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评价:做秀还是真正的途径?
《硬球》中说 有的政客擅长在国会山一对一推销,但是到了广播电台时代大众做秀时代就过时了,到了电视时代,里根总腾则抓住了电视传媒,从而赢得了大选,现在,谁会抓住互联网?
----------------------------
互联网美国大选角斗场 | |
(2007-03-21 14:43:29) | |
现在距离2008年的美国大选还有一年多,但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竞选者,都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展开激烈角逐。互联网正在将美国大选带入“2.0时代”。 竞选网络秀 没有举行新闻发布会,而是通过在自己的网站上播放一段视频,美国前“第一夫人”、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1月20日宣布,她将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随后的一个星期内,超过20万网民在希拉里的网站中注册、向她提问,并和她讨论一些社会问题,她的支持者还在里面为她拉票。一段希拉里唱走了调的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视频,在一个月内被浏览了100多万次。 利用网络为自己造势的远不止她一个人。此前的16日,伊利诺伊州联邦黑人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已经通过网络视频宣布参选。之后,又有几个竞选者“投身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政治选举中各竞选者搏杀的角斗场。 除了在自己的网站上宣布竞选消息外,希拉里和奥巴马还充分利用了社交网站Myspace和网民互动。目前,有5万余人把奥巴马加为好友,是所有竞选者中拥有好友最多的; 而希拉里的支持者有两万多人。 最深谙网络宣传之道的竞选者还属民主党前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他选择了在美国影响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宣布自己参选的消息,他的竞选团队还在各大著名的政治博客网站上为他的视频进行广告宣传。此外,他的竞选团队还为他在Second Life中集资建造了一个竞选广场。 YouTube效应 在这场竞选网络秀中,YouTube可谓“能量巨大”。 3月1日,YouTube的“You Choose 08”总统竞选者频道上线。该频道把这些竞选者所有想让网民看到的东西都放在了一起,可以说是个“一站式”的宣传平台,演讲摘要、广告、访谈、竞选幕后花絮等等,无所不有。据称,每天有上亿的网民观看竞选者视频。 YouTube内容合作伙伴主管Jordan Hoffne不无骄傲地说: “在竞选者自己的网站上,他们视频的影响力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因为YouTube的视频共享和社交网络在网民中有巨大的号召力,每个竞选者对YouTube都不敢怠慢。希拉里和亚利桑那州联邦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等竞选者都已经在YouTube上开设了自己的竞选频道。截至3月14日下午3时,记者点开www.youtube.com/youchoose时发现,两党共计10位竞选者已经在上面“安营扎寨”,目前点击量排在前3位的都是民主党竞选者,分别是奥巴马(88485次)、希拉里(35926次)和爱德华兹(28766次)。 YouTube在竞选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甚至被分析师称为“YouTube效应”。现在,许多竞选者的团队里都多了一个职位: 录像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对竞选者的竞选活动进行全程跟踪,然后选择一些拍摄到的内容放到网络上。有的团队更是花重金聘请了视频制作高手,极力为竞选者在YouTube中造势。 前艾奥瓦州州长参议员汤姆·维尔萨克的网络竞选主管Christian Ferry就表示,YouTube为竞选者提供了和选民直接交流的极好的一种方式。“选民对竞选者的竞选主张给予直接的反馈,并提出他们对事情的看法,这对竞选者来说可是无价之宝。” 另有缘由 互联网之所以在本次美国大选中变得炙手可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和报刊、电视宣传相比,竞选者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并与选民进行互动所需投入的资金要低得多。在美国主要电视网的黄金时段做一个很短的竞选广告往往要数十万美元; 而如今,同样的视频广告如果放在网站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成本。 而且,网络媒体还有很强的互动性,这也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竞选者通过自己的视频传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而选民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和竞选者直接交流,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统的希拉里近来感慨,“网络为政治对话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通过YouTube和自己网站上的视频片断,我可以和美国普通民众就许多重要的问题分享我的观点。” 此外,竞选者以往通常在家人和支持者簇拥下在公共场合发表电视讲话,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而通过网络视频中拉家常式的语调和放松的肢体语言,竞选者可以向选民全方位地展示自己,一改传统观念中冷冰冰的政治人物形象。 选举2.0时代 有媒体甚至评论称,美国大选正在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步入“选举2.0”时代。YouTube的东家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更是公开表示,网络将成为2008年美国大选的决定性因素,“能够发挥网络全部潜力的竞选者,将会在总统大选中脱颖而出”。 虽然这有些夸大其辞,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民主政治模式的进步和多样化。 从林肯时期坐着马车巡回演讲,到罗斯福时期拿着广播喇叭宣讲,再到肯尼迪时期发表电视演说,直到今天竞选者争当“播客”,美国大选造势手段的变化与传播手段的变化息息相关。网络视频的兴起正在改变美国的竞选方式。 而这种趋势在我国的民主进程中也得到了体现。在刚刚举行的我国“两会”中,不少“两会”代表就纷纷在网上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向网民征求提案意见和建议。 虽然目前无法确定互联网最终能对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有多大的影响,但正如某些业界分析师所言,在某种意义上,互联网正在重塑着美国大选的竞选方式和民主形式。 链接 通过网络加强和普通民众的沟通,在我国也得到了体现。 在“两会”召开之前,由普通网民唱主角的参政议政之风,已先行在中国互联网上预热,包括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我有问题问总理”在内,多种形式的网络互动栏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和参与,向总理提问也异常踊跃。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的开放性与“两会”的氛围是十分合拍的。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正为越来越多的网民接受和喜爱,代表的“两会博客”也是今年“两会”的一个亮点,成为他们畅听民意的多元渠道之一。而网民们的热情回应则凸显了他们的参政议政热情,拉近了自己与“两会”的距离。 人民网专门开设了“两会”专题博客,整合了各行业的委员和各主流媒体记者的博客,方便网民参与到“两会”的过程中。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在自己博客中,征集民众想对温总理说的心里话,网友积极回应,回帖数百条,涉及大学学费、农民工、住房等各方面问题。 (臧蕙心 计算机世界报) |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