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孔子不知“谋略”和“兵法”吗 [打印本页]

作者: georgezg    时间: 2007-3-30 13:50
标题: 孔子不知“谋略”和“兵法”吗

中国的现代化,大家都说,首先是富国强兵,富国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强兵是解决挨打的问题。近代以来,我们是先解决挨打,再解决挨饿――勒紧裤腰带,也要有根打狗棍,这是被逼无奈。但是足兵摆在足食前面还是当时的硬道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手中没有杀人刀,怎么行?战国末年更残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被杀。冠子·近迭》说,天地人,天地远、人道近,三者之中,人最重要,人道又以兵最重要,叫“人道先兵”。因此,《孙子》开篇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ANG="EN-US">

身处春秋乱世的孔子,奔走各国践行其济世理想,世称圣人。有人认为,圣人谈德政、谈礼教。那么,孔子的治国方略中有“谋略”和“兵法”吗?

《论语·卫灵公》引孔子的话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可见孔子并没有学过兵法。但子贡问政,孔子讲了三条:“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其中还是有兵,这就涉及了谋略问题。记得曹操写《孙子略解》序,引经据典,特别提到孔子所谓的“足兵”。

不过孔子有孔子的理解,在他看来,这三条,信最重要,食次之,兵又次之。三者之中,如果让他挑选,舍什么留什么,他先舍的是兵,其次是食。没有武装要死人,不吃饭也要死人。但去食去兵顶多是个死,自古以来,死人的事常有,没有信却不行。

《孙子》的“五事七计”强调道、天、地、将、法的重要性。其中,“道”位列第一。“道”是什么?道就是民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就是政治。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民信就是与上同心同德。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人和就是民不违。我们也可以说,道就是民信,道就是人和。可见,孙子也将孔子所谓的“信”作为至关重要的战争要素。

但是,另有人讲。“兵者,诡道也。”用兵,就是要用计谋,讲仁义道德无异于作茧自缚。我以为,此话只讲对了一部分。总的来说,道德沦丧的时代,谋略往往比较昌盛。而非道德性,确实是传统谋略的一个缺陷。《孙子》所谓之“道”在这种条件下就往往沦落为阴谋诡计。

事实上,谋略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战略性谋略,可以称之为大谋。大谋是一种引进了价值判断的谋略,一定要以人心向背为依归。刘向说得好:“夫权谋有正有邪,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大谋,就是君子之谋,就是孔子的“信”,孙子的“道”,孟子的“人和”。

第二层次是战术性谋略,可以称之为中谋。他是战略性谋略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步骤。战术上的谋略强调兵不厌诈,同时,兵贵防诈。孔子坠三都就含有战术性谋略。

第三层次是智巧谋略,可以称之为小谋。“兵者,诡道也”用在这里最为恰当。智巧性谋略是落实战术性谋略的具体措施。它以结果为导向,操作的极端往往忽视道德。

以《三国》为例。隆中对是大谋,是战略性谋略,重点是建立统一战线,欲判天下三分的局势;赤壁之战是中谋,是战术性谋略,重点是抗曹;围绕赤壁之战设下的种种计谋,如苦肉计、连环计、离间计等等,则都是小谋,是智巧性谋略,是诡道。

孔子所讲的“民无信不立”恰恰是最高层次的谋略,是大谋,是战略性谋略,是长期谋略。显然,战略性谋略用好了,对手受到最大程度的孤立和限制,战术谋略和智巧谋略就不需要了。这就是孙子追求的“上兵伐谋”和“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然而世上并不具备孔子思想施展的条件,又可惜世人贪得无厌、以邻为壑,只知兵不厌诈、巧取豪夺,都走上了歪路。


作者: 南华学童    时间: 2007-5-19 21:54
只有树干,没有树枝,更没有树叶,所以大树枯萎了,这就是孔子先生的悲哀。
作者: xianren007    时间: 2007-5-20 18:49
有意思,下载学习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