,像很多人讲的,忽悠而已。

但曾士强的中国人人际关系我感觉听了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讲的非常精辟,又符合中国国情。

还有余世维,他讲的都是些实质性质的东西,虽然不一定符合很多中国的企业,但是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借鉴的。没感觉到他在忽悠什么。。

请指点一下这两个人为什么说也是骗子呢?


作者: mlh66    时间: 2007-4-23 09:48

宁愿化钱去听一些有意义的讲座,也不愿意免费听一些商业的推销。也听过一些商业的推销讲座,真的是如同吞了苍蝇。虽不同思想碰撞总会有火花,听课总会有收获,但那种赤裸裸的、功利性太明显的免费课程不免让人总是极不舒服。


作者: ocq1208    时间: 2007-4-23 09:59
QUOTE:
以下是引用yumtiger在2007-4-23 8:59:14的发言:
呵,你去广州了啊?真是幸福哦,又见到家人了。

呵呵,我就在广州啊。


作者: yuliang    时间: 2007-4-23 10:13

说实话,有点失望!!

我昨天冲着栖息谷的号召力,专门从中山坐车去广州听的,还花了积分进行兑换。

到了之后,发现门票可以在现场进行随意的领取,整个讲座和栖息谷没有一点关系,讲座的内容无外乎推销。

所以在考虑,以后家园发的活动通知,是不是需要甄别下?


作者: 星尘    时间: 2007-4-23 10:17
QUOTE:
以下是引用1freesun在2007-4-23 9:46:13的发言:

这位仁兄,陈安之,林伟贤的演讲我也听过,大多是激励性的,感觉没多大用处,像很多人讲的,忽悠而已。

但曾士强的中国人人际关系我感觉听了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讲的非常精辟,又符合中国国情。

还有余世维,他讲的都是些实质性质的东西,虽然不一定符合很多中国的企业,但是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借鉴的。没感觉到他在忽悠什么。。

请指点一下这两个人为什么说也是骗子呢?

同意楼上的意见了!

陈安之,林伟贤两人的演讲都听过一些,个人认为他们的演讲偏向于鼓吹性质,煽动人们的情绪,如果定力不强,肯定被忽悠了。

曾士强和余世维两人的演讲比较还是实在的,有些东西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管理中去的。还是要看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作者: sdcyscyx    时间: 2007-4-23 11:03
QUOTE:
以下是引用ruixutao在2007-4-23 0:34:50的发言:

这样的专家,跟家园的风格好像有点背道而驰

不知道糊涂大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家园越来越大了,这个影响力非同小可,可别为了商业利益而改变了初衷阿

ps:陈安之、余世维、曾仕强、姜汝祥……诸如此类的纯骗子,很多人都说受益匪浅,,我倒觉得这些人不纯

当今世道,缺佛,,,什么是佛?觉悟,智慧是也

世人,快点觉悟吧!

其实,跟这些专家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这个世界的道理在于知道的多的人在领导支配知道的少得人,劳心者治人.

他们的课程中内含了很多群体意识、群体催眠、影响力等执行技巧,这些技巧用在法轮功上是犯法,用在马云那里是高超的企业文化,用在林老师、陈老师那里就是高超的直复营销,你学会了,只要你用在正道上,也是功德无量。

试想如果毛主席,周总理这些开国领袖不精通此道的话,如何将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凝聚起来。

凡事往积极的一面看,当然,有很多三流的、甚至是根本就不入流的台湾讲师跑来大陆除了将雕虫小技无耻的强化灌输外,不给学生一点有价值的东西,那些人应该受到鄙视,即便是这些人,也还有人上当受骗。

“他凭什么不设防?他凭什么不能受到伤害?……生活要求他必须聪明起来……做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就是欺骗……”


作者: gfar    时间: 2007-4-23 1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訸訸    时间: 2007-4-23 11:57
忽悠接着忽悠
作者: 飞天虎    时间: 2007-4-23 12:14
本来要去广州场听听的,有事没去成.
作者: 庭院晚风    时间: 2007-4-23 12:49

同意29楼gfar的观点

昨天我也去了广州的现场听课,有幸见到了一些家人,感觉很亲切呵呵.感谢歪歪及一众家人的辛苦付出.

林伟贤的课也有朋友介绍过,正好家园提供了这样一个讯息共享的机会去见一下真人面目了,更何况还可以跟广州家人碰碰面.

昨天的课总的来说,效果不太好,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但是林老师的推销手法着实令我PFPF,比陈安之更厉害,一波又一波的推销风潮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实属一大收获,台湾人的煸动力真是日渐日长.

家园作为一个平台,它只是通过渠道提供一个讯息,至于你参不参加,参加之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之类我认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众口难调.比如昨天的课我相信还是有人从中学到了东西的.所以我们还是要真诚地感谢糊涂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总之一句话,大家抱着一颗平常心对待它.

PS:真的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么?为什么每一个从台湾过来的培训师都在国内赚得是盆满钵满呢?不知为什么,感觉酸酸的


作者: 白衣上校    时间: 2007-4-23 13:18

噱头场——(两年后退休,制造稀缺)

这一点就有点难懂。。

达则兼济天下吧。。


作者: 蔡根    时间: 2007-4-23 13:22
呵呵 我也参加了广州的讲座,前一小时讲得不错啊,林老师讲课技巧很熟练的说。
作者: leeiiii    时间: 2007-4-23 13:31

林伟贤Money&You, 陈安之的梦工厂、小超人之体系,火凤凰等的公开课就是一种销售方式。


作者: 水菱儿    时间: 2007-4-23 13:44

    我上了一大半就走了,到最后真有扁人的冲动!要不是歪歪和侯总还有老五讥讽我,可能我真的会朝他吐几口唾沫!

    传言林某人是大师,而且下午两点钟准时开始,花了人民币四十八元打车到中大的。原想人家是大师,肯定是会有收获的,花四十几元打车也值了!全场出现最多的话就是,“你们的掌声和尖叫声呢?!”于是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真怀疑安排了不少托,要不哪会有掌声!

     有朋友花了一百元买了四本林某所谓的“著作”,拿来浏览了一番,如果那也能算得上著作的话,NND的,全世界个个都是雨果、都是高尔基了!

     现场卖课程,课程没上过不予评论。

     还有一个什么破搜索软件,反正折腾了半天都没成功。

     他们现场的工作人员的电脑不是中病毒了,就是坏了,而林某的电脑却因为是繁体字而不“方便”给我们看,我纯粹是外行,不知道繁体字和搜索软件有什么关系?!然后说中大的网络有问题!(原来在上海也出现在这样的情况呀)

    最恶心的是,他居然说,他在合肥有分公司,但他不知道员工是什么样的。他公司总部在上海搬家但他不知道办公室是什么样子的!

    那是自然,忽悠来的钱当然不看在眼里,如果是辛苦挣来的,看你还能说出“不知道什么样子”的话来!

    更恶心的是,说话速度快也能成为宣传的亮点!号称所谓的华人届说话速度最快的大师!不知各位去听过所谓课程的家人有没有注意,但他要推销的时候,说话速度明显放慢!

    当然人家林大师说了,你听不懂、跟不上可以回家休息去!

    只是我这种不识趣的人,一直想听他玩到最后有哪些嘘头,还是老五精典呀,林某的这些东西明明就是空气,只不过他包装起来卖而已!

    唉,自己做不到偏偏还不服气!

    不过这方式挣得再多钱,我也不希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3 14:04:41编辑过]

作者: minerwater    时间: 2007-4-23 14:22

很正常。培训大师也是个生意人。有人说他们的课很好,也有人不以为然。达到这样的层级需要一定的功力


作者: jiamiu    时间: 2007-4-23 14:57

昨天听到一半的时候,我的胃开始有些不舒服——这是自己学心理学之后的一种天然反应,对于一些令人不安或者强迫自己的人或氛围时,我会自动产生这种反应。

因为自己叫了心纪元的十几个朋友来听,不好中途退场,所以还勉强忍了一个多小时,但后来头开始疼,实在无法忍受了,只好退场,其他的伙伴也一并离开,原来不仅我有这种感受,其他的几个人也跟我感觉一样,我是吃晚饭,回到家10点半了,头还疼,最后跟老婆吵了一架,1点钟才睡的!本来从不吵架,只因为昨天心情实在不好,但她还老追问我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导致出此下策!

谁让自己交了损友,都怪歪歪让自己去的!

还得罪了心纪元的一帮朋友,后悔


作者: jiamiu    时间: 2007-4-23 14:58
为了弥补,还请新纪元的十几个人吃饭,害我失了400大洋
作者: 唐歪歪    时间: 2007-4-23 15:58

啊啊啊!这家伙,非逼得我跳出来说几句不可呀!

好冤枉的,我也没听过林伟贤的课,而且一票人做证,早就和你打过预防针的嘛,谁让你自己不准备好胃药,怪不到我.

和老婆吵架属于你沟通不到位.嘿嘿,昨天我从早到晚就吃了一个可爱多的冰淇淋,头疼.早知道我也去逸翠园吃饭,让你多花几百大洋,悔啊,恨啊!

昨天晚上课程差不多结束后,和几位家人吃饭,建筑设计师当场分享了买房和置房的建议及注意事项,都是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不错不错。只是我的手机在吃饭时发现没电,如果有家人当时联系不上我,在此说声抱歉!


作者: tonywu    时间: 2007-4-23 16:02

我在北京也参加了同样的活动,真的佩服林老师的忽悠能力,系统的忽悠能力,现场那么多被他一下子套牢的人还真不少!能人呀!


作者: jwzwlh    时间: 2007-4-23 16:57

哦,搞来搞去变成了一场“推销会”了!


作者: 非同小可    时间: 2007-4-23 17:08

首先感谢家园给我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信息去听了这堂课。

去之前我林伟贤这个人都没有听说过,完全也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和认识家人的心态过去。

林生刚开始说的一个小时个人感觉非常受用,比如“说故事”、“资源整合”、“基金必赚”等等,

这些目前正是存在的,我们也经常说故事,对公司员工,对甲方开发商都需要。只要你说的专业,而且确实可以帮助别人那就对的。

资源整合也是每个行业必须存在的,一个人不可能做好一件事情,通过各方的合作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基金目前也一直在涨,我身边的朋友都在买,去年涨到80%,目前打算还会买。

总之我听了这堂课还是非常有收获,尤其对于我这个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人来说,受益非浅。

开场一个小时不断的鼓掌,举手,而且还非常主动的买了四本书。最后卖课程的时候,差点也兴奋的报名去参加这个课程,最终应是按住自己的钱包没有冲上去,因为心里权衡了一下暂时没有这个必要去听这个课程。

另外最重要是见到了广州的家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学习了一些管理经验,每个人都非常的热情。

以后希望有机会还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昨晚认识的家人以后有什么需求随时可以

联系我,尤其是你们家的风水。


作者: 非同小可    时间: 2007-4-23 17:28

林伟贤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出售的不仅仅是商品而且还有梦想。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排斥他,难道就因为他利用上课来做推销?

如果要不赚钱的话,他有这个必要这么辛苦来各地奔波,他真有这么伟大只是因为过生日来做点好事,

他说的最多也是天下没有白费的午餐,想知道更多的信息就过来听他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听多了也会麻木,一次足以,关键还是需要我们自己脚踏实地的去执行,

大道理谁都懂,去执行的又有几个人,有这个平台去做的就更少。

我们现在什么都缺,缺资源,缺知识,所以才会象教徒般的听他的课程。

现在是一个商业社会,想学习的话那就必须付费和付出你的时间听广告。

我现在有看到因为去听了这个课程的人而在抱怨论坛的管理员非常不理解。


作者: mr.wujian    时间: 2007-4-23 17:47
没有机会去听现场版,但是林的课程觉得还是信息量很大,课程讲的我还是非常欣赏,赚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 水菱儿    时间: 2007-4-23 18:03

我知道我前面那样说会得罪很多人(有不人在MSN上问我了,呵呵),尤其是一位交情不错的朋友。但整个过程下来,我非常非常失望,因为林某人也是所谓的大师(但没有一点大师的风范),莫少昆也做免费课程,课程中也做销售,你从莫老师三小时的推广会下来,笔记本可以记上几页。而林某人最多只能算上产品销售员,更郁闷的是他的产品还不怎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3 18:07:52编辑过]

作者: zhang413yy    时间: 2007-4-23 21:53

在北京听林老师的讲座,大体是一致的!有细节的差别! 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作者: annya    时间: 2007-4-23 21:53

听一场演讲是否受益,关键还是坎听讲人的心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轻易被带动情绪甚至轻易改变自己的观念失去自己的判断力,然后能从中吸收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足够了。对于商业化的作秀,完全可以一笑了之~


作者: ayg    时间: 2007-4-23 22:59
我们做保险的,经常受到此类大师的“忽优”,其实就是推销书的。
作者: 阿岩    时间: 2007-4-23 23:08

楼主分析的有道理!看透一件原来不难,只要你参与了.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能忽悠这份上,也是本事!!!

林伟贤的书<点醒>我上回在机场大厅的书店,卖书的小姐推荐了一本,看了一次,收获还是瞒多的.

其余的书到没看过,LWX还有哪些好书,哪位仁兄推荐一下?


作者: hafid    时间: 2007-4-23 23:46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菱儿在2007-4-23 13:44:13的发言:

    我上了一大半就走了,到最后真有扁人的冲动!要不是歪歪和侯总还有老五讥讽我,可能我真的会朝他吐几口唾沫!

    传言林某人是大师,而且下午两点钟准时开始,花了人民币四十八元打车到中大的。原想人家是大师,肯定是会有收获的,花四十几元打车也值了!全场出现最多的话就是,“你们的掌声和尖叫声呢?!”于是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真怀疑安排了不少托,要不哪会有掌声!

     有朋友花了一百元买了四本林某所谓的“著作”,拿来浏览了一番,如果那也能算得上著作的话,NND的,全世界个个都是雨果、都是高尔基了!

     现场卖课程,课程没上过不予评论。

     还有一个什么破搜索软件,反正折腾了半天都没成功。

     他们现场的工作人员的电脑不是中病毒了,就是坏了,而林某的电脑却因为是繁体字而不“方便”给我们看,我纯粹是外行,不知道繁体字和搜索软件有什么关系?!然后说中大的网络有问题!(原来在上海也出现在这样的情况呀)

老姐啊,我是李海峰。在那里负责操作的人是我,我的电脑确实是中病毒了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给你妹妹打个电话问,因为早上一起床我就告诉他我的电脑开不了OFFICE,演讲会结束我也第一时间告诉了她。我想打个电话你就明白了。   

另外就技术方面,专家网的搜索技术确实现在不支持繁体版。我们的DISC软件也是分繁体和简体版的软件,所以不能通用的部分相信大家也能理解

就网络部分,老师说中大的网络坏了确实是不对的。中大的网络是好的,只是他们的工作人员调试我的电脑后就离开。后来我们换备用电脑,新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怎么调试。老师问我是电脑的问题还是网络的问题,我说是网络的问题。沟通的责任在我。

最恶心的是,他居然说,他在合肥有分公司,但他不知道员工是什么样的。他公司总部在上海搬家但他不知道办公室是什么样子的!

林老师是董事长,负责管理的不是他。目前DISC部分只要我招的人,他也不需要看,没道理每个员工都要老大看到。上海办公室也是同样道理,他是飞人,其实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也可以理解。在新加坡分公司,只要新加坡公司经理说话就可以决定是否买楼。往下的部分是你的观点,我只是拿红字做解释

    那是自然,忽悠来的钱当然不看在眼里,如果是辛苦挣来的,看你还能说出“不知道什么样子”的话来!

    更恶心的是,说话速度快也能成为宣传的亮点!号称所谓的华人届说话速度最快的大师!不知各位去听过所谓课程的家人有没有注意,但他要推销的时候,说话速度明显放慢!

    当然人家林大师说了,你听不懂、跟不上可以回家休息去!

    只是我这种不识趣的人,一直想听他玩到最后有哪些嘘头,还是老五精典呀,林某的这些东西明明就是空气,只不过他包装起来卖而已!

    唉,自己做不到偏偏还不服气!

    不过这方式挣得再多钱,我也不希罕!

   



作者: hafid    时间: 2007-4-24 00:00
标题: 04年参加林老师行销讲师班的笔记

做行销演讲的三个原则
12月14-16日参加林伟贤老师的行销演讲培训班,

觉得对于自己来说要做好行销演讲要做好三件事情:



1、演讲要对听众有帮助,即使不买东西别人也能有收获

2、演讲结构要好好设计,演讲要能促进销售并过度自然

3、演讲中要敢于要求购买,因为你确实觉得会对大家有帮助的东西

笔记发表时间2004-12-20日

原发表地址http://hafid.blogcn.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4 6:01:01编辑过]

作者: 大魔头    时间: 2007-4-24 01:08

会中、会后碰到好多好朋友,很开心:)

刚刚碰上了妈妈生日,没能跟大家好好聚聚,可惜……

受歪歪邀请,我还带了个朋友去,大家都没花¥买东西,没拍掌欢呼,全程下来感觉这次没有白来,还是有不少地方值得学习的。

以包容的心看事情,感谢推荐我来的朋友。


作者: xiongmi29    时间: 2007-4-24 09:57

我也领教过了。台湾的忽悠策略我们还是认可的,感染力强,不知不觉就把人给忽悠了。


作者: zhhzy    时间: 2007-4-24 11:45

再好的演讲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再差的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收获与否,收获多少,完全在我们自己的心态……


作者: danvor    时间: 2007-4-24 13:31
难得看到的心态,如果有人骗了10人,有人会认为骗子是骗子,而被骗的很傻,值得同情,如果有人骗了10000人,有人会认为他(骗子)有能耐,是天才,而被忽悠的(被骗)的都说深受启发,以后我们可以忽悠(骗)他10000个下家。难道现在的社会就是看谁能骗谁,看谁能忽悠吗?忽悠者的说法是,被忽悠者一定是有收获的,或者他的能力不够,忽悠了白忽悠。
作者: jzm0428    时间: 2007-4-24 13:37
没去看,下次再看吧!
作者: ruixutao    时间: 2007-4-24 1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在2007-4-23 9:36:06的发言:

    我的出发点比较简单,课程之中肯定是会有一些销售发生,更多的是看大家学到了什么,或是觉得有收益就去听听就好.

糊涂大大别介意,我没有怀疑家园或者是你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说家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产生一些意向不到的效果,所以在举办一些活动的时候可能得要多思量一下。。。

像这林专家这样的活动,虽然我没有去参加,但是看到了家人的反应,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之前参加的一些所谓的培训。。

有没有收益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家园本身的导向呢?

当然这个活动本身没有真正的产生什么不良影响,最多就是一些人觉得“被骗”了,可是这个不良的影响会不会使家园的形象受损?

呵呵,这些话本身只是提供参考而已,说的不对请批评指正。。。

ps:大家是如果看待商业性的讲座的?就是那些打着“培训”“讲座”“教育”“文化”的旗号,进行销售,从中牟利的行为,您是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个人的观点是,文化交流、知识传播是一回事,它应该注重它的导向性,应该与听众有真正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如果接培训之名,从事牟利的行为,那就要明确区分开来,因为这样的行为,本身会花费听众的时间、金钱、体力等成本,而听完之后你还掏他的腰包,这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这里面的事情很难仔细去区分,有人说我有收获,有人却大呼上当,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了。。。举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吧,传销,很多人都在说传销是一种先进的销售模式,也有很多人从中受益了,,可是,传销为什么还是不被另外一大部分的人认可呢?

抛砖引玉,,抛砖引玉。。。。


作者: 胡涂    时间: 2007-4-24 14:38
QUOTE:
以下是引用ruixutao在2007-4-24 14:00:55的发言:

糊涂大大别介意,我没有怀疑家园或者是你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说家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产生一些意向不到的效果,所以在举办一些活动的时候可能得要多思量一下。。。

像这林专家这样的活动,虽然我没有去参加,但是看到了家人的反应,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之前参加的一些所谓的培训。。

有没有收益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家园本身的导向呢?

当然这个活动本身没有真正的产生什么不良影响,最多就是一些人觉得“被骗”了,可是这个不良的影响会不会使家园的形象受损?

呵呵,这些话本身只是提供参考而已,说的不对请批评指正。。。

     呵呵,不会介意的,不同的意见交流对家园的发展是好事,就这个活动本身家人的不同反馈,也可以多给我更多的借鉴和思考.

     个人对以后的类似的活动合作的考虑是,了解清楚活动的状况,增加一些对家人参与的提示和参考,也方便家人决定是否参与,避免到了现场发现有些不同的感受.

     


作者: ruixutao    时间: 2007-4-24 14:54
QUOTE:
以下是引用1freesun在2007-4-23 9:46:13的发言:

这位仁兄,陈安之,林伟贤的演讲我也听过,大多是激励性的,感觉没多大用处,像很多人讲的,忽悠而已。

但曾士强的中国人人际关系我感觉听了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讲的非常精辟,又符合中国国情。

还有余世维,他讲的都是些实质性质的东西,虽然不一定符合很多中国的企业,但是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借鉴的。没感觉到他在忽悠什么。。

请指点一下这两个人为什么说也是骗子呢?

QUOTE:
以下是引用星尘在2007-4-23 10:17:27的发言:

同意楼上的意见了!

陈安之,林伟贤两人的演讲都听过一些,个人认为他们的演讲偏向于鼓吹性质,煽动人们的情绪,如果定力不强,肯定被忽悠了。

曾士强和余世维两人的演讲比较还是实在的,有些东西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管理中去的。还是要看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两位都把陈安之、林伟贤和曾仕强、余世维区别看待了,,

其实,我觉得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流派而已。。

ocq1208的《台湾为何高产“林伟贤”?》分析得很透彻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110477,0,0,0,0,0,0

其实这些人都有他们成功的一面,他们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们讲的很多内容,包括陈、林,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些是事实。。

说曾、余比陈、林好,要看从哪个角度看,可能他们两的风格更让人觉得舒服一点吧。。。

我为什么说他们都是骗子呢?其实更多的只是在说他们都是在卖嘴皮子,一个东西从这里搬到哪里,结果就成自己的了,再弄点花花绿绿的名头,就自封为什么什么专家了,实在是看不下去。。。。挂羊头,卖狗肉,不是骗子是什么?有人说我喜欢吃狗肉,所以我喜欢他,,但是喜欢归喜欢,是骗子还是骗子。。。

可能有些人要说我既从他们什么上学东西,又要说他们是骗子了。。。。

其实,沉下心,什么东西都可以悟出道理,为我所用;如果今天这里有课去听听,明天那里有课也去听听,,听多了,有些人是赚得盆满钵满了,而有些人却是“学”了很多东西,也错失了很多机会,浪费了很多时间。。。。


作者: arjiou    时间: 2007-4-24 15:10

我没去听课,从各位家人发表的意见中.可以看出仁者见仁,好与坏都是相对存在的,只是每个人思维方式和感悟不同,记得上次在家园里面看到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哲学教授给学生上课一样.


作者: rocketlife    时间: 2007-4-24 15:32
呵呵,看来大家听了林老师的课都有同感啊,说实在的,在我心里,我尊重的是象余诗维那样的大师,人家在课堂上基本很少推销他的书,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象林老师那样露骨的推销,终究会让人反感,以前看过一些林写的书,倒是很敬仰,后来听了他的课以后的感觉是再也不会去听他的课了,真要说学到什么东西,就是如何露骨的推销,不过那一套我们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作者: yuliang    时间: 2007-4-24 17:46

昨天我发了点牢骚

今天又仔细看了看大家的发言,觉得有点道理。关键还是心态,心态好,牛粪上也能长鲜花的。这点我一定牢记。

不过,就像前面一家人所言,论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导向力也越来越大了(我本人就是因为相信是论坛组织的讲座才从中山赶到广州去听的),所以如果家人对论坛有什么意见的话,我想应该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 chencom    时间: 2007-4-24 18:57

没有听过?咩水呀?

有点像搞直销一样,很注意会场的氛围,吹水的能力。。


作者: 风雨雪儿    时间: 2007-4-24 22:07
"台湾的培训大师都有两个特征:精力十分旺盛;专业性(职业素养)极强。

可是都有点外强中干的味道。"我认为也是这样的,我觉得还有一点:有意贬低自己,其实是换个方法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作者: lzqshr    时间: 2007-4-24 23:00
[em44]
作者: martinet    时间: 2007-4-25 00:43
其实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才是有意义的
作者: maxzhu    时间: 2007-4-26 13:16
学习,都是大师
作者: a91838338    时间: 2007-4-26 22:08

一句话总结:

赤裸裸的推销!

四分之一是空话、四分之一是噱头、四分之一是引诱、最后四分之一。。。似乎讲过?没讲过?


作者: a91838338    时间: 2007-4-26 22:27

上海那一场的托。

一、        自己写的书(四本、共100元,当场成交的至少有200本左右)

 没有托,大家兴致都很高 

二、        访问台湾的“两岸交流”项目推广。有效筛选了无效信息,当场得到了宝贵的真实需求信息

 没有托,大家觉得没必要起哄,相去的得人自己旅游也可以取得。这个无所谓

三、        Money and you的课程推广。以“10%的知识投资”为理论支撑,以现代人普遍对金钱的“饥饿感”为背景,在现场又顺利获取了意向者的真实信息。

有托,少

四、        对“专家网”软件的大力推销。2100元的预交金额曾经一度让大厅里突然寂静下来,后来300元的“定金”措施使得推销又重新走上了比较可接受的轨道。

很多托,观察了一下,似乎,呵呵,哪些排队的人,好像好几个估计连鼠标都不会用的,另外,据我观察,如果你付钱,似乎是直通车哦,不用排队哦,看来是造声势的。还有,这个专家网的创意不错,技术实在一般,这个网站要成功,there is a long loooooong way to go!

五、        HR分析测试软件的大力推销。在电脑多次断电的情况下还是不遗余力的顽强的要让大家看已经非常不简洁的“简体版”的“人员解决方案”。这一块的收费情况因出去了一会而没有听到。

这个。。。有托!但没仔细看,实在感到无聊,看他还在像唐僧一样唠叨!我闪了~!

总结:林伟贤,你可以退休了NOW!


作者: a91838338    时间: 2007-4-26 22:27

上海那一场的托。

一、        自己写的书(四本、共100元,当场成交的至少有200本左右)

 没有托,大家兴致都很高 

二、        访问台湾的“两岸交流”项目推广。有效筛选了无效信息,当场得到了宝贵的真实需求信息

 没有托,大家觉得没必要起哄,相去的得人自己旅游也可以取得。这个无所谓

三、        Money and you的课程推广。以“10%的知识投资”为理论支撑,以现代人普遍对金钱的“饥饿感”为背景,在现场又顺利获取了意向者的真实信息。

有托,少

四、        对“专家网”软件的大力推销。2100元的预交金额曾经一度让大厅里突然寂静下来,后来300元的“定金”措施使得推销又重新走上了比较可接受的轨道。

很多托,观察了一下,似乎,呵呵,哪些排队的人,好像好几个估计连鼠标都不会用的,另外,据我观察,如果你付钱,似乎是直通车哦,不用排队哦,看来是造声势的。还有,这个专家网的创意不错,技术实在一般,这个网站要成功,there is a long loooooong way to go!

五、        HR分析测试软件的大力推销。在电脑多次断电的情况下还是不遗余力的顽强的要让大家看已经非常不简洁的“简体版”的“人员解决方案”。这一块的收费情况因出去了一会而没有听到。

这个。。。有托!但没仔细看,实在感到无聊,看他还在像唐僧一样唠叨!我闪了~!

总结:林伟贤,你可以退休了NOW!


作者: a91838338    时间: 2007-4-26 22:28

上海那一场的托。

一、        自己写的书(四本、共100元,当场成交的至少有200本左右)

 没有托,大家兴致都很高 

二、        访问台湾的“两岸交流”项目推广。有效筛选了无效信息,当场得到了宝贵的真实需求信息

 没有托,大家觉得没必要起哄,相去的得人自己旅游也可以取得。这个无所谓

三、        Money and you的课程推广。以“10%的知识投资”为理论支撑,以现代人普遍对金钱的“饥饿感”为背景,在现场又顺利获取了意向者的真实信息。

有托,少

四、        对“专家网”软件的大力推销。2100元的预交金额曾经一度让大厅里突然寂静下来,后来300元的“定金”措施使得推销又重新走上了比较可接受的轨道。

很多托,观察了一下,似乎,呵呵,哪些排队的人,好像好几个估计连鼠标都不会用的,另外,据我观察,如果你付钱,似乎是直通车哦,不用排队哦,看来是造声势的。还有,这个专家网的创意不错,技术实在一般,这个网站要成功,there is a long loooooong way to go!

五、        HR分析测试软件的大力推销。在电脑多次断电的情况下还是不遗余力的顽强的要让大家看已经非常不简洁的“简体版”的“人员解决方案”。这一块的收费情况因出去了一会而没有听到。

这个。。。有托!但没仔细看,实在感到无聊,看他还在像唐僧一样唠叨!我闪了~!

总结:林伟贤,你可以退休了NOW!


作者: hafid    时间: 2007-4-27 08:12

我可以负责任的讲,所有的都没有托

我们对托的定义为,组织方安排人进行假装要成交的人但实际并不购买

有可能两类人容易被误认为托:

1、什么都买的狂人。专家网其实并不是会鼠标的人才报。难道那么多不懂电脑的老总公司不用电脑?

2、需要详细了解清楚的人。排对去问,决定是否真的购买。

有的时候,一个人看世界,眼里其实是内心的自己

我觉得对林的课,觉得有价值就留下来听,没价值就用脚投票,毕竟最有价值的是自己的时间,别浪费生命


作者: 佳人    时间: 2007-4-27 13:16
真能忽悠呀,可惜不是长久之计!
作者: 风行空谷    时间: 2007-4-27 14:04
[attach]73637[/attach]

作者: AINIYISHEN    时间: 2007-4-29 11:33
海峰难为你了,你是把DISC做为事业来做,有的人把他当做攥钱的工具。大家不一定就是不认可林老师,而是对他的行为产生怀疑,这样的大师的产品的含金量。也许会很有效,但是他的MANY AND YOU 定位人群是私营业主为主,而DISC对不规范的公司来说作用不会明显,而管理规范的公司,很少会认同林的销售模式!
作者: 波仔    时间: 2007-7-26 19:27

我发现这些培训讲师都是这样,就是忽悠人的.当你再听第二遍时,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成功是靠坚持的,那能一会就给忽悠出来啊.


作者: 瘦土豆    时间: 2007-7-27 12:52

谷里看来都是高人啊,我还得继续向大家学习啊.向大家敬礼!


作者: 永远的皮皮    时间: 2007-10-26 15:32

很欣赏LZ的眼力,林的推销功底确实很高,他手下的那批干将也一个个都鬼的要命,不管做什么活动都想着炸一点油水出来。呵呵。


作者: 幽狼    时间: 2009-3-30 00:38
林伟贤老师4.21退休!
退休前最后九场《创新商业模式》将在全国举行,华南区最后一场将于4月15号在广东身东莞市举行。详情请咨询:158 140 32340 QQ:512162055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